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议论文 > 正文

议论文范文因果关系

时间:2017-03-2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因果关系分析在高考作文中的创见性作者

p class="txt">万千书库主题阅读百家讲坛武侠大全世界名著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按照因果关系给我们提示的规律进行活动。如“西瓜吃下去能解渴”、“石头掉下来会砸破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教育科学研究也正在为我们寻找更多的这类因果关系,从而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自由而有规律。“当我们说一个物象和另一个物象相联系时,我们的意思只是说,它们在我们的思想中得到了一种联系。”长期以来,探索和检验因果关系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中学写作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运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思维、角度的过程。如果说结论是“果”,那么,论证结论的过程就是“因”。正是两者之间这种有机的因果联系,才使我们的分析具有推理的逻辑力量,同时也使分析具有独特的视角,独到的思维,从而使文章的分析带有创见性,使学生的真知灼见得到充分表现。

2001年关于“诚信”的高考作文,只要你打开《语文月刊》(2001/9),你就会惊喜地发现,那些满分的高考作文无不渗透着因果关系分析的思维。如北京考生《难舍诚信》一文,阅卷者的点评非常精彩,但忽略了作者最光彩的一点,那就是运用因果关系分析的思维去构建作文。为什么“难舍诚信”?诚信对人对国家对社会有何功效?作者在描述性举例中贯穿着因果思维,“情与理”得到较佳的表现。我们可以引原文“二、三”两段来看看因果关系分析的光芒:

“其实‘诚信’比金钱、名誉更为古老。茹毛饮血的原始人,正是本着诚信,靠着团结,围捕了一头头巨兽,获得了一次次生机,这种在生与死之间建立起来的信赖关系,正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的基础??”

“信陵君正因诚信,得到侯生与朱亥,抗秦救赵,名扬四海。刘皇叔正因诚信,打动了诸葛孔明,三分天下,成就霸业。而梁山上,那些英雄好汉,一诺千金,为诚信两肋插刀的豪情,更被写进才子名著,感动着千百万读书人。??诚信不光是对人的,对誓言与信仰的诚信更值得我们尊重。当我们徘徊在真理前方时,正是因为对信仰的诚信,引导我们走向辉煌,这样的诚信不仅仅是背囊,更是拐杖,助我们在荆棘丛中无畏前行。”

又如江苏考生《若为人生路,诚信不可抛》一文,文章紧扣作文材料,阐述了为什么“诚信不可抛”的道理。文章中间五段首句为:“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选择诚信,??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朴实、最没有矫饰、最不花哨的诚信!”文章运用因果关系编织成一篇散文式说理文,意蕴隽永,感情亲切。再如广东考生《把握诚信》一文,也无不体现由因果思维而散发出的浓浓创意。

02年关于“心灵的选择”作文,浙江考生的一组优秀作文令人眼睛一亮,如《让选择呈现心灵的珍宝》一文,确是考场作文的精品,其实这位考生已领悟了上一年《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一文的精髓,整篇文章的构思,中间四段开头为:因为友情,心灵选择互助;因为骄傲,心灵选择自尊;因为个性的独立,我们心灵选择自主;心灵的选择往往拌和着割舍的无奈。也许因为你选择了诚信,而舍弃了既得的利益,也许因为你选择了道德,而舍弃了金灿灿的奖杯,也许因为你选择了规则,而舍弃了第一的宝座??文章挥洒自如,视野开阔,见解深刻,无不闪耀着因果关系分析的智慧。又如《他们都选择了明月》、《无悔的选择》与《摆正心灵的天平》等,都选择了典型的事例来反映自己的知识,以因果关系分析来表现自己的见识,描述并阐释出为什么“他们都选择了明月”,为什么是“无悔的选择”,为什么要“摆正心灵的天平”,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广度与深度并存,文学和哲学互现。

03年高考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此题虽然难做,但佳作不少。如浙江考生《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一文,考生显然是受到02年浙江考生的范文《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与《摆正心灵的天平》的启发,运用因果关系分析的思维构建作文,使作文写得既辩证又有深度。文中列举刘秀、宋太祖、斯大林等之所以能不为“情感左右”是因为他们“不让亲疏的尺度混淆理智的评判”,为什么他们能“做出生死抉择摆正认识的天平”,因为他们能“理智直面亲情友情,直面正义道德,因为智者用“用冰冷的理智扼住火热的情网,用客观的目光审视心灵的取向。”

