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暑假日记 > 正文

[毛泽东与秦腔] 秦腔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由于中国革命在延安的特殊历程,而使转战陕北十三年的毛泽东,与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经说过:“秦腔对革命是有功的。”这句话使秦人与秦腔人至今都还很受用。   据文艺界的“老延安们”回忆,毛主席1935年到延安后,就慢慢喜欢上了秦腔、陕北民歌和秧歌剧等,这是一个具有艺术天分的领袖人才的修养与性格所决定的,他不可能不对一个地方最广大人群所钟爱的艺术样式,产生浓厚兴趣。1938年4月,陕甘宁边区工人代表大会组织戏曲专场晚会,演出了秦腔《五典坡》、《二进宫》等剧目,毛泽东和他的领导集体应邀出席观看,那种人山人海的对戏剧进程的呼应声,使他倍受感动,作为特别擅长宣传鼓动工作的毛泽东,当时对坐在身边的工会负责人毛齐华说:“你看,百姓来得这么多,老年人穿着新衣服,女青年擦粉戴花的,男女老少把剧场挤得满满的,群众非常欢迎这种形式。群众喜欢的形式我们应当搞,但就是内容太旧了,应当有新的革命的内容。”毛齐华指了指坐在毛主席身后的柯仲平说:“这是文协(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的老柯(时任副主任),他是专搞文化工作的。”毛主席当即转身问:“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搞?”柯仲平连连回答:“应该,应该。”毛主席说:“要搞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的形式。”事后三个月,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便组建成立了。
  民众剧团简章上有这么一段文字:
  定名:民众剧团。
  宗旨:采取旧形式新内容之手法,改进各项民众艺术,以发扬抗战力量,提倡正常娱乐。
  民众戏剧训练班(学校)招收学员简则:
  宗旨:中国一切旧形式的民族艺术,不但在大众中有根深蒂固的力量,而且是民族文化的丰富的源泉,为着早日完成抗战的最后胜利,我们批判地将它扶植、发展起来(在边区尤其要发展边区原有的民族艺术),使它能服务于抗战,服务于大众。
  资格:有服务于抗战及决心志愿从事各种民间娱乐(如秦腔、晋腔、眉户、道情、大鼓、坠子、小调等),能脱离生产,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并愿参加民众剧团实习者。
  年龄:10岁以上,20岁以下,男女兼收。
  课程:艺术课、技术课、政治课、普通学课等。
  待遇:学习期内供给食宿及津贴。期满后视其成绩如何,或在民众剧团工作,或派往各县之民众娱乐改进分会,斟酌当时情况给予报酬。
  筹备会参加者:
  边区党委 王若飞
  边区教育厅 周 扬
  边区民众抗敌后援会 齐 华
  延安市政府 高朗亭
  边区总工会 管瑞才
  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 艾思奇
  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 柯仲平、高敏夫、柳青、马健翎、张季纯、正义(以上资料摘自《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艺术纪实》,由艾思奇提供)
  民众剧团团长最后落在了“狂飙诗人”柯仲平头上。
  剧团成立之初,条件异常艰苦,据柯仲平1962年写的回忆文章说:那时政府对吃公粮卡得很紧,开始根本没有预算,连吃饭都靠文协同志节余下来的粮食过活,有一次延河涨水,剧团住在延河东,过不了河,饿了一整天,下午大家合计着在馆子里赊了两个锅盔,全团烩的吃了,后来还受到文协管财务人的批评,锅盔钱好久都没法还。住房更是靠租赁,房主常常扬言要赶人走,后因遭日机轰炸,干脆把剧团赶到宝塔山后的一个窑洞里,男女仅隔一道布帘住了下来。演出连个照明的汽灯都没有,更别说服装、道具了。实在没辙了,柯仲平去找毛主席,主席当即从自己《论持久战》稿费中,拿出300大洋,给了柯仲平。老柯喜出望外地跑回来,从中拿出100元,置了服装、道具、汽灯,还买了一条拉戏箱的毛驴,然后,把剩下的200大洋,就装在“围肚子里”,两三个月没离身,以至最后“围肚子”成了“虱子窝”。后来贺龙从晋西北回来,柯仲平又去向贺胡子“诉苦”,贺龙拿出了身上的20元法币,再回到前线后,又让刘白羽捎回了一批缴获日军的皮鞋、呢子衣服、钢盔、战刀等,以做演出之用。有一次,李富春对柯仲平说:周恩来和博古同志从蒋管区回来了,他们是国民党的参议员,可能有钱。柯仲平就急忙给两人写了信,结果两人一人给了50法币。后来陈云还送给了剧团一部小电影机。剧团就是在这些人的支持下,一天天办红火起来的。
