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心得体会 > 正文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应试教育已向素质教育转轨,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当今教育的发展方向,尤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成为教育改革和潮流。21世纪,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个人的实践,谈点体会。
  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根据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造要求的内在动力,它包括创造的意图、创造的动机、创造的欲望。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推动力,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因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设疑导读法,从教材中发掘思考题,让学生根据我们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学生在阅读时,我巡回指导,解惑释疑。这样做,一方面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渴望和动机,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学会提出问题,鼓励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强化创新意识,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环节。
  二、培养创新思维,突破求同定势
  创新思维也就是求异思维,从各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遇到问题大胆质疑。例如,《庄暴见孟子》这篇课文,我历来讲课都认为从“臣请为王言乐”开始是偷换了概念,但是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有学生对此提出疑问,认为如果是偷换概念,那么,从“独乐乐,与人乐乐”时,就已经偷换了。虽然这个见解和我的看法不符,但是我没有粗暴地否定学生,而是和学生共同讨论。经过课堂讨论,师生都认识到,这里实际上是偷换了话题,而并非偷换概念。可见,充分发挥并肯定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能使学生富于创造精神,而且可以发现教师没有发现的问题,甚至可以纠正教师备课时的错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引导求异,发展创新个性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它指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挖掘教材中具有某种创新价值的问题,巧妙设疑,创设思维的发散点,即引导学生的思维发散。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母。疑是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产生思维活动。精心设疑,对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尤为重要。如《孔乙己》一文的主题,教参中认为揭示的是封建制度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我提示学生再反观全文,换个角度思考:假如作者不是把孔乙己当作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而是作为普通百姓来刻画,文章的意义又何在呢?学生们经过一番探究讨论,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文中描写了人性的冷漠、民智的昏沉、事态的炎凉,正是这冷酷的社会氛围扼杀了孔乙己。由此可知,作者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封建教育、科举制度,也是直指整个“人吃人”的封建社会。教师常常设疑发问,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能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发散思维,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多角度思考的习惯,不轻易盲从,不依赖教参和标准答案,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新总是和自主结合在一起的,没有了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主宰了一切,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在教学中我努力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互动关系,课堂上对学生不完整的、不全面的,甚至令人尴尬的错误的回答不予批评,而是给予适当点拨,在其他同学回答后再问他:“你还有不同的见解吗?”这样和谐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中,使他们能畅所欲言,毫无拘束之感,使学生创造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五、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只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资源,使创造性能力教育落到实处。我们可以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开设第二课堂,利用各种教育手段、方法、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知识竞赛、语文剧自编自演、小论文制作、组织参观调查、游览名胜古迹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六、拓展延伸,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立足于语文课堂,但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进行课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外语文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很多,在学校里可以去阅览室、图书馆阅读有关书籍,举论辩会、演讲赛、擂台赛、知识抢答活动等;在家里可以看电视、读报纸杂志;在社会中可进行参观、访问、调查、搞小课题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积累和丰富人生的独特体验。生活体验丰富的学生,其阅读中就会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和创新。我引导学生投身社会,了解社会,追踪社会动态,并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多角度的深入思考。如寒冬来临,报刊杂志常见各部门及个人为贫困山区的人们捐钱、捐物献爱心的活动。“雪中送炭”本是好事,可报道多了,不由令人思考:这种做法真值得那么提倡吗?于是,我让学生以《谈“雪中送炭”》为题作文,启发学生:“除了赞扬雪中送炭,关心民生疾苦外,可否从相近或相反的方面立意?”学生通过发散思考,纷纷确立不同的立意,如:①送炭何必等下雪――平时就应多关注弱势群体,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为什么要等到“下雪”,才会想到“送炭”?②雪中送炭非良策――“雪中送炭”只能解决暂时的温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这种帮助方式并不可取。③何必等人来“送炭”――从被救助者的角度来出发,与其等人来“送炭”,不如自己想办法“制炭”,输血不如自己造血等。这样,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想深刻了,在阅读和实践中有了更细腻、更深刻的体会和发现,能够有新的题材、新的立意,创新能力也不断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新课程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如果教师不能够常教常新,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能力很强的学生。因此我们还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适应新课程的新型教师。只有不断探索、进取、完善,才能不辜负社会的重托。以后的路还很长,我将上下而求索。
  (责编 张晶晶)

标签:在教 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