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祝福短信 > 正文

2018年全国卷1作文评 全国卷Ⅱ佳作选评(14篇)

时间:2019-02-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书香盈满人生路
  黑龙江考生
  
  什么样的人生是充实的呢?有人说,是香茶伴经典,欣然同意之时,我更想说,是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图书馆。周末,人迹罕至。调查结果颇多,且不提没时间的中年人与买不起的个别人士,单说“不习惯”的风华正茂的和我一样的青年。
  读书当然不一定去图书馆,但这至少反映了一定程度上阅读习惯的缺失,一些浮躁的人们难以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静心打开洁白的书页。
  充实的人生不该离我们远去,阅读的习惯便是它坚强的支撑。
  把阅读说成“悦读”,再好不过了。这便把阅读与快乐串联起来,好读者不如乐读者。而充实的生活则必须要有快乐和丰富。
  阅读可极夫游之乐。时间有限,阅读心灵之空间无限,悠悠间,万里山河踏遍。乘黄鹤登黄鹤楼,随归雁悠然落江边,征蓬万里出汉塞,觥筹交错繁华赏长安。这读书,让你生命的经历陡然加宽,收获了心灵的震撼,亦从精神层面收获了一份富足。
  阅读能极夫交流之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著书留其名。我们在阅读中可以一次次同伟大的灵魂碰撞,一次次同伟大的精神交谈。那是“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豪迈;那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下胸怀间”的气度;那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责任和胆识……有这些,我们会感到心灵的踏实,会感到生命的河流一下子深了,清了,静了,仿佛到了心灵更深的深处。
  阅读更能极夫思考之乐。苏格拉底说过“没有思考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而阅读,往往是我们思考的起点。读到圆明园的断章轶简,不禁泪下心酸,何等的辉煌,竟一日火光,皆成废墟,为何?读到雨果“两个强盗”的论断,我知道了这样瑰丽的珍宝对任何人都是一种招引,之所以这样,正是“国不强,国之不国”的噩梦!读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会想,是怎样的灵魂才会在阳光下独自盛开,孤独的装点世界?!
  风起之处,云涌;水盈之处,泉生。正是这种滋养,让人生充盈,就是这种滋养,让世人觉醒。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吧,即使是在网络阅读也好,但重要的是真诚地用心去迎接那字里行间饱含的睿智的思想和美好的感情。
  人生路不平,书香引;书香盈满,人生路。
  点评: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在开篇就提出这个人人都会探询的重要问题之后,作者单刀直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且有理有据地将其充分地表述了出来。此文是写读书,而本文作者就有着纵观古今,横察中外的读书阅历。从古代诗词的恰到好处的穿插到外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的经典论断,都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功底。
  
  书恋
  黑龙江考生
  
  我爱书,当朋友们大谈网上阅读的快捷方便时,我辩不过,我只是爱那一本本精心挑选的在书架上可感可触的书,那一张张似有余温的留有残香的纸。
  书之寂。捧起一本书,翻开那曾被折过的一页,面对那一道折痕,我会痴痴地笑。那会儿,我兴奋地将它折完,向往生活的每一秒,去寻找生活的字典,去翻阅书中的未知。我因此时常捧起,放下,再捧起。当所有书中的折痕再次被舒展,当我手掌中的汗水浸透那纤维的纹路,回想读书一路,是甜美,是蛹化蝶的酸楚和壮美。
  我总愿一盏茶,一张桌,一本书地沉寂,轻轻翻动那一页页,一张张,仿佛翻动我的梦想,翻开我的人生。我知道,书是与我有着同样的体温。诚然,读书是缓慢的,读书是寂寞的,白纸黑字的页面上也鲜有图画。但我不愿与上网观书对比。我宁愿笨拙古板地翻书静坐。
  我会大声诵读,仿佛自己便是那斗酒作诗的太白,是那指点江山的孔明,是那激扬文字的谭嗣同……
  我亦会默默轻吟,会像杜甫一样不能酣眠,辗转反侧。书中有贫有虐,有孝有逆,有喜有忧。我乐于踏进悼红轩,感同曹雪芹,一起用血去披阅,用词去增删。我乐于和小王子一道开启心灵的未知,倾听花朵的倾诉,稚气的童言。我不在浩渺的历史烟云中同英雄一道煮酒论天下,粪土万户卿相,我乐于合上书时不禁泪流满面,我乐于放下书后静静地思考,我乐于在书中永不止步地寻找、追求。
  半壁廊檐待明月,一盏香茗酬知音。我愿意以书会友,与他们讨论有关于书的人生和故事,我愿捧上一盏茶,花一个下午的工夫去讨求一本书的典藏和出处,读书是最幸福的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时常合书于架上,便出门去行路。途中我反复嚼着临行前的余味,淡淡的苦涩伴有一点香香的甜,却无法言明,道清。当有一天,我再次轻轻开启架上冷凉的书,取出永不蒙尘的书,我总是会不禁哭出声来。
  读书人生,是写意的人生,是件幸福的事。我爱书,爱那一本本精心选出并实在可触的书。有一种书恋,在我的脑海里破土并疯长,那该是一种不渝的恋情,任我向它倾心永远。
  带一本书,轻装上前,我走过了年少的清晨,正赶往多彩的正午,即使有一天我走进黄昏,也将一直有书相伴。
  我爱书,即使我不能向你道明,说清。
  点评:该篇文章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语言。诗一般的字句读来令人心情舒畅,你的思路仿佛能够在那些字里行间游走。读这样的文字,感受这样的意境,作者笔下的读书就真成了一件最惬意最美好的事情。唯美,精致,却又自然干净,这不失为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好散文。
  
