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学习 > 正文

历史开卷学习方法

时间:2017-03-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历史开卷考试的几点思考

">德兴市花桥中学 邹清和

近几年来,江西历史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考验和挑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由关注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由只关注学习结果转变为既关注学习过程又关注结果,以提高初中历史教育的质量。”专家告诉我们,现代教育强调既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也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这说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历史教育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基本技能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作为历史教师,寻找符合研究式学习模式的、并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曾提出这著名论点,并说,“生活的变化决定了教育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教育无时不变;教育必须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必须不断的前进。”面对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的义务教育却裹足不前,令人异常担忧。作为历史教师,我认为:现在历史教学不再是教知识是什么,怎么来的,怎么去学,怎么去考?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寻找,教师只要引导,授人与渔。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去思

考历史,思考现实,思考生活。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和研究性教学。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是50年代初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以苏联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融合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 思想的方式而成的,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五个环节为结 构程序。它的优点是方便了人们对历史教学活动过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对历史教

历史开卷学习方法

学实 践的指导也更为明确具体。其教学过程由教师直接控制,通过教师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系统讲述,使学生对所学 的历史知识由感知到理解,然后通过总结新课和家庭作业的完成,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它能使学生比较有效 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比较突出地体现了历史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使系 统性较强的历史知识得以有效地传授,历史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性问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引导、组织、支持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大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人师者要创造兴趣盎然的教学情景,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实践的宽广平台,使其在这个平台上学会理解和思考,迁移和运用,质疑和批判,探究和发现,合作与分享……所以,毫不夸张地说,以“探究”为特征的学生学习活

动,是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坚实载体;以“探究”为特征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形式、内容和质量,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及综合素质提升的决定性因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作为新大纲、新教材改革的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更能发挥历史教育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整体素质的价值功能。

所以,在现在的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要求的形势下,虽然传统教学模式有着重要作用,但探究性和研究性教学更符合素质教育,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的最大使命,教师应该广泛开展探究性和研究性教学。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

变要我学习为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是认知的客体。自主学习不等同于自学,自学是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主学习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

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引导、合作,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领悟知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地、互相启发地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自主学习的突出特点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总之一句话,就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具体地说,自主学习法的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做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是教师,自主学习中更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自主学习成功与否教师的“导”有决定性关系。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好领路人。必须做好引导、指导、辅导、督导等教学工作。其基本教学教程是:提示教学目标------展示问题-----自学探究-----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检测评价---归纳总结,构建知识板块。

篇二:开卷中考背景下初三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ass="txt">常州市市北实验初中 徐 波

初三历史教学面临着完成新课、开展复习、迎接中考的重任。以开放性、探究性为特点的历史中考开卷考试,要求我们: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融历史知识于始终,重过程,重能力,将成为适应开卷这一考试形式的历史教学必须努力的方向。

我们面对的初三学生可以说是初中阶段学习负担最重的学生,但他们相比与初一、初二学生又具有更多的知识积累、增强了的历史学习能力、提高了的逻辑思辨能力等。

就历史教学而言,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这三方面:学生爱学历史,学生会学历史,学生学好历史。所谓“爱学”就是学生具有学习历史的兴趣,所谓“会学”就是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所谓“学好”就是学生具备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获得较好的历史学习成绩。我们的有效教学应当是把这三者有机整合,在这三者之间求取最佳的结合点。从我市历史开卷中考的现实出发,让学生以较小的负担、较强的兴趣,达到较高的成绩,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

立足这些立论基础,初三历史教学应当努力实现三个建构、四个学会。

一、三个建构:建构正确的历史观、建构历史时序、建构历史知识框架

1、建构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之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天生使命。而能否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中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三历史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建构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即树立唯物史观。

那么,怎样来建构正确的历史观呢?“灌输”是我们一直以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历史观的常用手段。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我们面对的学生的现状决定的。初三的学生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缺乏基本方法、基本原则。一些正确观念,我们就应当明白无误、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但,单边的“灌输”总有其缺陷,学生被动接受,对既有观点的认同势必是勉强的,运用也肯定是生疏的。所以,要真正在学生心中建构起唯物史观,还要靠情境的体验,进而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态度、价值观油然而生。

