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暑假作文 > 正文

新形势下如何坚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新形势下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高职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要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培育“校企文化对接”的教育环境,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效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举措
  作者简介:梁艳珍(1978-),女,广东开平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张少兰(1974-),女,广西南宁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编号:SK200916)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65-03
  
   一、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我们都知道,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与人的品德和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因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否与社会主义事业劳动者的品德和素质紧密相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胡锦涛主席《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要求中,发现其中的“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都是与劳动者的职业道德相关的。可见,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在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浪潮日趋激烈,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极大地影响了劳动者的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的表现。在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道德失范”现象,如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实现个人或集团的利益等,从而破坏市场秩序的稳定性,导致市场的萎缩,甚至造成社会的动荡。可见职业道德不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也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因此,要使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秩序井然有序运行,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
  高职学生是社会劳动者的重要来源。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但能深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使学生的个人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帮助他们以后更顺利地走向成才和社会建设之路,而且也能提高社会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使整个社会职业活动中的矛盾得到有效调节,促进社会关系的融洽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高职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类型,近年来一直在发展、改革探索之中。而加强高职生的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则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2004年9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指出“职业院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0年6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可见,高职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强化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
  目前,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令人担忧,许多用人企业都认为高职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责任意识。而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还存在教育观念滞后,教育内容陈旧,教育方法单一,师资薄弱、评价方式简单、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的地位。
  (三)高职学生自身的现实需求
  1.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学生发展阶段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达成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为职业道德教育涉及广泛的内容,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职业道德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在职场中学会处理与人、与工作的关系,如何遵守职场中的规范,如何在工作中尽力创造价值、自我成长,而这些都是个人素质不可或缺的成分。在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中,高职生通过对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记忆,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内容,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相关的职业道德实践活动,知道在工作中如何正确为人处世,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
  2.职业道德教育影响高职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状况。当前用人单位对高职生职业道德修养十分看重。他们在选择录用毕业生时,除了关注专业方面的实践能力外,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也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他们认为专业技能是可以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和锻炼,而职业道德则反映了一个毕业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是比较稳定的。另据调查,用人单位在提拔员工时,更多的考虑其职业道德修养,如“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等。作为高职的毕业生,渐渐也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们也在思考如何使自身的职业道德符合企业要求,使自己在就业的激烈竞争中取胜,使自己获得持续的职业发展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二、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举措
  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自觉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落实到职业活动中去,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由于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受三种因素影响: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并且,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他律过程,即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把职业道德要求、规范不断内化到人的意识中,不通过教育是难以自发形成的。以下主要探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和做法:
  (一)更新教育内容,遵循“三结合”的原则
  当前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陈旧,而且偏重说教,所以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我们要结合时代的特点、职业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来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选择紧跟时代步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到亲切和真实,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对社会从业准则和道德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社会现象和职业行为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解读,从而形成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过去,我们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人民服务”、“奉献青春与生命”、“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等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用在当下,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现在要强调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信用意识、法律意识,要注重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的培育。
  其次,要结合行业和职业的要求,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并自觉实践,使之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和道德习惯。比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重点讲授网络职业道德,对财会专业学生重点进行“不做假帐”的教育等。
  再次,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育内容。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高职学生喜体验和参与,厌说教和灌输,那我们应根据他们的特点来安排教学和教育。比如我们在培育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时,可以列举了当前财会人员经济犯罪现象来展开教学,组织学生分析财会人员犯罪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使学生有所体会。可以邀请优秀校友与学生交流和座谈,在交谈中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减少课堂教育的死板和无味。
  (二)拓宽教育途径,坚持“一主两翼”的教育模式
  “一主”指课堂教学,“两翼”指工学结合的实训道德培养环节和第二课堂等素质教育活动。即职业道德教育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工学结合的实训道德培养环节和第二课堂等素质教育活动为两个重要的教育平台。
  课堂教学是职业道德最主要的知识传授的渠道,通过课堂教学首先让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和具体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先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以理论说教为主,但这是必须的,只有当外在的要求和规则很清晰时,通过反复的实践才有可能慢慢内化为自身的要求。所以,课堂教学必须有计划地进行,但有一点要注意,课堂教学不仅指“两课”和“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学,更要注重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大多数的专业课都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的教学,一定要将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和评价体系中,凸显职业道德的要求,强化学生对其的认知,促使学生自觉开展实践。
  工学结合的实训道德培养环节是学生把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要求,从而养成良好职业习惯的“练兵场”。道德信念是需要反复实践的。根据课堂所学的职业道德准则和要求,利用工学结合的实训环节加以反复的实践,可以体验并将其固化为实践主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非常重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这种模式恰好是职业道德培养和训练的最佳模式。因而,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的工学结合项目,都需要设置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评价标准,都要相应安排职业道德教育的导师,重点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第二课堂等素质教育活动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供了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团日活动、职业道德专题讲座、企业优秀员工的宣讲会、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乐于助人、服务社会等精神,倡导文明守法、诚实守信、与人合作、爱岗敬业等职业规范。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能更好理解职业道德的要求,更自觉地参与职业道德良好品质的锻炼和铸造。
  (三)利用企业资源,培育“校企文化对接”的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在职业道德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就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这个极为重要的环境因素,那么我们的道德教诲―要爱护生物和美好的事物,要做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等等,都会成空洞无用的词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的实施与推进,高职院校办学与就业市场力求实现零距离对接,这样就为校企文化的对接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校企文化对接的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职业观;可以锤炼学生扎实全面职业技能;可以熏陶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稳定、务实和健康的职业心态。我们在进行这种“校企文化对接”的职业道德教育的环境建设,不仅要求有良好的硬件建设作支撑,而且要求有一套合理的软件建设相配套。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上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四)加强培训,建立“专兼结合“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主导力量,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生力军。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明确建立一支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只是把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给予学生工作队伍的老师。因此,职业道德教育通常存在不专业、不稳定、没有紧密联系社会和行业要求等问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工作。首先,我们要注重师资队伍的整合。建立以思政部教师、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老师为主,以专业教师、行业企业精英和优秀校友为辅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和挖掘社会和企业资源,使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接轨,与企业接轨。我们要对这支队伍的教师进行严格的选拔,挑选一些自身职业道德品质?,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扎实,职业道德实践丰富的教师和行业精英,要给他们颁发聘书,统一和规范教育标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其次,要加强师资的培训和交流,使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定期对师资队伍进行系统的培训,并通过举办研讨会、说课比赛、案例分享等活动来促进教学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丽君,黄惠云.浅议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3):61-63.
  [2]贺衡艳.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71-72.
  [3]潘晓燕.在实践仲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71-78.
  责任编辑 夏焕堂

标签:新形势下 思考 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