  我爱书香
  黑龙江考生
  
  书有香味吗?有,当然有。书的香味与其他味道不同,只有透着书卷气的人才能嗅到它。最宜月夜,秉烛窗前,手持书卷,自会有淡淡的馨香飘入你的鼻孔,让你的神经为之一振,头脑因之而清醒,似荷香,似菊香,似秦汉兵剑,魏武长缨,似太白潇洒,易安发香。
  既是书香,便与烟香、酒香一样,嗅得多了就上瘾。手中有书,便可抛开俗杂,忘却烦恼,飘飘然如登仙之乐。而一旦几日未嗅,心里就如长草一般坐卧不安,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烦躁不已。其瘾之大,亦可与吗啡、海洛因并列称为“毒品”吧。
  然而我喜爱的书香,正渐渐从生活中淡去,很多人因工作的繁忙而渐渐忽略了读书之乐,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以其方便、快捷而博得了许多现代人的青睐。在工作的暇隙,用鼠标轻轻地敲击,计算机的屏幕上即可显示你想要阅读的文章。既省去了逛书店的时间,又节省了腰包中的钞票,可谓两全其美。因此,电子图书正以迅猛的势头侵入现代人的生活。
  然而,我却总是心存疑惑。屏幕上闪烁的文字,是否也会散发淡淡书香?面对冰冷的计算机,我们还能否体会到摩挲书页时感受的温暖?苏东坡的豪放词风,李后主的离愁别恨,陆放翁的沉郁悲情,能不能随辐射深入我们的内心,让灵魂产生一次次悸动?我们敲击着键盘,在“咔咔”声中如何体会“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情感?诚然,网络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乐趣,可随之而来的,却是古典乐曲的渐渐飘远。是否有那么一天,当我们忽然怀念书香时,只能去博物馆重温那久违的温馨呢?
  但愿这是杞人忧天吧。尽管网络无孔不入,可我相信,仍有许许多多的人,会在二者之间选择温馨的纸页。作为文字传递的媒介,纸质书刊已历经千年的历史,蕴藏着厚重的人文气息。放两本书在床头,随手翻阅,我们的情感便会与那些鲜活的文字共同悲喜,整个精神便处于痴迷状态。无论生活中有多少的不顺心、不畅快,只要把书页轻轻翻开,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书给人精神上的乐趣,是无法用物质的大钞来衡量的。
  所以,我希望人们能够与书香再结“良缘”,把生活放置于淡淡书香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乐趣。
  让我们的身上透着书卷气!
  点评:文能言声,这篇文章正是作者心灵的反映。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让人上瘾的。比如烟香,比如酒香。但是作者言明:只要有书,其他一切都不再重要。这是真正的读书之乐。文能怡情。作者以积极的心态,细腻的笔触记录下了自己与书为伴的心路历程。
  
