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作文素材 > 正文

考研作文素材文学作品

时间:2017-03-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考研作文素材文学作品

快速响应:购课即开展择校择专业指导,且有一次更换所报专业课机会;

专属小灶:名师直播互动式教学,真正的“零”起点授课,就是让你入门;

专属辅导:班主任+科目老师,多对一全程辅导,智能讲练结合,随时检验效果;

签约重读:一科不过,全科重读,业内最低重读标准

考研作文素材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考研范文一: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经验

1.考试范围。

南师大2006年及2006年之前都是只考古代文学,2007——2012考的是文学大综合,2013年又突然改回单考古代文学。预测2014年应沿袭2013的范围,但也不排除意外。为全面应对,应以古代文学史的复习为主,并尽早着手准备,尽早开始背诵古代文学知识点,充分利用时间。到9月份密切关注南师大的考纲和书目,以防突变。

2.教材使用。

2012年及2012年之前,南师大规定的用书都是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2013年无指定书目。我读大学时用的是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第二版)》,虽然在2012年备考时买了游国恩的教材,但为了复习起来方便,仍是以袁行霈的为主,游国恩的基本没怎么看。2013年仍看的是袁行霈本。个人认为,采用哪个版本的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定得将某个版本吃透,形成自己的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去涉猎一些其它的教材。切忌多种教材同时并看,患得患失,造成知识和记忆的混乱。涉猎可广,但中心必稳。

3.复习规划。

个人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是“着手时间越早越好,看背遍数越多越好”,2012年由于种种原因,复习不认真,上考场前,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都没来得及看,硬着头皮上战场,大约40~50分的题都没做;2013年,觉得二战毕竟有些知识基础,所以9月份中旬才开始着手,也懒懒散散,到上考场前,英语真题只做了一遍、政治大纲只看了一遍、教材只看了一遍,专题背诵只背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后面的明清和近代史部分在考前两天才开始突击,又是弄得神经绷张、内心惶恐、懊悔万分。

一定要从早准备,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并能严格执行。考试之前,你总会听到大家抱怨书没看完,题没背好,所以,你要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扎实看书、多轮背诵,这一点很重要。个人建议专业课复习最好能有三轮:第一轮,看书、做笔记;第二轮,结合笔记再看书,能够看到笔记后还原出教材的大致内容;第三轮,做真题,背知识点。再次强调教材和真题的重要性,万万不可马虎。此外,看教材时,注意积累一些文学事例、作家概况、代表作品等,作为专业课二中写作的备用素材。

4.参考辅书。

古代文学史也有各种考研辅导书,我手里有两本,一本是齐鲁书社出版的李杰、顾大鹏等编纂的《学习辅导与习题集》,一本是崇文书局和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出版的万献初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这两本大都是以袁行霈的教材为基础,大段的摘抄撮合而成,其中顾大鹏版较为系统详细,但涉猎面比较窄;万献初版涉猎面较广,但又繁杂、混乱,二者各有利弊。我做真题时的参考答案以顾大鹏版辅导书和大学笔记为主,佐以万献初版习题和所购买的南师大答案。

需要说明的是,我所购买的真题答案有两份,一份是从专门卖真题的中介人

手中买来的,不仅很多题目没有给出答案,而且部分答案的内容本身就有错误,更有甚者是直接从百度上复制粘贴的一大段,很不权威。另一份是从一位2011年考上南师大的一位学姐那里买的她自己做的真题答案,题目较全,但答案太过简略和个性化,名词解释题往往只有一两句话,简答论述题往往只罗列三四个要点,看的我云里雾里,难以详明。

最终,我还是亲自将真题做了一遍。所以,希望大家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辅导书或者购买谁的答案,都要将其作为参考,最好还是自己认认真真地总结、重做。思考之后的接受与创新,一方面有利于训练思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记忆。

5.专业写作。

关于专业评论与写作这方面,我也没什么好的复习方法,先前从中介人手中买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但大都是条条框框的泛泛之谈和一些摘录的名家评论范文,实用性不强,看了一眼就再也没碰。

个人认为,复习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一定的古代文论知识,对一些理论概念(诸如“诗言志”“发愤著书”“诗缘情而绮靡”“不平则鸣”“穷而后工”“滋味说”“意境说”等等)有基本的了解。古代文论批评史的教材有很多,我参阅的是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

二、翻阅一下古代文论作品选,就像看文学史要看文学作品选一样,学文论也得看文论作品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某一理论点的产生背景、内容涵义、论述方式等。文选版本也很多,我看的是陈洪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南开大学出版社)。

三、积累一些文学事例和写作素材,如上面所提到的,大家在看文学史的过程中,除了记忆知识要点外,也要关注文学事例,某作家的生平事迹和风格主张、某流派的产生流变、某文体的演绎突变等都要心中有数。

例如,2011年的“继承与创新”论题,就可以用唐诗对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继承与创新、中唐诗人为的求变寻异、宋诗对唐诗的因革、杜甫的集大成与开后世、李商隐的学于杜而异于杜等事例为证。2010年的“不平则鸣”论题,就可以用屈原、司马迁、左思、鲍照、韩愈、孟郊、辛弃疾等等的事例为素材。

四、研读一些名家学者的理论文章。

买几本学术杂志或者从中国知网、CNKI上下载一些论文,认真分析作者是如何立题定位、论述分层、结构框架、分析事例、运用语言的,这将对你的写作有很大的启发。记得上大学时,有一次去期刊阅览室,就看到有一本学术期刊刊登的几篇文章,都是著名的学者大师关于“文学的通与变“的讨论,很接近南师大的“继承与创新”,让我受益颇多。

总之,“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的基础”,以教材和真题为基础为根本,以习题和杂志等为扩充为延伸,多看、多想、多阅、多背,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好准备。原文地址: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经验

1.考试范围。

南师大2006年及2006年之前都是只考古代文学,2007——2012考的是文学大综合,2013年又突然改回单考古代文学。预测2014年应沿袭2013的范围,但也不排除意外。为全面应对,应以古代文学史的复习为主,并尽早着手准备,尽早开始背诵古代文学知识点,充分利用时间。到9月份密切关注南师大的考纲和书目,以防突变。

2.教材使用。

2012年及2012年之前,南师大规定的用书都是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2013年无指定书目。我读大学时用的是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第二版)》,虽然在2012年备考时买了游国恩的教材,但为了复习起来方便,仍是以袁行霈的为主,游国恩的基本没怎么看。2013年仍看的是袁行霈本。个人认为,采用哪个版本的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定得将某个版本吃透,形成自己的系统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去涉猎一些其它的教材。切忌多种教材同时并看,患得患失,造成知识和记忆的混乱。涉猎可广,但中心必稳。

3.复习规划。

个人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是“着手时间越早越好,看背遍数越多越好”,2012年由于种种原因,复习不认真,上考场前,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和文学理论都没来得及看,硬着头皮上战场,大约40~50分的题都没做;2013年,觉得二战毕竟有些知识基础,所以9月份中旬才开始着手,也懒懒散散,到上考场前,英语真题只做了一遍、政治大纲只看了一遍、教材只看了一遍,专题背诵只背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后面的明清和近代史部分在考前两天才开始突击,又是弄得神经绷张、内心惶恐、懊悔万分。

一定要从早准备,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并能严格执行。考试之前,你总会听到大家抱怨书没看完,题没背好,所以,你要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扎实看书、多轮背诵,这一点很重要。个人建议专业课复习最好能有三轮:第一轮,看书、做笔记;第二轮,结合笔记再看书,能够看到笔记后还原出教材的大致内容;第三轮,做真题,背知识点。再次强调教材和真题的重要性,万万不可马虎。此外,看教材时,注意积累一些文学事例、作家概况、代表作品等,作为专业课二中写作的备用素材。

4.参考辅书。

古代文学史也有各种考研辅导书,我手里有两本,一本是齐鲁书社出版的李杰、顾大鹏等编纂的《学习辅导与习题集》,一本是崇文书局和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出版的万献初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辅导及习题集》。这两本大都是以袁行霈的教材为基础,大段的摘抄撮合而成,其中顾大鹏版较为系统详细,但涉猎面比较窄;万献初版涉猎面较广,但又繁杂、混乱,二者各有利弊。我做真题时的参考答案以顾大鹏版辅导书和大学笔记为主,佐以万献初版习题和所购买的南师大答案。

需要说明的是,我所购买的真题答案有两份,一份是从专门卖真题的中介人

手中买来的,不仅很多题目没有给出答案,而且部分答案的内容本身就有错误,更有甚者是直接从百度上复制粘贴的一大段,很不权威。另一份是从一位2011年考上南师大的一位学姐那里买的她自己做的真题答案,题目较全,但答案太过简略和个性化,名词解释题往往只有一两句话,简答论述题往往只罗列三四个要点,看的我云里雾里,难以详明。

最终,我还是亲自将真题做了一遍。所以,希望大家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辅导书或者购买谁的答案,都要将其作为参考,最好还是自己认认真真地总结、重做。思考之后的接受与创新,一方面有利于训练思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记忆。

5.专业写作。

关于专业评论与写作这方面,我也没什么好的复习方法,先前从中介人手中买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但大都是条条框框的泛泛之谈和一些摘录的名家评论范文,实用性不强,看了一眼就再也没碰。

个人认为,复习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一定的古代文论知识,对一些理论概念(诸如“诗言志”“发愤著书”“诗缘情而绮靡”“不平则鸣”“穷而后工”“滋味说”“意境说”等等)有基本的了解。古代文论批评史的教材有很多,我参阅的是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

二、翻阅一下古代文论作品选,就像看文学史要看文学作品选一样,学文论也得看文论作品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某一理论点的产生背景、内容涵义、论述方式等。文选版本也很多,我看的是陈洪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南开大学出版社)。

三、积累一些文学事例和写作素材,如上面所提到的,大家在看文学史的过程中,除了记忆知识要点外,也要关注文学事例,某作家的生平事迹和风格主张、某流派的产生流变、某文体的演绎突变等都要心中有数。

例如,2011年的“继承与创新”论题,就可以用唐诗对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继承与创新、中唐诗人为的求变寻异、宋诗对唐诗的因革、杜甫的集大成与开后世、李商隐的学于杜而异于杜等事例为证。2010年的“不平则鸣”论题,就可以用屈原、司马迁、左思、鲍照、韩愈、孟郊、辛弃疾等等的事例为素材。

四、研读一些名家学者的理论文章。

买几本学术杂志或者从中国知网、CNKI上下载一些论文,认真分析作者是如何立题定位、论述分层、结构框架、分析事例、运用语言的,这将对你的写作有很大的启发。记得上大学时,有一次去期刊阅览室,就看到有一本学术期刊刊登的几篇文章,都是著名的学者大师关于“文学的通与变“的讨论,很接近南师大的“继承与创新”,让我受益颇多。

总之,“知识是智能的基础,记忆是思维的基础”,以教材和真题为基础为根本,以习题和杂志等为扩充为延伸,多看、多想、多阅、多背,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好准备。

范文二:

一、中国古代文学(考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作品艺术特色、文学流派、文体发展、文艺思潮等等)

★《中国文学史》(四卷) 袁行霈 高教版

《中国文学史》(三卷) 章培恒、骆玉明 复旦版

《中国文学史》(四册) 游国恩 人民文学版

《中国文学史纲要》(四册) 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 北大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文学》卷

所列四本文学教材可彼此参照使用,以便拾遗补缺。对于古代文学史来说,既要面面俱到,又得重点突出,点、线、面结合,得出文学演变的轨迹,方为关键。

袁本较全面,资料翔实,且以描述性语言贯之,脉络分明。

章本时发小论,观点鲜明,论之有据,为评论性文学史。

袁本与章本正好互为补充,推荐为重点教材。

游本虽政治、阶级观点有时过于直露(如对宫体诗),然毕竟是当年数位古代文学研究的大家领衔编写的,又长期作为高校教材,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水平,许多方面影响以后文学史的编写,不可偏废。

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三先生的《纲要》本虽为电大教材,但毕竟是三位的专著,简略有余而也时有可观之处。

如果学有余力,建议看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作为工具书,条目清楚,案例分明,且包揽无余,对于每个时期的文学既有总论,对于作家、作品又颇有定论。正好与文学史教材参照使用,跳出大文学的圈子,从细处考之,不至于万一碰上偏题,无从下手。

