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网址 > 正文

新材料作文“攀比”阅卷直播间:新材料

时间:2019-02-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攀比”是一个中性词,如果是攀比“穿着”一类外在的物质,那么“攀比”一词则体现了人的虚荣心,追求外在的奢华,“消费社会的不断花样翻新的消费和对于消费生活的更高要求,以及一种比较效应也增加了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焦虑感。”(张颐武)而用在知识上,“攀比”这个词反而高尚得多,知识的攀比体现了一个人寻求知识的渴望和他对知识的无限探求和补充……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2010届湖北省枝江一中第二次调研题】
  【写作导航】
  这是一个新材料作文,审题构思的关键在于抓住“攀比”这个词,通过发散性思维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立意成文。
  首先在立意方面,我们可以从正面角度切入。对“攀比”进行正向回应,或者进行价值评价,挖掘话题的深刻内涵。“攀比”是一种思维方法,可以横向比较,比如国家之间要比,比谁更发达、强大;也可以纵向比较,比如自己和自己比,比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比是一种处世智慧,也可以是前进的发动机,更可以是从新的起点向更高处攀登的阶梯……也可以从反向角度切入。本次话题“比”,按常规思维可抽象出事物与事物、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等之间的比较,然后可谈个人、集体、民族、国家等在“比”中前进,在“比”中腾飞。按逆向思维可以提炼出“比”是为了不比,对“比”持一种从容的态度。
  另外,一篇成功的习作肯定要注意选材的新颖,要把一些格调高的人和事恰当地运用到文章里去。在本次为文过程中,当写到了某些人比官位,比钱财,比漂亮时,可以马上切入生活,把洪战辉、白芳礼、丛飞、张先会等人的感人事迹引入文中,也可以把当下社会中的“恶搞”、“超级xx”、黄健翔与《南方周末》记者吴虹飞“口水战”等事例引入作文,从反面来论证“攀比”,让文章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也可以从文学名著、诗词歌赋中汲取营养,让作文具有文化散文的特点。
  【考场佳作一】
  攀比源自贫乏
  枝江一中张莹颖
  有人说攀比源自财富,有人说攀比源自虚荣,但我要说,攀比源自贫乏。【开门见山,亮出观点。】
   攀比源自知识的贫乏。知识本就是学生孜孜以来的宝藏,学业有成方为学者最引以为傲的珍藏。苏轼敢于自述平生功业,源于胸有欧阳修“一日千里”之才;李白斗胆“君子呼来不上船”,源于腹内“斗酒”挥就“诗百篇”的豪气冲天;辛弃疾敢唱“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源于心中一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赤诚之心……因此,学者因才学而留芳,君子因智明而传世。进一步思考,古人醉心琴棋书画切磋六艺,今人却沉浸于名牌豪奢攀比,何也?这皆源于知识的贫乏。有识之士的满腹经纶足以让人瞩目,无识之士便唯有依靠钱财的虚名为自己徒增亮色了。
  【运用对比,抨击当今的攀比之风。】
  攀比源于感恩的贫乏。当我们攀比成风时,我们是否看到父母在工作岗位上日日辛劳?我们是否想到父母所给予的每一分、每一毫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上学读书索要名牌手机,网上冲浪索要虚拟钱币,在我们一次次向父母摊开索要的双手之后,我们是否曾有些愧疚,愧疚辜负父母的爱,愧疚亏欠他们的良苦用心?攀比源于感恩的贫乏,我们没有看到,或者我们已经习惯父母的付出,不再懂得回报。不要沉醉在炫耀财富的满足感里,因为那是父母的辛勤付出为代价的,不要总是要求从父母身上获得什么,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我们要学会问自己,我们能为父母做什么。
  攀比源于精神的贫乏。“五柳先生”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贫贱,在田园山水中觅得活的真谛,在乡村小道上书写自然的意味深长;梭罗远离城市喧嚣,从哈佛校园步入瓦尔登湖,在鸟鸣与清风陶冶下,聆听自然,回归真我。二人都曾有机会在名利场上收获世上的艳羡,却也双双选择让自己的光芒隐没在喧嚷之中,“他们因为他们的晚餐价昂而自傲;我因为我的晚餐价廉而自傲。”面对奢靡,梭罗宁愿简朴生活,并且自给自足――这也是一种富有,更为可贵的精神的富有。何须财富的装饰?何须攀比满足自己膨胀失控的虚荣?精神的富足已成为他们人生最好的注脚,在攀比的深渊里越陷越深的人们,你们的精神花园是有过于贫瘠,是否更需要花朵的馨香?【一系列的反问,让论证更加深入。】
  攀比源于贫乏,源于知识的贫乏,源于感恩的贫乏,源于精神的贫乏。如果你学富五车,请不要攀比,因为知识的华彩已足够让你发光,如果你心存感恩,请不要攀比,因为金钱的背后是父母日以继夜的辛劳;如果你精神高尚,请不要攀比,因为物质财富的多少已无法将你的价值衡量,相反,攀比只能让你更加贫乏。
  攀比,源自于贫乏!
  【精彩点评】
  思路清晰,结构精美。作者先用一组排比列举攀比的现象,提出观点“攀比源自于贫乏”,然后运用三个分论点“攀比源自知识的贫乏”“攀比源于感恩的贫乏”“攀比源于精神的贫乏”论证观点,最后直抒胸臆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材料丰富,时代感强。作者驾驭素材的能力强,能把课堂上的东西灵活地运用在作文中,而且把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用在文中,文章的时代感强。
  评分:57分
  