  谁为我们的双眼打开窗
  黑龙江考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是在书籍这架梯子上慢慢爬行,打开象牙塔的窗户,欣赏世界上可以用文字撰写的风光秀景。
  那么,你现在仍然高坐在梯子上吗?仍然用它打开你双眼的窗,慧黠地洞察天地吗?
  一串串数字证明,我们已经越来越远离这曾经坚固无比的梯子了。我们只需要用手轻轻点击就会“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了。
  很多人对此很不齿,我们的文化呢,我们的传统呢?书籍上记载的才是文化,才是一切。可是我想知道这种传统的记载,这种伟大的文明为什么会给时间重于上帝的人们带来重压?有没有谁想过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是一种愚蠢?
  请不要不齿吧!在物欲横流、信息第一的21世纪,我们的文化不仅仅记载在书籍上了,书已经不再是一架梯子了,可能是一副拐杖了。可是喜欢奔跑的人怎么会被拐杖束缚。
  我们渴望用双眼看透世界,是知识为我们的双眼打开了窗。我们如果想窗几明亮,就要不停地擦拭。
  思维已经不再固定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了。所需要的是变幻的思维和多角度的创造。而书本上不会跳跃只是乖乖地站成一行行的文字已满足不了我们的好奇与欲望,于是网络日志呼之欲出。
  是的,我们眼前一亮,我们可以通过图文并茂轻松记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体会“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壮景。而埋在书中,深深感到的可能只有枯燥。
  也许人类文明仍需要书籍传承下去,可我仍欣赏网络带来的快捷与生动。也许我们不用独辟蹊径,只需点击。如此简单,如此方便,为什么不呢?
  天空划过优美的弧线,是追逐的鸟雀留下的乐章。我们的双眼需要开启两扇窗,可以去读这乐章,读这世界。
  无须去想我们是怎样开启这扇窗的,可我们会记住,更为适应社会,更能赶得上时间的人才能使我们的窗几一直明亮。
  谁为我们的双眼打开窗,谁可以使我们的窗几一直明亮?也许宁愿放弃森林,我们只要一棵树。一棵树,够了。
  点评:这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文章,文脉也很畅通。文章语言平实而柔和,描写看似很随意,却能够引领着读者在心灵的原野上漫步。与此同时的旁征博引,也能看出根底深厚。总而言之,读这样的文章,仿佛眼前流过一条小溪,清澈而潺潺。这样的文风,就是用纯净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矮纸斜行闲作草――一张关于阅读的帖
  黑龙江考生
  
  发帖地址:http?押//bbs.省略
  发帖人:逝水无痕
  发帖内容: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与此同时,网上阅读率由1999年3.7%上升至2005年的27.8%。面对此种数据你对国民阅读有何见解。不论你是菜鸟还是大虾,只要会打字都来谈几句。
  1楼回复者:古典情怀
  真的很为国人感到悲哀。
  我是典型的怀古主义者,对于图书更是爱不释手,中国也是文学大国,有很多精彩、感伤的篇章都是在网上搜索不到的,而且网上文章虽多但无论怎样也读不出手捧书卷时的那种洒脱与温馨,古书的清香伴着氤氲的环境体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情怀,感伤梁祝的化蝶双飞,而网上阅读我只读出了枯燥与单调。提醒国人还是不要忘记最古老也最具有韵味的图书。
  2楼回复者:流行前沿
  反对!我恰好认为手拿书本翻来翻去才枯燥,网上阅读有什么不好?同样有着丰富知识的存储,在网上可以有更广阔的信息面,有更多精彩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加快我们的阅读速度,节约时间。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现在科学如此发达,发明出电脑,而我们却依然啃书,那中国将如何发展?走在时代最前沿,丰富自己的人生吧!
  流行因我不同!
  3楼回复者:曲在沧桑
  真不知道自己该支持哪一方。寂静时像1楼楼主那样真的可以使自己轻松感受得到古人细腻的心灵:听见笛声会猜想远处是否有怨妇或伯牙与子期在合奏高山流水;闻到清香会猜想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香,还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香。然而生活在这个大都市我们不得不紧跟时代步伐朝前迈,为了生计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买书或租书,更何谈看书,而网络正好迎合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理。我的儿子更是网络爱好者,根本不习惯去翻书,手里摸惯了鼠标的人们啊!
  4楼回复者:……
  5楼回复者:……
  斑竹留言:非常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书的确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但生活在繁华都市脚踏时代潮流的我们又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只要不忘本,用何种方式读书又如何呢?
  点评:这篇文章的形式是非常新颖的,作者也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让人读来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人的思维可以在这里自由地驰骋,这是作者成功之处。虽然在有些问题的分析上还有些绝对化,但文章依然以一种热辣和率直令人赞叹。需要提醒的是思想完全可以更深化些,就能够时时收到“滴水看世界”的效果。
  
