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周公解梦 > 正文

种姓制度对印度政治发展的消极影响 种姓制度的消极影响

时间:2019-01-2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已久,它几乎与印度文明史并续至今,它是一种印度社会独有的,并且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它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尽管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以消除种姓问题,但种姓制度不但没有消亡,反而与政治进一步结合,导致种姓政治化和政治种姓化,并对印度的政治发展产生着消极影响。
  关键词:种姓制度;印度;政治发展;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D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种姓制度作为一种落后的等级制度,尽管现阶段它的阶级属性已逐渐减弱,但人为的在人与人之间制造区别和不平等,还是会引起尖锐的社会矛盾,并影响印度政治的科学发展。
  一、种姓制度影响印度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政治的种姓化对印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印度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因此农村中的选票对每个参选政党来说就非常的重要,而农民则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以及传统思想的作祟,使得他们在投票时只投给代表自己种姓利益的候选人。因此各个政党在大选前都会仔细研究各地区的种姓人口分布情况,选择在当地优势种姓中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当候选人。这样就会产生两个结果:(1)被推举为候选的人不一定是党内精英,有些甚至连受教育程度等基本素质都无法保证;(2)这些人一旦通过选举进入政府,今后的主要施政方向必然是为支持他的种姓团体争取利益,就使得印度政治蒙上了浓重的种姓色彩。
  这两点都与议会民主制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并最终会影响印度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二、种姓制度导致印度国内政局动荡
  随着1989年印度人民党的上台,以及各低种姓政党和地方性政党的纷纷崛起, 之前长期盛行的国大党体制彻底瓦解,国大党一党独大的优势地位彻底丧失,印度政坛开始群雄争霸,烽烟四起。这种变化使得印度的政局动荡不安,大选频繁举行,内阁走马灯般交替。
  1989-2004年历届政府总理岂止年月姓名所属党派1989.12.02-1990.11.10维什瓦纳特?普拉塔普?辛格人民党1990.11.10-1991.06.21钱德拉?谢卡尔人民党1991.06.21-1996.05.16纳拉辛哈?拉奥国大党1996.05.16-1996.06.01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印度人民党1996.06.01-1997.04.21德韦?高达人民党1997.04.21-1998.03.19因德尔?库马尔?古杰拉尔人民党1998.03.19-2004.05.22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印度人民党由图所示,1989-1998短短不到10年时间,印度共产生了7位总理,其中5届只执政了1年左右便倒台了,最短的只执政了十几天。在印度多数邦内,也同样出现了政局动荡的现象。例如人均资产最为富裕的果阿邦, 在1990-1998短短8年之间共更换了4届政府, 7个首席部长,而196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只换过3个首席部长。无疑,政局动荡对印度的稳定发展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①
  引起这些变化的重要原因便是:民主政治被选举政治吞没。大多数政党把选举政治放在最高的位置,为了赢得最终的选举而不顾国家和选民的利益,不惜采用任何手段,把选举获胜并掌握国家政权作为最终目标,这样就为政治的种姓化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随着中低种姓的日益觉醒和参政热情的不断提高,各种姓集团逐渐成为各党派在选举中争夺的主要对象或者稳定“票箱”,因此种姓群众便成了各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印度各政党也就无法完全摆脱种姓政治的影响和干系。在印度,一个政党的强大与否主要取决于三方面:(1)种姓基础是否广泛与牢固;(2)该政党与种姓集团的结盟关系如何;(3)在政治斗争中能否得到种姓集团的支持。
  正因如此,印度所有的政党基本上都是这种或那种种姓的代表。印度著名政治家J?P?纳拉扬曾说“印度最大的政党是种姓”。②
  政治种姓化会导致三个严重问题,并必然引起印度政局的动荡,这三个问题是:(1)政党奋斗目标狭隘。为赢得选举,在大选前会向特定种姓人群做出一些承诺,这样虽然能够保证一定的票源,但也流失了更多地选民。并且在选民中会人为地制造对立,影响了印度社会的稳定。(2)上台后施政内容的片面性,过分偏向某一种性的政策,不但会因为阻力重重而难以实施,而且会导致其他种姓集团的不信任,以及政府难以站稳脚跟,并导致政府在短时间内垮台。(3)党内领导人的专制,新兴政党想要谋得发展就要不可避免的依附于种姓政治以及一位极具号召力和影响力的领导。在党的多次重要决策中也没有看到民主决议,而只是玛雅瓦蒂的“一言堂”。
  保留制度的过度发展也在印度社会中制造了新的不平等,并由此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而在印度还有17%的非印度教人口。许多的穆斯林、绝大多数佛教徒和基督教徒渊源于之前各种改宗运动时的“贱民”,他们当初因不堪忍受种姓制度的歧视和压迫而改变了宗教信仰,他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贱民”阶层一样,但却享受不到保留制度带来的任何好处。因此在印度国内,甚至出现了新的改宗行动,在印度中部就有越来越多的基督徒为享受政府向低种姓人群提供的优惠政策而改变了信仰。
  三、种姓制度是印度议会整体水平下降
  印度学术界和新闻界普遍反映,印度议会的整体水平正在下降。这种结果是由许多原因促成的,其中一个最为重要原因便是议员文化水平的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一大批地方政党和低种姓政党的成立,以及逐渐进入议会和邦政府,而改变了议员整体的文化层次。独立之初的议员大多是律师、作家、教师等知识阶层,其中第1届议会中就有153名律师。③
  现存的诸多问题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政党的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在印度大选中实行的是小选区制,即根据该邦人口在全国总人口数中的比重来确定议席数目。此外,就是政客利益高于政党利益。《展望》周刊2003年10月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53%的人认为大部分政客从政都是为了私人利益,并不是廉洁的公民。当回答什么职业对社会最有用时,政客仅排在第14位,仅稍强于黑市商人和皮条客。这个统计虽然看起来有些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问题的严重性。
  四、结论
  从历史上看,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会长期存在,种姓政治对印度政治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印度前总统K?R?纳拉亚南说过:“在一个充斥着种姓的社会里,你得到的是一个充满种姓的民主,或充满种姓的社会主义,或充满种姓的社会主义”。④ 将人们的观念禁锢在特定的愚昧落后上,阻碍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尽管印度政府为清除种姓制度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完成这项任务还需要印度社会花长时间、大力气才有望完成,印度政治的现代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尚劝余.印度政治现代化发展历程探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9-4
  ②林良光主编:《印度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p247
  ③S?S?Awasthy, India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New Delhi: Har-Anand Publications Pvt Ltd, 1999, p?157
  ④Sadhna Chaturvedi:《Political Parties》,B.R.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9,P.88

标签:种姓 印度 消极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