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想象作文 > 正文

中国散文知识谱系考察 福柯谱系学名词解释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国的学术,自来分为“有韵文”与“无韵文”两大类,后来又以诗、文作为区分。散文历来是属于“文”和“无韵文”阵营的。但是这个“文”的含义经常有变化,有时候包含诗,有时专指诗以外的文章;有时统领“有韵文”与“无韵文”,有时又专指“有韵文”(诗、辞、赋、骈文)而排斥“无韵文”;在某些时候,甚至连那些艰深古奥,受人尊崇的经、子、史经典,都被排除在“文”之外。所以,为了搞清楚散文的来龙去脉,我们选择从“文”的古代源流入手,开始本章的散文知识谱系考察。
  
  “文”与“文章”
  
  在中国学术史上,“文”的含义有一个衍生、演变的过程。
  先秦早期,“文”的本义是装饰。上古时陶器上面往往画上条纹,用作装饰,这就是“文”字的由来。《说文解字》释“文”为“错画也”,是“文”的第二义――引申义。因为后来文字的产生,一方面用作记录(记言、记事),一方面仍保留了装饰的意义;再后来,逐渐失去了装饰的作用,只保留了“记言”(论辩、说辞)、“记事”(记录历史)的实用功能,因文字笔画交错,故仍称之为“文”。
  到了汉代,“文”开始与“章”并用,称“文章”。 “章”指图案,也含有条理的意思。《诗?都人士》中“出言有章”,就是指“说话有条理”。“文章”指有文采(装饰意味)的文字篇章。故汉代的“文章”指喜欢铺叙、夸张,好用排比、典故的“赋体”。汉代以后,随着赋体特别是骈俪文的发展,人们觉得讲究对偶、排比、声律、辞藻的辞、赋、骈俪文也有装饰的意味,故“文章”一词,在那时专指讲究声律、辞藻的辞、赋、骈俪文。魏文帝曹丕的“文章”则包括应用文(奏议、书论、铭诔)和诗、赋(诗赋欲丽);他将“文章”的意义看得很高,“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典论?论文》)。对“文章”的理解,似乎又回到了实用(记言、记事)和审美(装饰意味)双重意义的统一上了。如果说先秦时的“文”重在“记言”(论辩、说辞)、“记事”(记录历史)的实用功能,那么,此时的“文章”,已成为既使剥离掉“记言”、“记事”的实用功能,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了。
   除此之外,六朝时期,又有文、笔、言三分法。主张骈俪文的人,认为只有讲究对偶、声律的骈俪文才算文,那些用散句、散行写成的只是言,不能算文。“笔”来源于“刀笔”,指公文。汉以后,一般以“笔”指公文,应用文。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篇中表示,“有韵文”才是文,“无韵文”只是笔。又造成了一些混乱。以后,文、言之争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到了唐代,那些主张古文的人,认为用散句、散行写成的古文才是文章的正统,而讲究对偶、声律的骈俪文华而不实,不是文,只能算言。一段时期,古文占了优势,但骈俪文并没有退出文场。古文与骈俪文之争,一直持续到新文学运动崛起。
  
  古文与骈俪文
  
   ▲关于古文
   “古文”这一称谓是针对骈俪文而来的。六朝时,讲究对偶、排比、声律、辞藻的骈俪文占据主流地位,当时人称为“今文”、“今体”;反对骈俪文的文人就称不要求对偶、排比、声律的直言散体文为古文。清代方苞在他编的《古文约选》序例里说:“自魏晋以后藻绘之文兴,至唐韩愈起八代之衰,然后学者以先秦盛汉辨理论事质而不芜者为古文。”用今天的话来说,古文就是文言文中不要求对偶、排比、押韵的直言散体文,如先秦诸子(论语、庄子等)、史传(春秋、左传等),两汉文(史记、贾谊)等。古文又称“平文”。北宋沈括在他的《古文》中写到:“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到了唐代,韩愈发起“古文运动”,反对讲究对偶、排比、声律、辞藻的骈俪文,而要求像六经、诸子一样以散句、散行的行文来表达事理。并为古文写作制定了三项标准,即:一、“文从字顺各识职”,二、“文无难易,惟其是耳”,三、“惟陈言之务去”。古文的势力由此大张。
  
