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祝福短信 > 正文

【高考新视角――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近年高考试题出现的以立体图形为载体的轨迹问题,巧妙地整合了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以它的新颖性、综合性而“闪亮登场”,突显了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命题的高考命题改革方向.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从两个方面考虑:(1) 利用曲线的定义;(2) 用解析法求出轨迹方程.下面精析几例,以期窥一斑而见全豹.
  1 利用曲线定义判断轨迹方程
  有些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轨迹问题,可以利用立体几何相关定义、性质、定理来分析动点满足的条件,定性的确定动点满足某种曲线的定义,从而最终确定动点的轨迹.
  
  例1 如图1,正方体中ABCD―A?1B?1C?1D?1,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AP⊥BD?1,则动点P的轨迹是( )
  图1
  ?A.? 线段B?1C
  ?B.? BB?1中点与CC?1中点连成的线段
  ?C.? 线段BC?1
  ?D.? BC中点与BC?1中点连成的线段
  简析:易知BD?1⊥平面AB?1C,而已知BD?1⊥AP,故AP?平面AB?1C,从而 P∈线段B?1C,选?A?.
  
  
  例2 (2008浙江理科10)如图2,AB是平面α的斜线段,A为斜足,若点P在平面α内运动,使得△ABP的面积为定值,则动点P的轨迹是( )
  图2
  ?A.? 圆
  ?B.? 椭圆
  ?C.? 一条直线
  ?D.? 两条平行直线
  简析:若空间中任意点P使得△ABP的面积为定值,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圆柱的侧面.由题设可知,满足题设动点P的轨迹实质上是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圆柱的侧面的问题,轨迹是椭圆,选?A?.
  
  例3 如图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侧面B?1C内一动点,若P到直线BC与直线C?1D?1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 )
  图3
  ?A.? 直线
  ?B.? 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简析:因为P到的C?1D?1距离即为P到C?1的距离.所以在面B?1C内,P到定点C?1的距离与P到定直线BC的距离相等.由圆锥曲线的定义知,动点P的轨迹为抛物线,故选?D.?
  评析:例1――例3以立体几何知识为载体,考查了直线和圆、圆锥曲线的概念等基础知识,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中的知识相互交汇和相互渗透,体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整合应用.
  2 利用解析方法求出轨迹方程
  有些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轨迹问题难以定性确定曲线的特征,可以先明确动点在哪个平面内运动,再利用立体几何相关定义、性质、定理确定动点满足的条件,根据情况在该平面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运用解析几何中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例4 (2011年湖北理14)如图,直角坐标系xOy所在的平面为α,直角坐标系x′O′y′(其中y′轴与y轴重合)所在的平面为β,∠xOx′=45?°?.(1) 已知平面β内有一点P′(22,2),则点P′在平面α内的射影P的坐标为 ;(2) 已知平面β内的曲线C′的方程是(x′-2)?2+2y?2-2=0,则曲线C′在平面α内的射影C的方程是 .
  
  简析:依题设,x=22x′,y=y′.对于(1),易知P的坐标为(2,2);对于(2),将x′=2x,y′=y代入方程得,(2x-2)?2+2y?2-2=0,即(x-1)?2+y?2=1.
  
  例5 (2010重庆理科10)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过其中一条直线且平行于另一条直线的平面内的轨迹是( )
  ?A.? 直线
  ?B.? 椭圆
  ?C.? 抛物线
  ?D.? 双曲线
  简析:可将问题纳入长方体进行讨论,不妨设AD、A?1B?1是满足题设的两条异面直线,易知面ABCD是经过直线AB且与直线A?1D?1平行的平面,设点P是平面内轨迹上任意一点,过点P作PF⊥AD于点F,作PE⊥AB于点E,作PE?1⊥A?1B?1于点E?1,易证A?1B?1⊥面PEE?1.又面AC⊥面AB?1,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PE⊥面AB?1,因此PE⊥EE?1.在面ABCD内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设EE?1=a,设点P(x,y),则PF=x,PE?1=PE?2+EE?2?1=y?2+a?2,由PE?1=PF得,y?2+a?2=x,即x?2a?2-y?2a?2=1,选?D?.
  
  例6 在四棱锥P―ABCD中.AD⊥面PAB.BC⊥面PAB,底面ABCD为梯形,AD=4,BC=8,AB=6,∠APD=∠CPB,满足上述条件的四棱锥的顶点P的轨迹是( )
  
  ?A.? 圆
  ?B.? 不完整的圆
  ?C.? 抛物线
  ?D.? 抛物线的一部分
  简析:因为AD⊥面PAB,BC⊥面PAB,所以AD∥BC,且∠DAP=∠CBP=?Rt?∠.易得?tan?∠APD=ADAP,?tan?∠CPB=BCBP.又∠APD=∠CPB,可得ADAP=BCBP,由AD=4,BC=8得PBPA=2.在平面PAB 内,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B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3,0),B(3,0). 设点P(x,y),则有PBPA=(x-3)?2+y?2(x+3)?2+y?2=2,即x?2+y?2+10x+9=0.由于点P不在直线AB上,故轨迹为一个不完整的圆,选?B?.
  评析:
  例4――例6根据题目的信息,利用空间几何性质,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到平面上,再利用解析几何的方法探求轨迹,是本组例题的闪光之处.
  
  【小试牛刀】
  
  1. 如图7,定点A和B都在平面α内,定点P∈α,PB⊥α,C是α内异于A和B的动点,且PC⊥AC,那么,动点C在平面内的轨迹是( )
  图7
  ?A.? 一条线段,但要去掉两个点
  ?B.? 一个圆,但要去掉两个点
  ?C.? 一个椭圆,但要去掉两个点
  ?D.? 半圆,但要去掉两个点
  
  2. 已知P是正四面体S-ABC的面SBC上的一点,P到面ABC的距离与到点S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的轨迹是( )
  ?A.? 线段
  ?B.? 双曲线
  
  ?C.? 椭圆
  ?D.? 抛物线
  
  图8
  3. 如图8,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点P是平面AC内的动点,若点P到直线A?1D?1的距离等于点P到直线CD的距离,则动点P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 )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椭圆
  ?D.? 直线
  4. 平面α、β、γ两两垂直,点A∈α,A到β、γ距离都是3,P是α上动点,P到β的距离是到A点距离的2倍,则P点轨迹上的点到γ距离的最小值是? ?.
  【参考答案】
  1. ?B?
  2. ?C?
  3. ?B?
  4. 3-3
  【温馨提示】
  1. 解析:因为AC⊥PC,且PC 在面α内的射影为BC.所以AC⊥BC,即∠ACB=?Rt?∠.所以点C的轨迹是以AB 为直径的圆且去掉A,B 两点,选?B?.
  2. 解析:作PO⊥平面ABC于O,作PE⊥BC于E,记∠PEO=α,易得?cos?α=13(二面角),|PO|=?|PE|•??sin?α?|PE|•?sin?α=|PS|?|PS||PE|=?sin?α

标签:立体几何 高考 轨迹 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