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论文写作 > 论文提纲 > 正文

家庭教育论文提纲

时间:2017-04-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学前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学前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纲是一个反映了论文的基本观点、佐证材料、论证角度和步骤,以及依照逻辑关系层层展开的纲目体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提纲,

范文1:

一、幼儿调皮的表现

(一) 调皮幼儿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完成组织的教学活动

(二) 调皮幼儿表现出的注意力不集中

(三) 调皮幼儿表现出的攻击性

二、幼儿调皮的原因分析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1、过分溺爱的家庭环境

2、专制型的家庭环境

(二)调皮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三)幼儿在成长中存在的差异

(四)调皮幼儿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三、调皮幼儿的教育策略

(一)树立科学儿童观,冷静对待调皮幼儿的行为。

(二)客观评价调皮幼儿的行为,努力发现 调皮幼儿的闪光点

(三)创造条件,让调皮幼儿有发泄的机会

(四)重视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

范文2:

论文摘要:作为幼儿园各种入际互动的核心.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分析师幼互动的现状.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刻不容缓。

论文关键词: 师幼互动;构建

1、师幼互动的现状

肯定发展,存在问题,比如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师幼互动模式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

2、良好师幼关系创建的主要障碍分析

2.1、教师与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主要为缺乏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2.2、师幼互动中公平与差异关系处理不当问题

2.3、不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幼儿人格尊严的关系

3、构建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对策

3.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促进师幼互动

3.1.1、有效的师幼互动应以平等为原则、以合作为桥梁

3.1.2、“教-学”模式向“我-你”模式的转变

3.2、针对差异各个击破,妥善处理群体互动与个体互动的关系

3.2.1、既要关注幼儿的共同需要又要关注幼儿的个别需要

3.2.2、针对个体的差异性,科学地组织幼儿的活动过程

3.3、尊重幼儿,真正将互动融入儿童的世界

3.3.1、尊重幼儿人格、包容幼儿错误

3.3.2、正确处理教学与幼儿人格尊严之间的关系

4、结语

总之。。。,只有和谐、健康、科学的互动氛围.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地完成。才能使教学活动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篇二:家庭教育小论文

提纲

一、观念中存在的问题

(1)一些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观念认识不够。

(2)家、园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分歧

(3)夫妻双方在教育观念中存在着分歧

二、理论指导

三、具体措施

(1)家长如何做

(2)教育机构如何做

(3)教师如何做

四、总结

如何提高幼儿园家长教育能力

一、观念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家长对家园共育的观念认识不够。

一些家长认为,把幼儿送到学校,幼儿的一切发展全靠老师来教,这些家长认为自己是在消费,缺乏与教师的交流,也很少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等,往往在期末时验收幼儿的学习成果,而且在验收成果时也只是关注幼儿的记忆发展能力,比如孩子学会了多少字等;而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品德素质等很少过问。

(二)家、园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分歧

(1)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有独特个性的幼儿,《纲要》中的一些新观念:“把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放在比知识目标更重要的位置”“在幼儿园孩子学多少东西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情绪、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孩子的能力,为孩子终身奠定基础。”而家庭则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发展,忽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家庭教育片面强调幼儿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作为衡量幼儿发展和幼儿园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从而导致幼儿园的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不能(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 源 网:家庭教育论文提纲)实施或者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

(3)幼儿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学前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特点,关注幼儿的经验与兴趣,使幼儿在主动操作过程中促进认知发展,在与周围同伴、教师、环境的互动中促进其社会性发展。而家长往往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从成人的立场、观点出发,按照成人的意愿、喜好来教育幼儿,使幼儿教育成人化。

(三)夫妻双方在教育观念中存在着分歧

夫妻双方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更为主要的教育因素,夫妻双方在教育方法上互相矛盾,不能协调,一方严厉,一方娇惯放纵,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所以要统一家庭内的教育力量,对孩子要求和态度要一致,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二、理论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近年来,我园在《纲要》精神指导下,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在双向互动中,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家园携手,共育幼儿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提出过有关家园共育的思想:“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三、具体措施

(一)家长如何做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幼儿园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是孩

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作为父母要懂得习惯是养成的,努力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之一。总之,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教师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

