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书信 > 正文

古语书信称谓格式

时间:2017-04-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古语称谓

古语称谓

父母称“高堂”、父亲称“家严”、母亲称“家慈”、兄弟称“手足”、 老师称“先生”、学生称“门生”、学校称“寒窗”、同学称“同窗”、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他人说“恭候”、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老人高龄用“高寿”、 客人到来用“光临”、与人告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 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惠顾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陪”、赠送作品用“斧正”、

月亮叫“玉兔”、美酒叫“杜康”、故乡叫“桑梓”

篇二:古汉语×下常见称谓浅释

江苏大丰草堰二中金龙

陛下

“陛下”的“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说文》:“升高阶也。从阜,坒声。”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荆轲刺秦王》:“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此进至陛下。”古时帝王的卫士就在陛下两侧进行戒备。“陛下”是臣子对帝王的尊称。当帝王与臣子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蔡邕《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敬辞。《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由“陛下”又引申为“陛见”,此指臣下见皇帝。《后汉书·戴封传》:“公车征,陛见,对策第一。”

殿下

“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亲王的尊称。谢庄《庆皇太子服上至尊表》:“伏惟皇太子殿下,明两承乾,元良作贰。”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按:梁武帝弟萧宏,封临川郡王;一说魏晋南北朝天子亦称“殿下”。)《称谓录·天子》:“魏晋六朝称殿下。”唐代以后,惟太子、皇太后、皇后称“殿下”。《事物纪原》卷二:“汉以来,皇太子、诸王称殿下,至今循用之。”(按:三国时已称皇太后为殿下,见《三国·魏书·三少帝纪》。)

阁下

“阁下”,旧时对人的尊称。也常用于书信中。原意也是由于亲朋同辈间相互见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阁下的侍从转告,而将侍从称“阁下”的。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今多用于外交场合。

膝下

子女幼时依于父母的膝下,因而“膝下”表示幼年。后来借指父母,有亲切之意。《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郑玄注:“膝下,谓孩幼之时也。”后用以表示对父母的爱慕;并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为敬辞。宇文护《报母书》:“违离膝下,三十五年。”这是说自己离别母亲已三十五年了。

麾下

“麾下“的“麾”,旌旗之属,是将帅用以指挥的旗帜。《周礼.春宫.巾车》:“建大麾。”“麾”,亦作“指挥”、“招手”讲。麾下,谓在将帅旗之下。《史记·魏其武安侯传》:“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麾下,所杀伤数十人。”《汉书·李广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兮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麾下”亦是对将帅的敬称,《三国志·吴书·张弦传》谏孙策“愿麾下重天授资,副四海之望,毋令国内上下危惧。”

在下

旧时用作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者在上,所以自称在下。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我们都散罢,待明年容在下还席。”

足下

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为“您”。足下,属称对方的敬辞。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意思是说:担心损害了先王英明的形象,破坏了您仁义的声名,所以逃到赵国。《史记·秦始皇本纪》:“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意思是说:阎乐上前走近秦二世胡亥,批评胡亥说:“您骄傲任意,随便杀人,天下都背叛了您,请您自己想一想。”

这是臣子称君主的例子。又如《战国策·燕策一》记载苏代对燕昭王说:“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意思是说:您以为够了(原文来自:wWW.DxF5.com 东 星资源网:古语书信称谓格式),那么我就不必在此侍奉您了。《战国策·韩策二》:“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还有《史记·项羽本纪》:“张良谢曰:‘??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篇三: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与现代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不尽相同,阅读古诗文时要特别留意,以免

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人称代词

1、 吾 吾不能居其地 (《勾践灭吴》) 吾:我们。

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我。

2、 余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余:我。

盖余所至 (《游褒禅山记》)余:我们。

3、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予:我。

4、朕 回朕车以复路兮 (《离骚》)朕: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5、汝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石钟山记》) 汝:你。

