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随笔 > 正文

湖南民生网随笔

时间:2017-05-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申论笔记

问题

主题

文化创新:神剧、雷剧不断,同质化、跟风上演严重,传统资源挖掘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人才匮乏

文化管理体制:行政手段为主,法律和和经济手段为辅 事先预审制事后追惩制 文化自信:文化自卑 文化自大

文化软实力不强

五毛

美分

政府角度:1.客观承认问题

2.辩证分析问题(1.放在大背景之下分析;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3.积极解决问题(1.合法;2.合理;3.有限:要注重社会组织和民众的作用)

家底 家庭

忧与爱性

根据/结合材料7,概括??

给定材料7提到到??,谈谈理解 不限定材料范围

1. 抓准分析对象

2. 提炼关键词

3. 围绕关键词发散思维

4. 综合分析关键词得出整句话的含义

有专家认为“上访不如上网”,谈谈你的看法。

支持

1. 优点,缺点

2. 缺点,优点

结论

反对

1. 缺点,优点

2. 优点,缺点

结论

公平分配是保障房的生命线。理解 1.

2.保障房功能

公平分配重要性;不公平分配危害

3. 对策

并列:相同性质的要素排列在一起 总分:

递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 现象,原因、影响,对策

2. 观点,观点的理由(原因、影响),落实观点

3.概括分析对象、表明观点,分析对象的合理影响/不合理影响,对策

因果:先谈结果,再分析原因

存款准备金

10万

5万

转折:1.成绩+问题

2.国外成绩+国内问题

3. 正面作用+反面作用

4. 古代+现代

存量增量

快读法

主体:老何

处境:甲乙和丙发生矛盾

做法:协商调解矛盾,而且做到有理有据 结果:和好如初

启示:化解矛盾要做到公平,注意方式方法 主体:政府

处境:群众发生矛盾

做法:找权威人士调解群众矛盾

结果:维护社会稳定

启示:重视群众作用

精读法

主体:陆

对象:高学历人才竞聘城管

观点:1.欢迎2.加强考核监督

理由:1.改善城管队伍形象2.权力的特性和现实决定的

启示:

主体:杨柳

对象: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观点:1.源头控制;2.法律落到实处;3.从业者素质

理由:1. 2.3.

启示:

若不远虑,深绝其源,则后患未之息也。

解决食品安全要靠实

1. 源头控制要实

2. 法律执行要实

3. 提升从业者素质要实

改进作风要依靠制度创新,认真抓、长期抓。 营造公平就业环境、规范签约行为、加大监

管力度,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同范围法:将范围或领域相同的要点进行归类的方法。

1. 北京雾霾污染严重

2. 上海黄浦江污染

3. 大学生就业难

4. 农村存在迷信现象

5. 看病难

6. 道德滑坡

问题包括生态、民生和文化领域。生态领域:

1.2.民生领域:12。

同主体法:

同义法:将性质或影响相同的要点进行归纳的方法。

根据题干:概括??的优势条件;若干缺失。 湖南发展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1. 政策优势

2. 交通优势

3. 资源优势

4. 技术优势

根据材料:材料呈总分结构

若干/相关机制

篇二:《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传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朝报、进奏院状、诏书、露布(中国古代特别是三国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工具,主要用帛,也有用木版的,因此也称为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

“开元杂报”: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 朝政简报。这种找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 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 的封建官报。

简明朝政公报,到了后唐,人们便把这类官文书成为“朝报”,又称“进奏院状”是进奏官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 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的绝密消息。(“敦煌进奏院状”: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纸,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意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所以被新闻史学者定名为“敦煌进奏院状”)。

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

宋代的邸报改革:

(1 )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 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 经过进奏院。变成了中央报纸。 (2 )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 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 (3 )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

“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 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定本制度: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小饱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 为“小报”。关于小报的最早的记载,以及《朝野类要》的中说法。

