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强化求异思维,训练激发创新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本人结合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交流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平等合作的良好课堂气氛,是促使学生愉快学习,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方面。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 “优”“差” 学生一视同仁, 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每一句亲切的话语,每一个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每一个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都会使学生感受到爱的鼓舞和一种情感的交融,从而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就会积极思维、认真钻研。
   例如,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我都能很快说出能否被3整除。不论学生报出多大的数,我都能对答如流,使学生非常惊奇,想探究其中秘密的欲望油然而生。这样,通过创设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语言中含有表扬、鞭策、祝愿等激励因素,常能起到“一语三春”的效果。在提问中,我常以“谁来争取”“谁敢来试一试”“谁还有更好的想法”等激励性的词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在评价词语中,往往说“你回答得真不错”“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次没说好,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行”。这些话语,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激励其不断努力,使学生始终处于信心十足、情绪高涨的状态之中,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思维,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学习空间,尽量让他们多说、多想、多做,使他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1. 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皮亚杰曾说过:“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例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让学生取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先比一比(看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完全一样),再引导学生进行拼合、旋转、平移,拼出已学过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分别取出两个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照比一比、拼一拼的方法,同样拼出了平行四边形。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由此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增强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初步的创新能力。
   2.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因此,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努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面。
   例如,解答应用题:修路队5天修路450米,照这样计算,要修3600米,需要多少天?学生提出了四种解法:①3 600÷(450÷5);②5÷450×3 600;③5×(3 600÷450);④5×3 600÷450。评讲时,师生对前三种解法给予了肯定,第④种解法大家认为讲不清,不正确。可有的学生提出疑问:这种解法不正确,但为什么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呢?这时就决心弄个水落石出。经过深入讨论,终于得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假设修1米路用5天,比原来扩大了450倍,这样修3 600米用的时间(5×3 600)也比原来扩大了450倍;再缩小450倍,就是5×3 600÷450,就得到了修3 600米所需要的时间了。如此可贵的假设,就是通过对定论质疑中创新出来的。
  3. 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团结协作精神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协作意识的培养,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地合作和讨论,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整他人的看法,最终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最佳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对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已会计算,那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能不能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呢?这时让学生先分小组展开讨论,其中一个小组讨论的过程是这样的:
   学生甲:不能转化,如果转化了就不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了。
   学生乙:可以转化,不转化没法算。
   学生丙:对,把除数扩大10倍不就变成整数了吗?
   学生丁:除数扩大10倍,商就不是原来的商了。
   学生丙又说:我们学习过商不变的规律,除数扩大10倍,被除数也扩大10倍,商就不改变了。
  这样,在合作讨论中,不用教师讲,学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许昌市健康路小学)

标签:培养学生 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