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的名义(诗人随笔):人民的名义第二部

时间:2019-02-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以自己的名义――《挽歌与纪念》创作谈   阎 志      一   没有想到自己会写出一部长诗,一部塞满自己种种感受、感觉、认识、认知的长诗――《挽歌与纪念》,我写了自己成长的印象、生活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瞩望,还有对生存环境的恐慌。至于我想展现什么,想揭示什么,想预示什么,都已不重要了。诗是一门艺术。至少是一门艺术。当然伟大的诗歌也可以是哲学、社会学、乃至政治学。但我的诗没有这么伟大,没有这么了不起。
  我只能把诗当作一门艺术看待。展现什么是画家的本职,揭示什么是哲学的本质,预示什么则是社会学的范畴。我的诗更谈不上政治,谈不上要为谁指一条康庄之路。
  诗就是诗。诗是众多艺术门类中的一种,仅此而已。也许诗中有展现、有揭示、有预示、甚至有方向,那也是诗人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而不是目的。很显然,环境污染、道德观念动摇、社会冷漠是众所周知的,我写下这一切,有恐慌、有忧虑、也有愤慨,但仍不是我的目的。我不想抢环境专家、社会学家以及新闻工作者的饭碗。我只是在写诗。
  我之所以写到这一切,因为这一切无法回避。诗是超现实的,但无法游离现实。我把这一切写进诗中,因为自己想写部有着浓厚的个人印象的长诗。于是我写了。
  那么我究竟要表达什么呢?可以告诉你,我要的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是作品本身,而作品之外的东西,环境问题、道德问题等等只是我表达的种种大的意象而已。作品的意义在于它揉和了这种种意象或者印象,而锻造成一部长诗。作品的意义还在于这是诗人(即我)的一次宣泄,一次情感大喷发。作品的意义在于它也许会感动部分人,这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在这时候,诗就不是纯粹的诗了,而担负起社会的功利作用了,而此时也许可以谈谈诗中的若干意象。如环境污染、道德重建等等。
  现在,我以自己的名义放逐这首诗,希望它不仅令我自醒,更令许多朋友感动。
  懂得了这层道理,我更珍视自己的爱好。于是在1996年底某个冬日开始动笔创作这首长诗。这是我迄今唯一修改了三次以上的诗作。并不是说自己多么的才华横溢、口出成章,而是我一直坚信诗更多的是一种感觉,感觉又是无法修正的,所以过去我一直对修改诗作不屑一顾。但当我最终投入这部长诗的写作时,我过去的这种信念动摇了,原来诗不仅仅需要灵感、才气与感觉,还更需要视野、语言、认识、领悟与超越。于是随着这部长诗的写作深入,我愈发现自己才力之不逮,于是只有揣摩、增删、修改,再修改。
  1999年1月
  
  二
  不能说这首长诗耗尽了全部气力,竭尽全力。这样显得太江郎才尽。但这的确是一部跨时十二年的作品,结结实实修改了四次以上。这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是从未有过的。
  十年后再一次修改、充实时,翻阅这首诗,我感到害怕,这几年间的一些公共卫生事件历历在目。真的,我不希望我的诗是预言。
  最近在读《当代》杂志中一篇文章时看到这样一句话:“上一轮道德沦丧之日,就是新一轮道德重建之时”。深以为然。
  我写了我自己的慌张与挣扎,我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感谢诗,感谢文学。
  诗是一种安慰,诗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
  诗是离善良最近的事物。
  我一直坚信:文以载道。
  诗是一种个人的怀念,时代的记忆,写在这里就够了。
  2008年10月

标签:自己的 名义 诗人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