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主持词 > 正文

【选专业,就业率是否为“第一原则”?】大学生选专业兴趣和就业率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切要倒回到2011年11月21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一份文件,计划逐步取消那些“就业难”的专业。文件表示,政府将很快开始根据就业率状况评估高校的专业,缩小或取消那些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所有报道都没有具体谈到根据新规哪些专业会被取消,但有迹象表明,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减小那些低就业率专业的招生规模。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沈阳师范大学俄语专业的招生数量已从前几年的50人削减至今年的25人。
  “专业瘦身”的消息一出,本来就已经话题百出的教育界又如被投入一枚“生化武器”,顿时掀起各方口水时评无数。由于许多考生对社会需求的不了解,“就业率”凭借其数据的直观和一目了然的特点,成为一直以来考生报考专业时的主要参考标准。但就业率,能否定夺一个专业的价值?
  
  社会声音 :
  以就业断去留,一刀切,太武断
  一个好的专业,不能保证就有一个好的就业率;有好的就业率,也不一定就是好的专业。这两个命题,是不矛盾的,我们不应该以就业率来衡量一个所谓的好的专业,社会需要的是实用性、创新性的人才,如果一味地以就业率来衡量专业的好坏问题,笔者认为,这是非常愚蠢的事,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待专业与就业率的问题,不应该单方面的肯定或否定专业与就业率的好坏。(荆楚网)
  
  社会声音 :
  就业率,本身就不可靠
  先说就业率的质量,对于一些高校来说,也许他们的某些专业设置都是一样的,但是从教学设备、教育师资等方面来看,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虽然他们的毕业生都已经签约了,虽然就业率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毕业生的工作环境或福利待遇等方面却有着天壤之别,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专业就业率。(荆楚网)
  而对于就业率公开的数字,本身真实性就成疑――
  某名校毕业生小李说:“毕业时,其实好多同学都还没找到工作,一大帮人一起去办‘暂缓就业’,听说‘暂缓就业’都统计到就业率里去了,我们接近100%的就业率就是这么来的。”
  而广州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小张则表示,他学的是营销,学校公布的就业率高达98%,但是都是有水分的,因为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同学都难找工作。
  大学不断扩招的背后面临的是每年汹涌而出的毕业生潮,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就将达惊人的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迫在眉睫。但专业瘦身的实质,是将专业更多地限制在实用和社会需求的范围之内。可需求总有上限,若将许多就业率偏低的专业缩减招生甚至去掉,则意味着,竞争将更集中在原先热门的专业中。所谓的就业率高的专业,不少本身的优势就是招生人数较少,一旦这些专业人数限制的大门打开,恐怕高就业率的辉煌也将不复存在。
  在国外发达国家,除了应用型专业外,本科阶段均施行通识教育。即在大学最初的两年,学生并不选择专业,而是通过哲学、历史、文学和宗教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逻辑常识。由于这些科目本身的非功利性,也注定无法用“就业率”衡量。根据数据调查的结果,如果美国实行这条标准,美国第一批应被取消的专业是:心理学、美国历史和军事技术。
  国内将金融、工商管理、法律等容易踏入金领行业的专业奉为至宝,但实际上,法、商、政类的课程本科阶段都只是一个常识基础教育,真正的重头戏应该在研究生及后期,本科专业虽然能够轻松就业,但如不继续深造往往会缺少了继续发展提高的后劲。我国许多行业也存在这种问题,譬如英语专业,就业率一直不算太高,但其实我国对高级英语人才还是相当需要的,如同声传译、国贸英语人才、会展英语人才等,趋势是逐渐向复合型人才靠拢。故而这些专业,都需要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结合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待一些基础性专业,如数学、物理、生物等,以及一些新开设的专业,我们需要多一些宽容和呵护。一些专业所需的人才库的规模需要长远地建设,比如生物这个专业,它对中国成为全球科技领导者的目标至关重要,但当前的市场需求却并不强劲。所以在选择这些专业时,也应该长远地、全面地考虑社会需求。
  编辑部里曾讨论过什么样的就业才应计入就业率,才算就业成功?如果要将就业率与专业挂钩,专业就业不对口似乎应该归为“就业失败”。在《求学》的编辑中,有学化学、数学的,也有学物流工程、测绘出身的,按照教育部的就业统计,他们都会被学校简单地归入已就业的行列,但他们在工作中或许很少用到大学专业的知识,这样一来他们其实很难真正地为具体某一专业的就业率作贡献。
  反观,高校公布的所谓就业率并不能保证你切实的就业机会和生存能力,倒是学生自己选择专业后,学到了多少知识,丰富了自己多少能力,才是放到哪都好用的万能钥匙。所以跟着就业率来选择专业,实在不是上上之选。
  

标签:就业率 原则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