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移民 > 正文

加拿大教师移民

时间:2017-05-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大陆移民来到加拿大 感觉之前在国内都是白活了

第一次听说有移民加拿大这回事已经是差不多10年前了,大概从4、5年前开始认真考虑移民的可能性。经过多次分析反复思量,设想了种种可能性之后,自认为比较成熟了(没办法,受了多年“教育”的毒害,干什么都要考虑“成熟”,其实往往是考虑了很久但很少成熟),三年前正式递交申请。记得加拿大 家园网上有朋友这样形容:一旦动了这个移民的念头,就很难平息了。我觉得完全讲出了包括我在内很多移民的心理:先是有个模糊的概念,然后抱着随意的态度做了点研究,发现自己差不多也符合条件,接着再从各种渠道有意无意的了解各种信息(当然不一定全面),移民的念头越来越强乃至不可遏制,最终动手实施,大费一番周折后成功获得签证(不符合条件直接就不会申请了),临行准备(了解加国,收拾行李),亲友告别,痛饮几顿,给爸妈装个QQ并教会如何使用,上飞机,登陆(拿到签证不登陆可能还是比较少的)。

以上描述估计符合大多数移民的经历,本人也是如此,费劲周折拿到签证后于今年正式登陆,两个月后找到了一份糊口的工作。从白雪皑皑到绿草茵茵,我来的时间虽然不长,对这个社会绝对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大部分对加拿大的了解都是些来自网上和书本的二手信息。尽管如此,这期间仍然有一些感慨,一些直接的体会,在此尽量用意识流写法(也就是俗称的想到哪说哪)忠实记录如下,算是对这段人生的一个小小纪念。

首先我要说,绝大部分移民对加拿大的了解可能都是不够的。来之前,自认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下飞机之后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还是有点发懵,记得在机场使用投币电话,五毛一次,换了一堆硬币发现里面找不到五毛,捏着两个两毛五分不知道是否加法在这里适用,才知道五毛的硬币已经取消(个人觉得这点很不合理,这里的硬币实在麻烦,有两元,一元,两毛五,一毛,五分,一分,几个毛毛之间的区别很小,阿拉伯数字的币值又不起眼。每次买东西看到那些收银熟练的点出一把硬币甚是羡慕,相比之下,每次我却必须捡起硬币正面看看反面看看,找到那个很不起眼的阿拉伯数字,再复习点小学数学,才能完成一次交易)。

顺着海量信息继续说。来到这里,以前国内大量的生活经验就大大打了个折扣,办信用卡安装宽带等各种手续都和国内不太一样,相同之处是都有消费陷阱(比如你打个电话安装宽带,选择套餐,上门来了,似乎很简单,但你也就被套住了,因为此类服务往往都有合同期限,未到期限解约要交违约金)。本来在国内有陷阱也不怕,咱们习惯了有经验且语言没问题。但这里移民得操着外语应付,难度自然不小。我来这里打了可能不下五十次各种客服电话,里面的猫腻真是不少,要好好研究一番才能避免上当。比如我设了一个自动从信用卡账户付款的服务,一个月后取消居然要收我12元的手续费,听到我很不满意,电话里客服又表示这个钱这次可以给我免除,刚开始实在不适应这种讨价还价的方式。

再说外语。既然是技术移民,肯定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雅思多少都考了几分,什么几级几级的证书也有那么一份两份,如果在外企工作,那么工作环境差不多还是“全英文”(至

少书面)。来之前都自信满满,不过,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国内的英语要满足这里的生活(不包括那种二三十年只在唐人街或华人圈里混的情况)还差得太远。且不说一门如此发达的语言涵盖的内容多么广泛,就光那些专有信息就够学习了。可以设想这样一段对话:甲(汉语非母语的移民到中国的加拿大人):请问某大街某某号怎么去?