民间报房:明代中叶以后,首都北京等地的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始出现了民间的报房,主要工作是传抄和发行邸报,此外还从事报录。印卖缙绅录,鼎甲单,出版临时编印的时事小本等活动。明代邸报:在形式上有了重大发展,开始采用活字印刷(公元1638年宋祯十一年开始)

《万历邸钞》:是一种明代万历朝邸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摘录的旧抄本,部分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天变邸抄》:是明代一份专门报道发生在北京的特大灾异事件的报纸,非官方发布,而是抄报人自己编写的。

《急选报》: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由雕版印刷。它的发现说明中国至晚在万历8年就已经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了。

揭帖:近似于近代的小字报或传单,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在明末起义农民反抗官军围剿的斗争中运用得很多。

旗报:渊源于古代的露布。通常由专人扛着,骑在马上,在敌前敌后奔驰传送,供沿途的军民阅览。 牌报:是一种写在木牌上的新闻传播工具,形状大小和书写形式没有统一的规定。

报房京报:随着士大夫和市民们新闻需求的增加,明末就出现了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报房京报。民

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最终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完全被淘汰。

特点:①没有官报之名的官报;②是邸报的翻版;③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 标题。辕门抄:清朝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住的非官方的报纸,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域,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

唐代成为新闻诞生的原因?①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②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 ③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唐代驿运发达。 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有哪些?答:1、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口头传播,还有作为辅助手段的结绳,图画,雕刻,标识,烽烟,旗鼓等。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媒介,木铎。最早的带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和岩石。(2)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传播载体早期以竹、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造纸术发明后,逐渐发展到写在纸上。(3)三国和魏晋南北朝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烽燧也被继续沿用。社会上传播手段普遍采用的是童谣和谣言,传播载体既有木简、竹简,木椟在内的简椟,也有帛和纸。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情况中国古代官报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为了强占中国广阔的商品市场,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 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马礼逊: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1807年由伦敦布道会派出。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 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但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 传教、印书,1813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两人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故口头 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于是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1815年8 月5 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 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 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 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 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 米怜:1813年伦敦布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传教工作。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 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任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主编。他是位出色的宣称家,主张文章要通俗简短,1822年病逝。 《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麦都思创办、主编。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三部分组成,显示了与《察》的继承关系,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 基本特征。但宗教以不再是最最重要部分,大量篇幅用于宣讲伦理道德及宣扬西方科学文化(亦不再仅限于天文,而是扩展到机械、医学、地理等实用知识)。该刊1835年由“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续办,1838年停刊。郭立士曾说:“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 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楚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中文近代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鸦片战争前,外国人办的中文报刊共6 种,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共17种。 鸦片战争前:《蜜蜂华报》(葡萄牙文周刊),1822年9 月12日,澳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 份外文报刊。 《广州纪录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于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也是时间最长的一份。近代中文报刊。《香港公报》创刊于1841年鸦片战争后:香港出现最早的报纸:《香港钞报》。 《中国之友》,澳门、创办一周后迁往香港,台仁特主编。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 国持同情态度。台仁特曾被捕入狱。《德臣报》,又译为《中国邮报》。肖瑞德和德臣创办,历时129 年,是香港历史最长,影响 最大的英文报纸。《孖剌报》,莫罗创办。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 《遐迩贯珍》:创刊于1853年8 月,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是香港出版