比如,如何看待苏联解体原因和影响,这是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搞了七十多年,最后却解体了,就普通人的观点来看,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但事实上,苏联解体只能说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重大挫折,但社会主义本身还有巨大的生命力。那么怎么来引导学生理解苏联的解体呢?这就需要联系学生已经学习的历史知识,如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到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并且提供苏联解体前形势发展的相关典型资料,如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以及俄国人自己是怎样来看待苏联解体的资料,如普京对苏联解体的评价:“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通过这些资料营造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历史认识:苏联的解体是自身没有解决各种矛盾导致的,苏联后期的统治给俄国留下了创伤;但俄国的强大又是建立在苏联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之上的,苏联的历史功绩不可抹杀。

2、建构历史时序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是中学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能否建构起历史时序,是学生是否“学好历史”的一个标准。教科书出于体例的需要,可能按照朝代、国别、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方面编写,但历史事件发生时却是按照时间先后进行的,也正是在时间先后中蕴藏着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帮助学生建构历史时序,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保姆”式的,就是教师尽力把课本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来,学生被动接受,考试时被动使用。另一种方法是“理解”式的。事实上,所有历史事件的时序都是与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紧密相连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时序意识,注意引导学生在历史长河中明确前因后果,按照因果关系顺流而下,从而建构起较为明确的历史时序。

比如:二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和结束,个中事件纷繁复杂,学生往往前后混淆。但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分析冷战形成的基本原因,明确重大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这个阶段的历史时序就建立起来了。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确二战后的世界局势特点:欧洲大国都实力大损,美、苏成为两大强国、社会主义阵营扩大,两种制度的矛盾日益加深。其次,要明确冷战的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的。接下来就需要把冷战形成与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各主要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讲清楚: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的情况下,首先是丘吉尔“铁幕演说”投石问路,接着是“杜鲁门主义”明确政策,之后在经济上用“马歇尔计划”拉拢欧洲,在军事上用“北约”建立联合阵营。苏联被迫应战,相应建立“华约”。伴随着苏联解体,冷战最终结束。

3、建构历史知识框架

形成知识框架是历史教学中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所谓的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其本质是对课本上的历史知识解构、再重构的过程。无可否认,任何一种历史课本在编写时出于其自身体例的需要,总要对历史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当然有其科学性,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主要是它必须考虑课容量,往往把历史事件割裂在了

一课一课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对课本历史知识进行再加工,按照学生的认知需要,把历史知识以专题为单位进行重构。

这种重构需要一定的标准或者依据,既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一般来讲,在初三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可以划分这样一些大的专题: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及亚非拉人民的反抗、早期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近现代四次思想解放运动、三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大战间的世界、冷战的兴起和结束、冷战后的世界新局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就新航路开辟这个专题,课本九年级上册仅在“探险者的梦想”那一课最后用两段话简述了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但学生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并不清楚,只是被动接受两段评价而已。但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古老印度的抗争”、“‘解放者’的风采”两课,课文中涉及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活动及其造成的影响,有具体的史实来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些课文结合起来,相互串联,互相佐证。在复习中可以把这些课文放在一起作为一个专题,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这样学生对新航路开辟以及欧洲殖民活动的影响就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种划分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尽完整、科学。划分的标准也可以说是横向和纵向结合了。事实上,在这种划分下,专题之间的交叉点还有很多。比如,以国别划分,就可以把英国、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近现代史上的主要国家单列出来;以国际关系演变划分,可以从拿破仑战争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二战的发生、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崩溃、冷战后国际格局的新发展等方面来建构。当然还有政治、经济、文化、时政热点等多个角度。

