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招生计划 > 正文

德阳三中2016招生计划

时间:2017-05-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历史】四川省德阳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德阳三中高二年级历史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制瓷技术进步B.明清政府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

C.新航路的开辟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2.有人说: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不是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当时他们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B.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3.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

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联系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弱

4.“欧洲人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这导致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这种状况得以改善始于

A.八国联军侵华 B.工业革革C.鸦片战争 D.新航路开辟

5.某同学在收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

A.给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加快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的速度

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下列事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哥伦布远航——西班牙占领巴哈马群岛

B.《航海条例》——英荷殖民战争

C.美洲劳动力不足——从非洲贩卖黑奴

D.无敌舰队被打败——英国开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7.新航路开辟后,下列国家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西班牙—荷兰—英国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C.葡萄牙—英国—荷兰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8. “‘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

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这句话旨在( )

A.肯定工业革命对英国殖民体系形成的重要作用

B.反思英国在世界范围殖民体系形成中的侵略性

C.揭示英国经济实力远在军事实力之上的事实

D.强调英国资产阶级主导帝国的发展而非殖民军队

9.(2015·福州市期末)布罗代尔说:“十八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在英国发端或崛起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这里他强调了“工业革命”是( )

A.技术经验积累的结果B.世界市场扩大的产物C.始于英国“光荣革命”D.“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10.以生产方式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 ) 采猎文明―→农业文明―→ ―→信息文明

A.铁器文明B.电气文明C.游牧文明D.工业文明

11

.如果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所处位置是下图中的①,那么,18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的位置应是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B.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

13.“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他能以聪明才智大量提高自然的生产,并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这一状况是不可否认的工厂制的基础。”安德鲁·伍尔所说的“工厂制的基础”指的是

A.资金 B.技术C.机器 D.市场

14.英国诗人但尼生在1847年写下一首诗:“男人在户外,女人在家里/男人使剑,女人拿针╱男人有脑,女人有心/男人发号施令,女人顺从遵行╱若不如此,混乱必行”这首诗反映出十九世纪中叶的哪一种观点

A.下层阶级因经济改善,主张女性不必外出工作,可以赋闲在家

B.平民阶层因工业革命后工作机会大减,主张女性应该在家工作

C.中产阶级主张女性不应该外出工作,认为男、女内外必须有别

D.妇女阶层因性别意识高涨,主张女性不需负起家庭经济的重担

15.对下表数据信息的解读,准确的是( )

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推动了英德贸易的发展

B.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德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殖民地是英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D.德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17.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

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18.随着妇女更多的参与工业化生产,至19世纪70年代,英国已经有503000名妇女符合地方选举的资格条件,并且已有妇女开始当选市长之职了。到1890年英国共有100名妇女在竞选学校委员会中获胜。1895年有近839名妇女当选为济贫法委员会委员。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妇女经济上获得独立 B.工业领域走入近代化

C.民主法制意识的健全 D.广大妇女的不懈斗争

19.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

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20.189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吉卜林在《白人的负担》一诗中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负担,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弟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奴隶(殖民地)的需要。这表明吉卜林

A.鼓励欧洲的殖民扩张 B.认为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C.反对种族歧视的政策D.认为欧洲应该学习殖民地文化

21.“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①全球史观②革命史观③文明史观④社会史观⑤现代化史观

A.①②⑤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③④⑤

22.“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机器大工业生产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23.下表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状况表。它表明英国

A.工业化程度高 B.垄断世界贸易

C.国内资源严重匮乏 D.国内市场大幅萎缩

24.(2015·浙江衢州市五校联考)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50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C.岸边工厂一间接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伦敦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向世界炫耀其财富和技术

25.某校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就“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展开研究,最后得出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市场形成有重要作用

③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发展

④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亚非拉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26.整体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篇二:四川省德阳市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四川省德阳三中2015年秋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 百舸(gě)浸渍(qìn)颓圮(pí)睚眦必报(cì)