(2)明确家庭可以给予孩子的成长支持

随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深入开展,“家长教育”(或称为“亲职教育’,已纳入到幼儿园的家长工作范畴,家长也成了幼儿园直接的服务对象,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完成对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内涵得以丰富。反馈中家长需要回答的问题,实际是在有目的地引导家长把握亲子互动的时机,重视亲子互动的内容,反思亲子互动的成效等。在整个儿童教育过程中,家长是和我们一起成长的。家长的成长也需要被引导,需要有载体。通俗的说就是让家长群体知道应该和孩子做什么,怎么做,让家长个体反思做得怎么样。

(3)懂得正确分析孩子的成长过程,改进教养策略。

教师在儿童成长反馈表中描述孩子的成长状况时,会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策略。教师的教育策略具有针对性,是给家长提供的一种范例。家园共育的有效性需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做保证。

(4)1.夫妻双方要相互维护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与威信

当夫妻双方中的一方发现对方对孩子的批评、惩罚有过激行为时,先应该在调节中给对方降降温,言辞中既要维护对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又要强调孩子确实有错误,让爸爸(妈妈)生气。然后背过孩子再指出对方正确教育的一面和过激行为的一面,反思双方在教育孩子中有哪些漏洞,今后怎样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2.夫妻双方要清楚认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地位

当夫妻双方正面教育的一方发现对方参与搅合,并明显袒护,包庇孩子的错误时,虽然令人很生气,但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对方顶撞,以免损害夫妻双方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瓦解教育影响力。因为在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部很敏感的调节装置,对成人最轻微的意见分歧都会有所反应,一旦发现父母对他的教育态度有所不一,就会使他学会钻空子,并增强了他左右家长的力量。当教育孩子的口径一致时,孩子就无法在坚如磐石的家庭聚合力中打开缺口了,类似的错误就不会轻易出现了,好的行为习惯也便于形成。

3.夫妻双方要关注自己对孩子的榜样示范作用

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到在孩子面前不吵架斗嘴,不要因为双方情感不协调而在孩子教育上找问题,攻击对方。当孩子尚无自我教育能力时便容易形成自卑感、不信任感与喜怒无常的情绪变化,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

(5)1.家长主动与幼儿园联系、了解、沟通家园共育的前提和基础是家园双方的了解与沟通。

“首先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而随时代而转变着,20世纪80年代的家长关注吃喝拉撒睡,90年代的家长关注所学的文化知识,新世纪的家长开始关注儿童的心智共同发展。我们试图让家长通过儿童成长反馈表,看到孩子本周在园的整体发展情况。家长可以从知识技能栏中,了解到孩子学习的内容,了

解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幼儿园方面育的不同,了解两者在幼儿发展中所发挥作用的不同,进行正确定位;其次要沟通———正是由于双方发挥作用的不同,所以幼儿教育期待结果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家园双方进行沟通,就幼儿的发展目标达成一致认识。”所以,要开展家园共育,家园双方要进行必要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共同目标下,相互理解,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具体做法如:家长应及时关注幼儿园的宣传栏,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充分利用接送孩子时与老师会面的机会,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及与小朋友相处的情况,以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防止孩子钻双方配合不一致的空子。

(6)家长应如实向教师反应孩子在家的反应

当家长与幼儿园联系时,家长应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以使老师配合家长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应将那些发生在家里的影响孩子情绪的事情或者孩子近期的反常表现及时向老师如实反映以求得老师的配合,迅速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例如:浩然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在孩子中间很受欢迎,一天下午与小朋友们分享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图画书,并积极帮助其他孩子搭积木,放学回家时高兴地对老师说再见。可是第二天来园时老师和他打招呼时他没有反应,自己的图画书不许别人碰自己一个人躲在图书角里一言不发。老师过去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摇摇头,眼泪夺眶而出。中午浩然的妈妈来接他时,老师向她反映了这一情况,她说浩然的爸爸出远门了,孩子一直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下午上课时,老师针对浩然的情况,首先向全班的幼儿做了说明,并强调浩然此时的心情很难过,但是在我们这个温暖的小家庭里,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不会感到孤独,希望小朋友们帮助浩然。结果孩子们纷纷拥到浩然的周围,一会儿分享他们的玩具,一会儿邀请浩然加入他们的游戏,浩然整个下午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7)家长要正确对待教师的家访

家访有很多作用,主要有:“家访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家访有助于了解幼儿真实的生活状况;家访有助于家园互动。”②老师进行家访,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也是对工作负责的表现。老师家访的内容一般有: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统一对孩子的要求;相互交流孩子在家或者在园的表现共同研究教育措施等。无论哪种家访内容,老师都是为了做好家园合作工作,共同把孩子教育好。因此,家长不仅要欢迎老师的到来,而且要积极配合

