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情书大全 > 正文

[木主?灯节] 木灯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木 主      洪武初年的某一天,朱元璋视察南京太学。所谓太学,类似于今天的中央党校,是培养干部的地方。因此明朝历代皇帝都重视太学的建设与教育。在太学的讲坛上,除了太学本身的教授,有时皇帝还亲自讲学,至于内阁大学士以及六部堂官中学养深厚者,更是太学讲席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这一天,朱元璋视察太学,除了审查讲义、了解生员学习起居情况。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瞻拜太学中的文庙。中国古代文化,集大成者,乃儒道佛三家。儒之孔子、道之老子、佛之释加牟尼,都是圣人级。释加牟尼虽产自印度,但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他所创立的佛教早已中国化。这三个人中孔子地位更为崇高。因为这三位圣人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释氏为宗教,对应救心;老子为哲学,对应养气;孔子创立的儒学,讲的是经邦济世的学问,对应的是教育。所以中国古代的知识份子,都称自己是儒生。自唐代开始,各县都建有文庙,塑孔子像以祠之。我小时候,家乡县城的文庙还在,前面一道仪门(即棂星门)中门不开,只能从左右耳门出入。问其故,才知从明朝传下的规矩,春秋致祭日中门才能开放。再就是,若本县出了一名状元,则文庙之中门就可永久打开。照这个条件,则全国各县文庙的中门,十之八九,是不可能永久开放的了。
  孔子地位的尊隆,始自汉朝。后世历朝,皇帝虽有个人好恶,有的崇佛、有的信道,佛道之间,此消彼长,但尊孔之举,却是从来没有改变。上世纪初“五四运动”中,胡适之先生提出“打倒孔家店”,孔子遭了几十年的厄运,但这只能算是一个插曲。
  却说朱元璋到了太学文庙,站在孔子高大的塑像前,半天沉吟不语。陪侍的礼部官员察言观色,揣摩是不是眼前这尊塑像陈旧了一些,引起圣上不悦。于是建议让户部拨款,给塑像修葺妆金。朱元璋盯着那位官员,问他:“你见过孔子吗?”官员惶恐地摇摇头。朱元璋又问在场所有的官员有谁见过孔子,谁都不敢吱声。朱元璋于是徐徐说道:“你们都没有见过孔子,朕也没有见过孔子。从现在往上数一千年,朕看也没有谁见过孔子。因此,给孔子塑像,都是妄自揣测。大家都来这里祭拜圣人。可这尊塑像并不是圣人啊!”
  朱元璋的这席话,没有谁敢反驳。按《史记》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享年七十三岁。见过他真容的人,如果活到朱元璋那个年头,少说也有一千八百岁了。因此,朱元璋认为塑像并非孔子真容,在这尊像前跪拜,便是无稽之举。他因此下了道圣旨,将太学文庙中的孔子塑像拆除,改为木主。
  所谓木主,就是牌位,文庙大殿里没有塑像,只在正中的位子,竖立一块书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的木板。
  朱元璋的这道圣旨,是仅限于太学中的文庙呢还是普及于全国的文庙,已是不得而知。兹后内阁的孔子像易为木主,却是有据可查。但是,从我参观过几座明代留下的文庙如云南建水、山东曲阜等处,孔子仍然塑像庄严。既便是后人重修,在明代,木主之旨亦未在州县得到有力的推行。如天顺六年三月,朱元璋去世一百多年后,苏州府的文庙塑像剥落,教谕等官员倡议修饰,增其庄严。知府林鹗说:“塑像非古,洪武皇帝视察太学时,下旨易为木主。那尊太学的孔子像并未坏朽,尚且被皇上毁掉。如今我们苏州文庙的这尊塑像已剥落,还修他做甚,易为木主可也。”
  林鹗话音一落,教谕就小心提醒:“知府大人,毁孔子像就是对圣贤不敬,还望三思而行。”刘鹗笑道:“什么圣贤,这不就是一堆泥土吗?”林鹗态度坚决,且敢承担风险,苏州文庙的塑像,这才彻底拆除,换成木主了。又过了数年,到了嘉靖七年,时任内阁首辅的张璁向世宗皇帝建议:拆除全国文庙的塑像,一律改为木主。世宗准奏,这事儿才在全国正式推行。