乙:从这顺八戒大街往南走,到悟空烧饼铺右拐三十米可以看到三藏车票预售点,进门买张京九特快驴车票,到水帘洞下车马路对面转五指山慢速公交,坐三站下车就到。

我保证,对大部分学汉语的外国人来说,这里面的关键信息基本听不懂。加拿大的新移民也一样,在加拿大进个超市,各种品牌玲琅满目,大部分品牌根本没听过,除了价格其他根本无从判断。你想替自己买点纸尿裤,到超市一看,只认识一个“帮宝适”(英文不好的朋友可能还是根据颜色判断的)。另外还有很多东西你根本不知道是干嘛用的(比如宜家那些五花八门的厨房用具)。在国内进个超市,想要买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聚氰胺奶,各种品牌玲琅满目,一看包装(根本不用看字):哦,“蒙人”,大品牌,三聚氰胺含量有保障,就你了。

记得刚登陆那几天,看什么都新鲜,久违了的蓝天白云(本人出国前“生活”在一个NASA列为重度污染的地区),空气格外清新,门前屋后,野兔,浣熊,松鼠,各种鸟类,甚至在地铁站停车场这种地方都能看见大群的鸽子;在安大略湖畔见到了成群的天鹅,大雁,而且根本不怕人;阳光透过树冠洒在草坪上,空气透彻度极高,地平线上的白云都看得清清楚楚 ,春天来了,郁金香绽放,美景如画,一度有不真实的感觉。

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能闲着,接下来或按部就班或手忙脚乱,改办的事一样样也都办了,只剩下一件最重要的事:工作。为了找工作,我参加了一个政府办的就业指导培训,学习如何写出符合加拿大规范的简历,如何找工作。这里顺带说一下,加政府在帮助移民适应新社会的方面做得还算不错,有各种项目,包括普通语言培训,专业语言强化,实习机会,国际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国际教育背景认证等等,其中不少项目免费。不过这个政府也有些地方比较落后,没有优越性:比如找工作的过程中从来没人向我要档案、户口,就算咱还不是加拿大公民,只是一居民,暂住证总该要求办一个吧,没有,不需要,走遍加拿大都不需要这些证。这让我很苦恼,感觉失去了组织,失去了归属感,感觉脱离了集体,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打算向这里的电视台电台写封信,呼吁国会立法建立完善的户籍和档案制度,户口分成农业和非农业,非农业里面再分出一个集体户,这样可以有效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保持稳定良好的社会等级秩序。

另外,为防止歧视,这里的简历上不要写自己的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婚姻等信息,面试时也不允许涉及此类问题。国内生活多年,填表无数,很多表填完也就把祖宗三代都差不多交代完了。来到这里,这个与他人分享隐私的乐趣算是被剥夺了。

回到找工作的话题:和别的移民一样,发了大量简历之后,得到电话面试两次,直接面试三次,获得offer一个,也就是现在的工作。

这个公司比较规范,不是把人一招来就急着把你摆到工作岗位上创造价值。入职第一件事就是培训,这个培训在我参加过的学习中是比较规范的,分成很多模块,让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公司制度,了解工作流程,掌握工作软件。培训的几位老员工很幽默,互相很配合,一个人在大屏幕上演示,另一个很自然地在电脑前配合操作,感觉一门心思想的就是把这个培训工作做好,一点没有那种互相拆台的感觉。其中有两位也是移民,来了多年了,口音仍比较明显,偶尔还犯点小错误(比如I wonder what he did说成I wonder what did he do),词汇量也未见得很大。比如今天中午吃饭,一个本地长大的同时说到了carbohydrate“碳水化合物”这个词,我认识,这位培训师却不认识。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用比较规范准确的语言给新员工培训,因为他很对工作语言很熟悉;而同样的工作现在如果让我去做,却是万万不行的。

这里要说下语言了,我在国内是学英语的,也就是俗称没有技术的技术移民。在国内工作学习曾经混迹于几所高校,从重点高校到普通二本,普通三本,对国内的教育有不少体会,用两个字概括:假/烂。

假,不用多说了,例子可以举一万个,从铺天盖地、绝对数量超过科研大国美国、毫无意义的“论文”,到混乱的学位和职称评审制度,无不鲜活地反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急功近利)。后人将来写这一段历史,估计会有“虚伪”“造假”此类词汇的。举个例子吧:某位领导,简历上的学历是“博士”,但从来不明确指出是这个博士学位是哪里获得的,难免让人联想到西太大的那些校友。