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框架,教师首先要有历史的整体观、有清晰的框架结构,并且自觉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历史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长期潜移默化,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历史整体意识,逐步能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在最后复习阶段尤其重要,我们一定要依据考试说明,把散碎的考点用专题框起来、穿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复习得有的放矢。

二、四个学会:学会积累、学会阅读、学会分析、学会归纳

1、学会积累。

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积累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开卷下的历史考试题目情境性日益增强,但无论情境如何设置,导语怎么复杂,基本史实是不变的,题目中总有与学习过的历史知识相关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些信息埋伏在题目中,需要学生敏锐的觉察、发现。开卷考试其实对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要积累历史基本知识,在开卷考试的形势下,死记硬背是没有意义的。其实,真正把课改理念落实到实处,在活动性、探究性、实践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对历史知识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规律、发展趋势,基础知识就自然而然活化到学生的知识储备中了。这也要求教学中,要注重历史情境的真实营造,历史事实的流畅阐释,知识结构的准确构建,使学生获得确实的历史知识和认知。

九年级下册涉及的知识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方面是逼近现实,有不少是教师和学生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属于世界现当代史的内容,另一方面紧密联系着过去,许多内容与二十世纪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乃至与一两千年以来的历史纠结着。这其实为我们帮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现实,引发学生的共鸣,对所学知识形成较深刻的认识,比如中东问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我们也可以通过联系过去,把初中以来学习的历史知识,甚至是地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进来,开展联系、比较、分析、归纳,帮助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复习旧知,达到积累历史知识的目的。比如,可以把二战与一战从战前国际关系变化、对立集团的形成、战争的开始和结束、战争的高潮和转折、战争的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在中东问题学习中联系地理知识、学过的三大宗教的知识、世界古代史的知识等。

2、学会阅读

开卷考试下,学生的主要参考书还是教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很重要。首先,要读目录,包括单元题、课题、每课的小标题,这不仅有利于理解历史过程、历史主题和历史线索,而且有利于快速查找知识。

其次,阅读教材时,要引导学生搞清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养成阅读习惯,懂得阅读方法。通过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来抓住主要内容,明确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评价,以及背景中包含的原因、前提、条件,内容中包含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评价中包含的性质、作用、意义、局限性、经验教训等组成部分。如果是两个事件,还要注意选择相关方面进行比较。同时,阅读教材要多注意教材中的细节知识,包括小字内容、课下注解、每课一得、材料阅读等,这些资料有助于理解正文内容、理解历史过程。

第三,阅读中要区分每课中的观点叙述和史实叙述,注重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比如:九年级下册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对课文整体进行仔细阅读,包括了小字、课文材料、每课一得、材料阅读等。本课主题是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应对危机而实行的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名词,教材提供了很多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每课一得的“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危机吗?”,材料阅读中的具有对比意味的两段材料,再通过阅读前面18-19页课文,就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危机的概念和实质,知道这场危机的特点。接着通过阅读20-21页课文,包括小字,知道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也就能从中归纳出新政的特点是政府干预经济。

3、学会分析

分析可以看做是对既有材料的解构。这种解构就是要把某个历史知识进行分解,找出组成的要素,了解各部分之间的

关系及构造方式、组成法则,正确剖析、列出纲目,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剖析的基础上做出正确推断。这种分析包含了梳理历史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分析历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

通过材料教学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解、剖析,是提高分析能力的一个主要手段。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关于“知识与能力”有一项“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其中就包含了对历史材料的处理能力。教材中大量的文字、表格和图片等材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知识理解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作为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九年级下册P15材料阅读,引用了《九国公约》的内容。这段材料对于学生更好理解《九国公约》的本质和影响就起到了课文单纯阐述所起不到的作用。

除了课本提供的材料,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寻找一些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的其他相关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强化他们的分析意识。

4、学会归纳

归纳可以看做是对既有材料的重构。这种重构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原有历史知识中不同部分的各种要素和成分重新结合,把原先不大清楚的模式或结构改组构建成一个新的、更清晰的有机整体。这种重构是在特定的问题、资料范围内进行的,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框架范围内进行的。