  张璁是因大礼案而骤然擢居高位的政治投机分子。我曾在《皇帝与状元》一文中指斥他为小人。但在封建时代的政治领域中,无德的小人往往也能做出顺应时代的善政,君子有时也成为拨乱反正的绊脚石。所以,仅从道德的角度分析历史,往往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朱元璋治理国家,有激情而无想象力。在处理江西龙虎山“张天师”封号的问题上,他曾说过:“天至大,安得有师”这样的话,因此下旨永久革去“张天师”的封号。这与将孔子的塑像改为木主的诏令,同出一辙。
  
  灯节
  
  中国人喜欢热闹,最热闹的方式莫过于过节。老百姓口头语“看他家热闹的,像过节似的。”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前几年各地兴起了一股节庆之风,什么牡丹节、石榴节、民歌节、赛马节、风筝节……名目繁多,不一而终。节庆的目的,本是为了纪念和娱乐,但现在的节有些变味了,都成了贸易招商会,应了那句话“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中国古代,节庆也不少。除了传统的端午、中秋、春节三大节外,尚有元宵节、花朝节、立夏节、重阳节等等。少数民族,藏族有雪顿节、回族有开斋节、傣族有泼水节,都各有所源,已成风俗。然而,在这众多的节日里,最热闹的,大概就是灯节了。
  张灯的习惯,始于汉代,于今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起因是印度僧人进入中国传播佛教,言腊月晦日,佛祖不安,信徒应燃灯表佛,以示虔敬。从此以后,每逢腊月晦日的张灯,为佛教徒必备的功课。但那时还不叫灯节,彻夜不熄的光明灯,燃烧的还是宗教的情感。
  张灯于春节之后的上元,应该自初唐始。景云二年正月十五,唐睿宗应一个名叫婆陀的胡僧所请,在长安的安福门外点燃千盏花灯以悦佛。是夜,睿宗亲往安福门城楼观看,帝王于元宵节赏灯,便是从他开始。这时候,还只是一夜灯,灯燃三夜,当从盛唐的玄宗开始。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前后二夜,金吾驰禁,开市燃灯,从此成为惯例。
  灯节由三夜变为五夜,始于北宋。乾德五年,宋太祖下旨礼部:“朝廷无事,年谷屡登,上元可增十七、十八两夜。”至此,一连五天的灯节,让北宋的都城汴梁珠光四溢,彩色千重。
  公元1125年,北宋的徽钦二帝被大金国掳走之后,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继皇位,把都城从汴梁迁到杭州,是谓南宋。尽管有靖康之耻,河山沦陷之悲,赵家皇帝仍不改旧习,追求奢侈。淳佑三年,理宗下旨将上元灯节由五天改为六天,即从正月十三至十八日。届时杭州城内,西湖边上,无论巷陌、寺观、市衢、桥道,尽皆编竹张灯,六天时间,杭州成了不夜城。
  明朝的朱元璋夺取天下后,建都于南京。数年后,都城初竣,为展示帝景气象,朱元璋决定恢复因战乱而停止的灯节,并将期限从六天提到十天。所不同的是,灯节不仅仅是赏玩,而加进了招商的功能。朱元璋在南京建了淡烟、轻粉等十四楼,以贮官妓。灯节期间,十四楼灯火最盛,天下富商纷至沓来,十四楼人满为患,其中不乏“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纨绔子弟,但更多的是寻找商机的客人。所以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并不只是盛行于今日,它最初的版权,应该属于明洪武皇帝。所不同的是,今天的商人,虽然直接当官身居要职的少,但通过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的多。明代不一样,朱元璋是禁止商人当官的,参政议政也不行。十四楼的官妓,商人尽可享用,但六部五府一应权力机构,商人绝不可染指。反之,入仕为官的人,可坐八人大轿,享受朝廷颁赐的特权,但绝不可往十四楼嫖妓。虽灯节期间,概莫能外。