B. 漫溯(shù)满载(zaì)瓦菲(fēi)杞人忧天(qí)

C.竹篙(gāo)结实(jiē)瞋目(chēn)长歌当哭(dāng)

D.埋怨(mán)方遒(qiǘ)喋血(dié)瞠目结舌(chēng)

2.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清清山溪,森森古柏,佛塔巍巍,钟磬悠悠,深山中的这一座古刹,真是个去处。 ?大千居士的《庐山图》烟云满纸,莽莽苍苍,水墨 潇洒不羁。

?袁宏道、归有光这一派作家的随笔小品 一代圣人立言的载道之文,书写自我的性灵之作。

A.清闲 运用 不仅是/而且是B.清静 应用 不仅是/而且是

C.清静 运用 不是/而是 D.清闲 应用 不是/而是

3.下列词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当中国女子体操队再一次登上奥运团体冠军的领奖台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她们的....

高超技艺和拼搏精神。

B.珠海市法院经过认真调查和审理后认为,李晓红因正当防卫而致使歹徒丧命的行为,实属有情可原,罪不容诛。 ....

C.电影《梅兰芳》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又认为,编剧的创作动机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这项政策真可谓大快人心。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向是()

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

C.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多万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是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每题3分)

西方对中国三大偏见不攻自破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5月19日文章】题: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曲解未来(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基肖尔?马赫布巴尼)

①我们正在进入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②西方对世界历史主导的终结,意味着我们需要丢掉西方文化视角来理解这个新时代。这将需要改变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西方人士的思维。而由于头脑中充斥着偏见,他们得出的往往是错误的看法。我将提出三个西方对中国存有偏见的例子来加以证明。③西方对中国想当然的第一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中国最终会像其他所有成功的发达国家一样加入大西方计划,并且变得“与我们一样”。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政府无法继续存在下去,“玫瑰”或“橙色”革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西方的人口加起来约为8.6亿,而中国的人口有13亿。对历史傲慢的人才会以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明。事实是,中国拥有属于自己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因此不会被西方同化。

④西方对中国想当然的第二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如果不成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国家,中国就会崩溃。在此次金融危机高潮时,西方对中国政权将会崩溃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有过最明显的流露。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西方媒体的报道声称中国经济增长的崩溃如何导致了4万多起抗议活动,并预测这些抗议将升级并把政府推翻。

⑤几乎没有西方分析家指出这其中显而易见的破绽:它所依据的是这样一种成见,即中国人民会愚蠢到仅仅因为1年糟糕的经济表现而推翻一个给他们带来了30年世界最快经济增长的政权。同样,几乎没有人能想到,中国政府在处理经济危机方面表现得比西方国家能干得多。

⑥西方想当然的第三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中国无法和平崛起。他们认为正如19世纪欧洲新列强的崛起导致战争和冲突一样,亚洲新强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⑦对任何地区来说,经济危机才是真正的压力测试。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大程度

上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08年-2009年的大衰退是世界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倘若亚洲地区已经存在随时可能爆发的地缘政治对立,最近的金融危机本应已经点燃了导火索。

⑧事实刚好相反,什么也没有发生。原因何在?因为亚洲国家有一种较强的政治共识,认为如果卷入地缘政治对立的零和游戏,它们就将放弃最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尽管存在对立,但所有国家都学会了如何处理。因此,中国的和平崛起既非侥幸,也非暂时现象,它是中国领导层高超的地缘政治处理能力的结果。

——(选自《参考消息》2010年5月21日第8版)

5.下列对“西方对中国的偏见”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终结了西方对世界历史的主导,但由于西方人士头脑中的偏见,他们得出的往往是错误的看法。

B.西方认为中国最终会变得和西方一样,“玫瑰”或“橙色”革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C.西方认为中国如果不成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国家就会崩溃。

D.西方认为中国无法和平崛起,崛起过程中会导致战争和冲突。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方对世界历史主导的终结,意味着我们要从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个新时代。

