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报名 > 正文

散文写作中的机会成本 生活中机会成本的例子

时间:2019-02-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篇散文,就是一个产品,拥有一个物化产品具备的各种要素:生产者(作者),消费者(读者),价值和使用价值。   生产产品,是要讲机会成本的。不得不注意,同样的要素配置,怎样最优化。散文也不例外。否则,首先是对自己劳动的不珍惜。一个不珍惜自己劳动的人,可以写出好作品吗?我怀疑。其次,是不尊重你的读者。读者是上帝呀,得罪了上帝是要受到惩罚的。偷食禁果的亚当和夏娃,至今仍遭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苦役哩。再就是,你是在浪费资源,包括浪费别人的阅读时间,占用网络服务器,消耗纸墨人工等。故意的浪费,就是犯罪了。只不过,也许你情节轻微,社会对你的追究,被浩大的沉没成本消解。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如此这般,应该感到内心不安的。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又称为择一成本,或替代性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常用概念。指任何决策,必须作出一定的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比如,你的手里有一笔钱,你要选择投资。摆在你面前的投资机会很多,炒股,置业,存银行,做小生意等等,选择这部分,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另一部分。在你放弃的选择中,那个最高回报者,就是你付出的机会成本。一个精明的决策者,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是最佳机会成本的追求者。散文写作也不例外。
  然而,现实中,这个问题却被许多作者忽略。机会成本的核心,是优化要素的选择。并不是每个人在写散文时,都自觉地注意到了这点。
  首先,写什么就是一个选择。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一种生存状态,高贵与卑微,富足与贫困,顺利与不顺,都是生命本质的呈现,都可入笔。世象纷繁,唯“自己的”难觅。“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别人所没有的唯一。事实上,越是属于“自己的”,越是典型的,越是社会的。用一句哲学术语,就是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当你对视野里的某人,某事,某物产生了兴趣,欣然命笔之时,不妨以一种机会成本的眼光,审视一下落笔之处,看看是否点中了“自己的”了;你捕捉到了什么,舍弃了什么,付出了多大的机会成本。写什么选准了,至少不至于出方向性错误。忘了“自己的”,带着某种目的,急功近利,或“为赋新词强说愁”。一个灵魂的缺席者,难免丢掉成功的基础。
   其次,怎么写又是一个选择。从本质上讲,“写什么”是内容,而“怎么写”则属于形式的范畴。文无定法,谁都不敢对别人说,这个文章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但是,在动笔之前,自己却不应该不对自己问一声,这个文章该怎么写。事实上,任何一个确定的、具体的题材,可选择的表达方式,包括结构,语言,叙述方式等等,都有无限可能性。但我更相信,最优的表达方式只有一个。因此,我总是顽固地认为,一切所谓的“同题写作”,都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而不是严肃意义上的创作。当题材选定,也许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最佳的道路却只有一条。这里选择的重要标准,应当是机会成本。即在诸多结构、语言、叙述方式中,哪种最能表现这个题材。当然,在实际写作中,任何选择都只能是相对的,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最佳机会成本。但是,如果我们有了机会成本意识,把盲目变成一种自觉,让形式在场,最终的结果一定会是更好的。
   还有,就是要紧紧把灵感抓住。散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个体创造活动,比经济决策中的其它选择,要复杂得多。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灵感的介入。可以说,任何好的作品,都是灵感的产物。当然,这里的灵感,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玄异之物,而是一种生活的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作家萧风说散文“是作者几十年或者十几年的生活经验,在刹那间的爆发……灵光一闪,不可复现”。在散文写作中,要获得最佳机会成本,不妨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抓住灵魂发现的刹那间。

标签:机会成本 散文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