  已是明日黄花
  吉林考生
  
  读书人背着手思考着什么,神采奕奕地在书桌前来回踱着,仿佛有所得又无所得。从开着的木窗外吹进的清风翻着薄薄的书页,特有的墨香仿佛被风吹开,连蝴蝶也被这香气引来了。这一直是我梦里关于读书的一个场景,而今这样的场景在现实中已难以寻觅,似乎读书――读印刷书籍于许多人而言,已是明日黄花。
  科技的进步,让人们拥有了神奇的电脑,电脑超大的容量装下的又何止是一本书呢?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无尽的方便与快捷,于是书香已似乎不在,明显地被遗忘了。物质的充斥让人们整天忙于享受,享受物质带来的满足与乐趣,于是读书已是明日黄花。
  我爱书,更爱用自己的方式读书。小时候,家里条件有限,我很少有“书”可读,只有细心读教材,读书的习惯便是从读第一本教材开始的。也正因为无钱买书,在以后的成长过程里,我倍加珍惜我生命里遇到的每一本好书,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史记》,作家如鲁迅、张爱玲、三毛、余秋雨、马克?吐温等我都喜欢,细细地读,慢慢地品,我得到的是比别人更多的感悟。爱看书,因为书带给我乐趣;爱看书,因为书教给我知识;爱看书,因为书带给我心灵的慰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古籍卷帙浩繁。现代人要想进入古典中国,需要拜读的书实在不少。要领略魏晋风度,不可不读《世说新语》,要了解明末士风,不可不读《呻吟语》和《菜根谭》。《红楼梦》、《史记》、《庄子》更是被誉为古典中国文史哲的最高水平,读这些书贵在有恒,一年细心读一两本,积久才可培养文气,练就气度。
  书不应该被遗忘在历史的陈仓里,读书的过程是我们集纳智慧的过程,是我们净化心灵的过程,是我们与“人”交流的过程。读书在我们的生命历程里极其重要。读书需要心沉。清末重臣曾国藩就认为“益真能读者,良亦贵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他一生并不清闲,却博览群书,涉猎经、史、诗、文,还潜心研究历代王朝的典章制度和治国方略,欲改变中国当时状况。居高位掌重权的曾国藩尚且重读书,我们当代人更应重拾起读书的习惯,去感悟他人思想里的光芒,让书的馨香伴着我们一生一世。
  读书靠有心。有心了,时间不是问题,没有书也不是问题;有心了,不习惯能变成习惯。读书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读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读书能让我们获得更多智慧。
  别让读书――读印刷书籍成为明日黄花。花败了,再开是一种萌动;读书的能力丢了,再寻觅,却难!
  点评:本文大气磅礴,一气呵成,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标题引用苏轼的“明日黄花蝶也愁”的诗句,如画龙点睛,为文章增添了不少诗意。文章中心明确,作者围绕当代读书――读印刷书籍,而展开讨论,提出了读书是“明日黄花”的观点,并且结合作者亲身经历,从读书能带给作者“乐趣、智慧、慰籍”等方面阐释了爱读书的原因,劝告我们应沉下心来,重拾读书的习惯,正如作者所说:“让书的馨香伴着我们一生一世。”作者循循善诱,感情真挚,内容丰富,过渡自然,语言平和易懂,却不落俗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积极的读书态度,进步的学习思想和聪慧的头脑。
  (金得军)
  
  读书,与形式无关
  黑龙江考生
  
  文雅的人,总喜欢夜深人静的时候,泡一杯香气四溢的茶,在柔和的灯光下,翻开一本书,细细品味。
  忙碌的人总习惯在等车或乘地铁的间歇翻翻报纸,匆匆而过。
  当科技越来越先进,网络越来越普及,有一种阅读代替了图书阅读,越来越快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2005年更低于50%,与此相反的是网上阅读率正迅速增长。
  也许有人认为,图书阅读率下降,是国人不爱读书的表现,近几年不是常有人呼吁国人“多读书,多读报”么?他们拿着大把的数据证明中国人的素质在下降,科技要落后,文化要丢失,不一而足。很多老先生认为读书学习非是读纸质图书不可,别的都是糊弄人的,其实不然。
  读书,与形式无关。
  一个新事物的兴起,自然有他闪光的一面,谁也不能把方兴未艾的网络阅读扼杀掉。
  我也喜欢网络阅读。
  小时候网络阅读还没发展起来,爱读书的我却找不到多少书可读;买吧,十五六年前哪个家庭有条件买一堆一堆的书供孩子看的?借吧,图书馆的书实在更新太慢,看得不过瘾。上了中学就开始和同学凑钱租书了,漫画、小说、武侠,杂七杂八,高中时午饭都不吃,一中午站在书店里看书,没办法,纸质的书――贵!
  终于有了可以满足欲望的通道,就是网络。
  从最早的文渊阁到今天的起点网,网络图书种类全,又便宜。朋友托人在北京买一套海子诗全集花了170多元,我在文渊阁下载一套才花了12元。
  终于不用饿着肚子看书了,不用边看书边担心弄脏了不好交代了,不用捧着两本好书为价格左右为难了。
  科技在进步,图书阅读率下降不代表国人素质下降,不代表文化丢失,网络阅读率上升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读书是为了学习,那么学习和形式无关,手段不同,目的结果不同。
  我喜欢听着合适的音乐,喝着香浓的咖啡,坐在电脑前读书看新闻。有时候,我也会在夜深处点一盏小台灯,品一杯清淡的茶,翻开桌上一本厚厚的书。
  点评:作者“形散神聚”地驾驭能力很强,整篇文章一气呵成,行文如流水一般,给人明快舒畅的感觉。作者是一个很有主见又不乏真知的学生,对其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我十分认同。如果在行文的安排中结构再紧凑些,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舞动飞翔的翅膀
  云南考生
  