另论之需有据,中文考研网提醒大家,对于答题体系大方面掌握后,还是多读原著吧,以便做论述题时不只空空其谈。

古代文学专业基础:本试卷皆是问答题,间或有名词解释,包括古代文论、中国通史、现当代文学

二、古代文论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张少康主编《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对于古代文论,感觉还是从两本文论选入手较好,先读原著,再看分析,一目了然。至于三本教材,以为张本作为个人专著,似乎有些琐碎,且大量用白话译文,读来稍感味淡;郭本用半白话运之,虽有神韵,然表面上枯淡得很,似乎都不适于作为自学教材。倒是王本在行文上要好一些,且有复旦新版本,粗略翻过,体例上也很清晰,推为首选。

三、中国通史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樊树志《国史概要》

对于通史也是既要小处不漏,还得大流通畅。三本中,张本适合自学,毕竟为教

材,且有课后题参照;翦本作为个人专著,盛名之下,其实倒没有多少史趣,不过多年来作为推荐教材,毕竟也得看看;倒是樊本颇具趣味,文笔、选材都具可观之处,也难怪作为高校教材上市后竟入畅销书前列。

四、现当代文学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谢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

对于古代文学方向,现当代的出题似乎有些问题,从前几年的考题可见一斑,2000年是考查了现代的茅盾的《子夜》和当代的新历史小说;2001年则考了一个大题:从一两位现当代作家、作品论述古代文化之影响;2002年则考了最没意思的一题:文学研究会的产生时间、发起人及论点种种,全成了考背书匠的了。反正就泛泛地看几遍这几本教材,对于大多数古代文学的学子来说,现当代实在没多大意思,没办法,中国的考试嘛,熬吧。

五、综合考试(题型:选择、填空。本试卷考题极为琐碎,内容涉及中文系各门课程,其实就是知识点的考察。所以复习重点也就仅在于背知识点。北京大学中文系课程分为三大块:a 汉语:语言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b 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古代文论、西方美学史c 文献:目录、版本、校勘、检索)

1、语言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

《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 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郭锡良) 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西方文论、古代文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伊格尔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郭宏安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方面,一般的通用教材都可,外国文学似乎近来考察较少,尤其近两年几乎没有,当然还得看,不怕一万,还怕万一呢。

3、中国古代史、文献学:

张传玺《历史文献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潘树广《古典文学文献及其检索》 陕西人民出版社

如果潘本难找的话,随便哪本《古典文献学》皆可通用。

以上只是我一家之言,本不足道,希望抛砖引玉,对同道有所帮助,则幸甚大矣。

买书的地点:北大校内、北大南门外海淀图书城、海渊阁书店

《北大中文专业考研秘籍》下载 /mfzlDown.aspx?id=1574

教材上的知识要掌握扎实,这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都不是难事,只要耐心阅读、整理、记忆加上资料的配合都可以搞定,毕竟古代文学只是基础课考的比较浅一些。

同时看看比如说中文考研网的要点精编等资料,慢慢你自己就知道那些重要哪些次要。

另外你还需要了解北大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阶段研究方向,导师的信息和其研究方向、研究成果。

范文三:

先秦文学

上古神话

神 话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刑天舞干戚 鲧禹治水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共工争帝 盘古开辟 海上神山 女娲造人

诗经

诗 经 周南·关雎 周南·芣苢 周南·汉广 邶风·凯风 邶风·谷风

邶风·静女 鄘风·相鼠 鄘风·载驰 卫风·硕人 卫风·氓 王风·黍离 王风·君子于役 郑风·叔于田 郑风·子衿

郑风·野有蔓草 郑风·溱洧 秦风·蒹葭 豳风·七月 豳风·鸱鴞

豳风·东山 小雅·鹿鸣 小雅·伐木 小雅·采薇 小雅·采芑 小雅·节南山 小雅·巷伯 小雅·何草不黄 大雅·生民

周颂·噫嘻 周颂·丰年

历史散文

尚 书 无逸

左 传 曹刿论战 秦晋肴之战 吴公子札来聘 子产不毁乡校 国 语 邵公谏厉王弭谤 叔向贺贫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冯谖客孟尝君 庄辛说楚襄王 鲁仲连义不帝秦

燕昭王求士

诸子散文

?/SPAN> 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季氏将伐颛臾

墨 子 非攻上 公输

孟 子 齐桓晋文之事 天时不如地利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鱼我所欲也

庄 子 逍遥游 养生主 胠箧 秋水

荀 子 劝学 成相 赋篇

辞赋

屈 原 离骚 九歌·湘夫人 九歌·少司命 九歌·山鬼 九歌·国殇

九章·涉江 九章·哀郢 九章·橘颂 天问 招魂 远游

宋 玉 九辩(节选) 高唐赋(节选) 风赋 登徒子好色赋 对楚王

秦汉文学

散文

吕不韦 贵公 察今

李 斯 谏逐客书

贾 谊 过秦论(上)

邹 阳 狱中上梁王书

司马迁 项羽本纪 孟尝君列传

晁 错 论贵粟疏

班 固 苏武传

王 充 艺增篇

马第伯 封禅仪记

辞赋

枚 乘 七发

贾 谊 吊屈原赋

司马相如 子虚赋 长门赋

司马 迁 悲士不遇赋

张 衡 归田赋

赵 壹 刺世疾邪赋

诗歌

项 羽 垓下歌

刘 邦 大风歌

刘 彻 秋风辞

刘细君 悲愁歌

辛延年 羽林郎

梁 鸿 五噫歌

张 衡 四愁诗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西北有高楼

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

两汉乐府

乐 府 有所思 上邪 陌上桑 焦仲卿妻 涉江采芙蓉迢迢

魏晋南北朝文学

诗歌

曹 操 蒿里行 短歌行 苦寒行 观沧海 龟虽寿

陈 琳 饮马长城窟行

阮 瑀 驾出北郭门行

徐 干 答刘桢诗 室思

刘 桢 赠从弟(泛泛东流水) 其二(亭亭山上松) 赠徐干

王 粲 七哀诗(西京乱无象) 其二(荆蛮非我乡)

蔡 琰 悲愤诗

曹 丕 燕歌行 杂诗(西北有浮云)

曹 植 送应氏(步登北芒坂) 其二(清时难屡得) 白马篇 美女篇 野田黄雀行

赠白马王彪 杂诗(高台多悲风) 其二(仆夫早严驾) 其三(飞观百余尺)

七哀

阮 籍 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其二(嘉树下成蹊) 其三(独坐空堂上) 其

四(驾言发魏都) 其五(壮士何忼慨)

嵇 康 赠秀才入军(良马既闲) 其二(息徒兰圃)

张 华 情诗

潘 岳 悼亡诗

左 思 咏怀(弱冠弄柔瀚) 其二(郁郁涧底松) 其三(皓天舒白日) 其

四(荆轲饮燕市) 杂诗

陆 机 赴洛道中作 猛虎行 拟明月何皎皎

张 协 杂诗

刘 琨 扶风歌 重赠卢谌

郭 璞 游仙诗(京华游侠窟) 其二(逸翮思拂霄)

孙 绰 秋日

陶渊明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愿) 其二(种豆南山下) 其二(少年罕人事) 杂

诗(白日沦西河)

颜延之 阮步兵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登池上楼 石壁精舍还湖中

鲍 照 拟行路难(泄水置平地) 其二(对案不能食) 行京口至竹里 代

出自蓟北门行 代白头吟 拟古

沈 约 登玄畅楼 秋晨羁怨望思归 别范安成

谢 朓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之宣城郡

出新林浦向板桥 游东田

王 融 临高台 巫山高

何 逊 相送 慈姥矶

阴 铿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晚出新亭

萧 悫 秋思

邢 邵 思公子

魏 收 挟琴歌

王 褒 渡河北

庾 信 乌夜啼 寄王琳 拟咏怀(榆关断音信) 其二(寻思万户侯) 乐府民歌 西洲曲 木兰诗 长干曲 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选四) 读曲歌(八

十九首选二) 莫愁乐(二首) 襄阳乐(九首选二) 折杨柳枝歌(四首选二) 陇头歌辞(三首) 敕勒歌

散文·辞赋

曹 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 丕

曹 植

王 粲

嵇 康

向 秀

刘 伶

潘 岳

王羲之

陶渊明

傅 亮

颜延之

鲍 照

江 淹

陶弘景

丘 迟

刘 勰

吴 均

郦道元

杨炫之 与朝歌令吴质书 求自试表 洛神赋 登楼赋 与山巨源绝交书 思旧赋 酒德颂 秋兴赋 兰亭集序 五柳先生传 归去来兮辞 为宋公至洛阳 五陵表 陶征士诔 芜城赋 别赋 答谢中书书 与陈伯之书 物色 与朱元思书 三峡 景明寺

徐 陵 玉台新咏序

庾 信 哀江南赋序

小说

博物志 八月浮槎

搜神记 三王传 紫玉

世说新语 王恭从会稽还 谢安与诸人泛海

有才理 王蓝田性急

幽明录 刘晨阮肇

隋唐五代文学

诗歌

卢思道 从军行(朔方烽火照甘泉)

杨 素 出塞(汉虏未和亲)

薛道衡 人日思归

杨 广 春江花月夜(暮江不平 )

王 绩 野望

上官仪 奉和山夜临秋

骆宾王 在狱咏蝉

卢照邻 长安古意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杨 炯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王子尝暂寄人空宅住钟季士精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宋之问 度大庾岭

沈佺期 古意呈乔补阙知之

陈子昂 感遇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张九龄 感遇(江南有丹橘)

王 干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之涣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夜归鹿门寺 岳阳楼 早寒江上有怀 夏日南亭怀辛大

李 颀 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王昌龄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芙蓉楼送

辛渐

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 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王 维 渭川田家 终南山 山居秋暝 观猎 汉江临泛 使至塞

上 鸟鸣礀 送元二使安西

常 建 题破山寺禅院

高 适 燕歌行 人日寄杜二拾遗 封丘县

岑 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 白 古风(西上莲花山) 蜀道难 将进酒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

斤) 长干行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渡荆门送别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登金陵凤凰台

崔 颢 黄鹤楼

杜 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兵车行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月

夜 春望

石壕吏 蜀相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秋兴八首(玉露凋伤枫树

林)

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登高 登岳阳楼

元 结 春陵行并序

钱 起 省试湘灵鼓瑟

刘长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顾 况 囝 苔藓山歌

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

韦应物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滁州西涧

李 端 听夜雨寄卢纶

卢 纶 塞下曲(岳飞雁飞高)

韩 翃 寒食日即事

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春夜闻笛

孟 郊 秋怀(秋夜颜色冰) 游终南山

张 籍 野老歌 秋思

王 建 田家行 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

韩 愈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听颖师弹琴 左迁至蓝关示侄

孙湘

刘禹锡 蜀先主庙 西塞山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秋词 白居易 上阳白发人 井底引银瓶 长恨歌 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 问

刘十九 、钱塘湖春行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故亲

酬曹侍御过象见寄

元 稹 连昌宫词 三遣悲怀

贾 岛 忆江上吴处士

李 贺 李凭箜篌引 雁门太守行 梦天 秋来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

序 致酒行

许 浑 咸阳西门城楼晚眺 金陵怀古

杜 牧 过华清宫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九日齐山李商隐

温庭筠

罗 隐

皮日休

陆龟蒙

韦 庄

聂夷中

韩 偓

杜荀鹤

郑 谷

散文

王 勃

骆宾王

王 维 登 赤壁 泊秦淮 山行 锦瑟 夜雨寄北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难) 马嵬 商山早行 中秋夜不见月 橡媪叹 春夕酒醒 忆昔 咏田家 已凉 山中寡妇 旅泊遇军中叛乱示同志 鹧鸪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元 结 右溪记

韩 愈 进学解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柳宗元 种树郭橐駞传 蝜蝂传 始得西山宴游记