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共出版33期,以新闻为主,对太平天国报道详实, 大量刊登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赠送副刊《布告篇》,刊登广告并开始收费,这是在我国出现的中文报 刊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香港船头货价纸》:香港孖剌报馆创办的一种商业周刊,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之后脱离《孖剌报》常年岗位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北华捷报》:上海第一家报刊。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国政府的观点,被视为“英国官报”, 后定为《字林西报》,重视新闻,在中国许多边远地区也聘有通讯员,曾一度获得独享路透社电讯的特 权;1951年3 月31日停刊,出版时间长达101 年,它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 外文报纸。现完整保存在上海。上海最早的教会报刊:《六合丛报》。《万国公报》:前身是1868年出版的《教会新报》林乐知创办、主编。它的读者对象由基 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也变的宗教宣传淡化,时事色彩强烈,它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 闻,此外还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该报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 该报还反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攻击诬蔑孙中山。 它希望中国的社会改革沿着西方列强所期望的道路即向殖民化的道路发展;维新变法运动走向高潮的时候,《万国公报》发表了林乐知的《印度隶英十二益说》,实质上是说中国如果变成英国殖民 地将得到比印度更大的好处。 林乐知: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生活40多年,最早外国人在华的“中国通”之一。后回到美 国受到了总统接见,美国人称他为“在华传播种子的人”。外国人在上海办的最早的中文商业报刊:《上海新报》,伍德主编。《申报》的创办和它早期新闻业务的特点是什么?答:《申报》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 《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的改革:一是发表政论文章。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要 “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 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美查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 采访,这是上海中文报纸中军事通讯的开端,也是《申报》重视新闻真实性的反映。其次是注重反映社 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最后披露了冤 案的真相。 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四是经营副业。①创办文艺杂志;②出版白话新闻报。1876年《申报》创办了通俗易懂的白话 小说《民报》。这是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③编印画报。1877年《申报》出版了《瀛寰画报》。;④ 印书,开办点石斋书局,翻印出版图书。 并由此在1889年组成“美查有限公司”, 总资产达白银30万两,超过创刊基金180 多倍,实现了美查的“赢利”的目的。 1893年丹福士,张叔和创办了《新闻报》。 1882年《字林沪报》一个报业新时代的开始。,19世纪90年代上海报坛已形成“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京津泰晤士报》: 1894年在天津创刊的英文报,由英商天津印刷公司创办是一份反映天津英租界公布局观点的报纸,在旅华是外侨中有“外国人在华北的圣经”之称。《中西见闻录》:在北京的英美等国的传教士发起成立“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以帮助华人“增广见闻,扩充智虑”并于1872年,在北京创办机关刊物《中西见闻录》,是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化报纸,突破了外人后从事在华办报活动的最后一个。简述并评价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外人在华办报活动。简述鸦片战争前外人在华办报的特点。简述鸦片战争后外人办的中文刊物的业务情况。简述鸦片战争后上海外报发展情况。简述鸦片战争后香港报纸发展情况。简述鸦片战争前后广州报纸发展情况。怎样评价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 (1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 种中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在 宣称办报目的时,大多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宗旨。 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总体上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其表现为: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 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 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2 )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观上对我们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不少积极的作用:1 ,传播西方民主自由、进步成果、科学技术,推 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为新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所利用,它们所介 绍的文化科学知识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义者意愿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 家富强的斗争;2 ,外报的出现也刺激了国人办报活动和中国人自己近代报刊的产生。 此外,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作者: 彼岸观景 时间: 2005-10-23

