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卡号码生成 [从美国银行的发展看我国商业银行文化建设核心取向与推进策略]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借鉴发达国家银行的发展经验,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又好又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借鉴美国银行发展先进经验入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践行“客户快乐”中的问题,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文化建设核心取向与推进策略,以抛砖引玉。
  一、“客户快乐”是美国银行发展的关键和企业文化精髓
  美国银行创建于1968年,前身是1904年由意大利移民创立的意大利银行,1929年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后实力进一步扩大。为加强竞争,发展壮大,该行一方面在全美范围内建立并发展了数以百万计的银企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几次大规模的兼并实现了快速扩张,成为全球首要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
  发展中,美国银行始终不仅认为自己是银行,更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建设者”和“客户的邻居、朋友”,并用这些概念强调其从事的不仅仅是与金钱打交道的工作,更是在帮助他人与社会实现“快乐”。正是凭借这样深入人心的经营理念、发展定位和企业文化,使美国银行树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其品牌像苹果电脑和耐克运动鞋一样家喻户晓。
  对银行家来讲“客户快乐”是使银行家成为客户最有价值伙伴的过程和实践,归根结底是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对银行来讲,“客户快乐”是反映客户是否愿意忠于银行、是否愿意向朋友推荐银行、是否愿意使用银行更多产品的关键指标。为实现“客户快乐”,美国银行一方面以“客户快乐”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指标,以“客户快乐”调查来衡量顾客的满意度,不断完善、优化和创新服务;另一方面致力为客户提供一应俱全的银行服务。同时,致力于工作要求和员工的需求双向满足。美国银行的服务遍及美国21州、哥伦比亚特区及全球30个国家,全力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并努力使“客户快乐”。
  美国银行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和持续盈利,成为环球首要的金融服务机构和美国第二大银行,源于它能够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始终贯穿和追求“客户快乐”。“客户快乐”既是美国银行企业文化的精髓,又是其成功发展的根本经验和关键所在。
  二、我国商业银行倡导和追求“客户快乐”的实践与问题
  2005年以来,伴随美国银行入股中国建设银行,加快了我国商业银行学习与引进美国银行“客户快乐”和“客户之声”调查等方法,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
  (一)认知上存在偏差
  一些银行并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追求“客户快乐”,缺乏推动“客户快乐”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的片面理解“客户就是上帝”,采取“一刀切”方式推动“客户快乐”,有的强调“客户快乐”,忽略“员工快乐”,甚至将“客户快乐”与“员工快乐”对立起来,弱化了“客户快乐”。
  (二)行为上存在偏离
  有的银行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存在要求客户多付这样、那样的费用,甚至存在多收、乱收服务费用的情况,有的商业银行自行制定的服务价格,未“明码标价”,这些使银行“客户快乐”大打折扣。
  (三)实施层次不对称
  一些银行市场拓展体系与客户群体还未能实现资源对等,在服务客户数量、规模和层次上,不能区别对待,分层实施,有效跟进,满足不同层次客户需求。如对大中型集团客户和省市县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机构,大多并未相应对等提高服务层级,难以实现“客户快乐”。
  (四)管理体系不健全
  部分银行存在客户管理链条长、市场反应慢、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不能适应市场和客户变化的要求,未能对客户关系中多种制约因素采取持续和经常的协调管理, , 影响了“客户快乐”。
  (五)信息交流不畅通
  一些银行由于没有统一专门的软件和管理工具,分层收集客户档案资料存在不规范、不全面、不对称的情况,获取客户信息滞后并不能共享,影响了“客户快乐”的推进。
  三、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快乐”的实施策略
  (一)提升认知程度,实现“客我共赢”
  推进“客户快乐”,必须首先提升对“客户快乐”认知程度。一是树立“尊重让客户快乐”、“沟通让客户快乐”、“专业让客户快乐”、“增值让客户快乐”、“快乐为客户服务”、“员工快乐带动客户快乐”的理念,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商业银行的“一线为客户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领导为员工服务”、“全行为客户服务”的整体服务理念,让员工快乐为客户服务。三是践行“为客户创造价值、助客户实现梦想”的理念,用银行企业文化影响和凝聚客户,实现“客我共赢”。
  (二)制定总体规划,科学有序推进
  “客户快乐”是商业银行的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银行应总体规划,突出三个层次,把握两个重点。
  三个层次:一是精神层面,重点做好服务文化氛围培育,促使“客户快乐”成为员工的服务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二是制度文化层面,重视建立完善提升服务、推进“客户快乐”的相关制度,保证和推动“客户快乐”;三是操作层面,重在网点环境、便民设施及员工具体服务行为和个人能力提升方面体现服务文化。
  两个重点:一是致力创新服务。鼓励、引导员工积极创新思路,探索并形成具有自身特点和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二是注重客户体验。通过客户所反馈的服务体验和快乐感受,对员工形成正向激励,从而在服务中形成“快乐互动”。
  (三)明确市场定位,致力“客户快乐”
  界定和选择客户是银行“客户快乐”的首要问题。一是应至上而下,全面分析服务区域内的经济结构、趋势和同业情况,按照成本收益法对现有客户进行分析、论证,找准自身优劣势,确定自身发展的市场定位。二是应把维护现有客户、拓展潜在客户、挖掘潜在客户与客户定位结合起来,集中资源优势,针对性做好快乐营销和服务。三是应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客户利益的最大化,实实在在为客户创造更多回报,吸引客户,留住客户,让客户快乐。
  (四)建立分层机制,落实“客户快乐”
  客户群体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银行应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通过规模、业务量、信誉等指标将客户划分等级,建立客户分层机制,对产品或服务方式进行有效整合,运用有效资源,为不同等级的客户群提供所需优质服务,落实“客户快乐”。
  (五)实行差别化服务,推进“客户快乐”
  对个人客户、零售业务产品,可推行“一站式”服务,灵活、有效地抓住市场,拓展业务。对系统性优质客户,通过综合的理财优势和专业精良的服务, 充当客户战略顾问,提供投资方案筹划、资本运作、资信征集等各类高附加值服务。对系统性一般客户,重点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上,依托现代科技支撑,推进“客户快乐”。
  (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客户快乐”
  针对市场、客户变化,适时通过对其营销服务组织架构的调整优化,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客户变化的全新扁平化营销服务体系,这就要求在梳理各项业务流程中,做好流程重组和优化,以达到方便客户、提高客户服务效率,提升“客户快乐”。
  
  作者简介:洪洋(1964-),女,汉族,湖北黄冈人,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任职建行武汉省直支行,研究方向:金融学。

标签:商业银行 看我 美国 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