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历史 > 正文

2016年中考历史试卷下载

时间:2017-05-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6年包头中考历史试卷和答案

篇二: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1

2016年中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商鞅变法内容中使“宗室贵戚”怨恨“商君”一项是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 D.编制户口 2.货币

2016年中考历史试卷下载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下列货币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③②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①④

3.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具体措施与表现有 ( )

①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姓 ②迁都洛阳 ③提倡与汉人通婚 ④胡食、胡服、胡乐等融入汉文化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钱穆在评论中国某制度时说:“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C 科举制 D行省制 5、某出版社准备出版一部介绍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的图文资料,最应该入选的作品是

A.《步辇图》 B.《女史箴图》C.交子 D.《敦煌飞天》

6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使;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下列事件体现这一历史转型

的是(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革命

7.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挺进大别山 B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C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挺进大别山 D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8.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9..20世纪70年代初,某报纸登出一幅名为《high lob(吊高球)》的漫画。下面对这幅漫画解析正确的是( )

A中美合作,苏联中立 B中苏合作,对抗美国 C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D美苏冷战,中国孤立

10.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具体表现为( )

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加强②再就业工作普遍得到加强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④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迈出了步伐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D ①②③④

11. 阿拉伯文化对于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是

A B C D

12.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片,走向整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交通事业的发展B、地理知识的积累 C、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D、航海探险家的贡献

13.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学习世界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对应有误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B、启蒙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C、法国大革命—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

D、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

14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A实行新经济政策B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领导十月革命

15.历史结论的提出,必须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下列历史结论,不正确的是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的彻底消除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D、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的历史结束

答题卡:

篇三:陕西省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陕西中考历史答案(word版)

(历史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

A卷

13. (2016·陕西,13,2分)下列图片所体现的制度或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14.右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B.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C.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15.1918年11月,蔡元培提出的“劳工神圣”、“今后世界,

全是劳工的世界”口号很快风靡全国。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思想主流

B. 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

C. “民主”和“科学”成为两面大旗

D.五四运动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

16.右图是新航路开辟时的一位航海家的漫画,此航海家双手将地球抱在胸前,身后是即将远航的中世纪帆船。据图可知,此航海家

A.第一次实现了人类跨越大西洋的愿望

B.是“新大陆”最早的发现者

C.最先发现通往亚洲的新航线

D.首次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中国和苏联(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取得过巨大成就。据此回答17-18

17.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由右图中的数据可判断出当时苏联正处于

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B. “一五”计划实行时期

C. “二五”计划实行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

19.(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房玄龄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直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唐太宗曰:“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 材料三 (康熙)为了化解当时最突出的满汉对峙问题??一方面保留汉族文化风俗,修纂明史,开设博学鸿儒科,招抚网罗汉族文人;另一方面则大兴文字狱??他在严申法纪的同时,尤其重视德治,以儒家理学思想对天下施以教化,要人们遵行礼法。

——摘编自《欧洲时报·周末特刊》(2003年8月23日)

(1)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所处时代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思想领域出现 百家争鸣(1分)的活跃局面;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断发展,后世一些统治者也层提出类似主张,如教材引用唐太宗之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分)。从西汉昭帝到清康熙帝,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规格不断提高。这表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分)得到不断强化。(3分)

(2)选做题: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材料二中房玄龄的观点是什么?对唐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②依据材料三,归纳康熙帝的治国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我选做:( )

①观点:重视吏治,认为官吏的公平正直是治国之要道。(1分)影响:这一思想被唐太宗接受,对贞观之治的吏治清明产生了重要影响。(1分)②举措:保留汉族文化风俗与统治制度,招抚网络汉族文人;大兴文字狱,镇压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抗;礼法并用,用法律等约束人们的思想言行。(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原因: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化解满汉民族对立;汉族统治制度和儒家理学思想先进。(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3)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儒学经典名句。两千多年来,儒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今天仍有其价值。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原因:自身原因:自我调整,吸收其他学派优点;强调社会稳定和谐、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和责任感;人才不断涌现,学术传承延续。(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社会原因: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政府提倡与鼓励;官学、私学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广大民众追求和信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2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材料一中文字所述“商船”采用何种动力?“给予”一词应如何理解?签订上图条约的这场战争前后,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态度有何变化?并对这种变化加以评析。(5分)

(2)列举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因“对民主制度的欣慕”而提出的主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政治进步的因素。(3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总体发展有何认识?(2分)

21.(11分)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以“科技与战争”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亚太战场】

材料一

图A图B 图C

【科技威力】

材料二原子弹是一种战争武器,从来没有人可以怀疑它??在决定使用原子弹时,我要依照战争法规确定的方式,把它当作战斗武器来应用。——《杜鲁门回忆录》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使用原子弹对日作战的背景。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对此你有何看法?(3分)

材料三1950年,旅美科学家钱学森开始正确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1955 年,在新中国的外交斡旋下,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 “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阻挠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原因。(2分)

原因: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钱学森具有突出的科学才能。(答初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科学前景】

材料四 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随着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科学的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并加快科学发展的进程——最终获益的将是整个人类。 ——《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4)对材料四中“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这一观点加以说明。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人类社会发展中科技与战争的关系。(3分)

标签:年中 试卷 历史 2016河南中考历史试卷 2016广东中考历史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