10:34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 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领导人洪仁轩在向其天王洪秀全进呈的《资政新篇》中,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着眼,一系列新闻思想:①设新闻馆;②准卖新闻篇;③兴新闻官;④只须实写。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中的论文《日报》提出“通民隐”、“达民情”的主张。 林则徐,现代有人说他是清王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所办的《澳门新闻纸》,它是我国最早的译报。《澳门新闻纸》和《澳门月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所用名)虽然名为报纸,但不公开发行。《昭文新报》:1873年艾小梅、汉口创办,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 上海第一家中文日报《汇报》,9月改名《彙报》,以求政治上的庇护,实际产权未变。后于1857年再次改名为《益报》.广州中国人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述报》。《循环日报》:1874年、香港、王韬创办并任主笔,早期国人自办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的报纸。 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要为振 兴中华、抵御外敌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是一张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王韬: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64年兼任《近事编 录》的编辑工作。 1874 年创办《循环日报》。 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 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弢园文录外编》:是我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作者王韬。他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 文体,他的部分政论文章被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 《万国公报》是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受到具有威信思想的士大夫的欢迎,出版3 个月 后,由于和上海《万国公报》重名,而改名《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成立后,在1895年将〈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并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 梁启超、汪大燮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是维新派北方的代表。 《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关,其前身是《万国公报》,由梁启超,任大燮任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的萌芽。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 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1896年元月20日停刊。 《中外纪闻》特点:1 :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的译文。 2 :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宣传中国 应该向西方学习。 《强学报》,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南方的代表。 梁启超:著名的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如:《中外纪闻》、 《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著作 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 了基础。 《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办,梁启超任总编辑。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旬刊, 以“域外报译”为主,同时开设言论栏目。(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变法通议》,此文在《时务报》上连载;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维新变法主张,是维新派的政治纲领,其新闻思想代表作《论报馆有益于国是》,提出“去塞求通”的观点,认为报馆有耳目喉舌的作用。) 主要宣传进化论,倡导学校废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罪行, 呼吁捍卫民族独立,该报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了很大 影响。该报是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该报发行量最高达1.7 万份。在《时务报》上发表的像梁启超的文章那样谈论时务,宣传维新变法的文章,被人们称为 “时务文体”(新文体):①灵活自由,不拘一格;②平易畅达,词汇新颖、生动;③笔 锋常带感情,很有感染力。起于王韬,发展于梁启超的《时务报》,成于《新民丛报》。《时务报》的影响:《时务报》发行一年后,发行量从创刊时的3000多份增加到1.2 万份, 最高达1.7 万份,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知新报》。澳门创办,由康有为胞弟康广仁任总经理。 维新派在华中的重要舆论阵地:湖南的《湘学新报》、《湘学报》、《湘报》(主要撰稿人:唐才常、谭嗣同)唐才常主 编。 《湘学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在长沙创办、唐才常、陈为镒先后主编。 唐才常: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报人。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事前暴露,被张之洞逮捕并立即杀害。《国闻报》:北方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它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日报。1897年严复 创办,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宗旨,但它“尤以通外情为要务”。在副刊《国闻汇编》上 发

表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该文提出“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严复不仅是报刊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国闻报》在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很有特色:首先,它以“通外情为要务”;其次, 讲究办报的策略;再次,消息迅速,稿源茂盛。我国第一次出现的报刊:《指南报》最早的消闲小报,上海。《农学报》、《算学报》最 早的专业性科技报刊,上海。1898年康同薇和李惠仙等在上海创办《女学报》是我国最早由妇女主编,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官书局报》:清廷成立的官书局所出版的官报,是清政府公开发行新式官报之始,也上清末新闻法制建设起步的标志。维新派报刊思想:(1 )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的办报主张。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早期的维新派的办报思想主要来自于王韬,郑观应,陈炽等人。 康有为的“通时务”、“知新政”是和变法维新相连的;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中把报纸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即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还将其比作人的耳目、喉舌;谭嗣同提出报纸就是民史民口,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色彩,这些都 属于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范畴。早期维新派还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2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办报思想。 梁启超在海外办报,新闻思想有所转变,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 作用”。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见。 1 :戊戌变法时期,随着办报实践的增多,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志士对报刊的认识不断深化。 其中阐述最多的仍是报刊对于国家的积极作用,他们将报刊的功能高度民主概括(转自:wWw.DXf5.Com 东星 资源网:湖南民生网随笔)为“通”。可送三方面 论述。第一,维新派极力阐述并努力实践报刊的“通西情”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重视报刊传播信 息和稳定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第二,强调并利用了报刊的开通民智的功能,因而始终把开民智作为报 纸的主要任务之一。第三,重视并自觉的运用了报刊开通风气的功能,即引导舆论的功能。 2 :对报刊性质的认识超出了早期维新派人士的程度。维新派已经把办报视为为民众的当然权 力和政治民主的体现,意识到报刊反专制的战斗作用。 3 :对报章文体报人素质问题发表了见解,提出制定报律的建议。 辛亥革命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 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 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第一,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 用”。 第二,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1 ,“宗旨定而高”。2 ,“思想新而正”。3 ,“材料富二当”。 4 ,“报事确而速”。 第三,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报馆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一曰常识;二曰真诚; 三曰直到;四曰公心;五曰节制。 第四,提出了宣传的方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梁启超总结出两种宣传方法,即浸润法和煽动 法。 梁启超这时的新闻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新闻实践的概括 和总结,此时他的新闻思想已经进到了资本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鉴。 维新派办报活动的作用与贡献:作用:①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 维新派通过报刊陈述当前中国列强环伺的危险局势,愤怒地谴责了列强的种种恶劣行径,发出 了建设一个强盛,独立的新中国的号召,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抵御侵略,振兴中华的爱 国、激情。 ②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 维新报刊以相当多的篇幅介绍西学和西方情况,热情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使广大知识分子的 头脑为之一震,思想得到解放。 ③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各地维新派新团体的报刊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影响,获得了一大部分具有爱国思想 的仁人志士的支援和支持,对变法起到了很大帮助。 主要贡献还有:①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②开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③创造了报刊新文体, 推动了政论写作的发展。“新文体”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 “新文体”: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在日本办起了《新民丛报》,他的报刊政论在原来的时务文 体的基础上更上层楼,不仅思想新,文言成分也更加减少,人称“新民体”。 “新文体”的形成:起于王韬,发展于梁启超的《时务报》,成于《新民丛报》。--------------------------------------------------------------------------------作者: 彼岸观景 时间: 2005-10-23 10:36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中国日报》:1900年1 月5 日在香港创办,孙中山选择香港作为办报的基地。陈少白主编,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早期宣传爱国救亡,后期大力宣 传三民主义。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1913年被袁世凯查封,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日报》早期宣传内容:①揭露和声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和反对封建制度;②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英国、