烂,(归纳总结太抽象也没劲了,还是举例子吧)。例子一:某英语教授英语博导,论着一堆,“成就”斐然,其英语水平的寒碜程度基本上接近于龌龊无耻,公众场合很少开口说英语,某次博士生论文答辩,该博导担任评审,从无临场发挥、自由提问的意思,从头至尾只把事先准备的问题念了一遍了事。例子二:某外国语学院院长,英语教授,开口就是诸如greet with (多余)each other/go to shopping这样的东西。例子三:某重点高校英语教授、博导,上课基本不说英语,其本人对此的解释是“并无什么东西用汉语表达不了非要用英语表达”。例子四:某重点高校美国文学博导、英语教授,翻译了某畅销书,其中错误(包括非常低级的理解错误)不算“铺天盖地”也是“俯拾皆是”,被网友批评后,其理由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有人要问:堂堂英语教授,其语言水平无论如何也不会太差吧,这几个例子是否太极端,是个案,不具代表性。我只能说,您外行了,不了解中国特色的职称,水平高的英语教授有,但很少。这个话题太大,不展开了。我想说的是:在这里看到很多其他国家的移民,他们没有很高的教育背景,也并没有很认真的去专门学英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他们开口表达的能力却超过了国内那些过了四六级的技术移民,甚至超过了中

国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顺便分享口语学习六字真言:少动脑,多动嘴)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的英语教育是否有重大缺陷。导致今天这样一种荒唐局面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可推卸责任的绝对包括那些身居决策高位的教育政策制定者,如果这些人能够务实一些,正视现状,真正为学生和社会(这里不说什么“祖国”一类虚无缥缈的概念)负责,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今天高等教育既不能开启智慧也无法传递技能的局面。一个教师没上好课,影响的也许是一个班;一个恶劣的教育制度,影响的却可能是整个一代人。制定此类恶劣教育制度的决策者,其破坏力是惊人的,是大规模的,即“大规模杀伤性教育工作者”,英文里叫“teachers of mass destruction”,即TMD.

今天说点老生常谈的话题:融入。

相当多的人说过融入这里的主流社会很难,我记得移民体检那位医生就感慨地对我说“融入太难了”,来了这些日子算是有了切身体会,记录如下。当然,每个个体情况都不一样,眼中的世界也不一样。

有些人觉得:什么主流社会,我作为合法的加拿大公民/居民,我就是主流社会。这个说法只能说有一点点道理。如果华人的传统文化能被这个社会大多数人认可,维多利亚节与中秋节具有同样的法律地位,各个族裔的人由衷地喜爱或至少有兴趣了解中国(或者说中华文明吧),那么才可以说作为中华文化代表的华裔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主流。不过以我目前的感受(也许将来随着对加拿大了解的深入想法会改变),能够从思想上真正与加拿大本土文化无缝衔接的华人可能大部分都集中在移民第二代以后。

受语言思维(以及多年世界观改造)的局限,新一代移民可能很难完全被本土文化接纳。那种语感再好也不容易满足自然交流,比如说我吧,工作时正儿八经地说话、下了班打电话骂骂银行客服没有问题。但是每天中午吃饭是个痛苦事,为了不脱离集体,我尽量和几个熟悉的同事坐一块,等他们一开口说话,好了,我经常搞不懂他们在笑啥。纯语言层面的因素在这里并不多,更多是文化层面的,往往是他们一会说这个明星像不像某个同事啊,一会说真想去温哥华啊因为某某冰球队要比赛其中谁谁谁是她的偶像啊,或者两个很默契的同事互相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只言片语大家都笑了,这种时候只剩下我坐那傻眼兼傻笑。同事们倒也不错,看我插不上话尴尬,也会主动想点话题来跟我交谈,但往往都是三言两语之后再无后续,彼此的兴趣点相差太远,差不多有太平洋那么远。今天中午实在无话可说,我没话找话问了个自己都觉得十分无聊的问题:三明治和汉堡包有什么区别啊?(后悔,以后宁可闭嘴也不问这种东西了,是哪个无耻的家伙提倡不耻下问的,弄得我误以为提问是美德)。登陆超过100天了,为了融入,我不惜纠结于三明治和汉堡包的区别,你说说,这牺牲,这代价,这种无私奉献话题的精神,怎能不让人(除了加拿大人)感动。

