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小学生作文 > 正文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技巧|语文课可以搞哪些活动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师生合作的课堂上,知识是海洋,“问题”就是浪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问题汇聚成或波澜壮阔或风清云淡的妖娆风光,扬帆远航的学子在浪遏飞舟时领略着知识的魅力,激发起对知识的渴求。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堂上教师问题的提出。
  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思维的主要方式。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历来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早在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是“循循然善良诱人”。现代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问有一定的艺术技巧,教师在教学中真正重视问题的设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以“问”促成这种理想的课堂状态呢?
  教师设疑,就是针对某一学习内容,设计相关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完成学习目标。然而,要达成预期的课堂效果,教师设疑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问”出主干,体现高度意识
  课堂如文章,教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精心设计能够担负整节课任务的主干性问题,以期振起课堂。也就是说本节课要通过哪几个主要问题才能有力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这是设疑的出发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在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可以这样依次设问:百草园的生活怎样?三味书屋的生活如何?二者在作者看来有无异同?三个支架性问题构成本节课思路清晰的探究结构,最后水到渠成地推进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小结:有对童年生活的怀恋、喜爱,亦有对旧式教育的不满。从而集中并有力地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设问,对课堂有着成竹在胸的宏观把握,对于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而言,事实上已经成功了一半。
  2、“问”出层次,体现深度意识
  《文心雕龙》有言:“文似看山不喜平。”文本探究的过程亦是如此。如果设计的问题流于平面化,那么整节课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对学习文本的挖掘势必流于肤浅。设计问题注重层递性,体现探究的步步深入,这是深入解读文本的必需,更是有效落实新《课标》的必需。如探究《皇帝的新装》一文,围绕中心词“骗”设计问题:是谁骗了皇帝?皇帝为什么受骗?我们怎么做才不会被骗?最后探究出?私利之心才是受骗之源?的生活感悟。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由文本到现实,由文学形象到自我释放,既体现了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体现着科学教育的本质。
  3、“问”出延展,体现广度意识
  文本探究既可以纵向延展至生活层面,也可以横向延展至有可比性的其他文本,而后者恰恰是广度意识的体现。如品味《背影》一文的构思之妙时,可设问:文本选取最能表现情感的艺术视角――背影体现亲情,那么你了解哪些表现亲情的诗文?它们分别运用怎样的视角来构思?学生可比较学过的诗歌《游子吟》、散文《散步》等反思小结:既可以用人物肖像的某一部分,又可以用某一场景描写为视角体现亲情。这种同类题材的作品作比较进行设问,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本写作特色的认识,而且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写作视角,使文本探究言在此而意不仅于此,延展课堂探究和学生思维的广度。
  4、“问”出个性,张扬探究的自由度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价值倾向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对文本的探究亦会呈现“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实。因而,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要具备保护并张扬学生的解读个性继而挖掘其创新潜能的意识。如探究《羚羊木雕》一文,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万芳,或者“我”,或者父母,你会怎么做?为什么?以此展现学生做人做事的个性,激发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的热情,这种尊重并张扬个性的设问,既利于学生创新灵感的不断涌现,又是建立民主、自由、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的必需。当然,教师设疑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些,可能还包括文本的特色、学生的动态风貌等方面。但归根结底.教师设疑要本着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语言简洁明了,问题富于针对性。最忌不着边际的琐问,不仅有违新《课标》的理念,更为严重的是,人为地造成学生芜杂的思维走向,有碍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促成。
  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使学生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创新能力,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鼓励这种探索精神,使之有一种成就感。
  同时,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内外收集材料,通过倾听观察、对比异同、评论反话等手段,自主地进行探究。在教学中,可打破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展开讨论,获取知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总之,好的提问,犹如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世界里尽情翱翔。
  (山西省孝义市职教中心)

标签:浅谈 提问 语文课堂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