篇三:史书读书笔记

从甲午战争中得到的外交启示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将魔爪伸向朝鲜,威胁到了中国在朝鲜唯一宗主国的地位。清政府

认识到自己的实力与日本有较大的差距,没有胜算,所以极力避免与日本的直接冲突。清政

府极力催促朝鲜向西方开放,以打击日本在朝鲜的势力。另一方面,在与日本的外交斡旋中,

清政府寄希望借西方的介入来取得自身的谈判优势。但是他们得如意算盘没有打响,反而,

他们的妥协和对帝国主义抱有的幻想使之失去了宝贵的备战时间,为战争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也许西方各国是想利用日本再次打开中国国门,以便坐收渔翁之利。在甲午战争爆发前,

帝国主义已经几次试图打开朝鲜国门。但是,李鸿章没有认识到西方国家和日本相同的侵略

本质,妄想“以夷制夷”,这是对外交形势的错误估计。与此同时,日本倒是极好地分析出了

中国、西方对日本在朝鲜利益的影响。他们想方设法地鼓动中国削弱西方国家在朝鲜的影响,

缓解混乱的朝鲜局势,为其扫清障碍。以便日后只需面对中国,减轻占领朝鲜的压力。 对比之下,我们得出:利用第三方牵制敌人只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法宝。我们不能只

寄希望于别国替我们解决问题。因为在任何时候,国家利益都是本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别国不可能不惜代价援助我们。唯有认清国际形势,积极提高自身的力量,才能保护

自己。当前,我国面临着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的考验。一方面,我们要继续重视与相关国家

的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寻找出口和应对办法,采取强硬的外交态度维护国

家利益。

同时,甲午海战也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本质。不少用于军事建设的费用被官员拿来挥霍,而李鸿章却没有去阻止,其中一点原因便是

不少官员都是他的亲戚。这些人借助他的官职搜刮利益,浪费了很大财力,也是甲午海战失

败的之一。首先,清政府独断专制,割裂政府与百姓的联系,百姓自然没有渠道和权利去监

督政府。而且在自然经济的影响下,百姓自给自足,民族意识自然就欠缺。当今中国社会虽

然已经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民主监督制度,民众民主意识提高,但是官官相护,“一人得道鸡犬