加拿大政府一直鼓励提倡保持多元文化,作为加经济文化中心,多伦多号称世界上最多元文化的城市(这里可能连“之一”都不需要)。和号称“熔炉”的美国不一样,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在我看来没有实现各文化融合,是一种和平共存的状态;如果把美国文化比作熔炉,各种文化就像液体融和混杂然后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颜色,那么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格局就像一面马赛克,不同色块之间彼此接触,但并不渗入。(一转眼写了这么多,当初写论文怎么没这么起劲,看来本人不是没有做学问的潜质,而是有待被发掘)。

刚下班到家,接着做点流水帐。

记得刚登陆那几天,看什么都新鲜,久违了的蓝天白云(本人出国前“生活”在一个NASA列为重度污染的地区),空气格外清新,门前屋后,野兔,浣熊,松鼠,各种鸟类,甚至在地铁站停车场这种地方都能看见大群的鸽子;在安大略湖畔见到了成群的天鹅,大雁,而且根本不怕人;阳光透过树冠洒在草坪上,空气透彻度极高,地平线上的白云都看得清清楚楚 ,春天来了,郁金香绽放,美景如画,一度有不真实的感觉。

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能闲着,接下来或按部就班或手忙脚乱,改办的事一样样也都办了,只剩下一件最重要的事:工作。为了找工作,我参加了一个政府办的就业指导培训,学习如何写出符合加拿大规范的简历,如何找工作。这里顺带说一下,加政府在帮助移民适应新社会的方面做得还算不错,有各种项目,包括普通语言培训,专业语言强化,实习机会,国际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国际教育背景认证等等,其中不少项目免费。不过这个政府也有些地方比较落后,没有优越性:比如找工作的过程中从来没人向我要档案、户口,就算咱还不是加拿大公民,只是一居民,暂住证总该要求办一个吧,没有,不需要,走遍加拿大都不需要这些证。这让我很苦恼,感觉失去了组织,失去了归属感,感觉脱离了集体,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打算向这里的电视台电台写封信,呼吁国会立法建立完善的户籍和档案制度,户口分成农业和非农业,非农业里面再分出一个集体户,这样可以有效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保持稳定良好的社会等级秩序。

另外,为防止歧视,这里的简历上不要写自己的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婚姻等信息,面试时也不允许涉及此类问题。国内生活多年,填表无数,很多表填完也就把祖宗三代都差不多交代完了。来到这里,这个与他人分享隐私的乐趣算是被剥夺了。

回到找工作的话题:和别的移民一样,发了大量简历之后,得到电话面试两次,直接面试三次,获得offer一个,也就是现在的工作。

这个公司比较规范,不是把人一招来就急着把你摆到工作岗位上创造价值。入职第一件事就是培训,这个培训在我参加过的学习中是比较规范的,分成很多模块,让你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公司制度,了解工作流程,掌握工作软件。培训的几位老员工很幽默,互相很配合,一个人在大屏幕上演示,另一个很自然地在电脑前配合操作,感觉一门心思想的就

篇二:移民之加拿大移民子女教育问题

移民加拿大后孩子的教育问题

对于很多国内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往往是家庭很多年的生活重心,父母几乎介入了子女教育的方方面面。

但登陆加国之后,加拿大移民家长或多或少都感到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一方面,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父母的闲暇时间较少。另一方面,很多加拿大移民对该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不熟悉,想辅导也无从下手。

再加上孩子的英语水平很快超过了自己,在很多学科上孩子知道得比自己还多,在孩子面前有自惭形秽的感觉。移民后环境的改变使得中国父母们习惯的居高临下的教育模式不再有效。