像这类因果关系分析,不仅仅在议论类作文中大放光彩,就是在记叙类作文中也能大显身手。如湖北考生《宝钗鸣冤》一文,大胆打破“褒黛贬钗”的思维定势。同样是宝玉的表亲,为什么人们偏爱“妹妹”而非议“姐姐”;同样是大好姻缘,为什么人们单被“木石前盟”所感动,而对“金玉良缘”无动于衷呢?同样是为宝玉挨打流泪,为什么“妹妹”红肿的双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而对“姐姐”的真情流露却视而不见呢?“人们之所以对我有许多偏见,是因为他们都带着喜欢林妹妹而讨厌我的心情来看我??其实,就连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眼光看我,后悔以前误会了我,为什么其他人不能呢?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沉冤可以得到昭雪了”。

再如安徽考生的《谁偷了玉坠?》一文,作者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很恰切地表现了“感情的亲疏影响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主题,很有创意,全文无不闪耀着因果关系分析的光芒。宝玉的玉坠就认定是他的乳母拿了,因为“他这个乳母仗着自己奶过宝玉便眼往天上瞧,根本不顾宝玉房里丫头们的感受,来到宝玉房内见到什么喜欢就拿什么,那日还将宝玉特意留给袭人的奶茶吃了。宝玉恨这个乳母,早就想赶她走,可多次被袭人劝住。”其实乳母没有“拿”,宝玉的玉坠夹在他梳妆镜后的缝里。这种对事物认知的错误,原因来自于感情的亲疏,因为宝玉有一种偏见:“女人怎么一经嫁了人,沾了男人的气息就变的如此浊臭??”还有如浙江考生《挥刀斩索,搭桥渡人》,这篇佳作运用因果关系分析来诠释感情的亲疏与认知正误的关系:他们为什么要“挥刀斩索,搭桥渡人”呢?因为在挥刀之际、搭桥之时“我”已经跳出了感情的羁绊,选择了大义凛然和宽容正直,作者将这一因果关系形象化、哲理化,从而使文章立意深刻,见解独到。还有如《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雾中的战场》、《丁香·母亲·我和家》等一批佳作,也都浸透着因果关系分析的智慧。

2006年浙江卷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话题属于思辨争议类话题,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就休息与工作、懈怠与奋斗等要素间的关系展开阐释,无论你选写哪一个侧面为立论点,若要拓展作文的深度就还须进行自我追问。比如写“生无所息”,就要追问一下:“为什么要‘生无所息’”,回答可以是“因为‘生无所息’目的是追求人生中的快乐和幸福”等等,进而论述工作着就是幸福着,追求着就是幸福着??如浙江考生的《永不停息的河流》一文,我们可以引原文“二、三”两段内容来看看因果关系分析的妙用:

“生命是如此短暂,在与死神的对弈中,每个人面前的都是一局死棋,一切的努力都不过是争取了一点时间。凡是伟大睿智的人,均已看透了生命中这一无可避免的悲剧。他们时刻感受到末日在逼近,因而始终不愿停下奋斗的脚步,只为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子曰:生无所息。正是因为他眼看着生命的血液一滴一滴从那个神圣的沙漏中流下来,那么可怕地变成虚无,所以他没有办法让自己停止奋斗。??

所以我们看到,巴尔扎克的咖啡杯永远是满的,鲁迅的台灯永远是亮的,仲尼的笔不曾停下,达·芬奇的颜料从不变干。有人说,他们是在折磨自己,但他们总的一员用对一则希腊故事的新解告诉了我们:西绪弗斯触怒了宙斯,被罚永远推着那块巨石,这痛苦无休无止,劳作不但艰辛,而且没有终点,说是绝望的处境也不为过。但在我看来,西绪弗斯是快乐的,因为他的生命至少找到了一个支点,他了解自己明天早上醒来到底要干什么,如同一个封闭的湖有了一个出口,水流就总在欢乐地歌唱。??”

