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活动方案 > 正文

新一代青少年 [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铸就新一代建设者的灵魂]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当前,社会各界人士都强烈呼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也强调指出,当今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可见,加强并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培养一代新型人才的需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懂得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以始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内容。努力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倾向,把德育摆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十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青少年从小学过渡到中学时的“叛逆”心理教育、消费教育和网络教育非常关键。
   一、“叛逆”时期的心理教育
   所谓“叛逆”时期,我认为大约在12―16岁之间。由于这时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快,心理变化大,思想上有了新的突破,逐渐形成自己独力的人格,在学习上、生活上和人际关系上,逐渐脱离了儿童时代的那种天真、幼稚、服从的特点。他们极力要摆脱父母对他们的约束,因此在认识上、情感上、语言上都产生了一系列与儿童时期不同的发展特点,处处表现出“反叛”行为。
   比如少年厌学、抽烟、早恋、出走等坏行为,就是由于他们在认识上有了飞跃,他们感觉到自己已不是以往的“小孩子”了,而是变成了“小伙子”、“大姑娘”。而临这种新的变化,不少家庭的父母产生了各种的困惑,同时也出现了难以理解的现象,如一向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女儿,现在与母亲疏远了;过去常与父母谈心理话的孩子,现在沉默了;无意中翻看孩子的东西,孩子会火冒三丈、大发脾气。父母让他这样做,他偏对着干……。究其原因,是由于孩子的认识趋向“成人”,如果此时不引起老师、家长的高度重视,对其不积极引导,不及时去除孩子心理的阴影,就很可能产生少年危机。
   由此可见,在孩子“叛逆”时期的心理教育非常的重要。实际工作中既要看到他们奋发向上的一面,又要把他们那种可能产生过激的思想和错误的行为,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高度重视,积极引导,抓住时机,将青少年认识上的飞跃变为健康成长教育的契机。
   二、对青少年进行消费教育刻不容缓
   随着经济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着一种高消费的不良风气。许多青少年沾染上了互相攀比、讲吃讲穿、不节俭、花钱大手大脚等不良习气,超前消费、畸形消费等不良势头在一些青少年中愈演愈烈。甚至有的青少年会走上“黄色消费”、“黑色消费”的歧路。
   我们不妨探讨―下,造成青少年如此消费的原因?首先,家庭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这种消费成为可能;其次,现在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娇生惯养,认为如果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就对不起孩子,怕孩子在其他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因而,宁可大人省吃俭用也绝不委屈孩子。更有甚者拿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误导孩子,只要学习好,就给予一定的金钱和物质奖励。有的家长抱有“我们这一代受够了苦,无论如何再也不能让下一代受苦”的思想,放纵孩子,任其消费。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消费、广告的误导,很容易造成青少年错误的消费观。
   据调查,在县城就读的农村、牧区中学生,正常消费为书费120元/学期、吃住200―230元/月、日常用品15―20元/月、早点30―50元/月、零花钱30一50元/月。每月合计395―500元,一学期大约1580―2375元,一年开支就得需要3376―4750元左右。这对于一个农村、牧区的家庭来说,消费已经占去全年收入的l/3,甚至一半。如果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会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那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消费教育呢?
   第一、要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向青少年讲清楚金钱可以买到衣食住行所需的各种物品,但金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我们要做一个生活充实的人,决不做金钱的奴隶。
   第二、教育青少年懂得消费“有数”、“有度”。所谓“有数”,就是对青少年消费的引导,要让他们知道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才是对他们真正最有价值的东西。让青少年学会先思考,再花钱,并逐渐养成节俭习惯。所谓“有度”,就是对于青少年消费数量的控制。
   另外,还要教育青少年学会理财,并培养其良好品德。鼓励青少年用自己的零花钱做一些好事,如为希望工程、为贫困急需救助的人募捐等。这对于塑造青少年完美的人格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三、 重新审视和认识网络教育
   目前,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生活习惯。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十次统计调查,截至2002年7月,上网青少年占网民26.2%,18岁以下的网民由2002年2.4%增至现在的16.3%。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逐步以“参与人”的角色体现其在网络社会的主体地位。
   对之,我们绝大部分的家长乃至教育工作者视之洪水猛兽、“精神鸦片”,采取各种各样的强硬手段,对其进行强制制裁,可是收效却不大。家长、老师越堵,学生越要上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我认为网络作为新生事物,有其正负作用。现在之所以出现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健康的威胁,是因为现有的教育管理方式滞后于网络化进程。有些家长、甚至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网络知识及运用方面落后于学生。网络对青少年可能存在不良影响,在于他们未能成熟的判断网络的作用,而不在于接触网络。
   再说,我想与其堵学生上网,还不如有效地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校园内上网、在课堂上上网,这样,既能逐步完善网络的监管,使其服务于学生学习,又能消除网络文化中的负面影响。
   另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还可与亲情教育、法制教育同步进行。
   总的来说,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知道,这是任重道远的一项艰巨工程,必须倾注极大的耐心、强烈的爱心才能铸造成美好的人类灵魂。

标签:建设者 新一代 铸就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