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成长作文 > 正文

我的父亲和《雍华》图文杂志|我的父亲我的兵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我的父亲贾若萍(1904――1998)出生于河北省束鹿的一个农户,13岁离家进京,在前门外瑞成亨布庄学徒,抗战时到西安经商,是西安大干化工厂经理。父亲一生淡泊名利,乐善好施,无不良嗜好,独酷爱书画艺术,笔耕不辍,工篆书、隶书、魏碑、章草,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之一。
  父亲在西安经商时,正值日机狂轰滥炸,黄河决口,为了赈灾济民,他不顾个人安危,曾带领救护队携带药物赴灾区救治伤病员。他还在那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年代里投入重金,兴办慈善和教育事业。设育婴堂收容了上百名孤儿,使其得以生存呵护。投资兴办育德中学(今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和冀光小学(今西安市东三路小学),给当时处于凋敝状态的西安教育输入一点生机。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父亲对于文化艺术与图书出版事业的积极支持。父亲与著名国画大师赵望云先生交情笃厚,他们是束鹿同乡,并且赵夫人杨素芳又是父亲的同学杨廷玉之妹,两家常常往来。赵望云先生早就企望着能够创办一个综合性图文杂志,以活跃文坛,扶持新人。父亲闻悉后,尽快筹备了出刊所需的社址用房及一些费用。刊物定名《雍华》图文杂志。“雍”,古九州之一,曾辖今西安等地,“雍华”,寓意西安。赵望云先生任总编辑,黄胄任编辑。我的父亲贾若萍为法人,以他的名字登记出刊。文学家郑伯奇写创刊词。原社址在西安市东大街539号,与菊花园相对处,后迁至西安市粮道巷乙字10号(原赵望云先生家)。黄胄先生主办。创刊号于1946年12月1日出版,到1948年春被迫停刊,共出版十期。(编者按:《雍华》图文杂志共出版几期?一说十期,据《从学徒到大师――赵望云传》。一说八期,据上海作家协会图书馆收藏一套,仅八期。)
  《雍华》图文杂志是当时活跃在西北的惟一一家进步文学艺术综合月刊。内容主要以绘画等艺术形式,描写国内各地人文自然情况,并杂以文艺创作(小说、散文、诗歌)及改造中国绘画的理论文章。以美术而论,包括国画、漫画、速写、木刻等多种形式。正因《雍华》是艺术家和新秀的创作园地,面向大众,自始至终得到文学艺术界名流的热诚关心和支持,郑伯奇、徐悲鸿、张大干、姚雪垠、叶浅予、梁白波、黄苗子、方济众等屡赐佳作。由于有这样一批艺术大家和大众的协助,《雍华》图文杂志得以克服巨大困难,坚持出版前后三年,成为那时西安惟一一种出版三期没有夭折的刊物。
  《雍华》图文杂志关注人民大众,着重反映劳动者的苦难生活。征稿内容健康鲜明。强调以农民生活为主题,以都市生活为主题,以学生生活为主题。要求文学作品以白话文为主。在那个时代,办这样的刊物,其艰难困苦,可以想见。不但要受到反动当局的严格控制与审查,并且承担着由物价飞涨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
  《雍华》图文杂志第八期致读者中说:“本刊至今已有一周年多,回想在一年中我们所花的人力、物力及物价波涨的倍数,不由发生复杂难言的怅惘,再想想如何走上展现在前面的途境,更不由得打个寒噤。”
  又说:“本刊应该每月出版一期,那么达十三个多的岁月里,最少要出版十三期了,可是惭愧得很,仅仅出版了八期,但是在这短促的八期,蒙众多朋友热心惠助所致呢。同时因了许多艺坛先进的供稿和指导,因了热心文化事业的朋友们与读者的援助,才使我们下定决心长久维持下去。”
  在第六期出版的时候,曾有朋友来信说,“算了吧,人们饭都没得吃了,还‘文’什么‘化’呢?这年头谁还买书”!