同样,在《浮萍·藤》一文里也有精辟的因果论证:

“浮萍成了暴风雨的牺牲者,因为它的“生有所息”,因为它日复一日的庸懒与闲适,因为它没有束缚的优雅姿态!而小藤成了风暴的幸存者,因为它的“生无所息”,因为它夜以继日的不懈攀援,因为它心中的信念和执著。

也许正是这样,生无所息,才能让生命更加充实,才能更加坚毅地锻炼自己的品质,才能用更坚强的翅膀迎接风雨的洗礼,才能用更顽强的姿态到达生命的高度。”

作者正是运用因果分析,使得寓言式的故事背后渗透着深刻的思想本质:因为生无所息,才使生命更加充实,才更加坚毅地锻炼自己的品质,才用更坚强的翅膀迎接风雨的洗礼,用更顽强的姿态到达生命的高度。以“萍”与“藤”写人生,因果分析的成功运用使的文章含蓄而又深刻。

叶圣陶曾说:“无论什么主张,决不能没有理由地建立起来。譬如你主张常常运动可以增进健康,必然由于你懂得了运动和健康的关系。”(在话题作文的写作中,运用因果关系分析确实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围绕话题作各种推想,从而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真知灼见。但并非用了因果关系分析,就都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因果关系分析是一种内在的思维方式,其中的“因”是在一定环境中由诸种原因要素通过各种关系相互联结的一个整体系统,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我们在分析时,若只是在现象层面上将构成结果的某一要素或原因看成是形成结果的唯一因素,不加以展开,不多问几个“为什么”,那就容易导致看问题片面或肤浅,分析比较平面化和单向化,缺少深度和广度,更谈不上创见了。

庞君芳,教师,现居浙江温岭。

浮萍·藤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那是清水塘中的一抹绿色,光滑润洁的叶面折射着太阳的光芒。星星点点的小白花婀娜地开着、笑着,宛然是清塘中的精灵。

这是浮萍。我很羡慕它们,总是安适而慵懒地躺在清凉的水面中,骄傲地展示着它们的美丽,偶尔伸开双臂招摇着清风,偶尔低声私语招引着蜂蝶。

我认为它们是世上最美丽的休息家,从某一个地方沿路集结来到这里,开始享受着这里的阳光雨露,没有根的束缚??欣赏这悠闲与美丽,一群被上天眷顾的精灵??

当整个绿塘晒着太阳,一株塘边的小藤便开始蠕动了!

顶着它嫩绿的尖芽,它的眼被灼热的太阳照亮。当晶莹的露珠亲吻着它稚嫩的脸,它,终于攀到了一棵大树。

于是之后每天,它都努力地向上攀援攀援,一刻不停。一种坚毅与希望早已埋入它的土里,伴随着种子生根发芽!它知道,在那高处,在那大树的顶端,才是它生命的高度,才是它生命的追求与希冀!

浮萍轻蔑地看着小藤说:“看吧,一个不知疲倦的家伙!”小藤没有说话,依旧没有放弃它的奋斗!

当午后的烈日灼烧着大地,知了发出令人腻味的噪声,我看到天边的乌云正在集结——那是暴风雨来临的时刻!

狂风骤雨,昏天暗地,整个池塘都在咆哮!

天啊,浮萍被波浪卷起,卷到了塘的角落,泛着污泥!仿佛是黑夜里的流浪者,躲在墙脚抽泣!

我看到了它的狼狈??原来浮萍是那样不堪一击,那样脆弱??当我心灰意懒的时候,却无意瞥见了小藤。在风雨中,它牢牢地缠绕着大树,脸上透着倔强与不屈!

原来,生无所息的藤才是生活的勇者!

浮萍成了风暴的牺牲者,因为它的“生有所息”,因为它日复一日的慵懒与闲适,因为它没有束缚的优雅姿态!而小藤成了风暴的幸存者,因为它的“生无所息”,因为它夜以继日地不懈攀援,因为它心中的信念与执着!

也许正是这样,生无所息,才能让生命更加充实,才能更坚毅地锻炼自我的品质,才能用更坚强的翅膀迎接风雨的洗礼,才能用更顽强的姿态到达生命的高度!

