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散文 > 正文

有一种散文

时间:2017-03-2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刘湛秋散文精选

:2015-03-17 09:10 来源:美文网 作者:刘湛秋 点击: 324 次

导读:

刘湛秋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评论家,他被誉为“抒情诗之王”。不管是他的诗,还是他的散文,都有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在他的散文里,大部分都展现出田园的自然美,被看作是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还有一些抒发人生感悟的作品,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以下是刘湛秋散文集中的精选作品,一起感受一下他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和细腻情感吧。

1. 雨的四季: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2. 草坪上蒲公英的启示:

我想,这该就是那种“度”吧!世间万物,都有个“度”,都需要天然的“平衡”。 超越了“度”,美也成了丑,超越了“度”,喜爱可能变成厌恶。自由也只有在“度”中才能显示出美、潇洒与受人尊重。

3. 三月桃花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4. 寻找自己:

浅薄的东张西望和朝秦暮楚是愚昧而无味的。漫步在夜晚天空下,以静若处子的心态,审视着自己的一切,终究会在晶亮的蓝色幕布上,找到一颗属于自己的星座。寻找自己是痛苦也是愉快的过程,而真正寻找到自己后会滋生出难以形容的充实和信心。固守自己的一块田垅,努力地耕作,种瓜也好,种豆也罢,那怕别人的田垅挖出金子,也不必动心,这就是寻找到自己后的真谛。也许,你最终的瓜豆都有相当的含金量呢!

5. 雪:

那微带甜味的湿润,那使人快活的冷气,那彩色梦幻的飞旋,伴着我少年的轻狂,再也无法追寻。没有暖气也没有炉子的小屋,铁一样寒冷的硬被子,都无法阻挡对雪的渴望,只要睁眼看见屋外白花花的光亮,那就像涌进来一股暖流,勾起难以抑制的温暖的心情。>

6. 心灵的轻:

我愿意以轻对重,以轻对累。对我自己,无论处于佳境还是不幸,我都能寻找到自我轻松,既不受名利之累,也不为劣境所苦。对周围群体,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能带给他们所需要的轻松,从而增添或缓解他们生活中的喜悦和痛楚。>

7. 我爱你,中国汉字:

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进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只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呵!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

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8. 漫步在凋零的树林:

落叶如潮,秋风如梦。此刻,我的信完全恬静了。我感到我和树的信息已经完全相通。至少,我可以如此处置自己。因失去而快乐,因凋零而发出魅力四季就是辩证法,而承认却又痛苦我把我心中波涌出的诗句,写在一片凋零的黄叶上。

篇二:我们都有一个远方的梦 励志散文

慰了多少流浪者的心!然而,心安何处?何处是家?还是如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的问题。人生天地间,灵魂是独行的,哪怕是手足相连的亲情,肝胆相照的友情,肌肤相亲的爱情,都不能张冠李戴。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上,伟大的哲学以无畏的姿态和勇气,给了现实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个明亮的声音忠告人类:没有可以完全依赖的人和事,即使灵犀相通,心心相印,也是彼此独立,彼此相依的。其实,现实也不是个笨蛋,摸摸被打的脸蛋,痛定思痛,终会顿悟。灵魂独立的个性也会时时提醒人,人不可能完全没有自己。

有的路注定要一个人走,不管是坎坷泥泞,遍地荆棘,还是鲜花锦簇,一帆风顺,只能一个人面对,没有什么是永远的,没有谁会伴你一直走下去。说什么上穷碧落下黄泉,说什么马周昔作新丰客,天长地久终究演绎长恨歌的悲情,地老天荒也终将诉说天方夜谭的故事。

一个人,无论怎样流浪,都需要皈依。

吾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如此看来,白居易的诗,本义是被迫离开居住的故地,去远方流浪的一种豪情万丈的自 1

篇三:散文的境界

聚有散,舒卷自如,是很多文坛新秀青睐的文体,也是很多语言大家“返朴归真”后的文体首选。

散文的魅力和价值,也许就在于自由与灵活,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只是一语一事,一草一石,却能“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个背影、几株白杨,满池清荷,便能成就一代名篇。

王国维先生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说:“能写真景物,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诗歌写作是这样,散文写作难道不更是如此?任何的文学,其实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到达人心、发现灵魂。散文的境界也和诗词的境界一样,情感不真不足以感动人,情感不强烈则不足以震撼人,情感没有普遍性意义就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正因如此,散文写起来容易,要想达到一定的境界却很困难,正所谓——易学难工。

