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推荐信 > 正文

【从世界杯说到王小波】 爱你就像爱生命 小说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世界杯      夫妻二人同看世界杯,巴西对加纳。巴西赢,加纳输,3:0。妻以一句俗话精辟总结:蛇王吃兔子。夫一惊,问,啥意思?妻又来一句俗话:你真的是“癞蛤蟆掉进井里――不懂(扑通)”?就是说,兔子蹦来蹦去,蛇王盘成一团,突然,蛇王吐信,“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兔子毙命,结果3:0。
  当时的对话就进行到这里,我再说也说不过她。她回了一趟老家,学了许多俗语过来。我再说下去,结果也只有一种:抱着太子跳河――走投无路。
  我本来想模仿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写一篇《从世界杯说到王小波》。后来我发现,我做不了蛇王,只能做一只兔子,乱来乱往,还要提防撞到树桩上。
  我不是球迷,四年才看一次球。但看球的时候,我总是主动站在兔子那一边,也不管人家乐不乐意。比如巴西对加纳那一场,他们射了20次门,我就拍了20次大腿。我为他们激动啊,敢把皇帝拉下马;我为他们惋惜啊,20次都只能说声去他妈。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心将不可能化成可能,即使撞到树桩被农夫拣了便宜,也好过静悄悄地等死。
  照我的印象,周围的人们一直都蔑视兔子,崇拜权威,中央电视台这次的世界杯专题不就叫“豪门盛宴”吗?要是皇帝经常被拉下马,估计也就不会加个“敢”字。
  
  我与王小波
  
  我还是想说王小波。我们应该经常说他,因为他身上有同样的兔子精神。
  我在大学时买的王书,是盗版的,但质量不错。《黄金时代》在大学时就送给了一个被我补习的初中女孩,她后来反馈说,其父其母认为这是本黄书。《沉默的大多数》送给了我一个表弟,他正上高中。其余两本,还在我书架上。
  我之所以送两个小毛孩王小波的书而不是别的,原因有三:一是有快感,没老师推荐的那么烦人;二是明白晓畅,初中到高中这段时间都看得懂;三是启蒙,书中的形象是一个公民,而不是人民,是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任打任杀任宠的狗。
  我同时还推荐他们读李敖的书。没办法,谁让我是这么过来的呢。我是觉得,读李敖,知道怎么不信别人,读王小波,知道怎么相信自己。
  之后的情形,我还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如果说我到现在还算是一个活人,跟这两个人,及他们推崇的人,有着莫大的干系。
  
  王小波
  
  大学时,我读到他的小说,随后读了他的杂文。我很自然地比较起了他和李敖。他们的区别,大概是一个嬉笑怒骂着打仗,一个妙趣横生着思考;一个到处横刀立马,连“总统”也去竞选,一个坚守个人阵地,只愿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但他们都说自己是自由主义者,这让我莫衷一是,找不着北。
  后来我知道,这俩其实是哥们,老大名为“积极自由李”,简称“李敖”;老二叫“消极自由王”,简称“王二”。王二明显更适合这边的水土。我是这么想的。
  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共同塑造了“王二”这个形象,简直令人以为王二就是王小波,或者王小波就是王二。作品总能看出作者的影子,后来人们就简单地把这影子看成了真人。就像我们都以为卡夫卡一定是个阴郁、内向、总爱盯着人看的家伙,可其实人家是个阳光男孩,经常把同伴逗得哈哈大笑。
  可是说来说去,我们还是不知道王小波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用文字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只“猪”。李银河说他是个“骑士诗人”,这也只是又一个符号,主要用于爱情和战友领域。迫切希望能有王小波传记一本,两本三本更好。这本书不但会特别有市场,还特别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很有希望同时进入“市场和文坛”。
  现在我们知道了,王小波其实是个符号,这个符号叫“王二”。这个符号代表一种自由以及争取自由的手段,一种生活态度。
  这种自由,是对私人空间和信念的坚守。(“你有种美好的信念,我很尊重,但要硬塞给我,我就不那么乐意。”)(“假若上帝要我负起灌输的任务,我就要请求他让我在此项任务和下地狱做一选择,并且我坚定不移的决心是选择后者。”)。
  这种争取自由的手段,是自发地、渐进地、理性地追求。(“我从来不认为我是职业革命家,我总是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公民,并且为之骄傲。……我无法逃避(因朋友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造成的)内心的痛若,因为对朋友的伤害就是对我,对我们自己的伤害。如果人不能保护自己,也无力帮助朋友,又怎能奢谈拯救全人类?如果一个人活着没有尊严,像一只猪,谁又需要他去救助?”)(“信仰是重要的,但要从属于理性――如果这是不许可的,起码也该是鼎立之势。要是再不许可,还可以退而求其次――你搞你的意识形态,我不说话总是可以的吧。”)
  这种生活态度,是崇尚智慧和思考。“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我把我的阅读印象写下来后,利用强大的搜索引擎,搜到了可供佐证的他的原话。这让我觉得我的印象并没有偏离他的原意太远。这让我想说,王小波不是替天行道的骑士,不是打孩子屁股的老爸,不是惟我独尊的教主,他是一个一级优秀园丁,把自己的花花草草弄得举世无双,让路过的人都想住进去,想学着这么干。
  王小波小说
  