升天”等贪污腐败现象依然明显。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促

进政府依法行政;提高人民的政治素养,拓宽民意反映渠道,促进政府决策透明度的提高,

降低政府腐败对社会的危害。中日甲午战争不仅体现了两国国力的较量,也反映了两国国民的精神状态。明治维新使

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民主道路,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族意识大大提高,他们将自己

与国家联系起来,积极投身国家建设。而中国的封建制度割裂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因此人

民对国家的政策一无所知。所以在甲午海战中,日本是“全民族参战”,而中国只是北洋舰队

出战,力量对比就更加悬殊了。联想到现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国民民族意识的培养,因为团结的民族才是有力量的民

族。想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国民自发将随身贵重金属物品捐献出来以缓解国家经济

压力,韩民族的民族精神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了一轮财政危机。面对钓鱼岛危机,中国国民有

组织有纪律的大规模游行引起了国际的关注,也展示了我国人民坚定的保岛决心。这些事实

启示我们,一个国家国民的精神状态,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的走向。中华民族遭受过的屈辱警示我们:弱国无外交。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增强自身实力,才

能提高国际地位,占据外交的主动。我们应该把自身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努力提高个

人素质,提升国家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刚健有力。我们的行为虽不能足到让对手畏

惧,但至少可以证明我们不是随便给人家欺负的。我们要努力成为中国外交强大的助推器!

篇二:历史读书笔记读《近代新疆史事论述》《龟兹古国》有感王振楠 学号200906162013677530709

我去图书馆的时候,老师推荐的很多关于 新疆历史的书都被一扫而光了,而且其他书 也不多了,觉得挺遗憾的,就顺便借了几本,还读了同学借的几本,就是觉得《宗教论》 挺好的,还有一些关于西藏的事情。 我们所处的民族不一样,信仰也会有所差别,宗教在世界有很多,在中国也分很多 类,那是人们希望的寄托和舆论约束的动 力。

对于之前新疆发生的事情我不做评价 了,就说说新疆的近代历史吧!新疆称西域,位于我国西北边疆,西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新疆这一名称出现于清代) 在这里居住的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同祖国内地发生着密切联系。远在两千多年以 前的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60年),中 央王朝就在西域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等 行政机构,进行统治管辖,西域正式统一于 中国版图。

清朝时期,清政府平定西域准噶尔部叛乱(乾隆二十年,即1755年),对新疆实 行大规模移民,主要是守边屯田,后把西域 改称新疆(1884年建立新疆省,文见《新疆 一词的由来》),在惠远(今霍城县)设伊犁 将军府,统辖整个新疆的军事、行政事务。 此时,汉人成为移民新疆的主要人员构成, 居住于巴里坤、木垒、古城(今奇台)、昌吉、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后因屯垦需要,汉人从上述地区迁往塔里木盆地 四缘的喀喇沙尔(今焉耆)、吐鲁番、和阗(今和田)等地。光绪元年(1875),左宋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此时,湘军入 疆,不少人定居,袁大化任新疆巡抚时,来 了不少河南人,杨增新任新疆省长时,许多云南人到疆落户。另外,清代遗迭的犯人来

疆每年不下六七百人。 特别是在清政府腐败之后签订的种种条约,真让人心疼。 (近代新

疆的第一次危机:同治三年(1864年),新疆爆发了维吾尔族及回族等族人民的反清武装起

事) 抗战时期,由于新疆不像内地那样战乱那样,局势相对稳定,内地(陕甘等地)许

多人迁来新疆。 解放后,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随后,很多解放军官兵

(绝大多数是汉族)就地转业,分布于新疆各地,组建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10余个师

和100多个农牧团场,这是解放后首次大批汉族人迁入新疆。 1952年,兵团从上海、湖南、

湖北、山东等地招调女兵并派有干部及其家属进疆,1958年到1959年,山东、安徽、江苏

支边青年来新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内地大批汉族人自流来疆,1964年至1965年又有大

批上海、天津、四川支边青年来疆,1966年有大批河南人来疆。 改革开放时期。上世

纪80年代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新疆的发展呈现大跨步发展,商业、流通业、

科技业等促进了内地人才来新疆发展,主要分布于城市和兵团及地方的团场乡村,从事科技、

工农业和流通业以及边贸等。 有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汉族的人口有780余万人,占全