B.中国人口比西方多,中国拥有属于自己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由中国历史上蒙古族、满族等的汉化可知,西方是有可能被中国同化的。

C.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在2008-2009年在大衰退中,亚洲地区没有发生战争和冲突,说明经济危机可能导致战争和冲突,但没有必然性。

D.中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特别是在2008—2009年的大衰退中没有和其它亚洲国家爆发地缘政治对立,说明中国是能够和平崛起的

7.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西方认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明。

B.亚洲新强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战争和冲突。

C.2008年—2009年的大衰退是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D.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亚洲国家尽管存在对立,但所有国家都学会了如何处理地缘政治。

三.阅读《垓下之围》片段,完成8-10题。(每题3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①,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②,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檥(yǐ倚):整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壁垒B.持短兵接战 兵:兵器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购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 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②乃自刎而死

10.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其表示同情肯定的两项是( )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③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

第Ⅱ卷(共120分)

四、(26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12.默写(8分,每空格1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

(2)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

(3)复为慷慨羽声,, 。

(4)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6)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2分)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22分)

倒春寒

漠 歌

①南昌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倒春寒。

②早晨披衣出门,急匆匆地赶班。一股强劲的冷流迎面袭来,我禁不住一连打了好几个

篇三:德阳市高2016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晚清士大夫多称之为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2.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其中,受到中英鸦片战争直接冲击而发生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

3.有人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这主要是基于二者

A.面临政局形势迥异 B.经济纲领根本对立

C.执行效果差异很大 D.政治主张基本相反 4.1895年,台湾巡抚唐景崧知道依靠清政府与日本交涉保台无望后,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等设想,并直接与法国、德国方面进行磋商。这反映出唐景崧

A.主张在台湾实行国际共管 B.希望借助外力来保卫台湾

C.准备武装反抗日本的占领 D.企图脱离清政府实现独立

5.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民众的主要影响是

A.社会生活的西化B.普遍认同民主思想

C.民族意识的增强D.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6.1900年,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了《英德协定》,主张中国各口岸自由开放,反对列强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这一协定

A.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加剧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

C.导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化的程度

7.下图是刊登在《申报》上的有关“人造自来血”补药的广告。据所学知识,这则广告最可能出现在

A.1842年 B.1860年C.1895年 D.1911年

8.下表是武昌起义后,先后担任宣布独立的各省的最高军政长官(都督)的身份背景,据

C.沿袭原有政治制度 D.爆发的社会基础广泛

9.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这里所说的“事业”是指

A.推翻清朝统治B.反帝反封建斗争

C.发展资本主义D.建立共和制政权

10.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

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表明毛泽东

A.重视统一战线的作用 B.主张实行武装斗争

C.肯定联合苏联的政策 D.准备开展土地革命

11.蒋介石曾说:“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对

德阳三中2016招生计划

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这一谈话

A.发表在卢沟桥事变以前 B.表明全面抗战路线的实行

C.导致国民大革命的高涨 D.利于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

12.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有3位,56位政府委员中党外人士有27位。这说明新中国建立了

A.无产阶级专政B.政治协商制度

C.民主联合政府D.人民代表制度

13.政治民主化是近现代国人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

A.《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五四宪法》 D.《八二宪法》

14.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其依据是八大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的变化 D.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15.下表是1949—1978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部分专题研究论文统计表,由此表明,这些研究受到

A.学者个人素质的影响 B.政治环境的影响

C.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D.国际形势的影响

16.1971年6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提出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为此,尼克松

A.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B.谋求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致力于结束越南战争 D.主张中美合作主宰世界

17.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或减少了一些 “衰败选区”和小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并留出143个席位分配给其它城市。这表明当时英国

A.选举制度完善B.责任内阁制形成

C.工业城市崛起D.普选权得以实现

18.有学者认为:“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的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美国1787年宪法中符合这一观点的做法是