散文的境界在于“真情”二字。“真”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格的核心和灵魂。“情”既是生活的积淀,又是散文的灵魂。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无论写景叙事状物说理,目的都在于写情达意,以将深沉的思考交融与形象与情感,用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去打动读者的心灵,给予读者一种崭新的认识和深入的启迪,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境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散文文字的美,不在于文字的浮华,而在于对生活的“感悟”。一个缺乏记忆的人,为赋新文生编乱造,他的文字势必肤浅粗糙;一篇没有真情的散文,写的干瘪枯燥,它的味道自然寡情少趣。一个散文作者,如果对人生没有觉悟,对世界没有观察和思索,他的文字辞藻即使再华丽,而在人心的探索、灵魂的拷问、意义的追思上却毫无进展的话,最终只会是没有生命和心灵芳香的文字塑料花。梁实秋、周作人、沈从文、郁达夫、柯灵、秦牧、贾平凹、林清玄、刘墉、毕淑敏等人的散文,对灵魂的触及对人生的体悟都蕴含在一字一句里。汪曾祺的散文也是这样。高邮的咸鸭蛋、西南联大的小水萝卜,打药、施肥这些看似很寻常的农活,事无论大小,情无论深浅,在他的散文里都慢慢道来,不动声色,文辞朴白,却韵味悠长。这样的散文,就是有境界的。读着读着你就会在他轻笔淡色点染里,顿悟对人生浓墨重彩的涂抹。这样富有生命力人生张力的文字之所以能令人折服,就是因为背后操纵文字的是一颗少有世俗气的心。有境界的散文是对人心最忠诚的守护,是人心和文心的合一。梁实秋在《论散文》里说:“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而余光中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也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散文是一个人心迹的真实流露。比如,沈从文的文字是唯美、温润的,这说明在他的心里,相信人性里还有美,生命里还有纯朴与庄严。周作人在五四时期名气很大,他的散文注意底层,注意多样,兴趣伸向村野、民俗、儿童以及草木虫鱼等等。”“话很平常,好像既无声(腔调),又无色(清词丽句),可是意思却既不一般,又不晦涩。话语中间,于坚持中有谦逊,于严肃中有幽默。处处显示了自己的所思和所信,却又像是出于无意,所以没有费力。”,在书话中寄托余情,寓思想于学问,钻故纸堆但还是有热切,最能体现他热爱日常生活、温厚而又富于诸多情趣的性格。所以,梁实秋又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

一个有境界的散文作者的文字会从俗世里来,到灵魂里去。好的散文作者有一颗世俗心,还兼具一种灵魂的高度和深度,他会如实记下自己在人生行程中的境遇和感触,到达一种“绚

烂之极趋于平淡”的大境界。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之平,不是淡而无味之淡,是一种不露斧斫之痕的艺术韵味,如季羡林在《赋得永久的悔》中,“父亲居然寻上了媳妇”,这句话看着土的掉渣,读着却让人掉泪,凸显语言大家的朴实无华中感情真挚的魅力,是千锤百炼过的行文,才“来得轻松自然,发自天籁,宛如天地间本有此一句话”。梁衡的散文耐读,厚重,蕴籍。不论是山水散文,还是哲理散文、人物散文,都是大手笔,大境界,处处可见智慧的哲思与独特的感悟,充满大气磅礴的深刻思想,充溢深沉蕴藉的情感。且看他的《大无大有周恩来》,“周恩来为什么这样地感人至深,感人至久呢?正是这“六无”,“六有”,在人们心中撞击、翻搅和掀动着大起大落、大跌大荡的波浪。他的博爱与大德拯救、温暖和护佑了太多太多的人。他越是这样地没有没有,后人就越感念他的遗爱;那一个个没有也就越像一条条鞭子抽在人们的心上。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是命运从总理身上一条条地撕去许多本该属于他的东西,同时也在撕裂后人的心肺肝肠。那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这遗憾又加倍转化为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文字洗尽铅华,别有一份厚重,显示出大散文的气韵。

散文的境界还与作者气度和胸襟有关,与作者学养和视野有关。心的苍白、无力,会导致散文日益变得贫血;心的歧途,会导致散文的意义形态变得谬误、轻浮。人的胸襟窄小、旨趣庸俗,再加上虚假的伪装,散文的精神命

有一种散文

脉就会断。谢有顺认为:“今天的散文,境界一直上不去,问题就出在人身上。笔墨是从一个人的胸襟里来的。胸襟小,笔墨里的气象就小;旨趣俗,文字里的味道也俗”。

散文是否有丰厚的审美意蕴,是否有精彩的立意,决定散文境界的高低。林非对最为理想的散文的看法是:(一)最能够触发读者久久地感动的(二)最能够唤醒读者回忆起或向往着种种人生境遇和自然风光的(三)最能够引起读者深深地思索的(四)最能够在语言的文采和艺术技巧方而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的。学问无大小,人生无贵贱,情感有真假浓淡深浅。真正的散文必须是让读者欣赏击节赞叹的美文,要善于运用风格多样和摇曳多姿的语言,书写的或大气或细腻,或空灵或雄浑,或含蓄或旖旎,或严肃或诙谐,做到开阖有度,将真正打动和震撼过自己心灵的人、事、景、物,淋漓尽致的抒写出来,让许多读者也被这样的真情实感所触动,人心的呢喃,智慧的警觉,语言的美感尽在其中,让大家的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从而完成散文写作的使命。

散文作者只有禀有了境界,以沉潜之心,找到真正的自己,建立精神和心灵的纬度,才能超越于文字,从而进入自然之境,艺术之境和人生之境的温馨的精神家园。

散文的文字有了境界,就会有穿透世道人心的力量,就会得到读者情怀和心境的回应。这样的散文,自成高格。

标签:有一种 散文 有一种修养叫尊重散文 一路有你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