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散文 > 正文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再研究]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笔者基于我国东、中、西部1978年―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三大区域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的金融发展,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均能助推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但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带来了通货膨胀的负效应;中西部的金融发展虽然在长期能引导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及城市化进程,但短期因果关系并不成立;中部金融塌陷明显,而西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贡献最小。
  关键词:区域差异;金融塌陷;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03038);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EFA080248)。
  作者简介:孙林(1975―),男,湖北钟祥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金融、不平衡增长、收入分配研究;杨俊(1972―)男,重庆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博士后,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金融经济、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2―0032―05
  收稿日期:2011―01―23
  一、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从国际上看,早在20世纪初期,schUiTI―peter(1912)就从理论上论证了银行通过信息甄别机制向成功的企业家提供融资、促进创新并推动经济发展的结论。Curlry等(1955)阐释了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随后,Goldsmith(1969),Mehinnon(1973)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认为,金融市场是经济交易的中心,金融活动的数量与质量可以对经济增长率作出部分解释。不过,也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古典经济学家就把目光盯在实体经济上,他们认为,货币是中性的,它更像一层“面纱”附着在实体经济上,比如R0binson(1952)说,企业引导着金融发展。Lueas(1972)认为金融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关系。但随着后来经济学者们不断推出的实证研究结论,古典经济学家的这种观点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G0ldsmith(1969)就利用35个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发展长期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统计检验,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从国内看,在理论上论证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章较少,以李敬等(2007)为代表,他们以杨小凯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劳动分工、涵盖教育和创新的金融发展模型,解释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而其他绝大多数文章以实证研究为主,这些研究采用计量经济学工具,把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了中国金融发展的不同侧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对于丰富金融发展理论、制定正确的金融发展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事实上,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是不平衡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凸显出区域性特征,因此,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除了在全国层面展开外,还必须深入到地区层面。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尝试性研究。如周立等(2004)等。
  综上所述,目前针对我国区域层面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涵盖东、中、西部,采用多个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区域之间金融发展比较分析的研究就更少见。鉴于此,本文拟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以及城镇化水平三个方面,对东、中、西部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相关关系作出比较分析。
  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区域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在很多经典文献中,资本形成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已得到证明,在Harrod(1939)和Domar(1946)的模型中,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新古典模型(Solow,1956)、新增长模型都把资本、劳动等全要素合力作用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并肯定了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在内生增长理论(Romer,1990)中,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由此看来,资本形成能促进经济增长已形成共识。然而,又是什么促使了资本形成呢?Shaw认为,金融体系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就在于金融能把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提高社会投资水平。Patrick(1966)认为,金融体系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加速了资本积累。Mckinnon(1973)等还从相反的角度得出结论,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还表现在其积极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金融的发展将形成有效的资金供给机制和导向机制,通过调节资金流向和供给水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另外,金融发展还有管理风险、对公司实施控制等功能,这将直接作用于企业的运作过程,并进一步影响其治理结构和产业整合机制。Goldsmith(1969)认为金融与产业结构变动是互为因果、相互推进的过程,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投资总水平和资金配置的效率推动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发展还推动着城市化进程。这种推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金融支持土地投资与开发利用,以及金融体系为交通和水资源建设提供资金支持(stopher,1993)。金融发展还为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配套资金,比如,支持产业扩张,以完成对劳动力的吸纳,弥补政府在增加公共产品时的资金缺口等等。同时,金融发展还将带动文化、教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城市化进程。
  综上所述,金融发展能够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产生积极影响,那么,这一机制在我国东、中、西部能否实现?以及在实现过程中表现出哪些区域差异?为此,我们需要对东、中、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三、模型设计、数据和方法
  (一)模型、数据
  根据King和Levine,Dan"at(1999)和冉光和(2006)的实证模型,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前实际,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因变量,包含反映经济发展的三大指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代表金融发展变量,,和p是控制变量,其中,代表投资,p代表通货膨胀水平。代表省份和时间。
  沿袭以往的研究传统,我们采用真实人均GDP取对数值代表经济增长,用y表示,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名义GDP的比重代表产业结构,用str表示,采用城镇人口占年末总人口比例代表城市化进程,用urb表示,用银行存贷款总额与名义GDP之比代表金融相关率,用矗n表示,投资变量I用资本形成总额占名义GDP比重表示,通货膨胀水平p用GDP缩减指数减1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10省市,中部包括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山西6省,和周立(2002)的划分相比,这里中部没有包括黑龙江、吉林,主要是为了和现在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的6省相吻合,西部包括甘肃、广西、贵州、内蒙古、宁夏、青海、陕西、新疆、云南、重庆、四川、西藏12省市,由于重庆1997年才成立,我们把它与四川合并处理,西藏数据不全,予以剔除,因此,西部涵盖10省市。文中使用数据主要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对于少数省份少数年份的数据缺省,参照《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进行了核实并予补充。
  (二)方法
  我们使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来考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为此,首先需要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考察各变量是否同阶,进一步,对同阶单整变量进行协整检验,以考察变量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最后,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说明短期相关关系。