A.规定实行邦联体制 B.保留州的行政自主性

C.明确实行两党政治 D.维护南方的奴隶制度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些规定

A.解决了大州与小州的分歧B.违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调和了南方和北方的矛盾D.奠定了长期稳定的基础

20.1876年8月,梯也尔就任法兰西总统,并宣称:“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

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这表明梯也尔

A.反对保留共和制度 B.极力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主张复辟封建帝制 D.预言巴士底狱起义爆发

21.某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这一国家应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22.1943年,好来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而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则成为了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一变化源于美苏

A.意识形态的分歧B.电影艺术的进步

C.国际环境的变化D.综合国力的消长

23.与下图所示主题直接相关的背景事件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北约组织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D.铁幕演说的发表

24.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该学者旨在揭示两极格局

A.因美苏衰落而走向解体 B.必将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具有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D.渐变中逐步走向多极化

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具有鲜明的半殖民地特征。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宣告结束,中国被迫走上了屈辱艰难的对外开放之路。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上千个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大量的领土主权,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基本上都是靠乞怜和讨好外国列强来维持自己统治的。另一方面,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也具有近代化的色彩。19世纪末,清政府开始“自开商埠”,北洋政府时期进一步拓展,只不过,与通商口岸一样,这些商埠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随着对外联系的加强,政府还鼓励华商参加国际博览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出口。国民政府还发起了“改定新约运动”和收回利权的斗争,逐步收回了部分主权,并于1947年成为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

——据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种种考验,虽然道路并不十分平坦,但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上积极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并且主张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同时通过对外援助实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据陈思思《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对外开放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对外开放的特点。(10分)

特点: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带有近代化色彩;由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开放范围不断扩大,但仍属于局部开放;由丧权辱国到部分收回利权;既服务于列强侵华,又有维护国家主权的成分。(10分)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概括中国现代开放与近代开放的不同点,并指出导致不同的主要因素。(8分)

不同: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原则;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6分)

因素:社会性质的不同(新中国是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家,近代中国是丧失了部分主权的半殖民地国家)。(2分)

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近代民主政治确立与发展的主要方式,并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的主要原因。(10分)

方式: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颁布限制王权的法案(法制建设);议会改革。(6分) 原因:英国有限制君主权力和议会制的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势均力敌,且以妥协方式不断扩大民主。(答两点给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法国的民主政体有何不同,并分析法国确立这种政体的原因。(6分)

不同: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法国是民主共和制。(2分)

原因: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壮大;民主与专制力量的长期较量;法国人民长期斗争的推动;“一票共和”的偶然性。(答两点4分)

2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得到袁世凯拥护共和的承诺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让位于袁世凯。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第二天,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的产物,然而它却命途多舛,1914年被袁世凯废除,袁世凯死后,约法被恢复,但很快又被《中华民国宪法》取代,1925年,段祺瑞以“传统已坏,无可因袭”的理由宣告临时约法无效。

——据林炯如等《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787年,年轻美国形势逼人,各州代表会议召开,力求强化中央政府权力,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激烈辩论、斗争、妥协,最终达成共识,确立了能体现宪政和共和精神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央政府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总统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对立法拥有否决权,最高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美国宪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确立起一系列全新的原则和机制。两百多年以来,美国的这部宪法历经风雨,先后颁布了27项修正案,至今仍在适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据杨薇《1787年美国宪法的形成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临时约法》“命途多舛”的原因。(6分)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共和制的基础相对薄弱(专制传

统影响较深);政局动荡,反动势力的破坏;共和思想的影响不够深入;国民的民主素养普遍欠缺。(答出三点给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宪法所确立的政体有何不同,并概括它们颁布的政治背景。(12分)

不同:中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没有实权;

美国确立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是权力中心。(4分)

背景:中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政局变化,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美国:邦联体制的危机;各种力量的斗争与妥协。(8分)

标签:德阳 三中 招生计划 德阳三中高中部招生 德阳2016科目三肖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