杜 牧 阿房宫赋

皮日休 读司马法

罗 隐

传奇

元 稹

敦煌词

李 白

张志和

刘禹锡

白居易

温庭筠

韦 庄

冯延巳

李 璟

李 煜 英雄之言 莺莺传 菩萨蛮(枕前发尽) 望江南(莫攀我) 菩萨蛮(敦煌古往) 鹊踏枝(叵耐灵鹤) 菩萨蛮(平林漠漠) 忆秦娥(箫声咽) 渔父(西塞山前) 忆江南(春去也) 竹枝(山桃红花) 竹枝(杨柳青青) 忆江南(三首) 长相思(汴水流) 菩萨蛮(小山重叠) 菩萨蛮(水晶帘里玻璃枕) 更漏子(玉炉香) 梦江南(梳洗罢) 菩萨蛮(红楼别夜) 菩萨蛮(人人尽说) 思帝乡(春日游) 鹊踏枝(谁道闲情) 谒金门(风乍起) 浣溪沙(菡萏香销) 玉楼春(晚妆初了) 清平乐(别来春半) 乌夜啼(无言独上) 浪

淘沙(帘外雨潺潺) 虞美人(春花秋月)

宋金文学

柳 永

范仲淹

张 先

冷)

晏 殊

欧阳修

带)

王安石

苏 轼

林)

晏几道

黄庭坚

秦 观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定风波(自春来) 满江红(离恨千愁) 望海潮(东南形胜) 八声甘州(对潇潇) 忆帝京(薄衾小枕) 鹤冲天(黄金榜上) 苏幕遮(碧云天) 渔价傲(塞下秋来) 御街行(纷纷堕叶) 天仙子(水调数声) 木兰花(龙头蚱蜢) 青门引(乍暖还轻浣溪沙(一曲新词) 鹊踏枝(槛菊愁烟) 破阵子(燕子来时) 朝中措(平山兰槛) 踏莎行(候馆梅残) 南歌子(凤髻金泥桂枝香(登临送目)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江神子(十年生死) 江神子(老夫聊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浣溪沙(簌簌衣巾)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定风波(莫听穿西江月(照野弥弥) 念奴娇(大江东去) 临江仙(夜饮东坡) 水龙吟(似花还是) 临江仙(梦后楼台) 鹧鸪天(彩袖殷勤) 少年游(离多最是) 念奴娇(断虹霁雨) 清平乐(春归何处) 满庭芳(山抹微云) 八六子(倚危亭) 踏莎行(雾失楼台)

鹊桥仙(纤云弄巧) 千秋岁(水边沙外) 阮郎归(潇湘门外)

贺 铸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鹧鸪天(重过阊门) 青玉案(凌波不过)

晁补之 摸鱼儿(买陂塘)

周邦彦 满庭芳(凤老莺雏) 少年游(并刀如水) 六丑(正单衣试酒) 朱敦儒

杖)

李 纲

李清照

朱淑真

陈与义

张元干

岳 飞

兰陵王(柳阴直) 西河(佳丽地) 鹧鸪天(我是清都) 卜算子(旅燕向南飞) 朝中错(先生筇喜迁莺(边城寒早) 苏武令(塞上风高)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觬) 一剪梅(红藕香残) 醉花阴(薄雾浓云) 声声慢(寻寻觅觅) 武陵春(风住尘香) 永遇乐(落日溶金) 渔家傲(天接云涛) 剪字木兰花(独行独坐) 清平乐(匘烟撩露) 点绛唇(寒食今年) 临江仙(忆昔午桥) 石州慢(雨急云飞)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满江红(怒发冲冠)

范文四:

一,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02.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03.唐宋文学研究

04.元明清文学研究

初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631文学综合

838文学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02.袁行霈等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0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04.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3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05. 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

06.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07.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二,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汉魏六朝文学

02唐宋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202俄、203日任选

③716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

④828 中国古代文学史

参考书目 716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

828中国古代文学史

1、《中国古代文学史》,马积高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

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复试备注 复试笔试科目:

写作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①中国文学批评史

②古代汉语

业一716 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

专业二828 中国古代文学史 1、《中国古代文学史》,马积高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科生上课用的书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这套书有四册

《中国古代文学史》,马积高 黄钧 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这套书有三本,分上、中、下

三,吉林大学

研究方向 01隋唐五代文学

02宋代文学

03辽金文学

04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5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

④808中国文学史

参考书目 文学综合: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本;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欧美文学史》李尚信,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复试备注 复试

科目:

专业综合课(文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 写作、现代汉语

四,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南北朝文学

03唐宋文学

04元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52中国古代文学史?④873中国文化史

参考书目 初加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版社、1996年

《中国古代文学史》以上三种任选其一、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上二种任选其一 李道英、刘孝严、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年

《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文化史》(插图本)以上三种任选其一、许结、花城出版社2006年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2002年

《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导师名单 高长山 曹胜高 周奇文 陈向春 黄季鸿

复试备注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古代汉语②文艺理论

复试科目:专业经典名著阅读

参考书目:参见东北师大文学院主页·研究生专栏,“本科学生必读书目”目录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书籍

15河北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

03宋元明清文学

04中国文学批评史

05词曲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606文学基础

④811中国古代文学

参考书目 606文学基础

《简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骆玉明

《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吴中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新一版,1-12章)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版,黄修己

《外国文学史》(修订版)(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朱维之主编

811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4)册,人民出版社205年版,袁世硕

《中国文学史》(1-4)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袁行霈

复试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1—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4册,人民文学出版社,袁世硕

加试参考书目:

《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王力

《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童庆炳主编

复试备注 复试:中国文学史

同等学力:古代汉语,文学理论

西北大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8中国古代文学史④812综合二(含古代文论、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

参考书目 608中国古代文学史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文学作品选注》,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

812综合二(含古代文论、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

1.《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古代汉语》郭锡良著,商务印书馆;

3.《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

复试参考书目:

1.《先秦文学史》褚斌杰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唐代文学史》(上、下),乔象锺、陈铁民主编;

3.《宋代文学史》(上、下),孙望、常国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4.《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四册),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

导师名单 李浩

贾三强刘卫平

方蕴华

张文利

孙尚勇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

扬州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唐文学

02唐宋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04古代旅游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30中国古代文学史

④811文学阅读与评论

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三编六册本) 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古代文学典籍解析

范文五:

各院校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西北大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8中国古代文学史④812综合二(含古代文论、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 参考书目 608中国古代文学史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文学作品选注》,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

812综合二(含古代文论、古代汉语、古典文献学)

1.《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古代汉语》郭锡良著,商务印书馆;

3.《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

复试参考书目:

1.《先秦文学史》褚斌杰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唐代文学史》(上、下),乔象锺、陈铁民主编;

3.《宋代文学史》(上、下),孙望、常国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4.《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四册),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

导师名单 李浩

贾三强刘卫平

方蕴华

张文利

孙尚勇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史

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02.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03.唐宋文学研究

04.元明清文学研究

初试科目 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201英语(含法律硕士)

631文学综合

838文学专业基础

参考书目 0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02.袁行霈等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0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04.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3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05. 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

06.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07.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西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南北朝文学

03隋唐五代文学

04宋代文学

05元明清文学

06近代文学

07中国文学批评史

初试科目 ①政治理论101

②英201或俄202或日203选一

③中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608

④汉语与写作(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809

复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Ⅰ934

参考书目 608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609高级英语

《新编英语教程》(5—8)李观仪主编,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934中国古代文学Ⅰ

《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复试备注 同等学力加试:

1.中国现当代文学Ⅱ

2.中国古代文学Ⅱ

天津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02唐宋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37中国古代文学史

④866中文专业文学基础常识

参考书目 637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袁行霈主编

866中文专业文学基础常识

1《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2002,袁行霈;

2《文学理论教程》高教出版社1998,童庆炳等;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钱理群等;

4《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金汉;

5《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亚非卷)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朱维之等 哈尔滨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汉魏六朝文学

02唐宋文学

03宋元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选一

③601语言学概论

④801中国文学史

参考书目 ①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复试备注 复试:中国古代文学名作分析

西南大学

研究方向 01诗词学

02先秦至隋文学

03唐宋文学

04元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626文论与写作

④853中外文学史

参考书目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史》 ,郭预衡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朱维之、赵澧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导师名单

钟振振教 授 刘明华教 授 杨理论副教授 韩云波教 授

张桂萍副教授 刘明华教 授 黄大宏副教授 胥洪泉教 授

何宗美教 授

复试备注 本专业各方向复试:

1、外语;2、所考方向

本专业各方向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1、古代汉语;2、现代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02.唐宋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

203日语

③611文学理论

④818中外文学史

参考书目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学科教学(语文)

《现代汉语》黄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教育出版社

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

中国古代文学

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加试科目:

①文学批评写作

②中国文学史

湖北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汉魏六朝文学

02唐宋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20专业论文写作

④825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

参考书目 620专业论文写作

语言或文学专业学术小论文写作

825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

1.《古代汉语》(第一册)(校订重排本),王力,1999年5月第三版

2.《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 复试科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次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

江南大学

研究方向 01古代文学与文化

02中国诗学

03中国古代文学史

04中国食品文化研究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10中国古代文学

④831文学概论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概论: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四卷本)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欧美文学: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部分)郑克鲁主编高教出版社 2006修订版 《外国文学史》.朱维之.南开大学出版社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古代汉语

辽宁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红学’与小说文化研究

02魏晋至唐文学研究

03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

04宋代文学研究

05元明清文学研究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7古代汉语与文学概论(各75分)

④810中国古代文学

参考书目 607

《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王力主编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教出版社、童庆炳

810

《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袁行霈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册)

中国现代文学

钱立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复试备注 复试:古代文学作品研究

同等学力加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

兰州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

02魏晋南北朝文学

03唐宋文学

04元明清文学

05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06中国戏剧史

07中国文学批评史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选一

③617中国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

④833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参考书

《中国文学史发展纲要》,庆振轩等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下),雷达等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复试备注 复试笔试科目:古代文学评论

同等学力加试:

1.古代汉语

2.古代文学史

苏州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

02唐宋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04近代文学

05古典小说、戏曲

06文学文献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8文学基础综合

④820评论写作(1)

参考书目 初试:

1、鲁枢元、刘锋杰、姚鹤鸣主编,《文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2、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3、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四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复试:

1、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或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备注 复试:

1、中国古代文学(笔试)

2、综合(面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古代汉语

②现当代文学

文学基础综合含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02 唐宋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719文学综合基础

④818写作

参考书目 719文学综合基础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18写作 命题作文。参考书任选

复试备注 复试专业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

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生加试科目:《现代汉语》、《作品赏析》。

湖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汉魏六朝文学

02唐宋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202俄、203日任选

③716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

④828 中国古代文学史

参考书目 716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

828中国古代文学史

1、《中国古代文学史》,马积高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

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复试备注 复试笔试科目:

写作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①中国文学批评史

②古代汉语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02 唐宋文学

03 元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

②201英或202俄或203日

③618作文(A)

④847文学基础(A)

参考书目 618作文(A)

大作文:20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要写成诗歌或议论文。

小作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不要写成诗歌。

847文学基础(A)

含文艺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内容包括美学、中西

方文论、作家作品、文学史。

徐州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02唐宋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04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

②201英语(含法律硕士)或202俄语(含法律硕士)或203日语(含法律硕士) ③624中国古代文学史

④831短论写作

参考书目 624中国古代文学史

①《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扬州大学

研究方向 01先唐文学

02唐宋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04古代旅游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30中国古代文学史

④811文学阅读与评论

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三编六册本) 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复试备注 复试科目:古代文学典籍解析

武汉大学

研究方向 01 先秦两汉文学

02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03 宋元文学

04 明清文学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

③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部分含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

④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

复试备注 复试笔试科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写作②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范文六:

一 诗歌

【重点】魏晋隋唐——宋——先秦两汉

【考点】

1魏晋隋唐:

大题:建安风骨/

小题:吴声西曲/沈诗任笔/徐庾体/太康文学/郊寒岛瘦/温李

2宋代: 大题:宋初至庆历诗风演变/黄庭坚诗论及其创作艺术成就/陆游.杨万里。范成大乡村题材诗

小题:《四时田园杂兴》、《青琐高议》、《诗集传》

3先秦两汉:

大题:《诗》《骚》比兴手法异同、《诗经》六义、《楚辞》与《汉赋》的联系

小题:二南、三家诗、《涉江》

【分析】不难看出,大题出重点,小体稍偏一点是基本特点。《诗》《骚》是源头,各自特点风格以及对后代诗歌的影响一定要搞得很清楚(有一年复试题据说就是楚辞作品分析)。接下来的汉诗和魏诗是抒情诗自国风以来一大转关,所以也是出题的重点。南朝诗歌喜欢考诗人比较,以及一些名词是可以看出来的。初盛唐诗风的演变,中唐诗风的转变以及下开宋调,宋初的诗文革新,这些大的趋势都属于可以预见,可以重点准备的。推荐一本许学夷的《诗源辨体》,仔细阅读原著并且有了自己的感想之后再去印证这本书,这些大题都可以不在话下。如果不放心,葛晓音教授有一本《汉唐文学的嬗变》里面对相关问题都有研究,可以参看。但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作品,不要过于迷信。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有一本《中国诗史》,读了也很有好处。不过前提是一定要细读过原著。把这些源流演变都了然于胸了,还有古今中外学者的辅佐,考什么都不怕。

二 文

【重点】先秦两汉-唐宋古文

【考点】

1大题:屈原老子艺术特色比较、《论》《孟》《庄》《韩》不同风格、先秦散文文学史地位、诸子散文从语录体到论说体的演变、《庄子》与《韩非子》寓言的异同、以《史记》为中心论述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发展、北宋古文运动对唐代古文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2小题:两都赋、二京赋/太史公书/七体

【分析】不难看出,诸子散文和史传文学是历年命题的重点,而唐宋古文运动这么重要的东东只考过一年。所以散文的复习放在这两大重点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虽然汉赋都是考小题,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像有一年复试就考了“汉赋的文学史地位”。推荐一本郭豫衡先生的《中国散文简史》,里面对史传文学尤其是《史》《汉》的比较非常好。我对诸子散文没什么心得,又不可能一一去读,懒人的办法就是多读几套文学史,把不同的观点汇集起来,嘻嘻搞定。不过好歹还是要读些选段滴。

三 小说

【重点】明清近代-现代-魏晋隋唐-近代

【考点】

1大题:六朝志怪小说特点并举三部代表作、《三》《水》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成就、《三》虚实之争、对比《儒林外史》中杜少卿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根据文言小说发展分析《聊斋》文体特征、举《聊斋》两部代表作分析其艺术构思,问题特征,表现手法、近代小说界革命的理论与创作分析

2小题:明清文学短篇小说、狭邪小说、雷蜂塔传奇、神魔小说、《清平山堂话本》、《孽海花》

【分析】六朝志怪这么重要,在十年中只考了一年(不过今年复试又考了)。没有想到今年近代的竟然会考一个大题,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复习小说,在把文学史的脉络沥清后,推荐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非常好滴。最好重点看。小题一举囊括。不过大题可能比较不够,因为这本书说到《三》《水》这些最热门的小说时观点都很简洁,所以如果想再发挥一点,程毅中先生的《唐代小说史》《宋元小说史》,中华书局出的一本《古典小说十讲》,都是懒人速成的好书。有细节有分析哦。另外刘勇强教授研究西游记的《奇特的精神漫游》写得十分活泼又有见地,可以加深对西游记的了解。对了,林庚先生《中国文学简史》里对明清小说的分析也非常好,很有帮助滴。

四 戏曲

【重点】宋元-明清

【考点】

1大题:分析《汉宫秋》元帝回宫一段艺术特色、论关汉卿喜剧创作、汤沈戏剧创作的不同主张、《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特点及其戏曲史地位

2小题:《元曲选》、连珠体、衬字、《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太和正音谱》、花雅之争

【分析】元杂剧,明清传奇显然是重点所在。建议一定要细读完几部经典。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把文学史摸熟,问题应该不大。有一本《中国古典剧论概要》(蔡钟翔),可以看一看。推荐级别不高。

五 词

【重点】宋-清

【考点】

1 大题:南唐五代词对北宋词的影响、辛弃疾词成就及其对南宋词坛的影响、“易安体”

2小题:常州词派

【分析】建议拿一本比较厚比较权威的词选从头读下来。比如《唐宋词鉴赏辞典》。当然挑热门词人读。西蜀,南唐,北宋绝对是重中之重。然后就是把大词人们各自的风格,在词史的地位弄清楚。姜夔和吴文英也要注意。推荐《人间词话》任首辅。常州词派,唉,考了又考,一定要弄清楚。

六 文论

【重点】魏晋隋唐-明清-先秦两汉-现代

【考点】

1 大题:“文以气为主”观点的文论史地位,影响、评价《典论论文》、评价《诗品》、刘勰钟嵘文艺思想比较、《文赋》关于创作灵感的观点、“文”与“笔”、从“诗言志”到“诗缘情”、初唐史臣文学观、白居易诗论、元白诗论评价

性灵派理论源流演变、神韵说

2小题:《诗式》、《文镜秘府论》、意境

【分析】魏晋文论绝对是重中之中。文论参考书很多。自己选择好用的就好了。不过这一部分我因为去听了张健老师的课《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收获很大。考试前一晚翻了翻听课笔记,觉得很放心。因为这些问题张老师全都讲得一清二楚,等于给出了一个参考答案。呵呵。不过还是要看文论的原文,要体会它,并用它来观照文学作品,产生自己的想法。

七 历史

【重点】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

【考点】

1 大题:论汉初文景之治与修养生息政策、评论汉武帝、党锢之祸与东汉晚期政治

从汉到唐选举制度的变迁、孝文帝迁洛和改革的措施结果意义、唐代与域外文化交流

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的过程

明代对外关系及政策

2小题:西周“共和”、三家分晋、党锢之祸

淝水之战、甘露之变

陈桥兵变、新旧党争、熙宁更化、”绍兴和议“、元朝行省制度

【分析】历史的准备应该说是最好把握的。历朝历代跟文学有关的大事件就是考试的重点。像宋代,初期的变法党争,与辽金的和战,是两大重点。其余的也都可以看出来,考到的历史题都可以说是对该朝代意义重大的事件。基本史实掌握之后,我觉得樊树志的《国史概要》,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比较能帮助更好地发挥。当然不用从头读到尾,挑重点章节读就好了。

八 文献

【重点】宋元-明清

【考点】三通、明清中央政府编撰的类书丛书一 诗歌

【重点】魏晋隋唐——宋——先秦两汉

【考点】

1魏晋隋唐:

大题:建安风骨/

小题:吴声西曲/沈诗任笔/徐庾体/太康文学/郊寒岛瘦/温李

2宋代: 大题:宋初至庆历诗风演变/黄庭坚诗论及其创作艺术成就/陆游.杨万里。范成大乡村题材诗

小题:《四时田园杂兴》、《青琐高议》、《诗集传》

3先秦两汉:

大题:《诗》《骚》比兴手法异同、《诗经》六义、《楚辞》与《汉赋》的联系

小题:二南、三家诗、《涉江》

【分析】不难看出,大题出重点,小体稍偏一点是基本特点。《诗》《骚》是源头,各自特点风格以及对后代诗歌的影响一定要搞得很清楚(有一年复试题据说就是楚辞作品分析)。接下来的汉诗和魏诗是抒情诗自国风以来一大转关,所以也是出题的重点。南朝诗歌喜欢考诗人比较,以及一些名词是可以看出来的。初盛唐诗风的演变,中唐诗风的转变以及下开宋调,宋初的诗文革新,这些大的趋势都属于可以预见,可以重点准备的。推荐一本许学夷的《诗源辨体》,仔细阅读原著并且有了自己的感想之后再去印证这本书,这些大题都可以不在话下。如果不放心,葛晓音教授有一本《汉唐文学的嬗变》里面对相关问题都有研究,可以参看。但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作品,不要过于迷信。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有一本《中国诗史》,读了也很有好处。不过前提是一定要细读过原著。把这些源流演变都了然于胸了,还有古今中外学者的辅佐,考什么都不怕。

二 文

【重点】先秦两汉-唐宋古文

【考点】

1大题:屈原老子艺术特色比较、《论》《孟》《庄》《韩》不同风格、先秦散文文学史地位、诸子散文从语录体到论说体的演变、《庄子》与《韩非子》寓言的异同、以《史记》为中心论述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发展、北宋古文运动对唐代古文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2小题:两都赋、二京赋/太史公书/七体

【分析】不难看出,诸子散文和史传文学是历年命题的重点,而唐宋古文运动这么重要的东东只考过一年。所以散文的复习放在这两大重点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虽然汉赋都是考小题,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像有一年复试就考了“汉赋的文学史地位”。推荐一本郭豫衡先生的《中国散文简史》,里面对史传文学尤其是《史》《汉》的比较非常好。我对诸子散文没什么心得,又不可能一一去读,懒人的办法就是多读几套文学史,把不同的观点汇集起来,嘻嘻搞定。不过好歹还是要读些选段滴。

三 小说

【重点】明清近代-现代-魏晋隋唐-近代

【考点】

1大题:六朝志怪小说特点并举三部代表作、《三》《水》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成就、《三》虚实之争、对比《儒林外史》中杜少卿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根据文言小说发展分析《聊斋》文体特征、举《聊斋》两部代表作分析其艺术构思,问题特征,表现手法、近代小说界革命的理论与创作分析

2小题:明清文学短篇小说、狭邪小说、雷蜂塔传奇、神魔小说、《清平山堂话本》、《孽海花》

【分析】六朝志怪这么重要,在十年中只考了一年(不过今年复试又考了)。没有想到今年近代的竟然会考一个大题,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复习小说,在把文学史的脉络沥清后,推荐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非常好滴。最好重点看。小题一举囊括。不过大题可能比较不够,因为这本书说到《三》《水》这些最热门的小说时观点都很简洁,所以如果想再发挥一点,程毅中先生的《唐代小说史》《宋元小说史》,中华书局出的一本《古典小说十讲》,都是懒人速成的好书。有细节有分析哦。另外刘勇强教授研究西游记的《奇特的精神漫游》写得十分活泼又有见地,可以加深对西游记的了解。对了,林庚先生《中国文学简史》里对明清小说的分析也非常好,很有帮助滴。

四 戏曲

【重点】宋元-明清

【考点】

1大题:分析《汉宫秋》元帝回宫一段艺术特色、论关汉卿喜剧创作、汤沈戏剧创作的不同主张、《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特点及其戏曲史地位

2小题:《元曲选》、连珠体、衬字、《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太和正音谱》、花雅之争

【分析】元杂剧,明清传奇显然是重点所在。建议一定要细读完几部经典。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把文学史摸熟,问题应该不大。有一本《中国古典剧论概要》(蔡钟翔),可以看一看。推荐级别不高。

五 词

【重点】宋-清

【考点】

1 大题:南唐五代词对北宋词的影响、辛弃疾词成就及其对南宋词坛的影响、“易安体”

2小题:常州词派

【分析】建议拿一本比较厚比较权威的词选从头读下来。比如《唐宋词鉴赏辞典》。当然挑热门词人读。西蜀,南唐,北宋绝对是重中之重。然后就是把大词人们各自的风格,在词史的地位弄清楚。姜夔和吴文英也要注意。推荐《人间词话》任首辅。常州词派,唉,考了又考,一定要弄清楚。

六 文论

【重点】魏晋隋唐-明清-先秦两汉-现代

【考点】

1 大题:“文以气为主”观点的文论史地位,影响、评价《典论论文》、评价《诗品》、刘勰钟嵘文艺思想比较、《文赋》关于创作灵感的观点、“文”与“笔”、从“诗言志”到“诗缘情”、初唐史臣文学观、白居易诗论、元白诗论评价

性灵派理论源流演变、神韵说

2小题:《诗式》、《文镜秘府论》、意境

【分析】魏晋文论绝对是重中之中。文论参考书很多。自己选择好用的就好了。不过这一部分我因为去听了张健老师的课《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收获很大。考试前一晚翻了翻听课笔记,觉得很放心。因为这些问题张老师全都讲得一清二楚,等于给出了一个参考答案。呵呵。不过还是要看文论的原文,要体会它,并用它来观照文学作品,产生自己的想法。

七 历史

【重点】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

【考点】

1 大题:论汉初文景之治与修养生息政策、评论汉武帝、党锢之祸与东汉晚期政治

从汉到唐选举制度的变迁、孝文帝迁洛和改革的措施结果意义、唐代与域外文化交流

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的过程

明代对外关系及政策

2小题:西周“共和”、三家分晋、党锢之祸

淝水之战、甘露之变

陈桥兵变、新旧党争、熙宁更化、”绍兴和议“、元朝行省制度

【分析】历史的准备应该说是最好把握的。历朝历代跟文学有关的大事件就是考试的重点。像宋代,初期的变法党争,与辽金的和战,是两大重点。其余的也都可以看出来,考到的历史题都可以说是对该朝代意义重大的事件。基本史实掌握之后,我觉得樊树志的《国史概要》,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比较能帮助更好地发挥。当然不用从头读到尾,挑重点章节读就好了。