加拿大教师移民

在这种新的环境下,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依然重要,但父母的角色也应该同时是孩子的老师,同学和学生。

加拿大移民专家介绍,父母的作用首先是身教, 其次才是言传。身教包括事业, 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移民对孩子和父母都是一种挑战。

移民后成年人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调整适应过程,这个过程中各种失望和挫败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牢记, 自己的孩子也同样正在经历对全新环境的痛苦的调整适应。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父母的情绪和人生态度在这时候对孩子有很大影响。父母如果坚韧不拔,积极向上, 孩子也会受到正面的影响。如果父母怨天尤人, 孩子对新环境就会有畏惧感,就会适应的慢。父母打工的感受, 在孩子面前应多报喜,少报忧。有了进展不妨更强调些,让孩子为父母而自豪, 让孩子觉得加拿大充满机会, 只要努力就有好的前途。

在新移民家庭常常能听到父母对孩子说"我们都是为了你才移民加拿大的。我们这一辈子就靠你了。" 这种做法会让孩子看不起父母, 进一步对父母的教诲置若罔闻,并找到了自己消极的榜样。父母不管是做技术工作还是蓝领工作, 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积极向上的努力。

移民时间长一些,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父母, 最易懒惰下来。这本来是人之常情,但还是应谨记, 自己的行为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如果下班回来从不读书, 整晚守着电视, 却训斥孩子不好好学习;或者自己在工作上不思上进, 沾沾自喜于既得利益, 却埋怨孩子在班上甘居中游。这些做法都很难让子女真正信服。

还有一些受过很好教育的父母, 自己在事业上安于现状, 把全部心血都花在子女身上, 一心望子成龙。这种不明智的做法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即使孩子将来成功了,对父母也只有感激, 没有敬佩。自己在工作上的努力会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榜样。要让孩子以父母为荣。

身教还应该包括做家务。在一个平等和谐的家庭里,每个人都有责任分担部分家务。父母对

待家务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的生活习惯。当然,强调身教并不是说父母不能在“言传”上对孩子的学业有所帮助。

父母的英语水平可能不如孩子,对加拿大文化背景的了解也可能逊于孩子,但父母所受的教育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孩子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父母也许在具体的课程学习中帮不了孩子,但在把握学习的大方向上,父母仍然可以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父母的跨国背景,使他们的眼界往往比许多加拿大本地长大的人更开阔。

新移民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是大有可为的。教育子女的过程同时也是父母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子女进行积极的言传身教,父母自身也会在适应加拿大社会的过程中提高一个档次。

移民加拿大如何解决孩子入学问题

移居加拿大后,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即为子女的上学问题,作为发达国家,加拿大拥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但是很多新移民在登录前对于孩子上学往往非常的担心,在国外,面对陌生的教学环境,不同的语言环境,孩子入学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接下来,为加拿大移民作了详细的介绍。

加拿大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教育并不是强制执行的,但是大部分的家长还是愿意主动将孩子送到幼儿园。

和国内不同的是,加拿大的幼儿园大部分是公立的多,而且学费是全免的。加拿大的幼儿园分高低班,低班的是孩子满4岁就可以就读,高班的要满五岁才可以。如果你工作比较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那还需要找一个托儿所,因为加拿大的幼儿园都是只上半天课的,加拿大的托儿所不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需要支付费用。

在加拿大的幼儿园,安全当然也是最高级别的大事,有一系列预防和应对措施。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幼儿园不太可能绝对没有任何抓,挠,磕碰事件。在加拿大我工作的幼儿园我们是这样努力避免伤害事故和处理这类事故的:

首先从幼儿园角度,严格遵循行业标准,要求老师严格按操作规则行事。而且给每个孩子都要买保险,当然保险决不是针对伤害事故。

在家长给孩子申请入园的时候,会有相应的条款讲清楚遇到何种情况有何种处理方式。

对老师也有相应要求,只有专业文凭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加拿大红十字会颁发的经过紧急救助培训合格的证书,持两证才能上岗,而这个红十字会的证是要两年更新一次,每更新一次就要经过一次培训和考核。