疆总人数的39.75%。 读后感之乌鲁木齐

新疆日报有文说:“60年来,乌鲁木齐人民确实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建设这座美丽的城市。”蔡美权说。几十年前,乌鲁木齐旧城外都是一片戈壁,如今绿地点缀在城市的各个街区,几

座美

丽的人工湖出现在原先的荒山之间,特别是最近十年,乌鲁木齐的绿化面积扩大了5倍,

反映在地图上即是越来越多的绿色。“是我们让红山变绿了。”,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域

红山,曾因裸露出紫红色的岩石而得名。上世纪80年代初,数万青年学生与解放军战士

书包、脸盆把黄土运到山上,“包住”了这座寸草不生的荒山,这才有了种树的条件。现

在,

红山早已变成“绿山”,上面建起了公园,成为众多乌鲁木齐市民休闲晨练的场所。对比2009年与1977年、1947年的城区地图,除了绿色,代表水域的蓝色也越来越多。蔡美权指给记者看,位于市区南面的“水上乐园”可谓是荒山出平湖,“1966年到1970

年,

我们乌鲁木齐各族人民出动70万劳动力,搬运了30万立方米土,在山岭之间筑起大坝,

截成这样一个大湖。”

蔡美权说,这个原先用于为市区供水的湖,随着用水不再紧缺,在1984年到1986年改建成了一个水上乐园。“像这样靠人工形成的湖在乌鲁木齐很多,让这座世界上离海洋最

的城市有了足够湿润的气息。”从毛驴到汽车飞机,佳话代代延续 1941年,1947年,1977年,2009年,四幅图覆盖的区域越来越大,道路也越来越密、越来越多。

解放初期,乌鲁木齐好走的路很少,也很窄,骑毛驴要比坐汽车方便。”蔡美权回忆,通

车是1960年以后的事。当年库尔班大叔要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毛主席,就是“行路难”这

一历

史事实的真实写照。

火车站、飞机场、昆仑宾馆、八一剧场??这些城市建设的地标都在1977年的《乌鲁木齐市街区图》上留下了历史印迹,而“反帝路”“反修路”等路名也留下了那个年代独有

的味道。

此时的乌鲁木齐,路网已经初成规模,公路、铁路,组成了乌鲁木齐市内外一条条交通

动脉,

市民出行、物资运输的条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翻开2009年的地图,乌鲁木齐的路网规模又比1977年扩大了数倍,密如蛛网的道路能容纳下如今数十万辆的汽车保有量,绕城的外环路和一批不断拓宽的主干道大大缓解了

交通

拥堵,“行路难”彻底成为历史。 “街衢不见寸草生,濯濯童山环孤城。”这是清代诗人纪晓岚1768年被乾隆皇帝发配新疆后,在乌鲁木齐留下的诗句。而如今,乌鲁木齐早已换了人间,天山也已是满目青葱。自汉代以来,中国的西北边陲从来都是多事之地,部落战争、民族纠纷、宗教冲突从未

间断,

放在历史的视野中,1949年之后的新疆,算得上稳定和繁华,对外没有了边境战争,对

没有了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权的大规模对抗。 然而2009年的夏天,注定将写入中国的边疆史。7月5日这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力活动袭击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700多人受伤,近200人死亡,这样的

亡数字超过了过去10年新疆民族冲突中伤亡人数的总和。 “7·5”事件之后半个月,来到新疆,国际大巴扎上,荷枪实弹的武装警察、叫卖和田

玉、

英吉沙小刀和吐鲁番干果的商人与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比肩而过。这是今日新疆最典型