我们追求生无所息,“用多一点点的辛苦去换来多一点点的幸福”!一生奋斗,正如泰戈尔所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篇三:议论文写作方法篇:+因果分析

"txt">蒋念祖

[训练讲话]

物质世界是一个无限复杂、互相联系与互相依赖的统一整体。一个或一些现象的产生,会引起另一个或另一些现象的产生,前一个或一些现象的原因。后一个或一些现象就是前一个或一些现象的结果。例如给一个电炉通电,电炉通电是电炉发热的原因,而电炉发热则是电炉通电的结果。因果联系是事物发展的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同一个现象可能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对于后于它的某个现象,它是原因:但是对于先于它的某个现象,它又是结果。比如,电炉发热是通电的结果,但是电炉发热又是使电炉上一壶水沸腾的原因。因果联系是普通存在的,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中,都存在着因果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因果联系又是一种必然的联系,当原因存在时,结果必然会产生。

因果分析就是在被研究对象的先行情况中,把作为事物原因的现象和其他非原因的现象区别开来,或者在被研究对象的后行情况中,把作为结果的现象和其他现象区别开来。可见因果分析可以分为原因分析和结果分析两类。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认识活动的重要内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宁可找一个因果的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因果分析的重要性。

在议论文写作中,因果分析有着广泛的应用。1.原因分析,结果分析为主体,可以构成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大多是“为什么??”、“??探源”、“??的危害”、“??好处多”,如此等等。一篇题为《谈谈琼瑶热》的文章,探讨了琼瑶热兴起的原因:第一,“她以她女性的细腻感情,不落俗套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她用优美的文笔描绘人与人之间善意的误会和善恶抗争的故事。”第二,“海峡两岸毕竟是植根于同一文化背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对海峡两岸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再加上30多年的隔绝使得彼此都渴望了解对方的生活。”第三,“当前我国正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青年人对早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台湾小说自然会有一种新奇感。”第四,“时下出版界滥出质量低劣的作品,而琼瑶小说与之相比,则显得文雅可读。”一篇题为《比》的作文,集中分析了“比”的结果:比,有助于辨优劣,识别美丑;比,有助于增强自信心;比,能促使人奋进;比,会使人头脑清楚。如此等等。2.因果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比如《说谦虚》这个题目,经过原因分析,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谦虚,从根本上说,反映了他具有远大的志向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有了高远的志向,才不会为暂时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有了正确的思想方法,方才能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短处,而不至于骄傲自满。经过结果分析,可以知道谦虚有助于人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有助于搞好团结,有助于学习,工作、事业的进步,这样我们对谦虚这种美德的本质,意义就会有较多的了解。3.在原因分析、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某些事物作出正确的评价。比如,《闲话“闲话”》,重点分析了“闲话”可能形成的危害,指出“闲话”可以杀人。在当前举国上下正大张旗鼓搞改革之际,闲话为害更烈,凡闲话盛行之处,当一天先进坏了一生名声者有之,至今候而不补者有之;奋马扬鞭中箭而滚鞍落马者有之??闲话轻则可以损害一个人的名誉,挫伤人的工作学习积极性,或破坏家庭和睦,重则可以置人于死地,或搅得人心惶惶,破坏安定团结,使四化大业受到损害。所以闲话危害甚烈,不可低估。同一篇作文中,对闲话所以盛行不衰的原因作了分析:“首先与领导有关。有的领导至今仍属守用人上宁右勿左的为官之道,独善其身,做老好人。他们怕出乱子,怕丢乌沙帽,对闲话充耳不闻,不加制止,实际上是为闲话大开绿灯。其次,与‘怠’与‘忌’有关,古人云:‘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还有一种人说闲话则由于妒风甚盛,大有‘武大郎开店,不容高人’之势”。在因果分析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对闲话作