培养归纳能力的一个便捷途径就是组织学生总结课文各部分或几篇课文之间的共性,用列表的形式把共性归纳出来。 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完成后,可以组织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对英、美、法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归纳整理。我尝试着从起止时间、导火线、革命爆发、打击对象、重要领导人、转折点(高潮)、重要文件、建立政体(或结果)、性质、结束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这样的归纳使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识大大加深。当然,这种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走教师示范——学生尝试——学生示范——共同进步的路子。

这样的归纳也为学生完成类似的考题,提供了准备。如下题:

李明同学通过历史学习,知道了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许多发明成果,这些成果都对人类社会生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就使学生养成了归纳意识、归纳习惯,具备归纳能力,那么这样的题就能迎刃而解。

课文教学固然重要,但复习巩固往往可以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而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更是对学生帮助很大。在中考复习阶段,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突出知识要点,注重知识前后联系;我们的练习要力求紧凑、实效。切实指导学生把握好复习考试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读题、学会做题,中考中才能应付自如。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的这些拙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批评指正。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2008年2月16日

篇三:开卷中考背景下初三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_3

ass="txt">常州市市北实验初中 徐 波

初三历史教学面临着完成新课、开展复习、迎接中考的重任。以开放性、探究性为特点的历史中考开卷考试,要求我们: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融历史知识于始终,重过程,重能力,将成为适应开卷这一考试形式的历史教学必须努力的方向。

我们面对的初三学生可以说是初中阶段学习负担最重的学生,但他们相比与初一、初二学生又具有更多的知识积累、增强了的历史学习能力、提高了的逻辑思辨能力等。

就历史教学而言,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这三方面:学生爱学历史,学生会学历史,学生学好历史。所谓“爱学”就是学生具有学习历史的兴趣,所谓“会学”就是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所谓“学好”就是学生具备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获得较好的历史学习成绩。我们的有效教学应当是把这三者有机整合,在这三者之间求取最佳的结合点。从我市历史开卷中考的现实出发,让学生以较小的负担、较强的兴趣,达到较高的成绩,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

立足这些立论基础,初三历史教学应当努力实现三个建构、四个学会。

一、三个建构:建构正确的历史观、建构历史时序、建构历史知识框架

1、建构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学要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目标之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天生使命。而能否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是中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三历史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建构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即树立唯物史观。

那么,怎样来建构正确的历史观呢?“灌输”是我们一直以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历史观的常用手段。这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我们面对的学生的现状决定的。初三的学生由于没有系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缺乏基本方法、基本原则。一些正确观念,我们就应当明白无误、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但,单边的“灌输”总有其缺陷,学生被动接受,对既有观点的认同势必是勉强的,运用也肯定是生疏的。所以,要真正在学生心中建构起唯物史观,还要靠情境的体验,进而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态度、价值观油然而生。

比如,如何看待苏联解体原因和影响,这是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搞了七十多年,最后却解体了,就普通人的观点来看,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但事实上,苏联解体只能说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重大挫折,但社会主义本身还有巨大的生命力。那么怎么来引导学生理解苏联的解体呢?这就需要联系学生已经学习的历史知识,如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到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并且提供苏联解体前形势发展的相关典型资料,如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以及俄国人自己是怎样来看待苏联解体的资料,如普京对苏联解体的评价:“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通过这些资料营造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历史认识:苏联的解体是自身没有解决各种矛盾导致的,苏联后期的统治给俄国留下了创伤;但俄国的强大又是建立在苏联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之上的,苏联的历史功绩不可抹杀。

2、建构历史时序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是中学历史知识的重要特点。能否建构起历史时序,是学生是否“学好历史”的一个标准。教科书出于体例的需要,可能按照朝代、国别、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方面编写,但历史事件发生时却是按照时间先后进行的,也正是在时间先后中蕴藏着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帮助学生建构历史时序,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保姆”式的,就是教师尽力把课本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出来,学生被动接受,考试时被动使用。另一种方法是“理解”式的。事实上,所有历史事件的时序都是与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紧密相连的。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时序意识,注意引导学生在历史长河中明确前因后果,按照因果关系顺流而下,从而建构起较为明确的历史时序。

