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景的作文 > 正文

高校毕业生面对基层就业的教育研究: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好不好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校教育为出发点,通过对学生及其家长加强基层就业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同时建立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教育评价机制。通过学校的基层就业教育使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成为其自觉性地选择。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基层意识;就业教育
  
  自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自2002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之势,到2011年突破660万大关,加之往年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800万[1]。加之国际金融形势的动荡,对我国的就业形势如同雪上加霜[2]。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于2003年相继出台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随后许多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和办法,各级政府对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都非常地关注和重视[3]。通过对政策的宣传以及正确的引导,目前高校毕业生对基层就业有了一定的认识,每年报名参加“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支援西部计划”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需要经过考试选拔合格才能录用。另一方面,面对城市街道社区,面对县级以下的企事业单位,毕业生的就业意愿明显较低。对部分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而言,政治原因及各种经济的补偿、各种政策的倾斜成为吸引其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而非自觉地选择。可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既要有政府的积极政策,更要有学校的良好教育,二者密不可分。我校为高职院校,以我校2010级普通大专学生为对象,如何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组织学生自觉的高效的到基层工作,从思想上让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做出应有的贡献,解决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目的或动机问题是本选题要解决的问题。
  1.加强对学生的基层就业意识教育
  1.1 使毕业生树立健康的就业理念
  许多同学抱着“安全感第一”的择业心态,出于“求稳”、“求薪”“一步到位”的心理,只愿意选择到大城市,待遇好的单位工作,因此失去了许多原本非常好的工作机会。毕业生把就业方向集中到各方面条件都较好的区域本身并无不当,目前的问题出在于毕业生将就业目标唯一化,宁可不就业也要等机会到自己满意的地方就业[4]。就在很多人感叹“就业难”的时候,“有业不就”的大学毕业生却日趋增多。有的毕业生采取“临时就业”方式,先随便找个工作做做,稍稍觉得不满意就辞职,以至于找不到工作;还有一些家境宽裕的毕业生,觉得衣食无忧,就业压力大,干脆就在家里过安逸的生活。如此导致许多毕业生因此而待业,这样的就业观是不可取的,甚至有些极端化倾向。作为学生,毕业了要生存,养活自己,就要靠就业;要想发展自己,服务社会也要靠就业,积累经验。这样的就业观才是最简单的朴素的就业观。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同学们改变不当的就业理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新观念,那么去基层就业也将成为毕业生的一个自觉的选择。
  1.2 培养大学生基层就业意识
  开展基层意识教育,以“扎根基层、献身基层事业、实现自我价值”特色人才的培养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社会优秀人才。依托学校成熟的德育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结合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国情、了解基层,增强大学生实践观念,服从观念,劳动观念,增强大学生奉献精神.与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学生全面系统的了解基层就业的含义意义,帮助其分析基层就业的利与弊,深刻理解国家对基层就业的政策导向,走出对基层就业的误区,树立面向基层.为基层服务的思想.自觉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树立服务基层的就业意识。
  1.3 举办基层就业知识讲座加强对基层就业环境的认知
  以基层就业为主题,通过学校,系部,党团及班会活动营造一个富有内涵的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基层就业的理念时刻围绕在学生身边,耳濡目染,强化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意识。在校学习期间,做到每月安排一次基层就业教育讲座,聘请知名专家做就业专题讲座,邀请在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等,使同学们对我国的就业形势及本专业的就业趋势有所了解,并加深了解基层就业的概念,使其对基层就业有更清晰的认识。
  2.加强对广大学生家长的基层就业教育
  在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上,家长的意见是举足轻重的,往往影响甚至决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尤其是面对基层就业,农村学生家长本希望孩子通过上学脱离农村,能到大城市去工作,如果学生毕业回到基层,会被认为是很丢面子的事;城市学生家长则不希望孩子远离自己到基层吃苦。因此,对家长的基层就业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通过网络建立校信通、高校通、班内网等系统,同时建立飞信群,QQ群等,基本实现对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全覆盖。及时向学生家长分析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阐述基层就业的意义以及其利弊关系。同时,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应该不断的通过舆论宣传我国的基层就业的意义及政策。有了家长的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意念会更加坚定。
  3.建立基层就业教育评价档案
  学生入校前,我们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关于基层就业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基层就业的认知程度,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情况,性格心理特点,就业理念的不同,建立更加细致的数据库,以便于区别教育。
  通过对基层就业相关政策,知识的考试建立学生基层就业教育的成绩档案。学生离校前,仍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基层就业的认识,通过调查结果评价我们针对基层就业教育的效果。
  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档案,定期回访,以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尤其是到基层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形成调研报告便于进一步的研究。
  4.结语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深远的战略举措,其本身体现了一定的公益特征[5]。我们的阶段性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对基层就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基层就业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就业的概念、意义、政策都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基层就业教育,使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能过从思想上进基层,在基层单位实现良性的、高效的就业,其结果必是一个利于个人,利于基层单位,利于国家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建成,张志业,郝惠君.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0-103.
  [2]马洪亮.科学发展观礼野下大学生就业才眚导与服务体系的构建[J].出国与就业,2010,35-38.
  [3]和莉莉.浅谈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及对策[J].探索,2010,04.
  [4]周海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状及其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8,06.
  [5]陈明霞.论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公益特征与政策支持体系建构[J].梧州学院学报,2010(20):
  45-49.
  
  本文为2011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组织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良性、高效就业的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王振(198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助教。

标签:高校毕业生 基层 面对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