  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灯节又有了一点改变。自他开始,灯节再不叫灯节,而叫灯市。从寅时到酉时,即从早到晚,称为市;从酉时到寅时,即从晚到早,叫作灯。所谓灯市,就是白天做生意,晚上看灯火。
  灯市的时间,仍为十天,从初八开始,到十七结束,到了十三日,灯市便进入高潮。灯市遍于京城每个角落,中心会场设在东华门东,绵延二三里地,铺天盖地全是各种灯火。开市之日,各省的商旅云集。这阵势,有点像今天的广交会,除了外国财团,各省的经贸代表团都组成强大的阵容抵临,全城客店爆满,一铺难求。明代不同的是,各省的客商赶赴北京寻找商机。洽谈合作,纯粹是民间行为,决不会有省长带队,而朝廷也不会出面组织。有提倡而无干涉,这是明朝对商业经济的一种态度。
  却说灯市开张,东华门外九市一起开场。所谓九市,分衢与市,衢纵市横,纵四横五。这九个片区按货物归属划分。从三代八朝之古董、五等四民之用品、布疋绸缎、山珍海味、琴棋书画、油盐酱醋,一应货物,应有尽有。灯市期间,这中心会场肩摩毂接、人流熙熙,十分热闹。一俟天色黄昏,百廛尽收,一队队儿童打着太平鼓,蹁跹跳跃从不同方向进入衢市。跟着进来的杂耍艺人也各自团起场子,表演舞狮、钻火圈、打斗、蹬坛、蹬梯等节目。直到城楼钟鼓报了戌时,那灯多至数十万盏的宫灯,一霎儿全开了。
  灯的制作,用料各出匠心,品类过千种。但是,灯市的费用,并没有从国家财政中支出,而是王侯贵戚或商人自掏腰包。譬如说,东华门东中心会场的这个街市的所有楼房,预先都被各省富商和贵戚租下装饰灯火。这租金随行就市,价格高昂,尽管这样,仍供不应求。商人们租楼装灯,类同今日的广告。哪家最绮丽奢华,他的货品销售就会好。其实,灯楼的装饰费用,都由买货的顾客掏了腰包,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有一些商家,觉得仅仅饰灯还不足以炫耀,于是又别出心裁搭起临时高架,在上头放烟花。中国的烟花,实源于永乐皇帝执政时的北京。当时的烟花肯定没有今天的花样品种多。但也有寿带、葡萄架、珍珠帘、长明塔等多种。从这些名儿看,当时的烟花也可在空中爆出各种吉祥的图案。
  虽然在朱元璋的手上就定下了十日灯市的制度,但灯市期间,朝廷官员并不放假。永乐七年,永乐皇帝下旨赐官员十日假,于百姓一起欢度灯节。因为官员的参与,灯市比过去更加热闹。那氛围,有点像现在的“黄金周”。到了宣宗时,大约考虑到十日假太长,影响公务,于是下旨减半。并规定,官员上班期间,上至阁臣九卿、下至曹官椽吏,一律不得到灯市??、接受宴请。
  唐宋两朝皇帝,每逢灯节,常常走出宫禁,以观灯为乐。明朝的皇帝,却少有出宫观灯的例子。但皇帝也是人,他身边的后妃嫔人,却闷在紫禁城中过于孤寂,大约是灯市的热闹让她们动心,有观赏的欲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约也是在宣宗时,下旨在灯市期间,宫内举办灯会,此旨一出,遂为永例。
  大内的灯会,一般在午门外的广场举行,称为鳌山灯火。比这东华门外的灯市,这鳌山灯火虽然规模与气势不及,但奢华与精致,却有过之而不无不及。用宫灯制成一座数丈高的鳌山,周围再辅以数条灯街,耗资甚巨。大内惜薪司负责鳌山的制作。惜薪司是大内宦官衙门二十四监局中的一个,本负责大内的燃料供应。鳌山既属于燃料方面的事,就该他们负责了。太监给皇上办事,经常虚报数额,从中贪墨。举办鳌山灯会,从最初的一万多两银子涨到后来的十多万,固然有规模扩大、物品涨价的原因,太监的中饱私囊,亦是执事部门都不敢说破的潜规则。以至到后来,每年大内鳌山灯会,成为国家财政的一大负担。
   张居正于1572年出任内阁首辅后,曾于当年年底给皇上建议“鉴于朝廷财政拮据,暂停鳌山灯会”,万历皇帝准奏。因此,鳌山灯会停办了八年,但东华门外的灯市,一年一度,却从没有间断过。
  赏灯成为节日,始自唐朝。但灯市由都城漫向民间,却得力于明朝。如今,灯市已成民俗,大家见惯不惊,但在明朝,可以从灯市看出某个皇帝的得失好坏。例如,正德年间,紫禁城内起火,烧掉了一大片宫殿房舍。武宗皇帝登高观看火势,他不但不痛心,反而兴奋地说:“真是一棚大烟火!”他把火灾看成是鳌山灯会,可见昏庸至极。

标签:灯节 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