  《雍华》图文杂志创刊后一年多,物价飞涨约在六十倍以上。第一期时,每令纸为五万元,第二期时(1947年元旦出版)已涨到八万元,一年后达五十万元以上。制版费也增长了四十倍以上。总之,《雍华》图文杂志能否办下去,一开始就受到物价飞涨的严重冲击。我的父亲贾若萍,热心文化艺术事业,胜过自己的身家财产,坚定的大力支持,不断解囊惠助,才能维持下来。设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即使只办一两期,也是非常不易之事。
  这十期《雍华》图文杂志,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当时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大众的生活实际。在“为人生而艺术”、“我手写我心”的思想指导下,一批艺术家走出画室,深人民间,创作了一批内容深刻的作品,赵望云先生率先和学生黄胄、方济众、徐庶之等用画笔状写民间疾苦,在《雍华》图文杂志发表。如“逃难的灾民”、“茶馆中的市民”、“集市上的商贩”、“理发的”、“拉车的”、“肥皂业工人”等等,都是反映了下层人民困苦求生的纪实画幅。黄胄当年所画大量黄泛区速写,都首先在《雍华》图文杂志发表。在他的“难民图”中,逃荒要饭的一老一小,瘦骨嶙峋乞讨求生的写生纪实,震撼人心。还有叶浅予的漫画,方济众的诗作,都对于黑暗统治作出辛辣揭露和无情抨击。
  《雍华》图文杂志真实的记载了陕西文化艺术史和旧中国苦难大众生活史的一页,同时也是已故长安画派创始人、一代著名国画大师赵望云先生生平经历的一个重要部分。《雍华》图文杂志的创办,也是艺术大师赵望云先生与热爱艺术事业的贾若萍先生莫逆之交的最好见证。《雍华》图文杂志在陕西乃至中国的文化艺术史中,应该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的父亲贾若萍也是一个文化艺术品的收藏家。他收藏了从创刊到终刊的全部《雍华》图文杂志。他还收藏了王和谷、恽南田、金农、王杰、任伯年、吴昌硕、张大干、徐悲鸿、于右任、吴稚晖等人的众多作品,尤其是收藏有近百幅赵望云、黄胄、方济众的作品。遗憾的是,所有这一切,都在“文革”浩劫中被抄掠一空。“文革”结束后,落实党的政策,在黄胄、方济众等人的关心下,也只退还了其中很少一小部分。现在我仅存有一册《雍华》图文杂志,即1948年1月10日出版的第八期。时隔半个世纪的今天,再睹《雍华》图文杂志,实乃亲切难得。同时,也不由得回忆起小时候,常常听父亲讲他同这些文化艺术名流的交往之情,以及黄胄先生、方济众先生、徐庶之先生生前对我的教诲与勉励。黄胄在我的印谱中赠题“继承传统为民族艺术增光”。徐庶之先生题“铁笔生辉”。方济众先生为我刻制的印钮作品刊登在香港文汇报《中国书画刊》上撰文:“印之有钮、钮之有艺、艺术之有优雅俗高下之分,中国可谓独擅其美矣!刻印制钮代有名家,今观贾君德宇所制之钮亦多生动精美之至,若再从秦汉石刻造型及现实物象中多下功夫,当更臻佳境矣”。1983年,方老和画家赵振川兄共同介绍我加入了中国美协陕西分会和中国书协陕西分会。我将永远铭记先辈的教导,不负友人的厚望,为民族艺术而努力奋发向上。
  又及:我的父亲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全国解放前夕,当解放军借面时,他带头完成任务,支援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解放后,在国家发行公债时,不仅自己首先认购,并且积极宣传,在西安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被推选为工商税务评议员。1950年12月,中国救济总会西安分会成立,被聘为特邀代表。国内凡遭遇灾情,他都积极解囊,捐款捐物相助,直至耄耋之年,他的这种义举,仍受到西安市人民政府救灾办公室通报表彰,西安晚报也以《留款不留名义举送真情》为题载文表扬。

标签:父亲 图文 杂志 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