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一周记 > 正文

古人也会嗅文章|催人泪下的深度好文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徐怀谦 1968年生于山东高密,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硕士。现任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主编,曾获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优秀编辑奖等奖项。著有《拍案不再惊奇》、《生命深处的文字》、《智慧的里空――与思想者对话录》、《游与思》等。
  
  忍的境界
  
  忍是一种传统美德还是一种民族劣根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很多时候,我们是把它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来谈论的。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那是为了有朝一日,“三千越甲可吞吴”;韩信在穷困潦倒之时可以忍胯下之辱,那是为了日后出人头地。儒家讲:“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很明白,忍是为了实现更大的利益。在这些情况下,忍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忍有作为目的时候吗?有。基督说:“有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转过去”;道家说:“唾面自干”,这里的忍就有些作为目的的意思了。当然最纯粹的还是佛教。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所著的《释迦牟尼传》中,佛祖给爱争斗的弟子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拘萨罗国有位大王,名叫长寿。迦尸国有个大王,名叫梵豫。一次,梵豫王统领大军进攻拘萨罗国,长寿王亲率大军迎战,很快击败敌军,生擒梵豫王。但长寿王宽恕了梵豫王,对他说:“你的生死掌握在我的手中,我且饶你不死,今后不要再兴兵争战了。”
  梵豫王喜出望外,谢罪后逃窜回去,可是不久,他又举大军前来进攻。
  长寿王说:“他是我的手下败将,我要战胜他并不难。可是争来斗去没完没了。他要的是国土,我和他为了国土而伤害黎民百姓,实在是下策。我宁愿携妻出走,隐居到他的王城里,终此一生。”
  长寿王便把这个国家拱手让给了梵豫王,他自己带着王后去了梵豫王的都城,隐姓埋名,研究学问,还以绝妙的音乐舞蹈,愉悦城中的百姓。不久,王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长生童子,为了安全,寄养在别人家里。这孩子生来聪明伶俐,年纪轻轻便已精通百艺。
  梵豫王最终知道了长寿王的下落,命令武士把他抓住。百姓见长寿王被逮,都流下了眼泪。长生童子化装成打柴的樵夫,来到父亲面前。
  父亲对他说:“忍耐吧,要忍耐,惟此谓之孝。不可结下怨恨的因果,含凶、怀毒、积怨而遗祸万载的,不是孝子所为。”
  童子明白了父亲的心意,泪如雨注,他不忍见父亲死,就躲进深林中。
  城中的贵族都同情长寿王,请求免他一死,但梵豫王惧怕他的威望,最终杀害了长寿王。
  长生童子半夜里悄悄来给父亲收尸,安葬父亲后,又躲藏起来。
  梵豫王担心童子来复仇,派人严密搜捕童子,但没有找到。
  后来,童子又潜回城中,他擅长伎乐,深得豪门贵族们的欢心,慢慢地被大王发现,十分宠幸,以至成了左右不离、可以佩带护刀的侍从。
  有一回,国王出去打猎,迷失方向,与群臣失散,跟在身边的只有童子一人。国王筋疲力尽,就枕在童子的膝上睡着了。
  这时,童子想到:“此王无道,残杀了无辜的父亲,又抢夺了父亲的国土。如今,他落在我的手中,这正是天赐良机,报仇当在此时。”他拔出腰刀,正要动手,忽然想趣了父亲的遗训,又把刀收回鞘内。
  恰在这时,国王从梦中惊醒了,说:“啊,吓死我了!刚才长生童子前来报仇,要用刀砍杀我的头。”
  童子听了,说:“大王啊,您不必惊惶,我就是那个长生童子。其实,我刚才是想报仇的,但想起父亲的遗训,又把刀收起来了。”
  “你父亲有什么遗训?”
  他说:“忍耐吧,要忍耐,惟此谓之孝。不可结下怨恨的因果,含凶、怀毒、积怨将遗祸万载。”
  国王说:“要忍耐,再忍耐,这个道理我懂,可是怀毒将遗祸万载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我杀死大王,那大王的臣下必然要杀害我。这样一来,我的臣下又要来杀大王的臣下。但是倘若大王宽恕我,我也宽恕大王,便可远远避开祸源。”
  梵豫王感慨万端,说:“我杀害了圣人,真是罪该万死!”于是他要将整个国家赠与童子,童子说:“大王的国家,原来就属于大王,只将我父亲的国土还给我就可以了。”国王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童子,然后送他回国,归还了他的国土。
  故事的主题很明确:惟有忍才能停止争斗,所以应该敬重忍。佛陀最后留下一段偈语,其中四句是:“若以争止争,至竟不见止。惟忍能止争,是法可尊贵。”
  在这个故事中,长生童子可以忍杀父夺国之仇,这不是权益之计,而是为了百姓的福祉,这才是大忍、弘忍,是忍的最高境界。
  常人难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领略忍的道德魅力。现代人不知是因为权炙的、钱烧的还是营养过剩,火气都不小,动不动就想踩扁谁灭了谁,于是便发生了山西警察打死北京警察的命案,或者是豪华车撞人案,开枪打人案,雇凶杀人案……每每这种时候,我就想,与现代人谈忍的境界,未免太奢侈了,不如当头棒喝一声:人们啊,没有了耐性,离疯可就不远了。
  