为了避免孩子认为老师是来“告状”的。家长与孩子交流时,最好也让孩子在场,让孩子亲耳听到老师对他(她)的评价,孩子还可以申诉或者表现自己使孩子感到更亲切,这样让他(她)们觉得老师不是来“告状”的,这样有利于孩子发挥优点、克服缺点,如果家长与老师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另找时间、机会交换意见。总之,老师与家长都是孩子的教育者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对老师在家访中提出的意见,家长要认真听取,对孩子耐心教育,督促孩子尽快改正。决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产生争执,或者等老师走后说风凉话。这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认识错误,相反会降低老师的威信,激起孩子对老师的怨恨,或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最终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

(二)教育机构如何做

(1)开展分层分类的家庭教指导活动,帮助家长树立家庭学习新理念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我园根据各层次家长的需求和各年龄段幼儿的特征,积极探索指导的新内容、新形式与新方法。

1.活动内容多层次

针对各年龄阶段家长,列出各相对应的指导活动专题。如小小班、小班家长刚成为家长的一员,还没有很丰富的教养经验,可以开设讲座《学习型家庭概念,创建意义,指导策略》;开展中班家长的“学习型家庭你我谈”研讨活动;大班家长的“学习型家庭风采”展示活动。

2.活动形式多样化

3.指导过程互动性

家长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主体,幼儿园应为家长创设主动参与,展现自我的机会,有更多的途径参与幼儿园素质教育。

(2)开展多样化的亲子活动,促进亲子共学共成长

我们可以经常开展亲子互动活动,并尝试着将以家长为观众的教育观摩改为家长自接“介入”的亲子互动活动。

1.亲子阅读。围绕“家园共育,建设书香校园”的工作目标,让每一个孩子爱上阅读,让每一位家长参与阅读,让每一位教师在阅读中成长,凸显幼儿园书香特色。

2.亲子运动会。

3.亲子美食赛。结介主题活动、特殊节日,创设条件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如“亲子包粽子”、“包水饺”比赛,在感受节日传统文化的同时,增进亲子情感。

4.亲子操作。例如,在环保主题中,我们可以开展大班年级组的“亲子环保小制作”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与家长收集材料,变废为宝,使幼小的心灵萌发环保意识,更使环保理念深入家庭;中班年级组开展“亲子时装秀”表演,亲子一同设计、制作环保服装,并同台服装秀,其场而和过程无小洋溢着快乐和温馨。

5.快乐家庭亲子苑。“快乐家庭亲子苑”是以家长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几户家庭自由组织、优化组建、优势互补,在互动中家长与幼儿共同学习,家庭与家庭互相影响的群体互动模式。

6. 定时让家长来幼儿园“上课”。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过让家长到幼儿园“上课”是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幼儿园通过传递专业知识和实际教育方法给家长,家长不仅可获得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可以汲取新的教育知识,可适时调整教育子女的方式,从而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另外,通过这种方式家长还可以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和宗旨,从而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同时,邀请家长到幼儿园“上课”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分享有益的育儿经验。

和谐、愉快的亲子活动,使家长在与孩子共同参与中,耳闻目睹孩子学习和活动的过程,及时给子孩子必要的帮助、支持与引领,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促进幼儿发展。

(3)构建网络化的沟通平台,面向社会拓展交流空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站的建立、网络博客、网上论坛等成为家园沟通的新载体。很多上班族的家长就可以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及时地与老师进行联系,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老师也能将孩子在园的点滴表现,都能第一时间传达给家长,使家长在了解孩子表现的同时,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增进情感交流。信息技术的运用为社区、家庭参与幼儿园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比如:通过电子信箱,QQ群等实现家长与家长间以及家长与老师进行广泛的

篇三:毕业论文提纲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摘要:

注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还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有目的,有层次,有策略,进而有效地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切实的指导。我们应该重视、创造一切有利于孩子阅读的条件,让他们习得阅读的方法,大力去推动,去落实。让我们的孩子在课外阅读广阔的空间里自由的遨游,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

1、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明确地提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语言”,要“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并着重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要有计划地引领学生涉猎教材外的广阔领域,努力使阅读做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渗透”。因此,“课外阅读”就日显重要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我国现代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指出:“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地得益于看课外书”。由此可见,加强课外阅读

指导,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而且对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论