在人为因素方面,有对孩子的教育。也要求老师时刻观察孩子,看到孩子情绪不对,就要及时介入,避免咬,抓事故。

对孩子的教育包括社会交往技能的培养,例如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而不是用手表达。也包括安全知识,帮助孩子明白什么是危险。

如果有事故发生,视情况而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所有事故都要给家长一个“事故报告”。负责教师要写清楚事情经过,这个经过只能是客观描述,不可以有主观判断,例如,小明不听话,从凳子上摔下来了这样的话是不可以的。也不能提及涉及到伤害事件的孩子的名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不能说小光把小明咬了这样的话。事故报告教师要签字,晚上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要交给家长。

对于事故,也分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如果是轻微的青紫,不需要包扎的小割伤老师就处理了。如果是程度稍微严重一点需要专业应对的,则打电话要家长把孩子接走去接受治疗。比如,大的青肿,需要包扎的割伤,不停地流鼻血等。如果是十分紧急的,比如突然莫名呼吸有问题,晕倒,则立刻911.

还有一部分年龄都不适合上高班、低班的孩子要怎么办呢?

可以选择送到托儿所,加拿大的托儿所主要分为五种托儿所:全日制或部分时间固定寄托、家庭式托儿所,昼夜全天监护、社区托儿所服务、移民语言托儿所、学前班和小学托儿所。

移居加拿大以后,孩子在六周岁后可以进入小学学习,加拿大和国内一样,小学和初中一共是九年的时间,高中则是两年时间了。但是加拿大的中小学教育特点和东方教育有非常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年级的划分和教学思想上,各省有灵活的选材自主性,当然选材需要教育部门批准才可以使用。

加拿大的中小学生学习比较轻松。特别是在小学的学习,基本是在娱乐中学习,鼓励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教科书也比较注重实用性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解放孩子的思想,这也是众多加拿大移民想让自己子女享受的教学理念。

篇三:想在加拿大移民或就业选这5个专业

想在加拿大移民或就业选这5个专业

对于很多打算去加拿大留学的同学来讲,脑子中一定也会有着想要在加拿大工作甚至是移民的想法!这不仅仅是因为加拿大本身就是一个留学+移民的热门国家,同时加拿大的各项宽松的政策也是吸引广大留学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像是美国,选择STEM的专业,找工作和获得移民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甚至是下届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也在STEM和绿卡方面大做文章吸引选票:希拉里竞选放豪言:我若当选STEM留学生毕业自动获绿卡。那么加拿大呢?在加拿大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可以更加容易的获得工作和移民的机会呢?带着这些问题快和小站君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的学生选择深造的加拿大大学专业范围并不广泛,百分之八十会选择商科、计算机或者工程。当然这几个专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热门专业。 很多家长认为加拿大留学是种投资。那么自然而然希望将来有个最大的投资回报率,当前的热门和潜力专业无疑是比较稳妥的选择。下面简单为大家介绍一 下去加拿大留学选择哪些专业容易移民。

以商科为例,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对这类专业的毕业生更有需求,所以当地的学校商科也更有教育质量。安大略省的Queen’s、UWO、UT、McMaster,维多利亚省的UBC,魁北克省的Mcgill都是在加拿大境内和本省内认可度非常高的学校。

计算机专业,学校在计算机领域的声望是影响将来就业的重要因素。除了老牌的几所学校,Waterloo滑铁卢大学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近几年来隐约为计算机界执牛耳者。

工程类专业的就业市场是稳定发展的,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衰退,永远都有市场需求,在未来无疑会更有前景。Mcmaster是工程领域最杰出的学校,也是加拿大唯一有核反应堆的学校,有加拿大MIT美名。在此向学生强烈推荐。

随着联邦移民局和魁北克省移民局先后修改了移民条例,矿业,林业,渔业,石油和天然气,船舶,地质等专业的申请人将被优先考虑技术移民审批。与 此同时,中国国内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提高。在这些领域有天然优势的大学有纽芬兰纪念大学(海洋学科、海洋工程、海洋开采)、阿尔伯塔大学(石油天然 气、化学、环境)、萨省大学(生物、农学、地质)等等。