  如果,寂寞是一朵即将枯萎的花,知识就是滋润万物的甘露。
  如果,苦难是一片浩淼无涯的海,智慧就是乘风破浪的巨轮。
  如果,愚笨是一扇禁锢思维的门,感悟就是开启潜能的钥匙。
  当你寂寞的时候,请打开书本,在知识的雨露中催开心灵的花,不让时间之水白白从灵魂流过。一本精美别致的画册,会让你步入美的殿堂,陶冶艺术的情操;一套千古流芳的诗集,会让你感受李白泛游青山的烂漫,杜甫忧国忧民的凄怆和席慕容优美缱绻的哀伤。一份内容丰富的报刊,会给你讲述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飞速发展的成就和各国斑斓多姿的文化。让书籍陪伴你度过那些漫长寂寥的岁月,从此,告别寂寞。
  人在旅途,孰能无忧?也许,你曾埋怨过上帝的不公,命运的坎坷。那么,请打开书本,你可以得到安慰。原来,伟人也曾迷茫过。司马迁受宫刑入狱,却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海伦用坚强与苦难对抗,成为了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霍金笨重的轮椅,阻止不了他向宇宙探索的步伐。当你的脸上露出微笑,重拾生活的信心时,你一定不会忘记是什么带你走出迷雾的森林,赠你以阳光的希望。
  没有人生来就是天才,伤仲永的故事换来的只是叹息。成长需要智慧,如果你天资聪慧,请你读书,它能让你更上一层楼;如果你天资愚拙,请你读书,后天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遗憾。数学锻炼了你的逻辑,文学升华了你的情感,历史增长了你的见识,蓦然回首,茅塞顿开,那扇禁锢思维的门早已开启,不亦乐乎。正如培根所言:“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此乃读书之大境界也。
  人生一乐是读书,有书为伴心甘甜。读书,似品茶,若弹琴,像下棋,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感悟。当你轻轻掀开书页,历史的风烟,人间的冷暖,事世的变迁,幸福的美妙就会扑面而来,芬芳了整个生命。
  正是书海的无涯,丰富了平淡的生活,让世界蜕变得婀娜多姿。
  正是知识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程,让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
  正是书籍,舞动了人类腾飞的翅膀!
  点评:一看就知道,作者的确是紧扣“书”来写,完全体现了以“书”为主题的要求,这是考场作文的聪明之举。此篇作文虽无什么特别新颖的观点、见解,但它语言优美,文意酣畅,名人、名事、名句、名篇随意调遣,有如汩汩滔滔之江水,一泻而下。文章在结构上更是颇具特色,开篇和结尾,整齐的排比句式,既亮人眼目,更是铺展了文意;中间四段也非常清晰:读书,可以使你告别寂寞;读书,可以使你走出忧愁;读书,可以增智;读书,乃人生一乐。另外,题目还不失诗意。
  (李弗不)
  
  坐看云起的从容
  吉林考生
  
  曾几何时,总会在渐渐苍白失去水分的樱花树下,感叹韶华易逝,总也抓不住时间的尾巴,在天地间浑噩。
  曾几何时,抚着开得一树绚烂的花枝,满怀生命的极致终将走向颓败。物皆两极,它曾阴阳相济,它曾万物生辉。
  曾几何时,仰望夜空孤独绽放的烟火,为它努力上冲、颓然降落的寂寞姿势心痛,不免驻足观望,浮想联翩。
  而今,我已渐渐入俗,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让我感悟到它的另一深刻,而让我感触至深的一句就是:物皆两极,阴阳相济,万物生辉。
  它让我明白事物的不完美性。看待任何事物重要的是心态,一切从容,就会看到樱花飘落绝美的舞姿。热烈而张扬的生命还会感觉到烟火的温暖,世界将呈现另外的一番风景。
  如今,很多人为读书犯难,是买上一本厚实而真实存在的书细细品味,还是从网上下载到电脑里盯着屏幕看呢?多数人最终选择的是网上阅读,因为速度快且廉价,而少部分人却不免抱怨现在的人们太过追求物质化了。
  其实不然,闲庭信步,一卷在手,偶尔抬眼张望云聚云散,读的是一种感觉和韵味。或一边听着轻音乐,白纸黑字或漂亮的背景配上动感冲击视觉的文字编辑形成,读的是内容和内容背后的深刻。
  以坐看云起的从容,看待事物的两个极致,也就无所谓美与丑、善与恶了。
  巴金一生著述无数,更阅书无数,家里书橱星罗棋布着纵贯古今的书,他以个人的从容品味着这些泛黄的古书抑或油墨味十足的新书,他读的是一切文字背后的东西,并将它们化为自己的人生态度,直到他的生命终结,依旧是个好读书的智者和勇者。
  再一想,巴金所处的是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信息的传递、更新更是在分秒之间。因此,他也会接收来自因特网上快而方便的信息,并作为自己的研究之用,同样为人类的文学领域开拓新的途径。
  因此,读书的介质无关重要,重要的是读书的心态,从从容容,物皆可为我用。
  而生活亦是如此,不如意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若执著于外物,受伤的是自己,放开自己的人,从容面对磕磕碰碰之后,你学到的其实是更多,失败是成功之母,俗语简单却永远是对的。
  云淡风清,蔷薇香溢,袅袅轻烟,世界万籁无声。
  添一杯香茗,握一卷诗书,我们深深呼吸,坐看云起。
  点评:文章语言优美,意境芬芳,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开篇用排比的手法将人拉入考生所创造的意境,给人以美感的同时又产生无尽的联想。抒情中深刻,内涵中议论,哲思深沉,再有机地结合两者,使文章增色不少,极具感染力。以深情的方式去阐明文章的中心思想,潜移默化中让读者吸收它的精辟之处,结合现实中的问题告诉人们读书的重要,又引发出人生中面对种种从容的心态更为珍贵,使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得到升华,巴金的引入更是有利地说明主旨。考生思路清晰,文采斐然,精彩的抒情背后是深远的意境,乃考场中不可多得的一篇佳作。
  (金得军)
  