  ▲关于骈俪文
  骈俪文指用骈体写成的文章,盛行于六朝,讲究对偶、排比、声律、辞藻,要求用上四下六或上六下四的两句对偶以完一意,因此,又称四六文。在六朝称“今体”、“今文”,以区别于不刻意要求对偶的两汉古文。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与骈俪文有关的几个词语:
  骈:骈的本义为二马并驾一车。引申为“并列”、“对偶”。
  俪:“俪”者,丽也。丽的本义是两张鹿皮。引申为“华丽”、“整齐”。丽辞就是整齐的文辞。
  骈俪:文章的对偶句法(通常为“骈四俪六”),又称四六法。
  骈体:区别于散体,要求语句对偶、整齐,强调声韵的和谐与词藻的华丽。
  骈文也包括有韵与无韵两种,有韵骈文如骈赋、铭箴、颂赞、哀吊等,无韵骈文则有论说、序跋、诏策、表启、碑志等。六朝时,辞、赋一般作骈文看。
  从文体演变的源流考察,骈俪文出自辞赋,特别是汉赋。赋体产生于春秋战国,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宋玉也曾有《风赋》之作。到了西汉,赋成为占主流地位的体制文体,故有“楚辞汉赋“之说。“赋”本是“铺陈”的意思。与之后兴起的骈俪文相比,汉赋的特点是喜欢铺叙、夸张,好用排比、典故,但不要求对偶,不避字同,不限上四下六或上六下四的两句对,一般也不讲究声律。
  六朝时期,骈俪文统领文坛,一切文章皆骈体――甚至连评论也一概用骈文。笔者随手从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序》中拈出两句:“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论,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再从《文心雕龙》中随便举出两例:“志深而笔长,梗概而气多”(《文心雕龙?时序》),“志不出于滔荡,辞不离于哀思”。(《文心雕龙?乐府》)。真是骈体的天下!还不止于此。自唐代以后,所有的国家正式文件也都用骈文。宋祁的《宋景文笔记》里说:“文有属对平仄用事者,供公家一时宣读施行,以便快。”由此一斑,可以知道骈俪文在中国历史的相当长一个时期里,作为体制文体统领一切的垄断与霸道。
   这里附带谈谈继骈俪文之后成为明清两代法定体制文体的八股文。
   “股”是排偶的意思。之所以叫“八股文”,是因为这种文章要求中间的八排文字要互为对偶。八股文又称“四书文”,是因为考题里最重要的题目和文字,都出自“四书”。因为这是朝廷法定的文章体制,又称为“制艺”。相对于古文,又称为“时文”。八股文每一篇,有所谓大题、小题,叙事题、口气题。所谓大题,就是以四书中的某一章作为题目;但四书就那么一点内容,大题题目有限,于是再以其中的某一句作为题目,称为小题。八股文的句式格律,是从四六骈文演化而来的。明清两代用八股文取士,一般文人都用心去揣摩,所以极一时之盛。
   现在应该说到散文了。
  
  “散文”与“散体文”
  
   ▲“散文”名称的来历
   我们现在所说的散文,和古人文献中偶尔出现的“散文”二字的所指是不一样的,那时的“散文”指的是区别于骈俪文的直言散体的书写方式,也就是“古文”。理解下面几个词语,对于正确区分“散文”与“散体文”有重要的意义。
   散语:不讲究对偶、排比、声律,用散句、散行行文的言说方式。
   散句:不讲究对偶、排比、声律,用散语写成的某一个句子。
   散行:不讲究对偶、排比、声律,用散语写成的某一行或某一段文字。
   散体:区别于骈体的、不要求文章的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
   散体文:区别于骈俪文的、不讲究对偶、排比、声律,全用散句、散行写作文章的一种书写语体。
   在历史上,关于“散文”这一名称的来历,也一直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散文”这一名称,中国古代并没有,是纯粹来自西方的。持这一看法的代表人物是郁达夫。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正因为说到文章,就指散文,所以中国向来没有‘散文’这一个名字。若我的臆断不错的话,则我们现在所用的‘散文’两字,还是西方文化东渐后的产品,或者简直是翻译也说不定。”还有一种意见不是直接谈名称,而是谈“散文”这一文体的来历。周作人认为,“散文”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中说:“现今的散文小品并非五四以后的新出产品,实在是‘古已有之’,不过现今重新发达起来罢了。由板桥冬心溯而上之这班明朝文人再上连东坡山谷,似可编出一本文选,也即为散文小品的源头材料……”。还有学者认为,不仅“散文”这一文体中国古已有之,连“散文”这一名称是中国古代就有的。持这一看法的有朱自清和当代学者马茂军。朱自清认为“散文”这一名称出现于南宋,他在《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中说:“‘散文’一名,见于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骈文’一名,则大概始于清时。”马茂军则把时间提前到了北宋和比北宋更早的唐代,马茂军发现:“散文概念最早出自佛教徒口中。《宋高僧传》卷三《唐大圣千福寺飞锡传》:‘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十五日奉诏于大明宫内道场,同义学沙门良贲等十六人参译《仁王护国般若经》并《密严经》,先在多罗叶时并是偈颂,今所译者多作散文。’”马茂军认为,佛教之外较早使用“散文”一词的是北宋学者沈括,并引《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下:“‘然《召南》茁者葭谓之初生可也。秦风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则散文言之,霜降之时亦得谓之葭,不必初生。若对文须分大小之名耳。’”此处“散文”与“对文”并用,和前一段引文“散文”与“偈颂”并用一样,这里所说的“散文”,应该是指与讲究对偶、排比的骈文相对的、用散句、散行书写的“散体文”,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散文。朱自清考证的“散文”也当作此解。
  