八 文献

【重点】宋元-明清

【考点】三通、明清中央政府编撰的类书丛书

范文七: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基本信息介绍

一、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招生院校(大陆部分)一览

文科里面,中国古代文学可能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硕士点,是个老专业,博士、硕士点建设也比较早,专业研究水平很高,其作为重点学科在国内分布的点多,研究生培养在多数院校基本都有成熟套路。且无论文艺类、文学文献类、语言类专业,无不涉及该学科。所以,适用范围、就业渠道较宽,本专业尤其适合基础功底比较扎实、能坐下来读书的考生报考。

注意,有些学校,本来以为有博士点的,其实没有,如厦门大学、西南大学。也有些学校,本来以为有硕士点,其实也没有,比如石河子大学、福州大学。也有些学校,只看其名字,是万万想不到会有硕士点的,如上海财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古代文学专业,估计会比较冷(没有详细了解)。准备报考古代文学专业的同学,请参考下列名单慎重选择。一般来说,有博士点的院校,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劲,对考生的素质要求会相对较高一些。当然考进去以后,近水楼台,将来读博士的先天条件就比较好。没有博点的院校,有必要区别重点与非重点、东部与西部的差别。重点院校报考的人比较多,东部院校一般情况下也如此。建议同学们不要扎堆报考,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报考西部院校不见得不能成才。另外,也可以留意一下,新增硕士点,报考人数相对老牌院校肯定会少一些。

北京:

中国社科院(有博士点) 北京大学(有博士点) 北京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中国人民大学(有博士点) 首都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中央民族大学(有博士点) 北京语言大学(有博士点) 清华大学(有博士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江苏:

南京大学(有博士点) 南京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苏州大学(有博士点) 扬州大学(有博士点) 东南大学 江南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南通大学

上海:

复旦大学(有博士点) 华东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上海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上海大学(有博士点)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社会科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有博士点) 山东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曲阜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中国海洋大学 鲁东大学 聊城大学 青岛大学

济南大学

广东:

中山大学(有博士点) 华南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暨南大学(有博士点) 汕头大学 深圳大学 广州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有博士点) 华中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湖北大学(有博士点)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有博士点) 四川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西华师范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吉林:

吉林大学(有博士点) 东北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延边大学

长春师范学院

陕西:

西北大学(有博士点) 陕西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陕西理工学院

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有博士点) 哈尔滨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甘肃: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河北: 河北大学(有博士点) 河北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湘潭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浙江:

浙江大学(有博士点) 浙江师范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温州大学

福建省:

福建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厦门大学 华侨大学 集美大学

漳州师范学院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广西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天津:

南开大学(有博士点)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外国语学院

安徽:

安徽师范大学(有博士点) 安徽大学

安庆师范学院

山西:

山西大学(有博士点)

山西师范大学

江西省: 南昌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赣南师范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重庆: 西南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河南: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辽宁: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 大连大学 辽宁大学 渤海大学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云南: 云南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贵州: 贵州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宁夏: 宁夏大学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青海:

青海师范大学

新疆:

新疆师范大学

西藏:

西藏民族学院

二、2006年国内新增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院校

天津外国语学院 重庆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大连大学

长春师范学院 江南大学 南通大学

温州师范学院 宁波大学

安庆师范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

集美大学

赣南师范学院 聊城大学 烟台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广西民族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西北第二民族学

三、2006年国内新增中国古典文献学院校

顺便也介绍一些新增文献学专业院校,供同学们参考 天津中医学院 烟台师范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广西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杭州师范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 厦门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四、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试课程

此内容需查看报考院校的专业招生目录,多数院校,除公共课外语、政治之外,一般在招生目录里面列出了当年招生专业的招收人数、导师组名单、考试课程、复习用书。下表是《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古代文学部分,只花见春,睹斑窥豹,不妨参看。

说明:

1、公共课别无选择;

2、文学综合科属典型的文、史结合型考试,对理论功底亦有相当要求,面宽点广,复习重点的把握颇为重要。

五、复习用书:

多数院校都会在相关网站列出复习专用书籍,考生可自己查询。一般说,下列书籍必备:

1、文学史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高教出版社,该版文学史教材资料丰富,学术前沿东西相对较多,观点新颖,然不足处亦比比皆是。主要是学界通认的重点在该书中介绍不足,有的提法欠推敲,作为考试用书,要点不好把握;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版本较老,但观点稳妥,体系周全,逻辑

线索清楚,适合自学,然学术新成果涉及少、内容单薄是其重大不足;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论证严谨,理论分析较多,面面俱到,是考研需要参考的重要书目。以上各版本可结合着去看。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选》,深得业内人士好评,选目经典,备考一套在手,足矣。

2、文学理论教材: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材》,高教出版社; 3、汉语教材:王力主编《古代汉语》;黄伯荣主编《现代汉语》,这都是极其经典的教材和考试用书。

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各校指定参考书目并不一致,然大同小异。例如:

1、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用书: (1)《中国古代文学史》(共四册)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史》(共四册)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六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 (5)《文学的基本原理》以群主编;

2、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用书 (1)《中国文学史》(共4册),游国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文学概论》,杨春时、俞兆平、黄鸣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华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考研用书 中国古典文献学 (1)《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61年; (2)《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以上所列《中国文学史》任择一种均可) (3)《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2001年; (以上两种可任选一种) (4)《中国古典文献学史》,孙钦善著,中华书局,1994年 中国古代文学

(1)社科院文研所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2)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以上文学史版本任选) (4)复旦大学中文系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5)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

4、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第1-4册)王忠祥、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六、考研试题

考生可自己去网络查找近年各院校试题。一般说,考研试题难易度和院校的知名度、学科建设情况、教学力量等有较大关系。名校考题会较难一些,一般也更注重对理论功底及学科前沿的考察。当然,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永远是考研复习的生命线。所谓参考历年真题,目的不过是在于掌握各校自己的命题思路,以指导复习不要犯方向性错误。

参加2010年古代文学专业考试的考生,按照文传院考研辅导中心安排,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大家一起探讨各大院校命题思路,进行试题解析,请大家留意院里通知。另,考生自己也可以在备考期间先上网去搜索相关资料,斟酌研究。下面列出几份试题供参考。

(一)2007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古

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5分) 初唐四杰: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代表作品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桐城派:

是清代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是方苞,继承发展者很多,但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和姚鼐。因为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因此得名“桐城派”。

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桐城派的文章一般不用骈句,不罗列材料,语言通畅清顺,很有特色。代表作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时间上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

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师派之祖,下列25人。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前七子:

明弘治、正德年间(1488-1521)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首见于《明史〃李梦阳传》。为区别后来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李攀龙、王世贞等七子,世称"前七子"。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反对充斥文坛的台阁体、八股文、理气诗,主张廓清萎靡不振、陈陈相因的诗风。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前七子多在政治上敢与权臣、宦官作斗争。尽管诗文创作成就不等,但均有一些面对现实、揭露黑暗的作品。

四大谴责小说:

鲁迅认为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清末4部谴责小说的合称。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官场现形记》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孽海花》是一部既具有谴责小说、又具有历史小说,还具有政治小说特点的长篇小说。

二、解答:(35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内容 2、《史记》的叙事艺术

(二)2009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古代

文学》部分试题(2005级师帅提供)

一、名词解释:

四家诗;竹林七贤; “一人永占”; 程甲本; 公安派; 边塞诗派; 二、简答、论述:

1、《史记》描写人物的特色。

2、柳永对词的贡献。

3、杜丽娘与崔莺莺形象比较。

(三)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考《古代文学》部分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骚体赋 2.江西诗派 3.才子佳人小说 二、 简答题

1、《西厢记》戏剧结构特点

2、举例说明庄子寓言的艺术特征 三、 论述题

1、李白诗歌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红楼梦》人物塑造的特点

(四)北京大学2005年古代文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七体”; 《云谣集杂曲子》;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子弟书; 《孽海花》; 二、简答

1、 试论诸子散文从语录体到论说体的演变。

2、 试论建安风骨及其对诗歌史的影响。

3、 试论宋初到庆历前后诗风的演变。

4、 简论《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特点及其在戏曲史上的地位。

范文八:

2010年北京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真题

专业

一、词语解释:

1、 悲士不遇赋

2、 楚辞补注

3、 方回

4、 饮冰室诗话

二、论述题

1、 论《左传》的叙事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2、 论初盛唐时期诗人对诗的复古理论和创作实践。

3、 王夫之批评苏轼的诗:“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姜斋诗话》卷下)”,请解释其义,并结合苏轼的作品说说自己的评价。

4、 以《四声猿》为例,谈谈明杂剧对元杂剧形式上的突破。

专业基础

1.提出“为何写作”的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2.提出“别材别趣”诗歌理论的南宋理论家是-----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

4.“望洋兴叹”这一成语出自-------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

6.著名的“红拂夜奔”故事出自唐传奇---------

7.“不恨天涯行役苦,恨西风,吹梦成古今”是清代词人---------名句

8.“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对------------的评价

9.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诗集是----------

10.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秋收》、《残冬》

11.《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12.郭沫若的诗作---------中运用了古天方国有关凤凰死而复生的神话

13.一般把郭小川和-------称为50-6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

14.50年代被人称作“图卷戏|的老舍话剧是--------

15.记载中国原始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是--------

16.“曲水流觞”是发生在传统节日------的活动

17.希腊神话中闯过12个难关的大力士是--------

18.中国、希腊罗马和----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19语言系统中两种根本关系是--------和聚合关系

20.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做的分类叫做语言的---------分类

21.某字的汉语拼音为yan(第四声),其韵母属于四呼中的-------------

22.从造字看,“烦”是六书中的---------字

23.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中的两个“衣”和两个“食”在古注中音义不同,这种现象称作-

24.中国最早的词典是--------

25.最后一部进入《十三经》的是--------

二、选择题(我就不打ABCD了 ,省的麻烦,看懂就行)

1.《大学》李“三纲”未包含的内容是

明明德 新民 止于至善 中庸

2.下列不属于海德格尔的理论是

此在 烦 畏 恶心

3.被后世称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

李白 王昌龄 王维 杜甫

4.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指出:唐诗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则多以-------见胜

筋骨思理 古朴自然 冷峭清峻 清新空灵

5.《小雅》怨诽而不乱,《国风》好色而不淫,若

《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一评语出自

《汉书》 《后汉书》 《文心雕龙》 《史记》

6.《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篇话本小说出自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醒世恒言》 《初刻拍案惊奇》

7.《人家词话》的作者是

王国维 朱光潜 梁启超 宗白华

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叙事诗的是

《王贵与李香香》 《赶车传》 《漳河水》 《向太阳》

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象征派诗人是

李金发 戴望舒 冯乃超 穆木天

10.下列小说中运用了第一人称叙事的是

《呼兰河传》 《子夜》 《骆驼祥子》 《围城》

11.下列人物形象属于“中间人物”的是

梁生宝 萧长春 王金生 梁三老汉

12.下列作品属于“现代派小说”的是

《无主题变奏》 《十八岁出门远行》 《铺花的歧路》 《动物凶猛》

13.下列曾被称为90年代“女性文学”代表作的是

《一个人的战争》 《方舟》 《弟兄们》 《在细雨中呼喊》

14.明末冯梦龙搜集整理的吴语民歌是

桂枝儿 桐城时光歌 山歌 霓裳续谱

15.《玛纳斯》是哪个民族的史诗

柯尔克孜族 藏族 蒙古族 哈萨克族

16.汉语发展演变的主要特点

任意性和强制性 突发性与平衡性 强制性和不可论证性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7.在语言演变过程中,相对比较稳定的层面是