  古人也会嗅文章
  
  我们都习惯说看文章、读文章,但有的人是用鼻子嗅文章,中国特色的文字狱就是他们嗅出来的。明清不说,我们看唐宋的两个例子。
  刘禹锡因为王叔文事件被贬为朗州司马,一呆就是十年,后来幸得召还,回到阔别已久的长安。正是初春时节,他去玄都观赏桃花,人逢喜事精神爽,不由诗兴大发,写了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诗,诗中说:“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多少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有那么一些嗅觉发达的人,就说他的诗“语涉讥刺”,刚回京城一个月的刘禹锡,又被贬到外地做官去了,这一去又是十多年。后来换了皇上,因宰相裴度的关照,刘禹锡被召还京师,任主客郎中,二度去玄都观赏桃花,做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绝句》:“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此诗一发表,又有些人说他“薄行”,这主客郎中没当几天,就转任礼部郎中,随着裴度被罢相,他又卷铺盖到外地任职去了。
  还有就是苏轼。苏轼是宰相之才,他在王安石和司马光当政时皆不获重用。被贬湖州知州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总共不到三百字,说自己被贬罪有应得,感谢皇恩浩荡,给了他很好的安置,决心上广朝廷之仁,下慰百姓之望。这样一篇文章能有什么过错呢?有些人愣是从中嗅出味道,说他诽谤朝廷,讥嘲时政,说这篇小文在社会上争相传诵,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他们还举了几首诗作为旁证,其中一首是《山村》:“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诗的本意是说年轻的农民拿着国家发的青苗钱进城打工,很快就把身上带的钱花光了,什么本事也没学到,却学会了城里人说话的腔调。这些人就说苏轼没有一点同情心,反对救济贫民,反对王安石变法。因为这点诗文,苏轼被逮到东京汴梁,关进御史台受审,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他在狱中呆了一百多天,其间仁宗皇后 病死。临死前,她对皇帝说:“苏东坡因写诗而获罪,这全是小人陷害他,他们在他的政绩上挑不出毛病,就想曲解他的诗来定罪……你可不能冤枉无辜,天神会动怒的。”就在这一年的岁末,苏东坡获赦,配往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
  后来宋哲宗即位,苏轼奉诏入朝,任翰林承旨,有的人为阻挠此事,搜罗罪证,结果发现一首诗有问题。那是苏轼赴常州任职途中,路过扬州,在竹西寺题过一首诗:“此身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诗中的“闻好语”引发了歧见:他的弟弟苏辙解释说是哥哥在扬州听到常州人为他买了田,所以叫“闻好语”;别人却解释是宋神宗去世后,换了新天子宋哲宗,苏轼听到宋神宗死了很高兴,所以叫“闻好语”。虽然新皇帝没有对此诗做什么追究,苏轼却早已成了惊弓之鸟,自请外调,又去了颍州。
  在苏轼这个例子中,仁宗皇后仅凭常识就断定苏轼是被冤枉的,说明文字狱的制造者绝非高明的文学评论家,与其说他们对文字敏感,倒不如说是对政治敏感。他们的鼻子先嗅出政治的风向,然后到政敌的文字中乱嗅一通,寻一点蛛丝马迹就把它放大一百倍或者干脆无中生有,编造构陷,总之,是按照政治斗争的原则,获取投机的最大利益。
  这一套嗅文章的功夫经过明清,经过“文化大革命”,已经到了非常纯熟的地步,康生、姚文元等人就是杀人不见血的高手。今天,仍有一些人以嗅文章为业,乐此不疲,虽然在浩浩荡荡的民主大潮中,他们已难成气候,但嗡嗡嘤嘤的聒噪,足以让人烦心。办法有二,从决策者这方来说,不妨学一下仁宗皇后,早日识破嗅文章者的不良用心;从创作方来说,则不妨学一下鲁迅,在文章中故意放些烟幕、使些手段,让嗅者的鼻子失灵,不能轻易就跑到主子那里领到奖赏。
  