   ▲小品、杂文和随笔
   “小品”这一名称也出自佛门,始于我国晋代。《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世之幽滞。尝欲与支道林辩之,竟不得,今小品尤存。”当时佛门中称佛经译本中的详本为大品;称佛经译本中的简本为小品。后来便以“小品”称那些形式自由、内容多样、篇幅简短的杂记文字。
   “杂文”这个名称始见于六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就单独列有“杂文“,但归在“论文”(有韵文)里面。那时的杂文,包括对问、七体和连珠三种书写体式。“对问”是客问主答;“七体”本于枚乘《七发》;“连珠”是用象珠子连串在一起的事例来说理(见《文心雕龙?论文第九》)。
   在古代各家的文体分类中,没见有“随笔”这一项,但唐宋以后,不时有以“随笔”冠名的著作,如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明代陆深的《春风堂随笔》、清代汪景祺的《西征随笔》等等。可见,“随笔”作为一种独特的书写形式,在那时是得到一些人喜爱的。从文体源流上考稽,“随笔”产生于魏晋时期的笔记文(如《世说新语》等),它偏重于记事,或历史掌故,或轶文轶事,或人物点评,或文字考证,篇幅短小,叙述生动。是现代白话随笔的先躯。
   人们现在常用来笼括散文的四个字:“散”、“小”、“杂”、“随”所指的散文、小品文、杂文和随笔四种文体的雏形,中国古代早就齐备了;后人要做的,只是在岁月的冲刷中逐渐充实其内容和纯化其形式罢了。
  
   白话散文的外国源头
  
   关于外国的随笔(essay)对中国白话散文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的一段话看出端倪。周作人说:“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是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但在现代的国语文学里,还不曾见有这类文章,治新文学的人为什么不去试试呢?”虽然这一看法与前面所引周作人认为“散文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意见是前后矛盾的,但它从另一个角度,确定无误地证明了外国随笔(essay)对中国白话散文的借创阶段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
   我们平时所说的外国随笔,专指英语的essay。英语的essay一词,在汉语里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切合的对应词,现在或译作“随笔”,或译作“小品文”,都不是十分确切。英语essay一词获得“散文”的含义,时间并不长。1580年,法国作家蒙田出版了一本表达人生思考、带论说性质的随笔集,书名为Essais(《尝试集》)。虽然作者把自己的断想式随笔看成一种“尝试”,可是,这种论说随意的断想式文章却很快传到了整个欧洲。蒙田也因此被公认为这一散文文体的创始人。
   虽然中国白话散文在它的借创阶段借鉴了西方的随笔,但仅限于“白话文”与“现代题材”两个方面,在本体上,中国古代文学的“言志”传统,决定了中国散文的个人性和表现性。“托物言志”使中国散文长于记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借景抒情”使中国散文长于描写(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这使中国散文一开始就具有了“文学性”与“审美性”的特征。西方散文和中国散文的传统有很大的不同,以蒙田、培根、帕斯卡尔为代表的西方随笔(essay),起源于古罗马时代的“论辩文”,论题也往往是古罗马论说传统的延续,(如古罗马历史学家西塞罗就曾写有《论友谊》、《论老年》等文章)。后来的蒙田等人的随笔往往以“论”的形式出现,其标题也体现了这种“论”的特点,如蒙田的《论死亡》、《论藏书》、《论不平等》;培根的《论真理》、《论嫉妒》、《论逆境》;帕斯卡尔的《论人的状况》、《论雄辩》、《论想像》等。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方的“散文”传统,一开始就是讲“道理”的,注重教化作用和启蒙作用。这与中国散文注重文学性和审美性的传统,有着鲜明的区别。

标签:谱系 中国 散文 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