语言 词汇 语法 词义

18.下列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是

酒吧 夹克 卡片 足球

19.下列什么词语的汉语拼音需要使用间隔符号

亲耳 下雨 排污 气恼

20.下列哪一个词有语素义失落的现象

听证 裙钗 人物 迷惑

21.甲骨文出土后,第一步全面研究甲骨文的著作是

刘鹗的《铁云藏龟》 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 罗振玉《殷墟书契菁华》

22.音韵学上的“促声”是指

仄声 短调 入声韵 入声调

23.中国现存最大一部类书是

永乐大典 艺文类聚 古今图书集成 皇览

24.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在以下哪部著作中正式确立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四库全书

25.在训诂学中,直接解释词义的 方式称为

声训 形训 义训 通假

一、词语解释

1、 声无哀乐论

2、 端平更化

3、

刘熙载

4、 《山洪》

二、论述题

1、论稷下学宫的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

2、论明清理论中人物论。

3、论五四时期文学社团的兴起。

三、赏析题

1、李颀《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2、姜白石《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范文九:

铬文学刊

2 0 1 3年第8 期

关 于 蒙 古族 古 代 文学 史研 究 方 法 的思 考

0娜仁 高娃

( 内蒙古师范大学 蒙古学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1 0 0 2 2 ) 〔 摘 要〕 基于目 前蒙古 族古 代文学史研究方法的一般特征和存在的问 题, 笔者指出蒙古族古 代文学史

研 究方法的未来走 向。

〔 关键词 〕 蒙古 族; 古代文学 史; 研究方法 中图分 类号 : I 2 0 6 .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2—8 6 1 0 ( 2 0 1 3 ) 0 8- 0 0 2 0— 0 2

当今学术界在研究蒙古族古代 文学史 的过 程中 , 主要采 用些什 么方法 , 其一般 特征是什么?调查 了解并确 切地 掌握 和估量蒙古族古代文学史研究 方法的基本情况 , 是 探索今后

改革的基础。

概全 ; 其三、 蒙古族古 代文学 史不等 于它所 包含 的各 个组成 部分的简单总和 , 因 而对于个别 历史 现象 的详细 考察 , 并不 等于认识 了蒙古族古代文学史的全面 , 更难 以摸索其 内在的

联 系和规律 。

当今蒙古 族古 代文学史研究方法的

2 . 重资料 , 轻理论 的倾 向。蒙古 文 自 1 3世 纪正 式创 制 以来 , 在历史上先后有 9种类 型刊布与世 : 回鹘式蒙古文 、 八 思 巴蒙古文 、 粟特 蒙古 文 、 阿 里嘎 丽蒙 古 文 、 瓦根 达 拉蒙 古 文、 索运布蒙 古文 、 托 忒 蒙古 文、 基里 尔 蒙古 文 和古 典蒙 古 文。现行 蒙古文 有 3种 : 古典蒙古文 、 托忒蒙古 文 、 基 里尔蒙 古 文。蒙古 文史 料 主要是 用这些 文字创 作 的。由于受 自然 环境 的制约 , 蒙古族 一直 以游牧 为主 要的生 产和 生活方 式 , 又经常处于战争状态 , 社会动荡不安 , 文献史 料散佚严 重 , 文 学史料相对较少。因此 , 在蒙古族古代 文学史研究 中 出现重 资料轻理论 的倾 向。考证 的方法 , 究其 实质 , 是史 料的编纂 、 考订 、 整理 方法 的具 体化 , 其致命 的弱点 , 正是 缺乏深刻 的理 论分析和概括。

比如 , 在论述蒙古族古 代文学史 中重大历史 事件时 , 主要是采取叙述 的方 法 ; 在 涉及 蒙古 族古代 文学史 的分期 问题 时 , 一般 也 是习惯 于从 汉 族文 学 史 的角度 来论 述; 在分析蒙古族作家 作品 时 , 也 习惯 于用汉 族作 家作 品的

审美标准 、 审美理念来 衡量 , 以至 于蒙 古族作 家 的创作特 质

般 特征及 存在 的问题

我 国的蒙古族 古代文学 史研究 历来都 十分注 意整理 历 史资料 , 注意具体 问题 的史情考 证 ,

首 先是整理 和占有材料 , 其次是善于辨别材 料的 真伪 。这 种方法 也就 是历史 科学 中 最常用的考据方法 , 其 最大特点就是可 以使研 究建立在真 实

史料基础之上 。这种 方法对 于今 天 的蒙古族 古代 文学史 研

究者 也是 主要 的基本功之一 。在历史 研究 的体 系中 , 史 料的 考证 是基 础 , 研究 蒙古族 古代 文学史 也不 例外 。但是 , 我 们 也不 能忽视考据方法 的局 限性 , 考据法 只能在整理史 料阶段 发挥它 的必要 功能 , 而进入 分析综 合 阶段显 然就不 够用 了。

考证过 细 , 容易走人小胡同而忘却 了通衢大道 。过多 纠缠于 细微 末节 , 很难得 出普 遍 的历史 规律 , 孤立 地应用 这种 研究

方法 , 则表现为 : 1 . 重微观 , 轻宏观 的倾 向。蒙古族 是一个 比较开 放的 民

族, 其文化属 于草原文化系统 , 具有开放 、 吸收 、 融合 、 凝聚 的 特色 。如历史上蒙古族除与汉文化发生接 触交流外 , 还与 阿 拉伯文化 、 俄 罗斯文化 、 藏文化等发生 了广 泛的接触 交流 , 但 长期 以来对这些交流历史的宏观研究重视 不够 , 相关成果很 少 。毫无疑问 , 微 观研究在 蒙古族 古代文学史研 究 中是必 不 可少 的, 但过分偏重 微观 研究却 有着极 大 的片面性 。其一 、 它 只能把个别 的蒙 古族作 家 、 作 品作为研 究对 象 , 这 种研 究 对象的选择往 往是孤 立的 、 琐碎 的、 无关 宏指 的 ; 其 二、 对 蒙 古族 古代 文学 个别历史 事件 的考察 , 如 果 只是孤立 地进行 , 不从 它 自身的发展 以及周 围环境 联系上观察 它 , 则对个 别历

史事物也不会取得全 面的科 学认识 , 只能是 管 中窥 豹 , 以偏

未能得到准确 的概括 和正确 的总结 , 更没 有充分体现 出蒙古 族文学 的特 殊的 民族 风格和 民族气 质 。由于缺乏 理论思 维

和正确 的文学史 观 , 在研究 中往往 “ 见 树不见林 ” , 只能 对蒙

古族作 家作 品的具体 现象求得认识 , 而不 能看到本 质和求得 规律 , 始终在从具体 到具体 的道路 上徘 徊 , 可 以在 认识 上取 得量的积累 , 但难 以取得质 的飞跃—— 即充分体现 蒙古族 的 民族性格和 民族审美的特性。

3 . 重母 语 , 轻汉语 的倾 向。在长期 的蒙汉文化 交流过程 中, 涌现 出许多蒙古族作家用汉文创 作 的文学 艺术作 品。其 代表作家有 : 伯颜 、 泰不华 、 月鲁 不花 、 萨都 剌 、 杨 景贤 、 蒲 松 龄、 梦麟 、 博 明、 松筠、 和瑛 、 法式 善 、 那 逊 兰保 、 哈 斯宝 、 尹 湛

〔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 目( 1 0 X J C 7 5 1 0 0 4 ) 的成果。

〔 作者简介】 娜仁高娃 , 女, 内蒙古通辽 市人 ,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 院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文艺美学。

2 O一

阅读详情:吉又瑰 止

娜 仁高娃 /关 于 蒙古族 古代 文学 史研 究方 法 的思考

局, 在掌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 , 注意 时间和空 间的联系 , 尽量

避免可能 出现 的片面性 。

纳希 、 花 沙纳等。长期 以来 , 蒙古族古 代 文学 史 的研 究 比较 重视蒙古文创作 的作 品 , 而对蒙古族作 家用汉 文创作 的作 品

关 注不够 。比如 1 9 8 1年 由内蒙古 人 民 出版 社 出版 的《 蒙 古

3 . 对不 同研究对 象采取不 同的研究 方法 , 研究方法 因研 究对象而异 。考订史 实 , 要用考 据 的方法 ; 研究 蒙古族 文 学 史上的一个事件 、 作 家或 一个具 体 的专题 , 要用 综合 分析 的 方法 ; 研究蒙古族文 学关 系史等 宏观 的历史 现象 , 要用 比较 的方法。不过在具体 研究 中 , 这 三者 往往不 能截然 分开 , 而

且 不管用什 么方法 , 终归要在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 的理论 指导下进行 。

4 . 要注 意进一步 吸取 , 引进和应用 各种新方法 。在 过去

族 文学简史> ( 内蒙古社 会科 学 院蒙古 文学 研 究所 《 蒙古 族

文 学简史> 编写组 齐木 道吉 , 梁 一儒 , 赵永 铣 等编 著) 中, 几 乎 没有 提到蒙古 族作 家用 汉文创 作 的作 品 , 直到 2 0 0 0年 由

新疆人 民出版社 出版 的 《 蒙汉 文学关 系史 》 ( 云 峰著 ) 中, 才 有对 蒙古族 作家用 汉文 创作 的作 品的 系统论 述。蒙古 族汉 语文学创作 既是一种历史现象 , 也是蒙古 族文学发 展的一个 趋势 。但是 , 在汉语 符号 下 , 蒙古 族作 家的文 学精 神依 然与 蒙古族文化 精神保持着血缘关系 , 体现 出强 烈 的民族 身份和 民族文化认 同 , 蒙古族作家作 品中的 民族特 质极为 复杂的表 现形态 , 母 语思维对 汉语 表达 的潜在 影 响 , 对 这些 问题 的研 究和 阐释 , 会进 一 步 凸显 中华 多 民族 文学 文 化 多样 性 的特 征, 同时 , 从另一个 角度 也揭 示了 蒙古族 文学 对 中华文 学的 影响和贡献 。一部 完整 的蒙古 族文 学史 既包 括用母 语创 作

的文学作品 , 也应包括蒙古族作家用其 他文字 创作 的文 学作

品。

的研究 中 , 实际上 已经采用 了一些 很好 的方法 , 比如 比较 研 究 的方法 、 定量分析的方法等等 , 但 多非 自觉应用 , 特别 是没

有认真加 以总结 提 高 , 使 之规 范化 。另外 , 我们 应该 对所 谓 新方法要有一个正确 的理解 。新方法 的来源是很广 阔的 , 它

有丰富 的内含 。它既包括引进 国外 的有 益的方法 , 也包括 吸 收 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 的新方法 , 还包括蒙古族 古代文学史 研究本身的总结 提高 , 推陈 出新 。比如 , 过 去运 用考 据的 方

法, 多是一人一事 、 一条材料的孤立考证 , 如果 把若干的考证 联系起来 , 进行综合 的考证 , 以扩展我们 的宏 观视野 , 丰富我 们的认识手段 , 也就 是说 , 考 证 的方 法也 应 当有 新 的发 展 。

4 . 研究 手段的落后性 。长期 以来 , 蒙 古族古代 文学史研 究 手段一直停滞在手工操作 的水平 上 , 史 料 的搜 集 、 整理 、 分 析, 主要依靠蒙古 族古 代文学 史研 究者 个人 的力 量 , 视 野狭 隘, 方法简单 , 缺 乏 学科 之 间 的联 系 , 缺乏 社 会 化 的合 作途 径 。因此 , 这种方法不仅难 以适应 蒙古族古 代文学 史在更广 阔的领 域和更 高的水平层次上的要求 , 也 不利于培 养青年人 尽快地掌握适应 于社会 发展 需要 的蒙 古族古 代文 学史 知识 和研究方法 。这 不免 抑制或 限制 了蒙 古族古 代文 学史 研究 者 的创新热情 , 习惯 于沿袭 旧路 , 不 觉 得应该 从其 他学 科 中 吸取营养 , 也缺 乏 不断 开 拓新 的研 究 领域 和课题 的探 索精

神。

因此 , 注意 吸取传统 研究 方法 中的一 些有益 的 因素 , 加以总

结提高 , 也会引 出一些新 的方法来 。

5 . 要 不断更新 知识 、 改进 方 法, 提高工 作效 率 。随着 电 子科 学技术 的普及 应用 , 蒙古文字 信息 处理 、 蒙古 文数 据库 等新科技将 成 为蒙 古族 古代 文学 史 研究 工 作 的重要 手段 。