一、低段借亲子共读,培养阅读兴趣及良好阅读习惯。

亲子共读就是指家长陪同小孩一起阅读。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父母不要将之视为学习负担,不要将自己的想法或期望加诸孩子,而是藉由共同讨论与亲自示范,来培养孩子阅读、主动学习的习惯,并满足孩子的一些想法或期望,从而使亲子共读成为孩子未来学习与发展的“源头活水”。

积极倡导亲子共读的周均育女士说:亲子共读的研究已经有好多年了,经调查研究亲子共读对孩子还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睡前共读能增加孩子的睡眠质量。在台湾的许多图书馆、幼儿园甚至一些公共场所都设有“亲子共读”室,有的地方还与医疗机构合作,利用新生儿打预防针的时候发放亲子共读宣传资料予父母。

1、亲子共读,创设氛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会给家庭带来无穷的乐趣,天天阅读,如同天天登山;天天阅读,如同天天储蓄.一旦阅读成为习惯,你的富有,百万富翁也无法相比!知书才能识礼,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家庭是培养阅读习惯的第一站,营造有着浓厚书香气的家庭氛围,无疑是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深深懂得“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多一份乐趣,情感就会多一份高尚,成长就会多一份睿智,人生就会多一份精彩。”

儿童像一面镜子,照出人类光明的未来,让我们大手牵小手,营造书香家庭的气氛——在每一个星月蓝天、透出温暖灯光的窗内,睡前陪孩子共读一本故事书,让孩子带着笑容进入甜美的梦乡。

2、亲子共读,树立榜样。

美国读书协会前主席鲁斯?格雷沃斯先生说:“现在,在一些家庭中有一种怪现象:父母喜欢看书,却往往等到孩子上床入睡之后才坐下来看。结果,孩子竟一 直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喜欢看书。真可惜!”对此,专家们认为,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 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郁, 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所以,让家长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建议家长在家里订阅了一些杂志,坚持每天晚上都有一段固定的读书时间。并要知道读书贵在坚持,不要中断,让孩子读书,也不是权宜之计,不是一日之功,因此,在看书的时候总是安安静静阅读着,读完之后交流交流读书心得,慢慢地让孩子也爱上阅读,甚至也养成习惯。其实,陪孩子一起读书,意味着你可以走近孩子的心灵,再也没有比这样的方法更加有效的了。

3、亲子共读,养成习惯。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得到许多家长的共识。让孩子从小爱读书,让良好的阅读习惯陪伴孩子终身,已成为家长、老师、社会的共同目的。读书——从小处说,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的精神

生活;从大处讲,可以传承文化,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所以,终身读书终身受益。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核心,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一定是优秀的孩子,从我们的亲身体验出发,我们积极向各位家长们提出倡议:引导孩子们读书吧,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吧!

(二)中段引班级共读,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

1、班级共读,推荐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

当面对浩如烟海的课外书籍,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选择了精品,又配合了语文学习的需要呢?笔者认为教师可指导学生从所学的课文出发选择课外读物:

首先可以根据课文的体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教师在教学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可以在教会学生独立阅读方法后,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别的成语故事或寓言,可以读读《小学生成语故事》等等,在学了《笋芽儿》一文后,可以推荐学生读读一些童话故事,更加深了学生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热爱。

其次可以根据课文的题材,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有些文章虽然体裁不同,但是它们写的却是同一题材。选择同一写作对象,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作者看待同问题的不同角度,有助于发展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在学习了《燕子过海》之后,我让学生读一读高尔基

的《海燕》。在教学了《春天的雨点》之后,我让孩子们在课外选择一些写老师的文章读一读,体会不同的作者各是怎么写老师的?

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的作者,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选择同一作者的文章让孩子们阅读,可以让学生领略作者不同的写作风格。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该作者在这一时期写的系列作品,让学生课外去阅读。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

2、班级共读,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时间主要在课余,但把所有任务都放到课外并不合适,因为孩子在课外的阅读是需要指导和交流的。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是落实课外阅读的前提。教师要转变观念,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教语文,优化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和布置作业,课堂上尽量腾出5分钟~10分钟让学生拓展阅读,课外把作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一小时内,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在校内,为了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能够开展阅读,各班级以学生为主体建设了“图书角”。下课或午间活动时,学生就可以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阅读,十分方便。为了解决学生的书源,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免费以班级为单位,为每位学生购置三本图书,然后班际交流,扩大学生阅读的广度和宽度。在校外,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教师在家长会上反复强调高年级“扩大阅读量,积累运用”的目标要求,

标签:提纲 家庭教育 论文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提纲 学前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