的镜

像:一面是开放而通达的新疆,扩建中的机场直通中西亚各国,27个对外口岸繁忙如昔;一面是紧张而脆弱的新疆,互联网断网,手机短信屏蔽,缺乏安全感的人们对武警的依

赖前

所未有。 复杂的西北边疆

7月底,来到新疆最西北的哈巴河和布尔津等地时,当地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最 为热衷的话题是开矿、旅游、以及如何卖东西给哈萨克人、蒙古人和俄国人。 今天的新疆早已不是那个汉族人生活在兵团、机关,而少数民族则居住在乡村、市井,二者相对隔离的时代。民族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已经深入日常生活,传统的诸如和田

玉、

英吉沙小刀这些维族人的营生,汉族人也开始经营起来,在国际大巴扎、二道桥等乌鲁

木齐

传统的旅游商业圈里,汉族人和维族人比邻做生意的情形早已成为日常景象,甚至维汉

通婚

的现象也开始出现。

频繁而不可避免的交往、竞争中有着不同语言、信仰和生活方式的民族产生各种各样 的矛盾几乎不可避免。在人口高度流动的今天,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非流动社会的诸多

传统

的治边之策和自治操作模式,在今天这个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全球化的时代显出

了适

应力不足的现实问题。今日中国西北边疆早已不再仅仅是政治、军事的问题,也不只是

贸易

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多民族高度杂居社会里的民生问题。 “7·5”之痛

尽管分裂主义运动是否真的是新疆社会的头号问题,学界尚有争论,但近年来,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新疆却往往与暴力和恐怖相伴,“7·5”事件更是将此印象推向了极致。在

乌鲁

木齐最为繁华的二道桥、国际大巴扎等公共场所,一夜之间,暴徒杀死了近200人,行

凶者

大多来自维吾尔族聚居的南疆喀什、和田等地,而受害者则多为汉族平民。自1949年建

以来,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框架下,中国社会还没有哪个城市出现过如此惨烈的种族

仇杀。

半个月后,当地的电视台、报纸等各类媒体播报的几乎只有两件事,一是对“7·5”事

暴徒的追击令,二是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官方在追击歹徒的同时,也在尽一切办法希

望弥

补事件造成的不同民族间的裂痕。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上,对于边疆的统治总是在怀柔与

高压

之间徘徊。1949年之后,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摇摆。建国初期,经过大规模的剿匪之后,新疆出现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稳定,但“文革”的到来,使得整个国家秩序大乱,新疆

也不例

外,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了破坏。“文革”结束之后,作为拨乱反正的一部分,1980

年代

中期,中央政府对民族自治政策做了相当大的调整,大批的汉族干部纷纷撤回内地,甚

至连

工程技术人员都撤了不少,但随后的巴仁乡暴乱和1986年因司马义·艾买提上调中央而

引起

的新疆大学生静坐示威,让这些短暂的改革都被中止了。 1990年代以来,新疆跟整个国家一样,转而开始经济建设。“7·5”之后的乌鲁木齐就

新疆矛盾与希望的交汇点,一边是蓬勃的经济发展,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这是一个

有着

宏伟志向的城市,新疆资源丰富、疆土辽阔,且处于亚洲地理中心,邻国众多,四通八

达,

完全有实力成为整个中亚的中心城市,但另一边,却在民族纠葛的泥潭里难以自拔。暴

力事

件留下的阴影,仍将笼罩这个充满希望的城市。 觉得这段比较好,就誊到这上面来了。新疆的未来

事实上,民族矛盾不独中国有,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无论政体,为了消化民族矛盾,都进行过不同形式的民族同化政策。所谓的民族同化就是少数民族向主要民族靠近,但

迄今

为止并没有几个成功的例子,相反,经常导致更加剧烈的民族冲突。 中国的内陆边疆,没有哪个地方像新疆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边境线,而且,比邻的都是拥有丰富资源、辽阔疆土的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经济有着极强的互

补性。

与远赴非洲做生意的风险和艰辛相比,跟中亚邻国的生意显然更加便利,这些都将为中

国的

经济转型提供足够的缓冲。 新疆对于中国而言,不再仅仅是国防前线,更是开放前沿和持续发展的战略要地,几乎

标签:湖南 民生 随笔 湖南民生网官网 湖南民生实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