在新形势下 , 要求蒙古 族古 代文学 史研 究者 , 既要 有较好 的 专业 基础知识 , 又要 开拓进 取 , 更新观 念 , 掌握新技术 , 提高

研究水平 。

总之 , 蒙古族古 代文 学史 研究方 法 的改革 , 必然 给整 个

二、 蒙古 族古代文学史研究方法 的未来走 向

蒙古族古代文学史 的变革带来新 的活力 , 从 而推进蒙古族 古

代文学史 的发展 繁荣 。蒙古 族古 代文学 史研 究 的前 景是 广

当前 , 社会的变革对蒙古族古代文 学史研究 提 出了新 的 更高的要求 , 它 要求我们能够多层次 、 多 角度 、 多侧面地认 识 蒙古族古代文学史 的复 杂性 , 真 正做 到去伪 存真 , 从微 观 到 宏观的结合上揭示蒙古族古代文学 史的本来 面 目, 更好地 为 确立中华

多 民族 文学 史 观提 供依 据 , 为加 强今 天 的 民族 团 结、 增强 民族 自信 心起到积极作用 。

1 . 要 采用科学 的实证 方法 , 所谓 科学 的 实证方 法 , 也就 是从史 料求得史实 , 依据史 实作为立论 的证据 , 同时, 把蒙古 族 文学史 的研究放到 总 的蒙古族 历史 背景 和社 会结构 中进 行考 察 , 使 自己的论点不 是就 事论事 的、 孤立 的、 偏颇 的。注 意对 蒙古 族文 学史 的 宏观 考察 , 形 成 先 进 的蒙 古族 文 学史

观, 加深对蒙古族历史 的理解 , 只有对 蒙古族 历史深刻 理解 ,

阔的 , 信息 时代 首先 会大大加 速研 究者对史 料与他人成果 的 积累 , 因而 , 蒙古族古代文学史的研究成 果也会加速 出现 , 加 上普遍发展的各学科问 的横 向联系 , 也会促进 研究者对蒙 古

族古代文学史进行 比较研究和纵 向总 体探讨 , 应 当相信 蒙古

族古代文学史 的宏观研究在不远 的将来会有较 大的进展 。

【参 考 文 献 】

〔 1 〕 齐木道吉 , 梁一儒 , 赵永铣 . 蒙古族文学简史 〔 M〕 . 内蒙 古

人 民出版社 , 1 9 8 1 .

〔 2 〕 云峰. 蒙汉文学关 系史 〔 M〕 . 新疆人 民出版社 , 2 0 O O .

会科学 出版社 , 2 0 1 2 .

〔 3 〕 李 晓峰. 中华多 民族文学史及相关 问题研究 〔 M〕 . 中国社

才 能有助于我们认识蒙古族文学现状和展望 未来 。

2 . 要 注意全局 的综合 研究 , 在 研究 中要求 注意历史 的全

2l 一

范文十:

作者:李学勤

中国史研究 2000年03期

众所公认,考古学是新中国发展最迅速、成绩最昭著的学科之一。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建立是在20年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考古工作虽有很重要的收获,但范围和规模尚属有限。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考古学繁荣昌盛,全国各地不断有重大发现,为举世所瞩目,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考古学一开始就以与历史研究密切结合为其特色。王国维倡导“二重证据法”的“古史新证”,李济提出以考古学为中心的“古史重建”,都表明了这一点。五十年来,考古学的丰富发现已经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古史的面貌,特别是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达到全新的认识,本文想专就这一方面谈几点陋见。

建国以前考古学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是1928年至1937年河南安阳殷墟的十五次发掘及与之相关的研究。殷墟的发掘和研究,不仅证实了商代历史的客观存在,而且将当时文明的灿烂辉煌展示在大家眼前。开国伊始的1950年,中国科学院即恢复了已中断13年的殷墟发掘。这处遗址的发掘,一直持续到今天。

由于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说明《史记》殷商世系的确实,学者们自然推想到夏代世系的确实。殷墟只代表商代后期,寻找商代前期以及夏代的遗存,成为学术界十分关心的大事。果然,1950年至1951年,在河南辉县琉璃阁与郑州二里岗的发掘中,确认了早于殷墟的商代前期遗存。1955年,发现了郑州商代前期的城址,经多年探查,知道其城垣周长近7公里,城内外有宫殿建筑基址和各种作坊遗迹,以及墓葬、窖穴等等,近年又发现有范围更大的郭城。1983年,又发现了始建年代与郑州商城相距不远的偃师商城。

夏文化的探索,与二里头文化的认识直接相关。后来称为二里头文化的遗存,1953年在河南登封玉村首次发现,1956年在郑州曾被称为“洛达庙期”。1958年发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在1959年豫西“夏墟”调查后进行了系统发掘,二里头文化的命名得以确立。如今二里头文化或其较早的部分属于夏文化,已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

现在,中原地区从仰韶文化到商文化,已经排成了继承衔接的链条,没有明显的缺环。在这一链条中,1975年发现的登封王城岗城址,有学者主张是禹都阳城,引起学术界的注意,该遗址属龙山晚期。从这一时期起,诸如河南禹县瓦店、巩义稍柴、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郑州商城、郑州小双桥,以及最近发掘的安阳三家庄、河北邢台东先贤等遗址,都有学者指为夏商都邑所在。尽管这些均在争议之中,其在了解夏商文明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必须充分肯定的。

中国文明的起源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70年代以后,更受到学术界的热切关注。怎样由夏商上溯,追寻文明的始源及其初期发展,历史学者、考古学者都有长时期的讨论。大家认识到,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不能离开考古学的成果,而如何从考古学论述文明的起源,又是有理论性质的问题。英国考古学者丹尼尔1968年出版的《最初的文明:文明起源的考古学》,引用专攻近东文明的克拉克洪的论点,提出文明社会必须具有下列三项中的两项,即有五千居民以上的城市、文字、复杂的礼仪中心。中国学者多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予以批评修正,如夏鼐先生说:“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并列举出城市、文字、冶炼金属作为文明的标志。这些可作为文明标志方面的考古发现,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关于城市,上面提到的登封王城岗龙山城址,边长仅约百米。随后发现的一系列龙山文化或同时代文化城址,规模大多更大,年代也多更早,包括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已达数十座之多。在山东阳谷、茌平、东阿一带,还发现有由大型中心城(面积大至约40 万平方米)与若干小城构成的城组。

始建年代早过公元前5000年的,有河南郑州西山的仰韶文化晚期城址,湖南澧县城头山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城址,山东滕州西康留大汶口文化城址与阳谷王家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城址。

关于文字,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证明商代已有相当发展的文字系统,字的个数超过四千,同时从文字结构看,传统所谓六书业已具备。这明确表示,在甲骨文以前文字肯定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

50年代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发现了大批陶器刻划符号,1963年出版的报告《西安半坡》提出可能同原始文字有关。60年代末以来,很多学者对各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符号作了研究。尤其是大汶口文化的陶器符号和良渚文化的陶器、玉器符号,不少学者认为是原始文字。这种情形,以及符号的年代,都类似古埃及文字导源于公元前4000至公元前3000年的陶器符号。

80年代中期,在河南舞阳贾湖的裴李岗文化墓葬出土的龟甲等上面,发现了若干刻划符号,有很像殷墟甲骨文“目”字、“户”字的,其年代范围为公元前6600至公元前6200年。这是世界最早的可能与文字有关有符号。

关于冶炼金属,二里头文化已经有不同种类的青铜器,包括礼器、兵器、工具等。其制造工艺相当复杂,有些还嵌有绿松石。近年,西自青海,东至山东,很多地点发现年代早于或相当于二里头文化的早期铜器或者制作铜器的遗址。

已知年代最早的,是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一座仰韶文化房屋基址出土的残铜片,质地是黄铜,基址年代约公元前4700年。1975年,在甘肃东乡林家一座马家窟文化房屋基址出土了一柄青铜刀,基址年代约公元前3000年。这类发现证明,金属技术在中国的出现也不晚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

应当指出,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有数的独立兴起的古代文明之一,其起源与发展过程的探讨,有可能使以往主要以近东等地文明为依据的理论得到补充和修正。对在考古学上怎样判断文明时代的问题,如有的学者所说,不能简单套用流行的标准,需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无论如何,中国文明的肇始要比一些人设想的更早,也就是说在时间的长度上明显地延伸了。

中国古代文明在空间的广度上,也由于大量重要考古发现而扩大。建国以前,出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为数不多的主要考古工作都位于中原一带地区,使人们的视野受到很大局限;与此同时,传统的内华夏而外夷狄的观念亦有遗留的影响,于是在古代文明研究中酿成中原中心论的流行,以为文明的原始及后来的进步无不起于中原,向周边传播辐射。

考古工作几十年来的开拓铺开,以事实的证据逐步驳倒了中原中心论。中国辽阔境域各地发现的多种多样的文化,清楚地表明中国文明从一开始就是由多地区多民族共同缔造、共同推进的。苏秉琦先生把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为六大区系,即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他强调“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使“过去那种过分夸大中原古文化、贬低周边古文化的偏差开始得到纠正”。

就夏商以下的发展而言,过分夸大中原文明的地位也是不对的。这时王朝的政治中心诚然是在中原,但在中原以外还有文明程度很高的地区,对中原同样有所影响。例如湖北、湖南早即出土有很多精美的商代青铜器,有些比殷墟所出形制更为庞伟,工艺也没有逊色,是否属于当地文化长时间为人怀疑,甚至被指为后世的仿制品。80年代四川广汉三星堆商代祭祀坑和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掘,都获得了大量青铜器、玉器等等工巧瑰丽的文物,确证当时距中原很远的这些地区有着相当高的文明水平。

其实,很多发掘材料显示,盘庚迁殷以前的商代前期,商文化已有很广泛的分布。1963年以后湖北黄陂盘龙城的发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不但涉及古代文明地域的广度,也关系到文明发展的高度问题。看来文献中关于商汤以来功业的描述,并非子虚。

周代考古更能与文献记载相印证。两周王朝都邑:周原的岐周,长安的丰镐,洛阳的成周,诸侯国都邑:晋、虢、应、郑、卫、燕、齐、楚、秦……等等,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在在令人惊异。东周王朝势衰,各诸侯国的文化特色日益突出,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等专门课题,事实上已成为一些学科分支,使古代文明的研究大为丰富。

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反复证明了古代文献的可信性。作为“九五”期间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提出“超越疑古,走出迷茫”,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对夏商周年代学进行系统的探讨。这为将来的古代文明研究在方法论上开辟了新路。

这里还必须提到70年代以来大量战国秦汉简牍帛书的发现。其间如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等,都在学术界引起热烈的讨论。特别是1993年冬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内容包括儒道等家典籍,1998年5月一发表,就成为研讨的焦点。

郭店简和不久即将公布的上海博物馆藏简的考释研究,有助于重写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学术思想史,将中国古代文明顶峰的辉煌进一步昭示于世界。

作者介绍:李学勤,193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考研作文素材文学作品

很难说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变成今天的希望,也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

英国一位医学诺贝尔得主回忆说:小时候他是一个淘气的小孩,因为好奇解剖了校长的狗,对此,校长十分气愤,并决定处罚他,他本以为大难临头,可校长 却做了改变他一生的处罚——画一张狗的骨骼和一张血液循环图,他只好认真画 了两张图,校长见其认错态度很好就原谅了他,谁知这个处分却引发了他对解剖 学的兴趣,从此他潜心研究,最后因解剖学上的成就终于获得诺贝尔奖。

为了进行半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恩格斯。

房子塌了,裂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过,战胜这场重大的自然灾害。——温家宝 再小的爱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微不足道。

恩格斯说:让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确实如此,幸运的人一生平安无事,不幸的人在困难的时候,是需要大家去 关心、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坚信再大的困难都是能战胜的。汶川大 地震发生后,通过海内外人士的帮忙,战胜了一场重大的自然灾害。我们国家的 温总理说:房子塌了、裂了,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因难。

爱心是一场接力塞,他永远会第一个冲过灾难的终点线,当然现实中也有少数的人,身边的人有困难的,能够帮忙的,觉得无关于他,就置之不理,这种观念 是需要改变的,假如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以同样的态度,你又作何感想呢?我 想每个人都要学会舍出一点爱心,这个社会到处都有爱的气息。让社会更加美好! 朋友们爱心无需等待,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我相信这个社会会更加美好!只要人人都献出爱心任何灾难都会在坚强面前被逼退。