  【考场佳作二】
  要敢于攀比
  枝江一中阳莉莉
  攀比是学海上千帆竞发的船只,因为它,才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攀比是攀登生命价值的一根绳索,因为它,才能奋然前行到达光辉的顶点;攀比是高中学子奔赴高考战场的一阵阵嘹亮的号角,因为它,才能激励着莘莘学子不断冲刺、超越。【角度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攀比是一种进取,是一种竞争,更是一种超越。
  攀比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它是面对老辈们的权威,进而不畏,敢于向他们提出挑战,一比高下的豪情与气魄。明杨循吉《蓬轩别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许多往来诗人都到李白墓题咏,有客书一绝云:采石江边一杯土,李白诗名耀于古。南来北往写两行,鲁班门前弄大斧。这首诗写得很妙,讽刺游人在李白墓前卖弄词句,就好像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一般,古人着实崇尚古人之丰业,然一昧地尊崇。却不思进取,认为与古人攀比是一件可耻可笑的事,这样就能国富民强吗?清王朝覆灭这铮铮史实昭示我们:“天朝上国”的梦幻,不思进取的颓废,不敢攀比的懦弱,这一切祸果,皆因这个民族缺乏攀比的精神,悲夫!哀哉!【材料新颖、典型。】
  攀比是一种竞争,是不甘失败的强者风范。那些高喊:“六十分万岁”的同学们,安于现状的企业家们,为何会失败,原因很简单,他们缺乏竞争意识,没有与人争先的攀比意识,在“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必须树立攀比意识,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我们的生存之道。
  攀比是一种超越。因为有了比较,必有胜负,优劣之分。不断地向更高者发出挑战,自己就能不断超越,超越的过程就如登山,到了半山腰,只能朝上望,才会越爬越高;如果向下弓腰,便会头晕目眩,且有跌落山谷深渊的危险。显然,攀登途中该向哪看齐的些问题显而易见;向更高处看齐,便会超越,直到高山之巍。
  忆起两千多年前的“百家争鸣”,那虽不是硝烟滚滚的战场,但其斗智斗勇的火药味弥满了历史的一页页。如果只是舌如利剑而无满腹韬略,那穿梭在这“硝烟”中呛都会呛死你。之所以那种场面得以形成,并且如此壮观,要得益于孔子、庄子、孟子等“诸子”的宏才大略。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攀比”,才有了历史有厚重,才有了彪柄史册的圣贤,才推动了历史滚滚向前。【总结全文,呼应开篇。】
  【精彩点评】
  立意高远,新颖不落俗套。反向立意是作文的一大出彩点,一篇求异思维的文章往往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文章从逆向取意,从攀比的价值和意义角度切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攀比是一种进取,是一种竞争,更是一种超越。”
  材料丰富,富有文化底蕴。整篇文章用例典型,诗文名句信手拈来,化用得恰当好处,文化韵味强,具有文化散文的特点。
  评分:55分

标签:阅卷 作文 攀比 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