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100字作文 > 正文

茶道人生 [中国茶道与人生的范文]

时间:2018-07-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中国茶道既是吃茶品茗的艺术,也是糊口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国茶道与人生的范文,一起来看看。

中国茶道与人生的范文

        中国茶道与人生的范文1

  中国茶道与人生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茶并不陌生。中国品茶遍天下,天下人都知道中国有茶这样东西。意泡一壶茶,安安静静地看书,那是人生何等美好的追求呢?

  我的家乡是高州。在高州,比较出名的茶叶是高州新洞的茶叶了。我买过很多次这种茶叶,的确是比较出色,该绿茶入口清香甘醇,滋味浓厚,具有提神醒脑,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说起它真的有很长的历史了。明成化年间,邓氏始祖开泰公奉调入粤,从福建省汀洲引进青心中叶、红心中叶和米碎茶的种子,种植于新垌出瑞龙村,其中两株植于古官道旁的古井边。清初,村民“二姑娘”在官道旁设茶摊,用村旁井水冲泡,路人饮后,印象难忘,新垌茶的名声随之远播。到清朝中叶,新垌绿茶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除了出瑞龙村的茶园外,章皇垌村也开始种植。至民国初年,已扩展到高剑地、文坑、望坡、狐狸垌一带,茶叶远销安铺、合浦、雷州、海南、香港等地。

  解放后,茶叶由国家统一收购,开垦了一批新茶园。1956年,茂名市人民委员会把新垌茶作为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茶叶生产得到发展。1958年,许多老茶树被砍用于“炼铁”,茶园面积减少。80年代,高州市把发展新垌茶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重要项目,决心稳定种植面积,提高品质,恢复新垌名茶声誉。市政府拨出专款和物资,重点改造出瑞龙、章皇垌、狐狸垌一带的老茶园,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13至133公顷之间,年产茶叶15吨左右。近年来,茶农们把种植重点转向荔枝、龙眼,茶园慢慢减少,茶叶产量也随之减少。

  我不否认中国的每一种名茶,甚至普通的一种茶都有一个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因为中国的茶是世界出名的。。如一个人,要出名肯定是要付出他的辛劳和汗水。所谓人生如茶。茶经过磨练,出来了上品,自然是有了他自己的价值!

  记得有首诗中《情到忘我醉茗香》中有句:“坐在红尘的秋千架上//泼洒际遇的深浅浓淡//一颗心//跌落凡间//用心灵的饥渴//迎纳一杯清茶//想要说的实话呢”我用了很久才体会出那种心境。。茶和人生是那么亲密,那么相似,那么有味道!让我们看看如吧,看看茶和人生的联系:

  要品茶,注意的是茶道。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要品人生,注意的是行为。行为是人在社会人生的艺术,是人品高洁与否的判断的根据。行为包括人的语言,动作,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要素。行为有好有坏,有对有错,。。。是反映一个人内心思想的具体表现,要用心来体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那样我们才可以真正地品人。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为懦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家,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极高明而道中庸,无为而无不为。

  行为何谓人生?人生就是有好有坏的人的一生。人生下来,被父母被社会赋予了很多种角色,每个人都努力扮演好分配给自己的角色,或者是家庭里的父母子女,或者是公司里的老板员工,或者是学校里的老师学生;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需要实现的或者自己想要去实现的目标,在这个为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有的人迷失了,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尽力了,有的人荒废了了…于是开始思索前半生的意义以及后半生的定位,有的人继续努力,有的人混日子,有的人为生活而奔波,有的人为目标而奋斗…走着走着,人的一生就走的差不多了,回过头来,走的路啊,那艰辛也好磨难也罢,顺利也好坎坷也罢,那点点滴滴,那分分秒秒,年按酒是就是我们的人生……

  世界有中国人也有日本人,所以日本亦有茶道,说起茶道来,不禁将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一比。

  曾见与茶道相关的日本仕女图,纤细秀美,精致之极,仕女表情安详甜美,器具也是非常讲究的,其插花的时间恐怕比得上烹茶的时间了。茶道在日本不但盛行,且是一种严肃的活动,这正与其文化和美学观念相合,精致、纤细、洁净,就好象日本紫式部的名著《源氏物语》,这部可与中国《红楼梦》比肩的巨著里也渗透着日本的文化和美学理念。日本的茶道,我私下里认为,可欣赏而不可学,在气度上未免不足

  中国茶道文化底蕴厚重,一把旧壶,一杯茶汤,掂在手里,随意率性,没有那样多条条框框裁切,细节处也许不拘小节,却有引人入胜的韵味,有心人品出禅、道、儒,静夜中品茗,一片禅心如月光洗浴的海棠,肝胆皆冰雪。我愿意融进这民族气息浓浓的茶里,十几年饮茶品茗,从未仔细考虑过什么茶道美学,从浑浑沌沌牛饮解渴,到啜饮品味,到将经历中的百般滋味融进杯盏里一丝丝品饮,这“道”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同心情有不同的茶相伴,犹如知已好友一般,也是快意的事啊。