  说“网络”
  甘肃考生
  
  随着日益发展的网络系统向我们走来,我们原有的一系列的生活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原来的课堂教学,到现在的网络教学,从原来的超市购物到现在的网上购物,从原来的临床咨询到现在的网上会诊……整个过程的演变与替代,无不凝结着先进的科技工作者艰辛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然而,在风靡时尚的网络生活中,我们是否又考虑过它的不足呢?
  诚然,网络确实带给我们无可估量的好处。出门时电话联系,节约了时间,节约了精力,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和精力干其他一些更重要的事。网络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它无可比拟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人将焦灼的眼神抛向电脑屏幕。因为,他们渴求的是最时新、最有效的信息。而相反的一些同样珍贵的人类文明的结晶――图书,被人们置之一旁不顾。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六年来我国国民读书的意识逐渐下降,因为他们大部分人将眼光抛向网络。可以说,网络几乎替代了大部分人的生活,而就在网络日趋走红,并扮演重要生活角色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持几分冷静与沉着。
  当今的一些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他们经常因沉湎于虚无缥缈的网络生活而无法自拔,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去泡网吧,其结果肯定是弊大于利。作为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如果对有些事情认识不清或者克制不了,就很容易对其思想产生毒害作用,并最终诱发犯罪。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利用高新技术手段进行网上作弊,如果你没有一点警觉意识,就很容易成为被捕猎的对象。因此,我们对网络要时刻保持一种警觉、严肃的态度。此外,网络生活很容易让人们形成一种懒惰、散漫的意识,对一些重要的事情缺乏亲历性和实践性。
  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任何事情没有它绝对的优势,只不过是人们思想上的一种错觉罢了。我们人是有思想,会逻辑推理的,对任何事物要认真分析,慎重考虑,才能更好地利用其优势,减少其不足,使之更加完善地发挥功能。对于网络――这个社会的大角色,我们当然要更加严肃认真地对待了。
  点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说‘网络’”,完全符合作文的要求,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作者从谈网络的优势入手,分析了网络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它无可比拟的优势”的同时,也有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如果“沉湎于虚无缥缈的网络生活而不能自拔”,“就很容易对其思想产生毒害作用,并最终导致诱发犯罪。”作者对网络的认识是清醒的,论述亦中规中矩。语言朴素但很流畅,表述逻辑性强,是典型的议论文语言。
  (桑进林)
  
