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语文 > 正文

【农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究】如何应对道德绑架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国家积极推进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配套措施改革的同时,流动人口的结构由“单身外出”方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他们的子女教育也在国家以及社会的关心支持下,逐步得到了落实。 农民工子女也能在城市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这样就保证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点差异,有待于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探索。
  农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方面的特点
   1.早期教育未跟上,很多农民工子女未受过学前教育或学前教育质量无保障,起步相对较低,文化基础差,造成对学习的恐惧心理。
   2.自我约束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或讲话,听课效果差。
   3.知识消化能力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特别是课外作业。
   4.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5.存在自卑心理,性格内向,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农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1.家庭环境不同造成思想道德水平差异。农民工居住条件较差, 缺乏良好家庭德育的场所。大部分农民工都是租房居住, 住房条件简陋且具有不稳定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发展。
   2.家庭德育观念出现偏差。目前农民工家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重学校德育轻家庭德育、重智轻德、错误观念的传输。多数农民工家长承认自己投入大量财力在孩子的文化学习上, 忽略了家庭德育的重要性,认为德育是学校的责任。很多农民工家长受传统观念和改变现状的想法影响, 只注重孩子的文化学习, 而忽视了家庭德育。
   3. 农民工家长的家庭德育能力不足。通过调查发现, 农民工父母学历层次相对偏低, 86%的人只有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 只能从事工厂、建筑、个人小摊贩等低层次且超负荷的工作。由于工作时间长或不固定, 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 对子女的关爱大多停留在给零花钱、买玩具等物质层面, 进一步制约了农民工自觉学习运用家庭教育知识、采取科学合理方法指导孩子的机会。
   4. 农民工家庭德育氛围紧张。大部分农民工家长由于工作的频繁变动以及高强度的劳动, 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长期积压, 导致个人脾气暴躁, 情绪失控,经常出现打骂孩子的现象,致使家庭关系紧张, 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的家庭氛围之中。
   5. 农民工家长缺乏与学校的沟通。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家长工作的条件有限,学校不能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甚至学生的作业都没有家长签字,家长不了解学生动态,缺乏互动,不利于共同教育培养下一代。
  三、 农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一)学校要重视农民工子女的德育教育
   1.学校要建立完善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思想道德教育机制。根据农民工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学校制定相关的德育管理制度。
   2.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管理,要建立好学生个人思想道德档案。学校定期联系家长,尤其是对转学次数多的学生,学校要通过家长了解学生以前的各种表现,共同探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和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记录。
   3.提升教师德育认识。班主任教师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农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应真正地把对其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农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二)强化训练使其达到规范。在德育过程中,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农民工子女存在的问题,学校和班级可加强相应训练。如文明礼貌的训练、行为规范的训练、学习习惯训练与培养等等。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竞赛活动,通过集体来影响他们,使其的行为日益达到规范。
   (三)通过多种活动增强农民工子女的自信心。鼓励城市学生关心农民工子女,开展城市学生与农民工子女结成“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农民工子女能够在大都市中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可以通过班队会活动来帮助农民工子女树立自信心,还可以通过参观活动,让孩子了解农民工对我们城市建设的贡献,知道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从而使这部分孩子更加尊重自己的家长,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豪感。
   (四)建立农民工家长学校, 促进学校与家长的良性互动。面对学校与农民工家长之间的联系较少, 影响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连续性的情况, 学校不断拓宽渠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1.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家庭德育能力。农民工家长本身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建立农民工家长委员会,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 使得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印发告家长书等形式, 介绍、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等多种渠道提升农民工家长的文化素养, 使其了解自己子女的操行本质与年龄特性, 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从现实出发, 采取恰当的教诲步骤, 对子女有筹划地进行道德教育。
  2.转变农民工家长德育观念, 创设良好德育氛围。首先, 要改变家长认为“德育是学校的事情”这一观念。通过多种性形式的宣传使农民工家长知道子女的思想道德形成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引导农民工家长自身要提高德育意识, 并通过家长积极教育、引导子女, 使子女形成完善的思想道德品格。其次,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农民工家长要以身作则, 形成良好家风,使其家庭建立和谐融洽的家庭人际关系, 丰富自己的文化活动, 努力改变一下班就“睡觉、吸烟、赌博”的行为, 注意平时的言传身教,争取给孩子施以良好的品德影响。 农民工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学校的问题,又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应当引起各个方面足够的重视,各方面齐抓共管,将农民工子女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标签:农民工 探究 子女 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