比如:二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和结束,个中事件纷繁复杂,学生往往前后混淆。但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学生分析冷战形成的基本原因,明确重大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这个阶段的历史时序就建立起来了。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确二战后的世界局势特点:欧洲大国都实力大损,美、苏成为两大强国、社会主义阵营扩大,两种制度的矛盾日益加深。其次,要明确冷战的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的。接下来就需要把冷战形成与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各主要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讲清楚: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的情况下,首先是丘吉尔“铁幕演说”投石问路,接着是“杜鲁门主义”明确政策,之后在经济上用“马歇尔计划”拉拢欧洲,在军事上用“北约”建立联合阵营。苏联被迫应战,相应建立“华约”。伴随着苏联解体,冷战最终结束。

3、建构历史知识框架

形成知识框架是历史教学中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所谓的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其本质是对课本上的历史知识解构、再重构的过程。无可否认,任何一种历史课本在编写时出于其自身体例的需要,总要对历史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当然有其科学性,但也存在自身的局限,主要是它必须考虑课容量,往往把历史事件割裂在了

一课一课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对课本历史知识进行再加工,按照学生的认知需要,把历史知识以专题为单位进行重构。

这种重构需要一定的标准或者依据,既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一般来讲,在初三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可以划分这样一些大的专题: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及亚非拉人民的反抗、早期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近现代四次思想解放运动、三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两次大战间的世界、冷战的兴起和结束、冷战后的世界新局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就新航路开辟这个专题,课本九年级上册仅在“探险者的梦想”那一课最后用两段话简述了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但学生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评价并不清楚,只是被动接受两段评价而已。但第二单元,又学习了“古老印度的抗争”、“‘解放者’的风采”两课,课文中涉及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活动及其造成的影响,有具体的史实来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些课文结合起来,相互串联,互相佐证。在复习中可以把这些课文放在一起作为一个专题,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这样学生对新航路开辟以及欧洲殖民活动的影响就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这种划分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尽完整、科学。划分的标准也可以说是横向和纵向结合了。事实上,在这种划分下,专题之间的交叉点还有很多。比如,以国别划分,就可以把英国、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近现代史上的主要国家单列出来;以国际关系演变划分,可以从拿破仑战争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二战的发生、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崩溃、冷战后国际格局的新发展等方面来建构。当然还有政治、经济、文化、时政热点等多个角度。

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框架,教师首先要有历史的整体观、有清晰的框架结构,并且自觉的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历史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长期潜移默化,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历史整体意识,逐步能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在最后复习阶段尤其重要,我们一定要依据考试说明,把散碎的考点用专题框起来、穿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复习得有的放矢。

二、四个学会:学会积累、学会阅读、学会分析、学会归纳

1、学会积累。

历史知识的传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积累是发展历史学科能力的条件。开卷下的历史考试题目情境性日益增强,但无论情境如何设置,导语怎么复杂,基本史实是不变的,题目中总有与学习过的历史知识相关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些信息埋伏在题目中,需要学生敏锐的觉察、发现。开卷考试其实对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要积累历史基本知识,在开卷考试的形势下,死记硬背是没有意义的。其实,真正把课改理念落实到实处,在活动性、探究性、实践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对历史知识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规律、发展趋势,基础知识就自然而然活化到学生的知识储备中了。这也要求教学中,要注重历史情境的真实营造,历史事实的流畅阐释,知识结构的准确构建,使学生获得确实的历史知识和认知。