  只愿墨香依如故
  甘肃考生
  
  当你案头放着一杯饮品,手中捧着一卷书本,听着耳边沙沙的翻书声,闻着丝丝淡淡的书墨之香时,何等惬意,何等安详,何等舒畅,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要有这样一种心态是多么不易,多么难得啊!
  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这种读书方式正受到来自网络阅读的极大挑战。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产物正以极大的速度吞噬着新一代的读书习惯。但是,在我看来,网络读书并不能取代书本读书。
  书,人类文明的辉煌产物,当几千年前第一张纸制造出来时,它就开始担负传承文化知识的作用,是一种历经千年的产物,亦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的存在有着它特定的意义。尽管现今网络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它,但它的根基却不是轻易可以撼动的。如果我们纵容、一味追求网络,那何尝不是一笔无法估量的损失!难道我们要等待那书本尽失,我们的后人读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类的语句时,迷惑着双眼问我们“书和卷是什么”的悲哀吗?
  书,自它诞生之日起,历经数千年而不被替代,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无与伦比的优点。首先,它携带方便,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大可不必在网上专为阅读而阅读。当你无聊时,随意打开书本,阅读文字,何尝不是一种消遣的方法,你可以随看随合,不必受到任何限制;其次,书本阅读对于网上阅读来说,其对人体自身,绝对是健康的。众所周知,电脑的屏幕对于视力的损伤是极大的,同时,它本身的各种辐射,也是人类的一大潜在杀手。因此,出于健康保健的目的,书本阅读应当首选;再次,电脑运行其耗能是很大的,对于资源紧缺的人类,如能有效减少在这一方面的损耗而用于其他,其创造的财富准是全人类无可估量的。
  不可否认,网络也有一定的优势,反应快捷、信息量大、省时省力是它无可替代的优势,但相比之下,书本阅读更具优势。
  热爱书本,热爱读书,热爱知识。我希望大家尤其是青年一代更热爱读书,提倡书本阅读。
  只愿墨香依如故!
  点评:本文题目典雅,富于诗意,给人以可触可摸的质感,形象而生动。开头营造了诗意的读书氛围,引人入胜,真正令阅卷者眼前一亮。然后笔锋一转,说这种传统读书方式“正受到来自网络阅读的极大挑战”,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网络读书并不能取代书本读书”。可谓掷地有声。结尾和题目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脉络清楚。接着作者对书本阅读和网上阅读进行对比,角度亦颇新颖。为避免议论的绝对化,对网上阅读也作了辩证的分析,肯定其优势,并不一味贬低,显示了考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桑进林)
  
  一杯沧海
  甘肃考生
  
  有人说,一本书是一片叶,一叶知秋;有人说,一本书是一场戏,一戏人生;有人说,一本书是一杯水,一杯沧海。
  古人云:知书而达理。书不是一部交响乐,而只是一个音符,你看到了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你看到了落英缤纷,艳阳遍地。读书的人读的不是书,是人生,豆蔻年华,读到的是多姿多彩;耄耋之年,读出的是豁然自足。看了无数本书,就有了无数种人生,就如同喝下了那杯水,才明白何为沧海。
  时过境迁,如今的书似乎已经“埋没随百草”,淡出人们的视野了。没有人会继续把“读书破万卷”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这是个五彩缤纷、日新月异的世界,一本好书犹如一碗清茶,似不值得再细细品味。但一本书,就是一种人生。人们习惯了都市的喧嚣,却不得而知郊野的静谧;人们习惯了整日的奔忙,却无人向往片刻的闲适。只有偷得片刻清闲的人们,才能有心情去领略一本书的芬芳,咀嚼那一杯水中暗藏的沧海。
  书从来就不只是文人墨客的天地。读一本书,有人读的是文字,有人读的是情绪,有人读的是境界。无论读到什么,也算读了,就如同那囫囵吞枣,也终是吞了下去。而未曾经历的人,又如何得知那“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的灿烂,和那“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呢?一本书,即一种人生。杯中是水,但更是人生的沧海。
  呱呱坠地时的童话,青春正值时的小说,风华正茂时的励志故事,老当益壮时的一报半刊……谁的一生不是在书的陪伴下愈走愈充实,愈走愈美丽?拒绝读书的人也许至今还在漂泊,还在寻找。因为一本书是一种人生。人总要开始长大,开始长大的人总要学会读书。读书,读的是生活,是人生的沧海。穷尽一生的时间尚且无法到达的彼岸,谁能不为之奋斗呢?所以即使科技发达到所有的书都变成电子的、网络的,读书的人依然存在,因为生活还要继续,因为学会了读书才能学会生活。
  若人生是一片土地,那么读书便是耕耘,想收获生活的人,要学会读书;若人生是一片天空,那么读书便是翅膀,想飞越生活的人,要学会读书;若人生是一片海洋,那么读书便是舟楫,想到达生活的人,要学会读书。因为一本书是一种人生。人生,即沧海。
  点评:语言清新,文采斐然,全文洋溢着深沉的文化底蕴,充满浓郁的诗情哲理,语言简洁清新,文笔错落有致,给读者语言艺术美的享受。作者善于联想,善用比喻,紧扣材料而不囿于材料,却能翻出新意,发前人所未发,把一本书比作一杯水,把人生比作沧海,令人耳目一新。笔法新巧,构思别致,采用散文诗的写法,新奇的比喻,绚丽的修辞,排比的句式,整饬的结构,引语的点缀等等都新颖不俗,恰到好处。
  (桑进林)
  