  难以贪廉论英雄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官员大致分如下四种:第一等,廉而能干事;第二等,贪而能干事;第三等,廉而不能干事;第四等,贪而不能干事。常听一些老百姓说,我们不怕他贪,只要能帮老百姓干事,就行。有些官员,倒是有清廉之名,可是在任期间,一无所为,在老百姓的口碑中,反不如那些贪而能干成点事的人。
  这不是诲贪诲腐,而是老百姓在现实政治体制下做出的一种非常务实非常无奈的选择。
  拿明末改革家张居正来说,历史学家多责其虚伪,说他似廉实贪。我较同意《张居正大传》一书作者朱东润先生的分析:“居正可以洁身自好,但居正有仆役,有同族,有儿子,有弟弟,还有父亲。腐化的势力,在北京找不到对象,便会找到江陵。”我的看法是:一、张居正基本上做到了廉洁自律,但他的家人则可以说是贪婪的。二、他的廉洁自律是分场合分对象的,能贪污时也贪污。三、他的贪迹与他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绩相比,是可以原谅的。
  先说其廉。在推行考成法时,他严辞峻切;在廉洁自律方面,他有时也做得极为苛刻。万历三年,整顿驿递。儿子回江陵应试,他吩咐儿子自己雇车;父亲生日,他吩咐仆人带着寿礼,骑驴回乡里祝寿;次弟居敬病重,需回乡调治,保定巡抚张卤破例发给通行证,居正立即交还,并附信说要为朝廷执法,就不能不以身作则。他的家仆游七因为与外面的官员有勾结,还曾遭过一顿痛打。
  张居正在与诸大臣来往的书信中有很多拒绝礼物的记载,像“厚惠概不敢当,谨用纳璧”、“厚仪概不敢当,谨以璧诸使者”等字眼,胜不胜数。他在答两广总督刘凝斋的书信中有一大段论防腐反腐的话,说得非常透辟:“监司抚按,取受不严,交际太多,费用太泛,皆嘉隆以来积习弊。各省大抵皆然,而广中为甚。自不毂待罪政府,以至于今,所却两广诸公之馈,宁止万金?若只照常领纳,亦可作富家翁矣。若此类者,不取之民而孰办耶?夫以肉驱蝇,蝇愈至,何者?以致之之道驱之也。司道之取与不严,欲有司之从令,不可得矣;督抚之取与不严,欲司道之从令,不可得矣。尊示谓稽察吏治,贵清其本源,诚为要论。顾积习之弊,亦有难变者。一方之本在抚按,天下之本在政府。不毂当事以来,私宅不见一客,非公事不通私书,门巷阒然,殆同僧舍,虽亲戚故旧,交际常礼,一切屏绝,此四方之人所共见闻,非矫伪也。屡拟严旨,奖廉饬贪,欲庶几以身帅众,共成羔羊素丝之风,而终不可易。乃苞苴之使,未常绝也,钻刺之门,未常瑾也,虽餮荼茹董,徒自苦耳,何裨于治理耶?虽然,不毂固不敢以人之难化而遂懈其帅之之心也,早夜检点,惟以正己格物之道有所未尽是惧。”此外,他还多次说过自己门前冷落,“士大夫公见之外,不延一客,公谈之外,不交一语。”
  在明末腐化风气早已弥漫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候,张居正能保持那么高拒腐防变的觉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所以,他的廉洁不能简单地说就是虚伪。
  再说其贪。前面说过,当时空气中弥漫着腐化的气息,连戚继光、李成梁这样功业卓著的领兵名将也在送厚礼。蓟辽总督梁梦龙为了谋吏部尚书一职,给掌印太监冯保一次就送了三万两银子。更早些时,首辅高拱提名贪名很大的殷正茂任广西巡抚,进攻广西古田叛僮。高拱说:“给他一百万,正茂也许吞没一半,但是只有正茂会把事情办好。”后来果然是这个殷正茂平定了叛乱。
  在这样一种时代氛围中,作为腐化势力主要进攻对象的张居正,很难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在江陵,当地官员历时三年,耗资二十万两银子,为张居正建起一座富丽堂皇的太师府第,他自己拿出的钱,还不到十分之一。在北京,他建了一座同样豪华的官邸,壮丽不减王公。他的门生刘台在万历四年上疏弹劾,说他“起大第于江陵,费到十万,遣锦衣官校监治,乡郡之膏尽矣。”“盖居正之贪,不在文吏而在武臣,不在内地而在边鄙。不然,辅政未几,即富甲全楚,又何由致之?宫室、舆马、姬妾、奉御,同于王者,义何由致之?”这些话中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张居正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则是事实。
  另一种解释是,在张居正任内阁首辅的前期,他的廉洁自律还是比较好的,但到了后来,权势炙手可热,贪欲也跟着膨胀起来。据说严嵩收藏中十分之二的精品,最终归于张居正。而他奉旨归葬时,坐着32人抬的豪华大轿,吃饭时菜肴过百品,还觉得没有下筷子的地方。历史学家王春瑜帮我们算过一笔账:做官前,张居正家中不过有田数十亩,当了内阁首辅后,按一品官月俸87石米计算,他一辈子的官俸加在一起,至多不过折银两万余两。可是光他送掌印太监冯保的礼物就有名琴七张、夜明珠九颗、珍珠帘五副,金三万两,银十万两。从张居正抄出的财产,折价约金银19.58万两,另有良田8万余顷。
  我个人认为不可尽信由当年张居正的政敌提供的这些数字,他总体来说不能算贪官,当然也不能算清官,只能说是一个不彻底的改革家。事实上,对有些历史人物,很难做简单的道德评判。像古代改革家商鞅、桑弘羊都有自身腐败的行径,这说明,由体制产生的腐败比因个人道德品质产生的腐败要可怕一万倍。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考量某些历史人物的时候,的确难以贪廉论英雄,所以中国的老百姓才会提出他们独特的对官员的四大考评标准。我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难以”不是“不以”,因为在任何时候,贪污腐败都是劣迹,而不会成为有本事的证明。尤其是像胡长清、成克杰之类贪而不能干事的官员,与张居正这样的改革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扭曲的价值观,产生于扭曲的现实。有谁告诉我,哪样的现实是未被扭曲的呢?
  