  很快,剧作家马健翎便创作出了方言话剧《国魂》,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试演时,毛主席也来观看了,热烈激昂的观众情绪,也感染了他,演出后在接见剧组时,他对马健翎说:“你这个戏写得很成功,很好,如果把它改为秦腔,作用就大了。”出生于湘江的毛泽东,来到陕北这块土地上,没有让人组建一个湖南花鼓剧团,却始终以当地群众的喜好为自己的喜好,想方设法支持起一个秦腔剧团来,这种从实际出发,从民众出发的思考与实践,从一个侧面讲,恐怕也是他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之所以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马健翎很快便将《国魂》改成了秦腔,再演出时,毛主席又来与陕北老百姓一道看了一次,不仅跟当地观众一起鼓掌,叫好,而且在演出后,还给柯仲平写了一封亲笔信,并对戏的修改提出了具体意见,信上说:“请你转告马健翎同志,应该把戏的名字由《国魂》改为《中国魂》”。从此,马健翎的这部名作,便叫《中国魂》了。
  民众剧团由于完全是“土生土长”的产物,因而赢得了老百姓的极大拥戴,所到之处,总是前呼后拥,热闹异常。老百姓不仅把热炕头给演员让出来,而且还把当时十分紧缺的土特产,也拿出来给演员们打了牙祭。花生、红枣、核桃、煮鸡蛋.在当时的陕北.是比今天的人参、鸵鸟蛋还要贵重的食品,可老百姓硬是把这些东西都拿了出来。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柯仲平说:“民众剧团每到一地演出,离开的时候,群众总是恋恋不舍地把剧团送得很远,还送给很多慰劳品。要找我们剧团,怎么找?你们只要顺着有鸡蛋壳、花生壳、水果皮、红枣、核桃的道路走,就可以找到。”民众剧团的“红火热闹”,在一些“言必称希腊”的人看来,无非是“小儿科”而已。柯仲平争辩说:“我们就是演《小放牛》,你们瞧不起《小放牛》吗?老百姓却很喜欢。”出席座谈会的毛泽东笑了笑,诙谐地说:“你们如果老是《小放牛》,就没有鸡蛋吃了。”后来,毛泽东还把这件事写进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林默涵在1992年11月7日,发表于《文艺报》上的《柯仲平与民众剧团》一文说:毛主席在讲话前,“找来了许多位作家交谈,征求大家的意见,可见毛主席的思想、观点,是从群众中来的。经过综合、提炼、形成科学的理论,反过来又到群众中去,指导群众的革命实践。这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柯仲平同志和民众剧团的艺术实践,也对毛主席的文艺思想和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毛主席作了《文化工作的统一战线》的讲话,其中明确提出要创造“新秦腔”的口号。并且在枣园窑洞,会见了当时在延安文艺界享有盛誉的三位人物,他们是:诗人 柯仲平、剧作家马健翎和抗战剧团负责人杨醉乡。毛主席说:“请来‘三贤’,有两位‘美髯公’(柯仲平和马健翎都是大胡子),一位‘佘太君’(杨醉乡以演老太太著称)。你们是苏区文艺先驱,一个抗战剧团,一个民众剧团,好像两个深受群众欢迎的播种队,走到哪里,就将抗日的种子播到哪里。‘马髯公’坚持文艺和群众相结合,是大众化的道路,深入根据地,连续创作和演出《一条路》、《查路条》、《好男儿》、《那台刘》等剧目。每到一地,一演就是天亮,这很好,既是大众性的,又是艺术性的,体现了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由于毛主席对民众剧团的特别关爱,而使民众剧团逐渐成为陕北最重要的一支文化力量。在八年抗战中,民众剧团走遍边区190多个市镇乡村,演出达1475场,观众达260万人次,尤其是马健翎创作的《血泪仇》,“几乎在整个边区和抗日敌后根据地,形成了一个‘为王仁厚(剧中遭日寇践踏的人)报仇’的运动。”毛泽东善于发动群众的领导艺术,在民众剧团的实践中,再一次得到生动体现。
  据“老民众”讲,毛主席鼓励大家多演戏,演好戏的方式非常简单,一是和艺术家交心,二是多看演出。许多“老民众”都回忆说,毛主席看戏很随便,说来就来了,说有事就走了。一不提前打招呼,二不“扰民”,哪儿有空往哪儿坐,没处坐,他个子大,就站在人群背后“口一口”。不似军阀和国军的一些要员看戏,势大得让演员们演出时,浑身都不自在,唱不好,有人把枪栓子一拉,整个演出就“砸锅倒灶”了。有人回忆,毛主席隐名埋姓,辗转陕北时,有一次在黄河岸边的佳县看庙会演出,由于人太多,许多老百姓都站在板凳上看,毛主席勉强挤到前边,由于个子太大,挡了别人的视线,被后面人起哄了一下,主席急忙抱歉地退到了庙墙一侧,一直站着看完了秦腔《反徐州》。