  读书是一种味道
  甘肃考生
  
  静坐书屋,盘膝而坐,握一本古书,捧一杯新茶,茶香,书香,满目满嘴,不亦乐乎?
  这一种温馨浓郁的感觉你可曾有过,或者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也许,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渐渐地习惯于在电脑屏幕前的安详,习惯于在机器前适应机器。不可否认的是,电脑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它快捷,更新速度快,很适合我们今天的社会。但是,快节奏的生活之外,我们是不是也需要一些安闲,一丝平静,一种在书香中超然物外而非电脑屏闪前的感觉?
  书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捧一本书,就好像确确实实地捧了一个世界,没有电脑中的虚拟,它让我感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读书也是一种味道,一种真真切切的味道,纯净得让你不会有一丝杂念。读《红楼梦》,读一个古代家族最真切的记录,或莞尔一笑,或蹙眉深思,当泪水顺着脸庞一滴一滴地滚下,汇着一缕缕心灵的悸动流进心田时。你知道,那是一种咸咸的辛酸的味道,勿用唇舌,心灵自会告诉你它最真实的感受。
  读《三国演义》,读一个朝代的兴衰存亡,激烈处,拳头紧握;平和处,心犹澎湃;苍凉处,潸然泪下。不是丝丝缕缕的儿女情长,而是战鼓紧响的壮怀激烈,是一代代英豪战前洒血的壮举,是会让你心灵落泪的味道,品一品,那是一种淡淡的,苍凉的味道。
  读书,品味,犹品人生,品世界,品心灵,品自己,不会如网络一般迷失,只会让你找回更真实的自我,不会让你在屏闪前悸动不安,只会让你心境平和如一池静水。
  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悠闲也许不再多见,那读书时一股股淡淡的味道也许不再熟悉如故。那么,坐在电脑前面紧张地过着日子的你,是否乐意在闲暇的时候,捧起尘封多日的书,拂去上面灰尘的印记,打开尘封多年的心灵日记,再一次闻一闻那别离多时的故友淡淡的却又不失其浓郁的香味,重新经历一次心灵的涤荡,内心的净化,再一次感受平静的没有外物打扰的味道。
  电脑前与书本旁的味道,你选择哪一个?
  点评:本文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亮点:1、语言优美。其词汇的丰富,选配的精致,句式的丰厚,变化的错落等等,均属上乘。2、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成功。文章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把网上阅读和书本阅读作了对比,在对比中表明自己的观点。结尾一句,虽没有亮明自己的观点,但作者的立场还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我们应该选择图书阅读。
  (桑进林)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拥有宽容
  甘肃考生
  
  最近有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新兴的网络阅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于是有人惊呼:“传统的图书阅读正受到网络阅读的挑战”!一言既出,满座哗然――我们以什么应对这新的挑战?我要说:我们拥有宽容。
  其实仔细想来,我们若以宽容的眼光看它,那只不过是一种新兴的阅读形式而已。人们抛开了书本,但看到的还是那些传统的新闻、评论或者文章。网络阅读之所以发展迅猛,只不过是它拥有了快捷、方便的特点。宽容一点,这形式上的改变,并不会对整个文化市场有什么实质的改变。
  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新的挑战,同样也会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火车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但在它发明之初却饱受马车所有者的排挤。要不是英国铁路当局以宽容的态度支持史蒂芬孙把他的发明继续下去,人类的现代交通也不会如此发达。当富尔顿提出用钢铁建造大型轮船,人们都认为他疯了,竟想让铁浮在水上。若不是一位宽容的造船厂老板资助他完成了建造,人类的大型远程航运也许还是一个梦想。
  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新的挑战,允许它们发展,这样,为创新留下了更广阔的空间,为新生代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还在网络阅读以前,不就有丁磊尝试过利用网络提供给人们更便捷的新闻,不就有陈天桥尝试过利用网络提供给人们更方便的娱乐了吗?如今他们都成功了,人们都接受了网络新闻、网络娱乐。现在不是也该宽容一些,给另一个新的挑战――网络阅读以更广阔的空间?
  当然我们在一味强调对待网络阅读要宽容,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纵容。不可否认,现在的网络阅读还存在许多弊端,比如不良信息过多等等。我们宽容网络阅读,但对它上面的不良信息决不能姑息迁就,我们需要对网络阅读的不利面严加管理,用一片洁净的网络空间去迎接那些走向网络阅读的人们。
  其实,说网上阅读是一个新的挑战,倒不如宽容地将它看作一种新的图书。拥有了一种新的图书,我们的阅读空间将更加美好。
  点评:这篇文章题目有新意,有灵气,引人注目同时也引人思索。文章材料丰富,相关的例子信手拈来,彰显了考生阅读面的广泛和“腹贮”的丰厚。作者的论述无懈可击,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当众多考生在为图书阅读鸣不平的时候,本文作者另辟蹊径。作者认为,如果以宽容的态度看网上阅读,那不过是一个新兴的阅读方式而已。正像火车代替马车,轮船取代木船一样,应该允许它发展。“拥有了一种新的图书,我们的阅读空间将更加美好”。原来作者所说的宽容,就是一种深远的眼光,一种宏大的气魄,一种与时俱进的襟怀。
  (桑进林)

标签:佳作 全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