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小学生作文 > 正文

[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弊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本文试图运用所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及每个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并根据Bernard & Durlarf(1995,1996)对收敛的定义,得出结论: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从长期来看,各地区受三个或者两个(p-r)共同冲击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收敛性。
  关键词:经济增长 单位根 单整 协整 收敛性
  
  一、 导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先前推行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密不可分。根据2010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东部沿海地区GDP总额占全国GDP的60%强,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数字,它表明现今中国将近有六成的财富集中在狭长的沿海地带,而面积广袤、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则不同程度的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这种区域经济的差距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直观体现。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首先,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稳定的大局,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形成中国经济的三个阶梯;其次,无法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生产要素,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其中一个表现是,发达地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而欠发达地区的土地却大量闲置;再次,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教育、法规、人才、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等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西部部分地区仍处在贫困线以下,而中国经济的潜力蕴藏在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所以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影响了经济的长远发展;最后,大量高级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涌入东部沿海城市,造成一系列社会影响,包括劳动力流出地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间接推动了东部发达地区房价的高涨。可喜的是,国家已经意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危害性,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比如,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而随着这些战略的不断落实,地区之间以及各地区内部经济增长的差距究竟有没有缩小呢?
  本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试图运用所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通过对三大地区之间以及各地区内部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单位根、单整和协整检验,然后利用检验结果,根据Bernard & Durlarf(1995,1996)对于共同趋势和收敛的定义,来考察中国三大地区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二、 检验原理与数据说明
  (一)检验原理
  本文采用的检验方法是:首先对每个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 和单整检验,如果要考察的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并且是同阶单整的,则进一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然后根据下述原理来判断其收敛性。
  判断收敛性的原理:根据Bernard & Durlarf(1995)给出的定义,研究国家间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关键在于确定这些国家人均产出序列的协整关系,当人均产出序列协整关系的个数r等于p-1(p为人均产出序列的个数,即为要考察的国家个数)时,各国间的经济增长有收敛趋势 。当人均产出序列的协整关系个数r小于p-1时,各国家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只有p-r个共同趋势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正如大多数文献中所用到的那样,本文用人均GDP来近似代表人均产出,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为了更真实的看出经济增长的情况,同时也为了提高时间序列分析的检验力,本文把样本时期选为1953―2008年。原始数据均为省际数据。对于地区人均GDP序列,本文是采取将地区内各省份人均GDP家总求和然后取算数平均值的方法得到。
  一般而言,按经济意义对中国进行区域划分的标准为:
  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重庆;中部内陆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边远地区: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由于数据缺失,本文删去了云南。另外,有些省市在某些年度没有数据记录,这里取1代替。
  另外,为了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在以下的检验过程中,均对相应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三、 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首先,如果对以区域为单位,每个区域画一个以时间为横轴,以GDP增速为纵轴的GDP趋势图,从直观上看三大区域之间的人均GDP序列的大体趋势,很容易得出,三个人均GDP序列均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由此可推测上述三个序列均是不平稳序列。更进一步,可以看出这三个序列具有大致相同的增长和变化趋势,故可推测三者具有协整关系。下面将对这些直观上的推测进行严格的计量经济学检验。
  为严格说明其不平稳性,对上述三个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为:东部GDP序列的ADF统计值为-0.910506,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统计量的值-4.137279;中部GDP序列的ADF统计值为-1.035228,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统计量的值-4.133838;西部GDP序列的ADF统计值为-0.520825,大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统计量的值-4.137279。由此,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均GDP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均大于1%显著水平临界值,故不能拒绝原假设,即三个序列均存在单位根,均为不平稳序列。
  
  下面对上述序列进行单整检验,结果为:东中西三个地区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分别为:-5.347881,-5.196129,-5.420404,而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分别为:-4.137279,-4.133838,-4.137279。由此可得:各地区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均小于1%显著水平临界值,可以拒绝原假设,即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这说明,各地区人均GDP序列为一阶单整I(1)序列,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故可以采用Johansen方法检验他们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1.当显著性水平为1%时:
  由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检验结果可得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迹检验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均显示没有协整关系。
  2.当显著性水平为5%时:
  由Joansen Cointegration Test检验结果可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迹检验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均显示没有协整关系。
  3.当显著性水平为10%时:
  由Jo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检验结果可得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迹检验检验显示没有协整关系,最大特征值检验显示有一个协整关系。
  
  综上所述:
  东中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序列的协整检验表明,三大地区之间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没有协整关系,即r=0,根据Bernard和Durlarf(1995,1996)中的定义,这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序列协整关系的个数r(等于0)小于p-1(等于3-1=2)。即使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最大特征之检验显示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r=1,根据Bernard和Durlarf(1995,1996)中的定义,这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序列协整关系的个数r(等于1)小于p-1(等于3-1=2)。
  故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从长期来看,各地区受三个或者两个(p-r)共同冲击的影响。
  
  四、 区域内部各省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采用与第三部分相同的检验方法,分别对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份的人均GDP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为:
  东部地区各省份GDP的ADF统计量、一阶差分ADF统计量依次为:北京:-1.1705,-5.8749;天津:-0.4345,-6.2800;重庆:-1.5100,-7.4692;福建:-1.2538,-4.7843;广东:-1.6461,-5.5881;广西:-1.2670,-4.2004;海南:-2.2064,-7.4148;河北:-1.3812,-5.7715;江苏:-1.5357,-4.8729;辽宁:-1.1712,-5.7000;山东:-1.0581,-5.7691;上海:-1.2292,-52.6537浙江:-1.6792,-4.0412;而显著性水平为1%,5%,10%时的临界值分别为:-4.1373,-3.4953,-3.1766。
  同理,可以检验得出中部、西部各省份的ADF统计量、一阶差分ADF统计量和显著性水平为1%,5%,10%时的临界值。
  由以上检验结果可得: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份人均GDP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均大于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不可以拒绝原假设,即人均GDP序列是不平稳的。但其各自的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均小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可以拒绝原假设,即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这说明,各地区人均GDP序列为一阶单整I(1)序列,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下面可以采用Johansen方法检验他们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下:
  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各省份人均GDP序列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协整关系的序列数r均小于p-1。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东部地区具有协整关系的序列数r(等于12)等于p-1。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收敛性。
  
  五、 本文的结论
  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趋势,从长期来看,各地区受三个或者两个(p-r)共同冲击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的趋势,而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收敛性。
  
  参考文献:
  [1].Peter J. Brockwell, Richard A. Davis, Introduction to Time Series and Forecasting (Second Edition), Springer;
  [2].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0;
  [3].林毅夫,刘明兴,中国经济的增长收敛于收入分配,Working Paper;
  [4].陈晓玲、李国平, 地区经济收敛实证研究方法评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08期;
  [5].陈安平、李国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6].马仁锋等,省域尺度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2009年第3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标签:区域 三大 经济增长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