九年级下册涉及的知识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方面是逼近现实,有不少是教师和学生曾经或正在经历的,属于世界现当代史的内容,另一方面紧密联系着过去,许多内容与二十世纪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乃至与一两千年以来的历史纠结着。这其实为我们帮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现实,引发学生的共鸣,对所学知识形成较深刻的认识,比如中东问题、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我们也可以通过联系过去,把初中以来学习的历史知识,甚至是地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结合进来,开展联系、比较、分析、归纳,帮助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复习旧知,达到积累历史知识的目的。比如,可以把二战与一战从战前国际关系变化、对立集团的形成、战争的开始和结束、战争的高潮和转折、战争的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在中东问题学习中联系地理知识、学过的三大宗教的知识、世界古代史的知识等。

2、学会阅读

开卷考试下,学生的主要参考书还是教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很重要。首先,要读目录,包括单元题、课题、每课的小标题,这不仅有利于理解历史过程、历史主题和历史线索,而且有利于快速查找知识。

其次,阅读教材时,要引导学生搞清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养成阅读习惯,懂得阅读方法。通过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来抓住主要内容,明确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评价,以及背景中包含的原因、前提、条件,内容中包含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评价中包含的性质、作用、意义、局限性、经验教训等组成部分。如果是两个事件,还要注意选择相关方面进行比较。同时,阅读教材要多注意教材中的细节知识,包括小字内容、课下注解、每课一得、材料阅读等,这些资料有助于理解正文内容、理解历史过程。

第三,阅读中要区分每课中的观点叙述和史实叙述,注重对历史概念的理解。

比如:九年级下册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学中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对课文整体进行仔细阅读,包括了小字、课文材料、每课一得、材料阅读等。本课主题是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应对危机而实行的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名词,教材提供了很多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每课一得的“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危机吗?”,材料阅读中的具有对比意味的两段材料,再通过阅读前面18-19页课文,就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危机的概念和实质,知道这场危机的特点。接着通过阅读20-21页课文,包括小字,知道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也就能从中归纳出新政的特点是政府干预经济。

3、学会分析

分析可以看做是对既有材料的解构。这种解构就是要把某个历史知识进行分解,找出组成的要素,了解各部分之间的

关系及构造方式、组成法则,正确剖析、列出纲目,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剖析的基础上做出正确推断。这种分析包含了梳理历史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分析历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

通过材料教学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解、剖析,是提高分析能力的一个主要手段。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关于“知识与能力”有一项“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其中就包含了对历史材料的处理能力。教材中大量的文字、表格和图片等材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知识理解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利用,作为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九年级下册P15材料阅读,引用了《九国公约》的内容。这段材料对于学生更好理解《九国公约》的本质和影响就起到了课文单纯阐述所起不到的作用。

除了课本提供的材料,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寻找一些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的其他相关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强化他们的分析意识。

4、学会归纳

归纳可以看做是对既有材料的重构。这种重构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将原有历史知识中不同部分的各种要素和成分重新结合,把原先不大清楚的模式或结构改组构建成一个新的、更清晰的有机整体。这种重构是在特定的问题、资料范围内进行的,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框架范围内进行的。

培养归纳能力的一个便捷途径就是组织学生总结课文各部分或几篇课文之间的共性,用列表的形式把共性归纳出来。 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完成后,可以组织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对英、美、法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归纳整理。我尝试着从起止时间、导火线、革命爆发、打击对象、重要领导人、转折点(高潮)、重要文件、建立政体(或结果)、性质、结束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这样的归纳使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识大大加深。当然,这种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走教师示范——学生尝试——学生示范——共同进步的路子。

这样的归纳也为学生完成类似的考题,提供了准备。如下题:

李明同学通过历史学习,知道了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许多发明成果,这些成果都对人类社会生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就使学生养成了归纳意识、归纳习惯,具备归纳能力,那么这样的题就能迎刃而解。

课文教学固然重要,但复习巩固往往可以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而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更是对学生帮助很大。在中考复习阶段,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突出知识要点,注重知识前后联系;我们的练习要力求紧凑、实效。切实指导学生把握好复习考试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读题、学会做题,中考中才能应付自如。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我的这些拙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批评指正。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2008年2月16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