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写作技巧 > 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记录20篇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问题探析]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中国大多数的中学生生活在农村,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并不完善,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这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以及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建立新型上课方式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其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其锻炼坚强的意志。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矫正建议
  
  人最大的财富、资本是健康,人最终最渴求、最需要的也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世界健康大宪章》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健康”更重要的是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中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暗恋、早恋现象屡见不鲜,但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大多数学生的这种心理不能表露,只能变为沉重的思想负担。面对当今中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健康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随时注意其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切不可等闲视之。中国大多数中学生在农村,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更加差,加之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不完善,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一、农村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现象及其成因
  “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3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厌学、自负、易怒、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看着他们的成长轨迹我不得不深思。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学生,从小就受到爷爷奶奶的“稀罕”,并把他视为掌上明珠,父母对其说“不”也会遭到爷爷奶奶的呵斥,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管教时间很少,爷爷或奶奶总是护着哄着。再加上家庭物质条件较好,想吃啥就吃啥想玩啥就玩啥,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情绪化严重;有求必应的生活方式使他养成了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的性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使他形成了缺乏责任感和逆反心理毛病。“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教育氛围使他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些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想学习,成绩始终处于下游。他具有明显的厌学心理,老师批评他时,他多次以情绪化的口吻说:“我的事不用你管,少上一会课,有什么了不起,我家有的是钱,上大学找个‘门子’,不就搞定了。”做错了事,不让人家说“不”字,如若老师批评,则怒目乖张;如若老师迎合,则喜形于色。虚荣心和反抗心理是显而易见的。像这种情况的学生在农村中学中有很多。
  1.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厌学心理。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心理,由于学习对现在的生活直接的影响价值不能体现,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有些学生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又缺乏认真学习的决心和毅力,不去思考前途,精神萎靡不振。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2)易怒心理。农村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情绪起伏变化大,很不稳定,容易冲动,调控能力差。
  (3)对立心理。表现在人际交往不适应。现在农村初中学生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约占50%),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偏激、固执、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差,和老师、同学、家长处与敌对状态,表现为情绪上的反感和行为上的疏远,总是认为老师、同学和家长跟自己过不去。
  (4)自负心理。由于父母缺乏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溺爱和娇宠使他们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总想事事争第一,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认识不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这样的学生一旦遭遇挫折失败,受到委屈,则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绝路。
  2.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多样,成因也相当复杂,根据他们生活接触和所受的影响观察,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与孩子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关系极大。随着农村独生子女增多,家长对独生子女溺爱,农村学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比较强,加上交往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外出务工,不少家长长期在外,存在用金钱补偿感情的心理,导致教育效果的偏离,也使自己成为孩子学习和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2)学校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教育一般侧重学生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重视学业成绩的提高,对学生的心理关爱顾及不够,没有与家长及时沟通。
  (3)社会因素。当前的农村,新“读书无用论”蔓延;一些商家昧着良心赚钱,营业性网吧和电子游戏设备向农村转移,也给农村中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建议
  当然,农村大多数中学生积极、乐观、自信,有着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乐学、善学,能正确对待挫折,良好地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合作精神,但以上问题仍不能忽视。那么,如何矫正农村中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呢?
  1.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
  有些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解决部分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出路所在。学校应积极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规范有序的纪律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达到提高学业成绩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要求。让学生住在舒适的房间;开放图书馆、阅览室、电视室、计算机教室,让学生有充裕的娱乐空间;建设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让学生有广阔的活动去处,从而让学生在学校玩得开心、学得顺心。
  2.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现在许多农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首先,要重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班主任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家长更多地知道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商定、共同采取措施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最后,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写书信或电话联系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及时地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反映给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设置心理健康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如运动,游戏;向朋友倾诉;写日记;师生谈心;大笑一场;大睡一觉;听音乐,等等,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
  4.建立新型上课方式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厌学是目前学习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解决厌学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采用榜样教育法加强思想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橱窗等形式宣传伟人的思想,先进人物的事迹,进行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坚决避免“差生”受歧视现象,严厉制裁体罚学生现象,为学生学习生活营造和谐的环境。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合理学习方法,使学生克服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与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采取多种趣味性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3)融洽的师生情感,不仅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主动性。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老师要真诚地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充分挖掘其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予鼓励与表扬。允许学生说“不”,好建议则欢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不适当的安排可以而且能够说“不”,并有其他的选择,学生的好建议能够得到教师的欢迎。这样的老师必定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与认可,学生也必定会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积极配合各项教学工作。
  5.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长的宠爱、激烈的学业竞争、学校教育的欠缺等,当代农村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自负心理,抗御挫折的能力比较差。对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尤为必要。(1)正确认识挫折。学校教育中应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挫折的必要性、随机性、两重性,从而夯实基础,降低受挫的损害程度。(2)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挫折。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信任,让学生知道挫折都是可以战胜的,信心是战胜挫折的精神力量,勇气和胆量是克挫制胜的有力武器。例如: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采用因材施教的策略,降低学习难度和要求,帮助他们逐步树立信心,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6.培养合作精神。
  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因为在合作中能够学会沟通,学会宽容,培养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但合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进行合作技巧指导。(1)组织各种竞赛,例如每学期组织一次运动会、故事会、演讲会、猜谜语竞赛等,把学生分成小组参加竞赛,通力合作,取得胜利,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2)各学科教学可以采用学习小组形式,兼用竞争机制,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做练习、讨论。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承担不同的任务,为小组的荣誉而努力、合作。
  7.锻炼坚强意志。
  (1)讲解有关意志锻炼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可塑期,往往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情,有始无终。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意志是人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锻炼意志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还有明确的锻炼目标和计划。(2)参加体育锻炼,进行体能意志的锻炼。表现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尤其是长跑,这是最能锻炼人的毅力和耐力的活动。(3)找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明确目标及努力的方向。这就需要学生在制定目标时,不能太远,要切合实际,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从而增强成功的体验。
  社会是个大染缸,没有良好的社区环境,家庭、学校的教育可能就会出现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被动局面。国家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政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有关青少年的法律确实执行,坚决取缔流向农村的黑网吧和游戏机室,关心每一个中学生的健康,弘扬正气,宣传正面人物,还他们一个洁净、和谐的生活空间。在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只有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合作,共同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确立奋斗的目标,激发他们潜在的动力,才能让农村中学生也像城市中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世富.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
  [2]郑维康.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
  [3]邱炳武.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科学出版社,2004.7.
  [4]汪道之.心理咨询.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1.
  [5]王芳,范兴华.初中留守儿童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
  [6]胡军生,叶金辉,李长庚等.农村中学生社会支持、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农业考古,2005,5.

标签:探析 健康成长 中学生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