  日本茶道美则美矣,个中滋味远不及中国茶道耐品。佛教从天竺传入中国,中国将其融入儒家与道家,这才产生了中国式佛教“禅”,禅自南宗六祖慧能以“顿悟” 战胜了北宗神秀为主的“渐悟”后大盛。禅又自中国传入日本,日本国人将禅再次变化,融入大和民族的坚忍、纤细、精致,再加上略略感伤,因此日本的茶道也带有这样的气质。我认为日本茶道未得禅的神髓,因为“禅”本身是不拘形式的,所谓无佛无祖才是得到禅机真昧,日本茶道是太拘于形式了啊。

  中国茶道,品饮者不知不觉会想起庄周《至乐》篇:“无江海而闲 。。。。”

  我们也不要学日本人,茶道不同,可以反映品格不同,思想境界不同,导致行为习惯不同。中国人是优秀的,中国人的博大宽容,厚道,实在。

  中国的茶道——中国茶——中国人!中国人好!

  我们为我们祖国有这样的茶文化而自豪,为中国人文化底蕴厚重,行为高尚而骄傲,为中国人的美好,和平的品格而欢笑!

  中国茶道与人生的范文2

  中国茶道蕴含的人生哲理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奔走在喧嚣繁华都市里的“弄潮儿”,涉足于险风恶浪市场经济的“下海”者,也需要有一个避风的港湾,要学会忙里偷闲,摆脱文山会海、商务羁绊,聚祥春茗茶建议您在歌罢曲终、酒阑人散之时,不妨安静地沏上一壶茶,或临窗独啜,或邀三两知己共饮,品味人生的真谛,感受生活给予的美好享受。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这是人类文化又一进步”,“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这不求解渴的茶和不求充饥的茶点,是一种精神的物化形式,是民族文化的积累,它使生命情调、人生情趣、心灵律动和审美观念,变得更加具体可感,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唱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茶,天然冲淡的真滋味,使人在宁静平和、舒适怡悦之中萌动蓬勃的生机,强烈的挚爱。茶诗化了生活,人们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

  有位哲人说:品着茶似乎是品味着人生。的确,中国茶道,不仅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而且蕴含着人生哲理。品茶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熏陶,犹如淋沐着带音乐的日光浴。杯茗在手,神驰八极,苦涩回甘的茶味,委实如绵长的人生之路,回味的是从艰难足迹寻得的人生哲理。

  首先,茶性尚情,和爱茶人的性情相近。唐代诗人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云:

  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诗人说,茶其性精清,其味淡洁,不得有半点玷污;其用涤烦,其功濯尘,属通灵性之物,是山中精英,不失其高洁的本性。诗人在赞茶,也是在颂人,借茶而言志。

  明人陆树声和徐渭都作有《煎茶七类》,又都在论述茶品之前先论人品,把“人品”列为第一。陆树声说:“煎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得传于高流隐逸有云霞泉石磊块胸次间者。”徐渭说:“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传于高流大隐、云霞泉石之辈、鱼虾麋鹿之俦。”与其说陆树声、徐渭爱饮茶,倒不如说他们更注重于饮茶人的人品。与他们同时代的许次纾在《茶疏》中有“论客”一节说:“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辨,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茶品出于人品,一个道德和审美趣味低下的人,必然领略不到中国茶道的真谛。

  中国茶道,还引入了儒家和道家的“内省”思想。孔子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老子的“致虚”、“守静”(《老子•第十六章》),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都是强调通过内省这种独特的思想修养方式,达到道德和理智的自我完善。历代茶人追求的就是物我相合,并以外物陶悦我心,把深层的文化素养与人格熏陶作为根本。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也颂扬了这种精神与境界。

  唐诗僧皎然有《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描绘了一饮、再饮、三饮的感受,与卢仝的《七碗茶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云: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

  崔候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诗人品茶的过程即是以“自省”精神参悟得“道”的过程。心头郁积的烦恼排除,心境趋于平和,情感得到净化。

  当代著名书法家费新我有一幅书法作品:茶话坐忘机。目观茶的绿的本色,品尝回味着苦的真味,智巧变诈的心计自然会得到荡涤。作家忆明珠说得好:“茶的绿,不但是茶的本色也是生命的本色;而茶的苦,不但是茶的真味也是生命的真味啊!”茶,性洁不污,是人生道德理想的象征。人生似茶,品茶即是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这是一种超越了物质需求的精神升化。

  中国茶道与人生的范文3

  茶道与人生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

  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末了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壶温水。” 稍顷,小和尚送来了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用温水沏了,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用温水泡茶?”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释圆说:“这可是名茶铁观音啊。”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壶沸水。”稍顷,小和尚提着一壶沸水进来。释圆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释圆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茶水,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着说:“冲沏的水不同。” 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终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呢?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中国茶道与人生的范文相关文章:

1.茶道与人生的范文3篇

2.林清玄茶道与人生的感悟范文

3.人生如茶道的范文欣赏

4.茶道的人生感悟的范文

5.中国茶文化心得体会3篇

6.茶道人生的感悟范文欣赏

标签:中国茶道与人生的范文 茶道人生的句子 茶道与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