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饮食 > 正文

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灵性”的翅膀_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我们只要迎难而上,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实效,优化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轻松、愉快、主动,让信息技术实实在在的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舞台。
  关键词:信心技术;小学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132-01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合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就是将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像平常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强调数学是一门计算型的学科,脱离了实际生活,束缚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甚至从某种角度扼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好动、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他们才会参与,才会牢记在心。现如今有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只需在课前或课中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本节有关的动画、录像、图片、声音等,就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旺盛的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教师利用PowerPoint的特点,插入了猴子、蛋糕、老农等图片,配以兴奋、懊丧、俏皮等风格的音乐,通过图像处理、音画组合等方式,设计了一个寓学于乐的动画情境:猴子从原来的不满意吃蛋糕的,到贪婪于吃蛋糕的,直至最后满足于蛋糕的,一次次被老农戏弄于股掌之中───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或会心一笑,或满心疑虑,或莫明其妙,注意力高度集中,当教师抛出“为什么相等”这个问题时,人人讨论,争论不休,思维处于“愤悱”状态,探究知识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至此,借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这个问题情境所要达到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目标已经实现,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巧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情境,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不断借助现代教育手段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促使学生自始自终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如:我曾执教了一堂《儿童乐园》的数学活动公开课,先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观看“某儿童乐园几个游玩项目的录象”,问学生:“如果要去玩的话,你想了解什么?”学生说:“我想了解价格,哪些项目是免费的,哪些项目比较刺激,每项能参加多少人?”我接着出示价格表:“你想玩哪些项目?根据你的玩法,算一算共需要多少元?”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有的项目可以和别人合作,因此可以减少开支。我再问:“如果每人给20元的游乐券,你能设计一个游戏方案吗?”
  这节实践活动课,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生活情景为背景,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观看录像→出示价格→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等有条理的教学程序中,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情境、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楚道不明白,靠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学生对真正实际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在开放中学习数学,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巧用信息技术,促进“人机互动”,培养创新精神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就是要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一个有利于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双向互动的环境,也就是“人机互动”的一种环境。所谓“人机互动”就是一种发展性的主客互动,“机”作为教学客体,“人”作为教学主体,这里的“人”,当然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在这两个主体中重要的是教师要促进学生与多媒体设备的互动,同时,“互动”要动在“过程思维”中,要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探索,这样才是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如: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让学生探究:用把圆分成16等份后的16个小扇形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拼拼摆摆,说说议议,很快得出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结论。但这与书本上“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略有出入,教师便利用多媒体分别演示了把圆等分成16份、32份、64份对拼的过程,这样,学生们便轻松地理解了“平均分的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的道理,得出了S=лr×r=лr?2 的公式。受此启发,部分学生又探究出可以拼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结论,在让学生实物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又借助多媒体演示了拼成的近似三角形的过程,学生们恍然大悟,细细分析,又得出了相应的圆计算公式。这时学生创新的灵感不断迸发,接着还得出了一个近似的梯形的结论。这一系列互动环节的顺利展开,信息技术发挥了它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它弥补了实物、书本等无法给予学生多样化感官的不足,帮助学生理解了公式,领会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另一方面,它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把学习过程中探索活动凸现了出来,有力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我们只要迎难而上,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实效,优化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轻松、愉快、主动,让信息技术实实在在的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的舞台。

标签: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灵性 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