  害怕感动
  
  一个六十多岁的北京老太太天天骑着小三轮车给别人送桶装水。体重只有八十斤的她,抱着约五十斤重的水桶,爬坡上楼地把桶装水送到用户家中。她的腿上、手臂上青一块紫一块的,那是送水时从楼上连人带桶滚下来摔伤所致。有些用户不忍心让老太太送水就要求退订,老太太哀求说不要这样,因为大家都不订她的水,她就会失去这份工作,也就会失去每月五百元的活命钱。
  老太太之所以如此卖命,是因为一家的重担都在她肩上――老伴患重病,两个儿子,大儿子因车祸撞伤了肾脏,小儿子是残障,孙子是弱智。老两口虽有退休金,但远远不够支付一家的生活及治疗费用。
  事迹在电视台播出后,很多好心人给老太太送钱送物,说他们不是可怜老人,而是被她自强不息、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所感动。
  其实,这样的感动每天都在上演,只是这位老太太碰巧上了电视而已。同样幸运的还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扶贫助教的歌手丛飞等,因为媒体的报道,他们的命运多少有所好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故事让人感动,也让人心酸。
  去年初冬的一天,寒风已经有些刺骨了,我在单位阅报栏的玻璃橱窗前读到这样一则寻人启事,大意是说一位在北京某建筑工地打工的外地农民于日前走失,希望见到者与工地方面联系。我看了一眼附在上面的身份证复印件,一算年龄,这位农民工已经71岁了。七十多岁的老农为了生计,还要背井离乡,来到首善之都打工,不能不让人唏嘘不已。我在想:他有怎样一个家庭,是儿女不孝还是生活所迫?他的走失是一时迷路还是精神有问题?带着种种疑问,有好几天我都觉得失魂落魄。
  无可否认,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有贫有富,这些都可以理解,可是,要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要让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还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还要“淘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这总有点说不过去吧?“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残疾者皆有所养”,如此古老的社会理想,为什么在今天看来还是显得那么渺茫?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社会保障机制两千年来就没什么发展。所幸,领导高层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要让老百姓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很好,就先从城乡医改做起,从最低生活保障做起,让每一个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都能够健康而有尊严地活着吧!
  收到刚寄来的一本杂志,上面一篇文章写一个中国人在国外遇到车祸,拨打交通事故电话后,不出3分钟警察就过来了,随后就是救护车。因为车子要送到维修厂去,警察当场指派给他一辆车,在自己的车子修好前,可以一直开这部车。后来医生发现咱们这位同胞须去医院作检查,还是那位警察开车把他送到医院,忙前忙后地给他挂号,还帮他垫付了钱――当然这钱以后保险公司会赔。读了这个故事,我真的很感动。这是纯粹的感动,没有任何附加因素的感动,让人幸福的感动。
  可是在我们国内,我有些害怕感动,因为在这样的感动背后,往往有太多的辛酸,太多的无奈,太多的……

标签:也会 古人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