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的身上,就造就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摆起圣上的威风,有一次,刘邦身体不适,就传旨下去谁也不许进去见他,一连好几日,身居深宫不见大臣,文武百官为了朝中的大事焦 急,但谁也不敢进宫见驾。帮刘邦打江山的樊哙,见刘邦闭宫不出,甚是恼火, 就一头闯进了官中,一直闯到皇帝的床前,高声批评刘帮;夺天下时何等英雄气 概,如今天下到手反而精神不振,有病不见大臣,置国事不 顾,整日和太监待在深宫,可不要忘记当年秦始皇病死时,宦官赵高妖诏杀害公子与文武大臣,祸乱天下的历史教训。

这则故事说明人生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坎坷和遭遇,只要能够战胜心里的脆弱胆怯,就一定能成功,樊哙用自己的行动让刘邦见让了他的勇气和胆识。

三毛一生漂泊,难觅心中理想的归宿。但她到了撒啥拉大沙漠时,她惊叹那一望无际的苍黄,于是自然景象与心碰撞之后,产生了一种和谐的感应,于是三毛 定居在那里,去追求人生的快慰与真谛。

何谓和谐?七个音符谱写出一首动听的乐曲,叫和谐;七种不同的颜色描绘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叫和谐;工农兵学商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社会,叫和谐;人 和自然互相协调共同发展,叫和谐。“礼之用,和为贵”,“一年之计在于春,一 家之计在于和”,“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中医讲“和”, 有利于身体健康;居家过日子讲“和”,则“家和万事兴”,民族讲“和”,则利于民 族团结;诸葛亮的“南和孙权”,才有“赤壁之战”的辉煌战果。

每个人的命运都与他内心渴望有关,一个人所能取得的人生高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在童年的梦想是科学家还是小摊贩。

上述材料通过一位朋友邀请一位品酒师到家品尝好酒,品酒师对好酒却不发表任何的意见,反而对于普通的酒大加赞扬。同理,平凡者也要有人鼓励才能进步。

在生活中,一位平凡者可以堕落,也可以创造非凡的成就,身边的良师益友们是否给予支持、鼓励。或许一句话就可以鼓励一个人去努力学习,也可以毁灭一 个人,就像上文中的品酒师一样,好酒是不需要去评价的。真金总是会发光的, 真正需要的去鼓励的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倘若只对那些有成就的人士给予赞 扬,或许那些普通的人士会灰心丧气,停滞不前。

对于生活中失败者而言,身 边的亲朋好友,更应该去鼓励。普希金说:失败之前无所谓高手,在失败的面前, 谁都是凡人。所以,对于平凡人应多给予鼓励、支持。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对于那些中小企业在成长阶段,倘若专家、媒体给予批评、打击,或多或少对于这些企业的发展是有些影响的,特别对于研发、创新类的企 业,而不能因为几次创新的失败而失去进取的心,如果是这样怎么能成为领头企 业呢?

考研作文素材文学作品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企业要走出去,那个不是通过国家的支持。

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一份热放一份光”,是“我为人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奉献者愿意付出青春、汗水、热情;“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矩成灰泪始干”的奉献者付出的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一种无价的生命, 因为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的增加,人类才不会断的前 进。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 生命的延长。

挫败可以把人吓倒,使人唉声叹气;也可以使人振奋精神,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增强意志。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他,只有面对困难和挫折毫无惧色的人,才 能达到成功的巅峰。,日本曾有一位药物专家,为了发明一种专治梅毒的药物, 虽然连续经历过605 次的挫折和失败,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不断总结经验。

直到606 次才试制成功。因此人们就把这种药物称为“606”青少年要想有所成就, 一定要有这种不怕失败的态度,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毛主席曾经说过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形成的认识是不具有可信性的。在人的一生当中,可能都会学习到很多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的正确 与否,要真正实践后才能确定。只有勇于实践的人能够最终走向成功,而且那些 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最终将会被现实所抛弃,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上述材料,借一位旅行者的询问,引出了三个建筑工人对待自己工作的三种评价。为前两个的工作态度而失望,对于第三个而感到敬仰。因此,不同的人生态 度就决定了不同的事业。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就要为理想而努力奋斗。每个人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难免都会遇到挫折, 挫折会使人吓倒,使人唉声叹气;也会使人振奋精神,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增强意识,迎难而上,关键在于如何对待挫折的态度。对于积极向上的人而言, 会去总结失败的教训。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成功的巅峰。日本曾有一 位药物家为了发明一种治疗梅毒的病,虽然经历了605 次的失败,但他毫不畏惧, 总结失败的教训,知道606 次才成功。身处在竞争激烈时代的青年,人生的道路 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挫折有多大,一定要有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对于上述材料前面两个建筑工人,怀着一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人生态度,生活上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没有一个远大的目标。生活中或多或少也有不少这样 的人,这样的人生态度应该加以改正。对于第三个建筑工的工作态度,我们应该 去学习、鼓励。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第三种人是容易立足的,有这种人社会才能进 步;青少年一代的朋友们一定要有远大的理想,为了远大的理想去追求。为了早 日实现 “中国梦”的目标而努力吧! 保持良好的心态,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此话并不过分。纵观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哪一个成就大事业的人不是怀有格尽职守、爱岗敬业的人生态度。而 对于青年学子务必要保持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去,建设好富有、强大的祖国奉献一片蓝天白云。

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哪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真正不朽的艺术。——茅盾 19世纪法国画家贝罗尼,到瑞士度假,每天坚持背着画架到各处写生,有一天, 在日内瓦湖边用心画画。三位英国女游客朝他走来,看了看他的画,三位游客指 手画脚的批评,一个说着不好,一个说那不对。画家贝罗尼一一修改她们的批评。

未了并说声“谢谢!”。第二天画家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三位英国妇女看 到他,并朝他走来,先生,听说画家贝罗尼到这游玩,我们特地来拜访他,你知 道他在哪里么?画家贝罗尼见她们三位微笑弯腰,回答:不敢当,我正是贝罗尼。

“三位妇女十分吃惊”想到她们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红着脸就跑。

才识、学问愈高的人,在态度面前反而越谦卑,他们往往具有容人的风度和接受批评的雅量。

律己,指自我约束,自觉地用校规约束自己,自觉地用社会公德、高尚品格规范自己,自觉用法令制度提醒自己,这就做作严以自律。

我们的祖先历来把自律、自省、修己等看作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是反省自身教育别人的基本内容。然而,一项社会调查表明,高中生认为现代社会最适应提 倡的品行在前五位的是:竞争、守法、责任心、平等、孝顺。而社会道德中的律 己,却远远排不上名次,显然,律己已被人们普遍忽略了。

自制力强的人即使在自己遭受到意外打击和失败是,也能较好的控制自己,这样的人能经受得起委屈,经得住他人的羞辱,甚至能经受得起肉体的摧残。坚持 自己的目标,大无畏的向前进。古希腊学者格里大斯说“谁是能把忍耐和自制力 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就会度过无灾无祸的一生。自制力也就是我国古代人说的” 克己“,美国教育专家杜德逊在他的著作《怎样做父母亲》 中,呼吁为人父母者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制力习惯。因为懂得自我控制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都不会发生纪律问题,长大了也会成为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理想是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一个手杖,是人生航线的指南针。它引导着人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逐渐走向成功,在为自己的人生创造辉煌的同时, 也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缺乏理想的人,就会一生庸庸碌碌,甚至会走向歧途, 树立正确的崇高理想是十分必要的。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19世纪法国著名生物 学家拉马克,16 岁是他想成为一个气象学家,后来想成为一个金融家,但24 时,他喜欢上乐器,他又想成为一个音乐家。从气象家到音乐家,从16岁到24 岁,他从未下定决心,在一门学科专攻,因而一事无成。后来在法国伟大启蒙学 家卢梭的帮助下,他一心钻研科学,经过 35 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著名 的生物学家。拉马克的事例告诉我们,有理想无行动的人,只能在梦想中得到收 获,有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才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真正的成功。

英国一位诺贝尔得奖回忆:当他上小学的时候非常淘气,好奇地解剖了一只校长家的狗,对此,校长十分愤怒,并决定处罚他,但他以为是大难临头时,校长 突然改变处罚他的方式——让他画出狗的骨骼和血液循环图,他只好认真的画了 两张图,校长见其认错态度不错就原谅了他,谁知这个处分确引起了他对解剖学 人兴趣。从此他潜心研究,后来在解剖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

比如一些事物,刚开始时没有太多人去注意它,慢慢地引入人们的注视,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它。这就是所谓的“潮流”;好的流行行为可以净化社会空 气,给社会带来新的思潮,推动时代的进步。而不良的行为可以教坏一批人。是 他们不明是非,盲目跟风,失去自我。

只从杨贵妃受到唐明皇的宠爱以后,杨贵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百姓们不仅家家都想添女孩子,连它的衣着和一举一动都受到人们的关注。杨贵妃因丰肥 怕热,常穿得很少,于是薄莎成为国内的第一抢手货,杨贵妃为了减肥而跳舞, 跳舞就成为国内新的浪潮,人们还把她跳的舞取为“羽毛霓裳舞”的美名。

爱因斯坦说:不管时代的潮流和国内的风尚怎么样,只要坚持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路。潮流总是形成盲目跟风,每个人都得看清自 己正确的道路,不能随波逐流。

诚信是立人之本,是处事之本,是经商之本,同时它是人与人之间得以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经济秩序得以保障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我们要守 护诚信,牢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这句话。他是你人生海洋之中 一盏不灭的航标灯。

商鞅任秦孝公为首相,欲为新政,秦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鞅终于说服秦孝公实行变法、发布新的政令,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就立了三丈之木于国都南 门,招募百姓中有谁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赏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 没有敢去移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移动着赏五十金。有个大胆 的终于移动着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他五十金,以 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推行了新法。

毛泽东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当他在中学念书时,同学们称他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他离家求学时改写了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 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返: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14 年毛泽东 在长沙第一师范学院学习期间,全部费用只有169 元,而且其中三分之一都花在 报纸上,铺盖和衣服则非常简陋单薄。但他不以此为念,常常和朋友互相勉励说, 读书要有理想,要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他还与朋友提出三个不谈:不谈金 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男女恋爱问题。他认为想要改造国家,改造社 会,就要好好学习知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有价值的 事情上。

青少年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志向是青春的火焰,是生命的动力;远大的志向如太阳,唯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热能;如灯塔,唯其 高才能照亮前进的航程。有志者事竟成;有大志者人生才能辉煌。志向高远就要 放开眼界,不满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私 利多少与得失。大量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 就的,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青年时期立下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林肯当上总统后,南北战争不久后就发生,一开始北方处于劣势,让他终日不得安宁。随之而来的就是别人对他的能力的鄙视,人们认为选他为总统是犯下大 错,林肯则对所有鄙视他的人都报以宽容,在他人看来,那几乎是一种自爆自弃 的宽容,很没有尊严的宽容,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 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是, 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一语中,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 们潜在的朋友。

自尊是一个人生存的支柱,没有自尊如同一具空骸,所以自尊是一个人灵魂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要学会自尊。

自尊,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只有懂得自尊的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一个人有了自尊,才会维护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人格;一个人有了自尊,才不 会让人欺负自己,侮辱自己。我记得苏联作家别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个人灵 魂中的伟大的杠杆,可见自尊心对我们何等重要。

一个人可以没有鲜花、没有 荣誉,但不能没有自尊,人,首先要有自信心,才有自尊心,不管别人是否尊重 你,你自己得尊重自己,古人云,人不求人一般高,有说,以无求品自高,敬人 者,人敬之。

自尊其实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品格。自尊就是人生杠杆上的不可或缺的支点,他可以坚守自己的主见和独立的人格,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走向,雷锋 22 岁的青春为什么可以永恒?赖宁何以成为浴火的凤凰?焦作禄怎样成为公仆的 楷模?孔繁森又如何在这个急需感动的年代成为一种向上的精神?所有的答案 只有两个字:自尊! 林肯当上总统后不久,南北战争爆发了,一在处于劣势的北方,让他终日不得安宁,随之而来的就是别人对他能力的鄙视,人们认为选举他就是犯下大错,林

标签:考研英语作文素材 考研热点作文素材 考研作文素材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