  如果王小波只写杂文,“王二”在我心中的形象将是一个戴着眼镜、身材健硕、高谈阔论的媒体人。结果他写了小说,这个形象加上了这样一些特征:硕大的阳具、生机盎然、斜着嘴巴笑、广受异性青睐、高智商、好兄弟。
  杂文可以构成骨架,但小说永远有血肉。鲁迅的杂文和小说,给人同样的感觉。
  王小波的小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读到,被越来越多地夸赞,所以就不必说了。他特殊的形式、语感、节奏带来的有趣的体验,我至今思念,并深感惭愧。后来,因为他那篇《我的师承》的导读,我又得以寻找他的小说的源头。这是我最想感谢他的地方。
  记得《读书》杂志上有一篇黄灿然的文章,写的是论诗人的好坏。次些的诗人是曾经给你感觉,等到时日过去,却难以触动你心;好的诗人是常读常新;最好的诗人,是这种人:他们本身即是好的诗人,又因为他们译作的引领,令你对原作心生无限的神往,等到读到了原作,你对译者创作的师承,译作的独到和瑕疵,便会有恍然大悟的激动。(大意如此,或许有误。)――“导读”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很有道理。
  一本书能让人记住当然好,但就算记不住,却让读的人有了兴趣去读更多的书,这样的事,我想也足够让作者欢呼雀跃,好好高兴一阵了。
  
  王小波的猪和狗
  
  2001年左右,还是王小波最热的时候。我不知道具体有多热,总之很热就是了。
  那时,我读到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后来,我读到了阿斐的名诗(导读:期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去读读他的诗):“如果我是一只猪/命运会赏给我一个猪圈吗……”
  以上两段话显然是两种不同的心情,却是一样的意思:对被设置的反抗。一种是正面的,一种是反讽的。我不知道阿斐有没有被王小波影响,但我知道,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争取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并在动员大家一起来做。这群人有一个特别的称呼:“王小波门下走狗。”
  他们名为狗,实为猪。
  还有一群声称是猪的人,却一不小心做成了狗,有时还乱咬人,让主人很没面子。王小波说,我讨厌灌输,他们偏要灌输。王小波引用罗素的话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源,他们偏说要永远跟我走。王小波要从坟墓里跳出来骂一声直娘贼,老子不是权威,他们竟然说,你不是谁是?没有你,我们怎么吓唬人?
  王小波有没有错,我不知道,但他告诉我,请怀疑我,请超越我,不然老子很不爽。所以我想,他一定不会是完人,他一定不是唯一,他一定不是终极。所以我们纪念了陈寅恪,还要热爱王小波,又要推崇顾准。神仙都有那么多个,有上帝还有玉皇。
  我以前曾经幼稚地说“昂着的头颅被砍掉,夹着的尾巴很安全”,现在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想把这句话改成:“昂着的头颅砍得越多,夹着的尾巴就越少。”但,头颅应该是阶梯,而不要半夜拿出来吓人。

标签:说到 世界杯 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