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通知书 > 正文

【浅析高职生的就业力及其提升举措】 2018大学生就业现状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问题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事情,高职生的就业问题更是事关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力决定高职生就业的成败,为此,高职院校应把提升高职生就业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抓不懈。本文从就业力的内涵进行阐述,对高职生就业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举措。
  关键词:高职生 就业力 提升 举措
  
  前言
  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续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时代,近四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7年为473 万,2008年为559 万,2009年611 万,2010年则达到了630万,据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信息: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比2010年将增加约3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为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而随着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连同往届未实现就业的人数,加上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等大批就业大军,造成了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此,高职生唯有提升就业力,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胜出。
  
  一、 全面解读高职生就业力
  1、 高职生就业力的定义
  就业力是一种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就业的能力。高职生就业力则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校其间通过学习知识、实践操作、提高技能而具备的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实现就业理想,并在今后职业生涯发展中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能力,它是高职生多种能力的集合,体现着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2、 高职生就业力的构成
  高职生就业力是由高职教育有别于其它普通高等教育而界定的,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及综合性, 高职教育更强调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它融知识性、技术性、实用性为一体,以掌握和获取上岗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各类职业从业资格为宗旨。技能、品德、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构成了高职生就业力的几种要素,这几种要素有如下关联:(1)技术技能为本:包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各种职业技能,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2)品德为先,方法为重。做事先做人,要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高职生就业力的现状
  就业力的高低,关系到高职生能否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现顺利就业的目标。高职生目前面临着“就业鸿沟”--大批高职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一现象,反映出高职生就业力的不足,适应社会能力不强。高职生就业力的现状归纳为以下几点:
  1、办学起点低,供求不对称
  高职院校多为过去中专等院校合并升格而成,即便是新兴的高职院校也是匆忙上马,自身办学条件未能达到市场要求,加之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技能水平等与职场岗位需求有一定差距,且院校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与办学条件不匹配,直接导致高职生职场能力发挥不充分,就业力明显不足。
  2、求职择业观念陈旧
  不少高职生对就业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心存幻想和梦想,且就业期望值过高,过分看重体面岗位与高薪,片面追求企业规模与福利,不考虑从基层做起,以至于就业时心理落差过大,承受能力不足。当今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小企业,私营企业,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业创业,高职生应该认真解读,正视自己,更新观念,把职业优势转化成就业优势。
  3、职业生涯规划缺失,求职能力不强
  不少同学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缺失,没有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关于求职、就业,自身还缺乏什么,需要提升什么,没有一个周全计划,近期远期目标无从谈起,加上在校期间忽视职业指导课程的学习,缺乏系统的求职技能技巧训练,平时不注意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精神,人际关系紧张,诚信度不高,责任心不强,势必造成就业力低下,求职困难的局面。
  
  三、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的举措
  全面提升高职生就业力,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高职院校、高职生个人多方面共同努力方可达成。
  1、政府重视协调 ,企业积极参与
  (1)政府要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和学科调整、招生方案等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权利,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开放各类能提升学生就业力的平台诸如就业信息网、各类免费培训等,通过政府杠杆,调动企事业单位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2)企业要从自身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实行企校合作,积极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全方位参与课程体系改革 ,把企业搬到学校,企业向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和设施,使学生获得直接的职业实践经验和明确的职业定位,同时将企业文化、企业理念融入高职生的教育实习之中,切实让高职生认知企业和社会,不断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2、高职院校转变办学理念,实施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1)坚持特色办学 ,针对市场造就人才。高职院校要因地制宜,办出专业特色,还要认真分析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通过设置新专业、调整原有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适合现实要求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职业技术领域针对性的培养,对毕业生上岗就业更具有潜力。(2)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遵循培养人才“品德为先”的方针 ,重视对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社会调查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分清真、善、美,明辨假、丑、恶,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等,使每一名高职生都能成为有使命感、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合格人才。在校三年的时间里,系统持续地开展职业指导、就业创业教育课程,把诸如《创办你的企业》(SYB)、大学生KABT教育培训及其它形式的项目引入校园、引入课堂,指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去提升就业力。(3)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拓宽高职生就业渠道。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合作,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校外实践及就业基地建设、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方式, 加强与用人企业的合作,让学生了解就业的方向,通过岗位零距离实践,进一步提升技能、认识相关行业发展的现实、趋势和各类信息,做好应对的准备。
  3、高职生自身努力
  (1)转变就业观念, 端正就业态度。艰苦的地方更能磨炼人,也更有发展的机遇和空间。相对于大企业、大公司,在小企业、小公司工作,可能身兼数职,更能展示自己的才能,职业发展空间可能会更广阔。职业稳定的概念是相对的,优胜劣汰是企业发展的规律,也是职业岗位的规律,学无止境,一劳永逸已经不存在。(2)提高就业的主动性。高职生要分析自己的能力所长,充分发挥职业兴趣和职业特长的优势,主动寻找符合自己特长的职业,这是提高就业力的最佳途径。高职院校每年举办毕业生双向选择推介会,为高职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高职生要积极参与 ,主动出击,才能稳抓先机,手握胜券。(3)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良好的素质有助于自身的发展,高职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开拓精神,科技更新日新月异,高职生的知识也要与时俱进,在职业实践中勇于创新,多争取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以适应就业环境。(4)积极参加各类实践培训活动。高职生必须重视参与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习或是工厂企业的见习、顶岗实习活动,并有计划地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选择参加各类业余培训、短期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包括国家和地方推出的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在内的各类讲座或培训。
  结束语:当今就业形势严峻、职场竞争异常剧烈,高职生只有切实围绕“提升就业力”这条主线,充分利用各种因素,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从现在做起,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向辉煌的人生之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桑锦龙.教育转型与专科毕业生就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月
  [2] 王建美. 提高大学生就业力之我见[J]. 高教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0 年第5期.
  [3] 尹 莹. 浅谈提高在校高职生的就业力[J]. 《石油教育》2009.04
  [4] 任大新. 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分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5 期.

标签:浅析 举措 提升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