酒店和旅游管理也是这几年的热点,就国内而言,越来越多的精品酒店也扎根国内各发达城市,市场非常缺少五星级酒店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也缺少专业 的会展人才。在加拿大会展和旅游管理专业等专业都设在COLLEGE。并**带薪实习的机会。汤姆逊河流学院和圣劳伦斯学院的口碑都不错。

总体来说,对于去加拿大留学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多热门专业可以选择的。因此,在去加拿大留学前,先对自己做个职业规划,然后再有选择地挑选专业,以达到留学移民加拿大的目的。

加拿大留学毕业后最吃香的5大热门专业

加拿大留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首先要考察一下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平均薪水。另外,有些专业是吃青春饭,行情再好也就是几年的风光,可是有些专业,就是越老越值钱。下面就为您介绍五大越老越值钱的加大那留学热门专业。

1.律师

律师的工作性质类似于医生,属于经验行业。所有的实习律师都必然要经过一个短时期的相对“贫困”期,但一旦转正,收入就会逐年快速上升。随着从业时间的增加,行业知名度会不断提高,收入也会进入递增过程。

律师今后的发展方向应努力朝某一个专业领域发展,把握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里手。尤其是商业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专业方向相对容易获得高薪。

2.医师

“医师”职业,其收入水准一直被人们所羡慕。医生从事的是高科技和高风险的职业,人才培养周期也大于其他行业,因此,做医师自然越做越值钱。一般情况下,主治医师在2000块钱上下,;“熬”为主任医师后,收入也升到3500至4000元之间,个别高年资知名教授级主任医师可达到6000元。当 然,如果你等不及这么慢慢地“熬”,也可以“加速”。如私立医院一般会公开招募年轻骨干医生作为培养对象,还有可能被送到国外深造。此外,外资医院一般规 定,医师需要为病人**日常性的营养保健建议,因此,如果掌握保健营养知识,也许会有机会进入外资医院获取高薪。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无论是哪一类医院, 执业医师拥有保健营养知识是发展趋势,因为现代人非常注意自我保健。

3.教师

应用型+方法论吃香

在许多大中以上城市,教师的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一般白领。以高校为例,助教的月收入在1500至2000元之间;讲师在3000至4000元之 间;副教授约在5000至6000元间;教授月收入在8000至9000元稀松平常。在普教系统,除正常工资收入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8小时以外的补 课收入。

今后,应用型的教师将更容易获得高薪,但讲授此类课程的教师必须案例丰富,授课内容代表先进理念,富有指导意义。因此,教师也必须经常走进企 业,不断积累“实战”经验,以此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有升学压力的学生,故而传授“方法”显得极其重要,如果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 学习成绩,必然为快速获取高薪增加了砝码。

4.古玩鉴定师

等于“古董”职业

古玩鉴定行业的门槛较高,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这些知识通过突击不能获得,需要时间的积淀,只有在阅“物”无数之后,才能识别珍品。因此,称该职业为“越老越值钱”的“古董”职业一点也不为过。

在古玩鉴定行业中要快速成长的捷径只有一条:就是“多看、多考证、多研究”。此外,按照目前的市场运作方式,如果能够成为高级鉴定师,则可以承包某个部门,独立进行拍**、典当业务,收入就变得灵活。

5.精算师

年薪起步价20万

如今,经济越来越活,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自然越来越多。普通和初级财务人员目前供大于求,但高端财务人才却千金难觅。尤其是高级保险精算师的月 收入可达万元以上,居各职位之首。由于精算行业在我国尚处于启蒙阶段,目前国内仅有43名国家级精算师、18位准精算师,真是“物以稀为贵”。

如果想在这个行业发展,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只是第一步,丰富的经验能赋予你高效的管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由于中国精算行业起步晚,从业环境等都不很成熟,因此要迈向百万高薪的第二步,就是要及时把握行业动态,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积累从业经验。

标签:加拿大 移民 教师 加拿大移民条件 加拿大投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