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设问句 > 正文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课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个无限精彩、引人入胜的情境,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呢?下面我从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六个方面进行探讨,浅谈一下体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语 设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知,导语设计得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语文。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导入语的研究与运用。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实践中的经验,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设置导入语。
  一、利用音乐渲染创设情境导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歌曲或音乐导入,能陶冶学生情操,渲染课堂气氛,激发情感,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学生都侧耳倾听,深深地陶醉在了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学生一边听音乐,我一边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说道:“如果老师让你们用文字来表达曲中音乐的技法以及自己的感受,会是什么样的呢?(稍等学生思考)这对大家来说,并非易事。因为音乐并不像高耸入云的山峰、奔腾不息的河流、蓊郁苍翠的林木那样形象可感,它有声无形,飘渺难以琢磨。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不少,堪称精品的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白居易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又如,在讲《苏武传》时,我课前抄好《苏武牧羊》的歌词,而后唱给学生听,最后导入:“千百年来,苏武的民族气节一直被传诵着,那就是‘苏武留胡节不辱’。那么,苏武的气节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现在我们来共同学习《苏武传》,看看苏武的民族气节为何能千古流传。”
  二、利用联想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多媒体的运用,现在的高中生都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量来服务教学,通过联想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入教学,效果也很好。如在教学《守财奴》时,有教师提问:“世界上有四大吝啬鬼,你们知道都是谁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最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出来:“世界上的四大吝啬鬼分别是:英国莎士比亚小说《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俄国果戈理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莫里哀喜剧《吝啬鬼》中的阿巴贡,法国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听完学生的总结,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赞扬,鼓励他们继续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然后,他接着说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守财奴》写的就是葛朗台,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是怎样吝啬守财的吧。”这样进行联想,不仅活跃了气氛,又增添了文学趣味。
  三、利用情境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
  如果让学生表演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则能使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之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领会文章主题。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吆喝》一文时,就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通过表演的方法导入。教师说:“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听到过的小商小贩推销货物时的吆喝声,请站起来示范一下。”此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争先恐后举手,纷纷发言。如“煮花生,煮毛豆!”“冰糕,雪糕!”“包子――馒头!”“油条――豆腐脑嘞!”课堂上吆喝声时起时落,学生的笑声此起彼伏。这时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适时引入了课文《吆喝》。一节课里,学生学习气氛浓厚,在愉快的氛围中圆满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利用趣味故事创设情境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搜集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或者有趣的小故事,然后适时创设情境讲给学生听,不仅能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人格魅力,而且还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掌握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教师在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爱听故事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兰亭集序》时,给学生讲有关王羲之的轶事,能极大调动他们学习枯燥文言文的兴趣。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王羲之爱鹅,听说会稽山有一老妪养了一只鹅,善鸣想买却没买成,于是,携亲友驱车前去观看,老妪听说有客来访,杀鹅烹之而待客,王羲之感叹数日。后来听说山阴有一道士养鹅数只,王羲之前往观看,高兴之余想买,但道士却说:‘替我写一部《道德经》,我就会把整群鹅送给你。’羲之欣然而写,写完后携鹅而归。王羲之如此爱鹅,对自然如此眷顾,那他对人生又是如何看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兰亭集序》吧!”这节课学生的兴趣高涨,满怀激情地学习。
  五、利用设置悬念引发思考方式导入
  评书吸引人,其奥妙就在于说书人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用“且听下回分解”吸引听众下次继续听。说穿了,这就是设置悬念,紧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以悬念作为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非要把疑问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运用了如下的导语:“封建专制社会,皇权威威,不可冒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史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可是,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谄言,教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的是什么本领呢?”这样设置悬念,与学生交流,紧密地与本节内容联系在一起,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六、利用解题式导入
  一篇文章,标题就是它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体现的是文章的主题,有的文章标题体现的是文章的体裁,还有的标题体现的就是文章的结构安排。通过文章标题,我们可以把握文章的脉络,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题。如学习《小石潭记》时,我们可以举出以前学过的《桃花源记》《核舟记》等文章,分析出“记”在古代是一种无固定模式的文体,写法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借景抒情,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一类是寓情于景,如《桃花源记》《核舟记》等。再如,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分析题目可知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的学习,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责编 张翼翔)

标签:创设 情境 浅谈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