出否定性评价。4.原因分析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决策。正如医生治病,摸清了病因,然后才可以对症下药。一篇作文《有关我县养猪,猪价等情况呈梁书记》中指出当时农村一个令人忧虑的情况,养猪量急剧下降,猪肉价格暴涨。作者分析了以上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是农民挣钱的门路广了,谁也不愿再干既脏又累获利极微的养猪之事,二是县乡两级党委和政府,只注重发展工商业,对养猪户没有必要的奖励政策。三是粮食价格搞活,以致失去控制,农民感到用粮食养猪远不如直接卖粮有利。四是目前农村养狗成风,狗争吃了猪的饲料。针对以上原因,作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畜牧业发展;第二,制定必要的奖励政策;第三,管理好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价格;第四,工商行政部门要加强市场管理;第五,限制养狗,取缔狗市。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决策,使文章显示出严密的逻辑性。

5.因果分析在议论文写作中可以构成因果论证。比如谢觉哉在《说“怕”》中提出:可怕的物、可怕的事、可怕的人虽然存在,但都没有什么可怕。为什么呢?第一、怕是相对的,我怕它,它也怕我。第二、“心不亏,不怕;有斗争决心,不怕;有很好的准备,不怕。”其中,论点是“果”,论据是“因”,论证过程就是“以因证果”。又如一篇文章《谈“能说会道”》,中心论点是提供“能说会道”(实际上是强调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论证部分主要便是列举了能说会道的若干好处,用的是“以果证因”。

探求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五种方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这五种方法是英国逻辑学家穆勒概括出来的,所以称为穆勒五法。下面分别举例说明。求同法又称契合法。是指在被研究对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仅有一个先行因素是这些场合所共同具有的,那么这个先行因素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比如经过观察实验,我们看到用不同物质做成的形状各异的许多的摆,如果它们的长度相同,那么它们的摆动周期也相同。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摆的长度和摆的周期有因果联系。求异法又叫差异法。其基本的内容是:被研究对象在一个场合中出现,在另一个场合中不出现,并且在这两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先行因素相应地出现和不出现,其他现象则完全相同,则这个先行因素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例如有两块相邻的实验田甲和乙,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在管理方面也给予相同的条件,唯一不同的是:甲田种植新育的水稻品种,乙田仍种植旧的品种。结果甲田的产量明显高于乙田,于是可以认为新育品种是高产的原因。求同求异并用法。就是将求同法与求异法综合使用,这里就不介绍了。共变法的基本内容是:在若干不同场合,当某因素发生变化时,被研究对象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该因素就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例如,科学家在研究磁暴时发现,磁暴的周期性与太阳黑子的数量增减周期相同。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下降;当太阳黑子数目增加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增加。由此推论出:太阳黑子是磁暴的原因。剩余法的基本内容是:一个复合的被研究现象,如果已知这个复合现象的一部分是某些先行情况的结果,那么这个复合现象的剩余部分就是某种别的先行情况的结果。例如,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舍尔发现了天王星之后,天文学家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已知的各个天体对天王星的作用,从而推算出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但是,根据望远镜的观察,天王星实际运行的轨道与计算出的轨道有偏差。这是怎么回事?于是天文学家们进行了推测,这个偏离现象很可能是某个尚未发现的星体的引力造成的。这个原因可能是另一颗未知行星的影响。后来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和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先后计算出未知行星的假想位置,柏林天文台的天文观察家加勒据此发现了这颗新的星体——海王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穆勒五法”,探讨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使因果分析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决不能凭“想当然”办事。当然在具体行文中,探讨的过程往往可以省略。

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⑴一因一果。例如月蚀产生的唯一原因就是地球运行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而地球运行于太阳与月亮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唯一结果就是月蚀。⑵一因多果。例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会造成(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议论文范文因果关系)

多种结果,有人类受到损害,有动物受到损害,有植物受到损害,有气候异常,有水土流失等。⑶同因异果。这是指同一原因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果,例如,同是下雨,如果在天旱时对农作物有益,引出好的结果,如果在涝灾时则对作物有害,引出坏的结果。⑷多因一果。例如风调雨顺,农业政策正确,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引进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等多种原因相互联系而产生同一结果,即农业大丰收。⑸异因同果。例如大量的热能既可以由原子核的裂变所产生,又可以由原子核聚变所引起,裂变和聚变是相互对立的,但都产生同一种结果。⑹多因多果。例如一个工厂经过整顿领导班子、改革体制、加强管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使该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领导班子团结了,职工生产积极性高了,职工业务水平提高了,职工福利待遇也改善了,如此等等。在因果分析中,要考虑到以上这些复杂的情况。在多种原因,多种结果中,还要进一步分析这些原因、结果之间的关系和性质。比如,对于原因,要分清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内因和外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原因的原因),必然原因和偶然原因等等。对于结果,要分清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结果的结果),暂时结果和长远结果,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如此等等。