6、尔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尔:你。

7、乃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尔、乃:你,第二人称代词。

8、若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若:你的

9、二三子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勾践灭吴》) 二三子:你们。

10、或 或百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或:有人,有的人,不定代词。

二、以身份、职业作称谓

1、公、侯、伯、子、男晋侯、秦伯围郑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

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汉代封侯实际上只有王、

侯二等。王子封“王”相当于先秦的诸侯,汉代初期异姓也封王,后来“非刘氏不王”,异

姓受封的通称列侯。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但姓封王都是一致的,异姓一般封

为公、侯、伯、子、男。晋、宋以后,爵号加“开国”字样表示尊贵,如乐安郡开国公,曲

阜县开国子,称为开国爵。

2、子、臣、君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子:儿子。臣:臣子。君:君主。

3、黎民 黎民不饥不寒 (《寡人之于国也》)黎民:百姓。百姓的称谓:常

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众,黎民:众民)、生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4、行李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使者,即后世所说的外交使

节。

5、贾人 贾人夏则资皮 (《勾践灭吴》) 贾人:商人。行则叫商,坐则叫贾。

6、、前马 其身为夫差前马 (《勾践灭吴》前马:前驱,在马前开道的人。)

7、、左右 太后明谓左右 (《触龙说赵太后》) 左右:身边的侍臣,以位置代人。

8、征夫 问征夫以前路 (《归去来兮辞》) 征夫:行人。

9、灵修 怨灵修之浩荡兮 (《离骚》) 灵修:神圣,指君王。

三、表恭敬的称谓

1、公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表敬称。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鸿门宴》) 公:您 。

2、子 然亡郑,子亦有不利焉 (《烛之武退秦师》) 子:古代对人的敬称。相

当于现在的“您”。

3、君子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品德高尚

的人。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劝学》) 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4、君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君:您、丈夫,这里是妻子对邹

忌的尊称。

5、媪 老臣窃以为媪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触龙说赵太后》) 媪:对年老妇人的尊称。

6、卿 卿但暂还家 (《孔雀东南飞》) 卿:这里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

四、表谦虚的称谓

1、寡人、孤、不谷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烛之武退秦师》)寡人: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意思是少德的人。另外,帝王还有自称孤,意思是小国之君;自称不谷,意思是不善,不好。

2、贱息 老臣儿子贱息舒祺 (《触龙说赵太后》) 贱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贱,谦词。息,子女,这里指儿子。)

3、自称名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季氏将伐颛臾》) 丘:孔子,名丘,按古礼,自称名,是谦称。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籍:项羽的名。

4、臣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臣:我,官吏对君主的自称。

5、妾 妾不堪驱使 (《孔雀东南飞》) 妾:封建社会里妇女谦卑的自称。

五、表年龄的称谓

1、颁白者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颁白”通“斑白”,鬓发花白,喻指老人。

2、妪 家有老妪 (妪:年老的女人 《项脊轩志》)

3、总角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卫风·氓》

4、结发 结发同枕席 (结发:古时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一般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孔雀东南飞》

5、黄发、垂髫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指小孩。

六、其它特殊称谓

1、 元首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谏太宗十思疏》) 元首:指帝王。

2、 昆弟、国子姓 凡我父老昆弟及国子姓 《勾践灭吴》 昆弟:兄弟。国子姓:国君的同姓。

3、 丈夫 丈夫二十不取, (《勾践灭吴》) 丈夫,青年男子,名词。 生丈夫,二壶酒 (《勾践灭吴》) 丈夫:男婴,名词

4、 嫡子、支子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勾践灭吴》) 当室者: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正妻所生的儿子,叫“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叫“嫡长子”;嫡长子及继承祖先的人称为宗子,其余的称为支子。自周代起,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5、 婚姻 约为婚姻 《鸿门宴》 (婚姻:亲家,女方父亲叫婚,男方父亲叫姻。)

6、 僮仆、稚子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归去来兮辞》 僮仆:未成年的仆人;稚子:幼儿。

7、 亲戚 悦亲戚之情话 (《归去来兮辞》) 亲戚:亲,指族内的;戚,指族外的。亲戚,指所有的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这里指家中亲属。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8、 祖父 思厥先祖父 (《六国论》) 祖父:祖辈和父辈。

9、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 妻子和儿子。

10、 先妣 先妣抚之甚厚 (《项脊轩志》)先妣:去世的母亲,用“先”称已去世的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称已死的帝王为先帝,称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已死去的父亲为先考、先父,称已死去的老师为先师。

11、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卫风·氓》)氓:民,古代称百姓,特指从外地迁来的人。)

12、 士 无与士耽 (《卫风·氓》) 士:成年男子的通称。

13、 众女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离骚》) 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标签:古语 称谓 书信 古语中对长辈的称谓 古语中书信结尾的敬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