  1.面板单位根检验
  面板单位根检验按照是否同质可分为:异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同质面板单位根检验,前者有IPS和组合PP检验,后者有LLC检验与Breitung检验(李雪松,2008),为避免单一检验法可能存在的缺陷,本文使用LLC和IPS两种检验法进行检验。
  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检验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常用方法,本文使用EG两步法,在用上面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检验后,如果各变量都是同阶单整,那么就可以对(1)式进行回归,得到残差。并建立回归方程
  使用LLC和Fisher―pp方法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变量平稳,说明变量间存在长期相关关系。
  3.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PECM)
  误差修正模型用于解释短期波动性,在长期关系成立的条件下,可以考察我国东中西部金融发展是否构成对其区域内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进程的强有力支持。因此,建立如下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
  其中表示一阶差分,ECM是长期均衡误差,表示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偏离度,系数A体现短期波动相对长期均衡位置的调节速度。如果A为零被拒绝,则说明误差修正机制存在,检验得到的长期关系成立,否则不成立。表示短期内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各指标的影响程度,为零被拒绝,说明金融发展在短期能对经济发展各指标产生作用,反之,不能产生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面板数据模型设定有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之分,常用检验方法是Hausman检验,相关数值在表中给出。
  四、计量检验与分析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对经济发展变量(strut,urb),金融发展变量及控制变量分别进行LLC和IPS检验,经检验发现,除通货膨胀外,其他各变量均表现出明显时间趋势,为此,在进行单位根检验时,对选用仅有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对其他变量选择含有时间趋势的模型,滞后期数根据AIC准则选取。检验结果,我国三大区域各变量在水平值下用LLC和IPS两种方法检测,均有单位根,而经过一阶差分之后,各变量在1%水平下均表现出无单位根。因此,说明经济发展变量(strit,urb,),金融发展变量及控制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变量,金融发展变量及控制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因此可以判断,各变量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对(1)式进行回归,得到东中西部各三个残差系列再对残差系列进行LLC和Fisher一即检验,如果残差系列没有单位根,则说明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否则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回归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变量的系数均为正,且都很显著,证明金融发展能促进各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这也充分说明了各地区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了动员储蓄、加速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从金融变量对东中西部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的作用系数来看,除城市化指标外,中部的各项系数均为最大。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就可以得出中部金融对其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边际贡献在我国三大区域中最大的结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呢?从统计数据来看,中部金融这种高的边际贡献源于它低的金融相关率,即由于中部金融在我国三大区域中的塌陷状态造成的。可能的原因有:第一,西部投资仍倾向于资本密集型重大工程,对劳动力吸纳不够,出现了“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第二,西部政府对公共产品提供不足和户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阻碍了劳动力的转移;第三,东部优厚的待遇和政策对西部劳动力的强大牵引作用使西部对劳动力的吸引力相对弱化。
  从控制变量通货膨胀来看,东、中、西部在加速金融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刺激了通货膨胀,其中,东部对通货膨胀的刺激力度最大,在发展金融以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东部通货膨胀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比中西部分别高出29个和33个百分点。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各区域通货膨胀边际作用较小,但东部依然最大。这其中可能原因是,东部高的金融相关率造成了“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商品”的状况,由于中西部较差的投资环境和较高的投资风险,使得追逐安全盈利的资本不会自发流向中西部,而宁愿选择在东部闲置或参与角逐有限资源。
  (三)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在获得回归结果后,采用LLC和Fisher―pp检验法对各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各残差系列均无单位根,属平稳系列,这说明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在长期能促进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进程。
  (四)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我们已经知道,我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在长期能促进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但由于时间跨度不长,需要进行短期因果关系分析来进一步说明各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3)式检验三大区域金融发展是不是经济发展各变量的短期原因。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我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中部和西部的金融发展在长期能促进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但在短期,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成立。然而对于东部,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金融发展均能引导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城市化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东部的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同时带来了通货膨胀的负面效应,而且这种负效应在相同条件下比中西部都要大。此外,从金融变量对东、中、西部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的作用系数看,除城市化指标外,中部的各项系数均为最大:中部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为0.3746,分别高于东西部29个和5个百分点,中部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系数比东西部分别高出2个和9个百分点,中部金融这种高的边际贡献折射出其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这个结论与中部历年较低的金融相关率(不仅低于东部,而且不及西部)相吻合。最后,西部金融发展对其城市化的边际贡献最小。
  中国东中西部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如果在推进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忽略这种差异,’势必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进一步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本文研究结论和当前我国区域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实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对于东部,要以金融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市化进程。
  2.对于中部金融塌陷的实际,要积极筹建中部金融中心,加快银行业改革重组,努力培育中部经济的增长极。
  3.对于西部金融发展对城市化边际贡献小的特征,我们建议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推动城市化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李敬,冉光和,万广华,2007.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解释[J].经济研究(5):42―53.
  李雪松,2008.高级经济计量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冉光和,李敬,熊德平,等,2006.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东部和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和分析[J].中国软科学(2):102―108.
  周立,王子明,2002.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10):1―11.

标签:经济发展 区域 关系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