在原因分析中必须注意以下四点:第一,不要把原因和“前事”相混淆。白天在黑夜之前,春天在夏天之前,但前均不是后者的原因。第二,不要将原因和某一迹象或征兆相混淆。疼痛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疾病的原因,而倒是它的征兆。第三,不要把原因和结果相混淆。飞机的操纵杆断裂可能是造成飞机坠毁的原因,也可能是坠毁的后果之一。当然,原因、结果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第四,不要把原因和必要条件相混淆。必要条件就是缺少了它其事就不能发生的一种条件。它与原因有密切关系,但是不应该把它错认为原因。喷气式客机不是因为起飞而坠毁,但是完成起飞却是坠毁的必要条件。第五,要注意区别具体的原因分析和抽象的原因分析、(结果分析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可以对“厌学”这一现象作原因分析,这种分析要考虑得很全面,但只能说是可能存在的原因,而某个同学厌学,其原因应当是具体的、现实的。

[例文评析]

说“勤”

杜家箴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勤,对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所说的勤,就是要人们善于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看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20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女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辨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

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雨霜风雪,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懈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说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映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弃拙为巧、变拙为灵的。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垠的知识海洋里猎取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

(选自《千字议论文选》)

本文开头对“勤”进行概念分析,接着从两个方面分析“勤”所带来的结果,最后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的主体部分,便是结果分析。

[思考和练习]

1.阅读作文《“亡羊补牢”》,指出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原因分析,哪些地方运用了结果分析,哪些地方运用了结果分析,因果分析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2.任课老师中,哪一位在同学的心目中最有威信?这威信是怎样形成的?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请作具体分析。分析中请注意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见《训练讲话》中的六点说明)。

3.《“厌学”原因初探》、《集邮(或其他课余爱好)的利弊》、《×××原因新探》。附:

“亡羊补牢”

上海北郊中学 钟皓

每次考卷发下之后,不少同学关心的只是考试的分数,看完了成绩便随手往书包里一塞,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订正。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和它相比,订正更为重要:考试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一个阶段里的学习情况,无论好坏与否,它只能代表过去;而订正却能帮助你解决以往不能解决的问题,避免将来再发生。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亡羊补牢”。无论干什么事,错误和缺点是难免的;为什么有的人能“吃一堑,长一智”,而有的人却不断地重蹈覆辙呢?关键就在于这两种人对待缺点错误的不同态度。对一个牧人来说,掉了羊后,还存在着侥幸心理,不及时地堵住这个缺口,那么或早或迟,他还会掉羊。如及时地采取措施,找到了缺口,用砖石死死封住,那么他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掉羊了。

让我们回想一下平时所做的事,不难发现,我们在犯相同类型的错误时,不免会懊恼地想,如果吸取了上一次教训的话,那么这次更大的错误也就避免了。的确,“亡羊补牢”其实是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不断改正缺点能使一个人趋于完美。“亡羊补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其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但是,不少人并不太重视这一点,原因有很多,除了没有意识到“亡羊补牢”的重要性外,还有的人会沉浸于“失羊”的痛苦之中,不断地为昨天而悔恨,却又忘记了今天和明天,还有的人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害怕看到错误的存在;更有的人对前途丧失信心,有“听任其发展”的思想。这些原因虽然不一,但后果是相同的,他们将迎来更多的错误,更严重的错误,无论他们的主观意愿如何。

所以,真正要做到“亡羊补牢”,还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有勇气。这一点我们的

政府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以下的各级官员必须参加治黄,终于,在以后的八十多年里,黄河没有泛滥过。

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能有“亡羊补牢”的精神,那么我们将塑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也将塑造出一个坚定的自我!

标签:议论文 因果关系 范文 关系型议论文范文 议论文因果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