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作文素材 > 正文

[关于小学入口教育工作的思考] 小学报名入口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顺利进入小学接受新教育,也就是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成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时至今日,小学入口教育工作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学习的现象有增无减,“幼教与小教两层皮”的矛盾非常突出。为什么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呢?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认清幼小教育的各自特点
  幼儿教育是寓教于乐。幼儿园时代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无知、愚昧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娱乐性,以游戏为主,因而,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经常利用直观教具、具体实物引导幼儿学习;学习环境上,幼儿园的生活是轻松自由的,学习活动是由兴趣引导的,没有硬性的教学指标,不要求孩子们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学习;在行为规范上,幼教突出的是更加生活化,如幼儿上课时可以喝水、如厕,课内讲不完的内容可以延伸课外,进出园的时间上也非常宽松,等等。总之,幼儿园教育孩子是以快乐为目的的,除了孩子健康成长外没有太多要求,幼儿过得无忧无虑。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校园是一个新的,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新天地。教师担任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除了要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外,通常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因而学习的时间变长,教师的说教增加,明显受到纪律的约束,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等德育的趣味性远不及幼儿园的游戏。这一变化在入学初期最容易让孩子感到小学生活的单调、枯燥和乏味。如果不能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顺利过渡,就可能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甚至一生都产生负面影响。
  二、中外基础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很多人认为基础教育是从小学开始,而忽视了幼儿园教育,其实这是个误区。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小学等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而且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目前基础教育显著特征是独生子女多、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依赖性大、重视中小学教育忽视幼儿教育等。这些特征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结构的不合理,缺乏规范;青少年在自理、自立和实践能力上表现较差,重智育轻德育问题普遍存在,缺乏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
  在日本,人们对幼儿教育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留给子女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教育”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座右铭,许多妇女一结婚就放弃工作,开始为将要降生的孩子作精心准备。她们纷纷进短期大学、母亲训练班等,学习幼儿家庭教育方法。早在二战前夕,日本政府就颁布了《保育要领》,这应该是日本关注“幼小衔接”问题的开始,但此后数年日本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2001年3月,日本文部省发表了《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1―2006年幼儿教育发展计划)。在这份计划中,文部省不仅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幼小衔接”的问题,而且详细地提出了进行“幼小衔接”的一些策略。日本幼儿园比英、美晚创办半个世纪,发展速度却超过了他们。为什么其入园率上升得如此之快呢?除了举国上下高度重视之外,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既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又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日本还正式实施“幼小衔接推动班”制度,让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让5岁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起进行以讨论和合作为主要途径的课题学习活动――“协同学习活动”,这对幼儿进入小学将起到衔接作用。从中日教育现状来看,教育的形式和差异较大,我以为日本的“幼小衔接推动班”制度对我们做好小学入口教育或许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解决小学入口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小学入口教育工作就是幼小衔接工作,能实现幼儿向小学身份转升的平稳过渡的教育活动应该说就是很好地解决了小学入口教育问题。
  遵循发展规律这是解决入口教育的大前提,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实施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一个孩子绝不是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在衔接时期,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阶段的特点会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所以不能一味地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是要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
  1.进行平等合作
  在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的关系是不对等的,幼儿园似乎总是“低人一等”。常见的小学入口教育总是幼儿园的幼儿去小学参观访问;入口教育出现的问题似乎总被看做是幼儿园的责任,比较突出的是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这总被认为是幼儿园教育的过错。殊不知,由于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那些本该由小学教授的知识不知不觉已经被幼儿园给包办了。在这个问题上,日本给我们做了一个不错的示范:他们认识到幼儿园和小学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因而幼儿园和小学之间逐渐建立起了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小学教师甚至希望能够向幼儿园教师学习如何设计和组织儿童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说,日本现在的“幼小衔接”不再是幼儿园提早进行学校教育活动,而是幼儿园和小学为了追求共同的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平等合作,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合作关系,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谁向谁靠拢”的问题,“幼小双方都能回到教育的原点”,形成了入口教育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了儿童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新模式。
  2.培养兴趣爱好
  小学入口教育阶段从时间跨度看,大致是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段时期。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需要放弃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转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而兴趣是孩子们认识和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动力源泉,培养孩子们广泛的兴趣可以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强健身体,陶冶情操,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以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个阶段的小教工作者要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战胜困难,避免跌入恐惧上学的低谷。
  3.重视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是主流,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往往会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幼苗,见不得风雨,这是与基础教育相背离的。处在入口处的学生家长,不要给孩子太重的负担,更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应该帮助孩子体验学习的愉快,使之爱学、会学,从而形成健康心理。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之顺利完成小学入口教育的角色转换,并为一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实施小学入口教育的标准
  怎样才算实现了有效衔接平稳过渡,成功实施了小学入口教育呢?我以为可以用三个指标来概括:一是学习感兴趣,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好奇和兴趣,能主动学习,不懂就问;二是活动能合群,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伙伴和好朋友。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三是课堂专心听讲,“生活有条理”,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妥帖,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而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完成。

标签:教育工作 入口 思考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