  谁也说不清,毛主席在陕北到底看了多少回秦腔演出,反正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始终注重秦腔的内容创新和“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作用,即使是今人所用的“休闲”时刻,他也喜欢采用秦腔这种文艺娱乐方式填补,最典型的事例是:有一年,中央给毛、刘、周、朱等五十岁以上的同志集体过寿,“寿星”包括伙夫、马夫和中央机关所有五十岁以上的人,竟然也看的是秦腔专场演出。令秦人遗憾的是,自他打过黄河,进驻西北坡,再到紫禁城后,这方面的消息就越来越少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经周恩来推荐,民众剧团的眉户戏《十二把镰刀》,曾赴匈牙利布达佩斯,参加过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出发前,毛主席曾在怀仁堂,接见过演职人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刊《戏曲艺术》上,有这段史实的详细记载,现摘录如下:
  ……毛主席和代表们一个个握手,亲切问候。当他走到黄俊耀(演员)、王琳(著名诗人柯仲平夫人,演员)面前,问明情况后说:“噢,你是延安的,就是大胡子团长柯仲平那个剧团吧?”黄俊耀作了肯定的回答。毛主席又问:“你演什么戏?”黄俊耀说:“演《十二把镰刀》。”毛主席说:“在延安我看过,戏不错,我看你演得挺好的。”(其实,在延安时史雷同志演得最多,黄俊耀演得较少,毛主席看的是史雷演出的《十二把镰刀》。)黄俊耀后来回忆说,可能毛主席把史雷当作了我,因为我的嗓子不如史雷,所以演得少,也没他演得熟练。因为当时的情况,他不可能解释。毛主席接着说,看了你的“镰刀”(指《十二把镰刀》),我有个意见,“你打的那个镰刀,像是动手术的那个医疗器具,这镰刀得动动手术。”(意思是镰刀太亮,从刀刃到刀背没有过度色,不真实。)
  最后,毛主席又面对全体代表团成员说,你们其中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出国,从来没见过洋人,洋人就是鼻子大一点,脸比我们白一些,不要看他们了不起。我们是黄种人,黄皮肤,小鼻子,我们也了不起。说得大家哈哈大笑,气氛很活跃。本来代表团成员中,大多数人是从延安下来的,过去在延安,军民关系、领袖和群众关系都很随和,大家也常见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党中央领导。所以,即使进了北京,也仍然感到亲切祥和,没有拘束,情绪很热烈。毛主席还讲了代表团要经过莫斯科逗留一下,要大家尊重苏联老大哥,谦虚学习,加强中苏友谊关系。
  关于镰刀的事,当晚周恩来就指示廖承志团长和主管演出的吴雪同志解决这个问题。连夜,我们就动手重新制做,把刀刃搞成白的,向镰背逐渐过度,中间不黑不白,镰背为黑色,在灯光下一看很逼真,跟真的一样。随之,他们也把铁锤、砧子、风箱等道具都加工美化,予以装饰,既有生活的真实,又是艺术的升华。第二天晚上代表团就出发了,共百十余人,带的节目有《王二嫂拜年》、《兄妹开荒》、《牛永贵负伤》等。(王志直等整理)
  再后来,就是1958年毛主席在东北视察时,恰逢秦腔《火焰驹》正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艺术片,毛主席亲切接见了剧组的全体演职人员。再以后,看到的,就都是毛主席看江青他们搞的那些样板戏的消息了。
  秦腔千年发展史,与很多大人物都有过密切接触,然而,他们大多是欣赏者,或票友,像唐明皇李隆基,农民领袖李白成,清末的慈禧太后,可以说他们一个见证了秦腔的发端,一个经历了秦腔的初熟,一个亲睹了秦腔的峰巅,可毕竟他们都是由娱乐到娱乐。由把玩到把玩,由欣赏到欣赏。唯有毛泽东,使秦腔在抗日烽火连天起和全国解放战争的摧枯拉朽的特殊岁月,起到了唤起斗志,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枪炮”作用。无论是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还是艺术家的毛泽东,在民族危难关头,发现秦腔,利用秦腔,革新秦腔,自觉不自觉地让秦腔完成了一次传统向现代的大转型。尤其是现代戏的诞生,不能不说毛泽东是起了关键性作用的,因为戏曲现代戏就创始于延安革命时期。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面对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和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三百多个地方剧种,对秦腔渐行渐远,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艺术在民族生死存亡时刻,如果还“隔江犹唱后庭花”,那就是自甘堕落,而如果在和平建设时期,又不守艺术本分,那也是本末倒置,比如江青之于八个样板戏的蒸、馏、烹、爆,干脆就是别有图谋了。离得远也有离得远的好处,京剧离得近了,一曲《海瑞罢官》,甚至引发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这又当是另一个话题了。

标签:秦腔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