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300字作文 > 正文

[依托传统文化,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当今社会急剧转型,道德滑坡,各种不良思潮日渐汹涌,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甚少,传统文化根基缺失,导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现状令人担忧。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辅以校园文化、课程改革、社会实践等宣传途径,将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具体应用
  
  人类社会的文化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决因素。没有文化的传承就不会有教育,文化传统是民族的历史传承,教育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在继承传统,承认历史和传统对人类的作用基础上,根据民族传统而采取特定的行动,对下一代提供教育。因此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新文化建设,都不可能脱离本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今天我们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样要根植于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优秀养分,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
  一、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取舍和扬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笔极为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教育资源,它不仅可以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可以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能。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同时也是最敏感,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一个群体,如何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复合体,长处和优势与短处和缺陷掺杂在一起,对它们要认真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将其融入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造就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们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分析,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旧文化发展而来。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加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我们还必须积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把它熔铸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武装群众的头脑。面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新的历史挑战,客观上需要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根本依托,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实现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最佳互补结合,建立起一种既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且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总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高等学校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充足的图书资料,先进的教学设备,广大学生普遍对传统道德具有认同感,也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加以教育和引导,必将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用传统文化弥补思政教育的不足
  当前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灌输给学生,相对来说缺少公民基本精神、社会基本规则和做人的基本道德操守的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宽容的基本公民修养和实事求是精神的教育。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中的“修身之道”对中国传统理想人格、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产生过深远影响。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去认识并进行挖掘和利用,儒家文化的精华――“修身之道”,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在理想信念这一部分,中国的文化强调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义利的取舍上以义为重,“谋其道而不计其功,正其谊而不计其利”。
  在爱国主义上,中国自古珍视祖国荣誉和民族尊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号召士大夫阶层关心人民疾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道德修养方面,重视道义情感、处世修养和人际关系,例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强调高尚的道德人格,树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注重家庭伦理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
  利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仁爱”思想,加强大学生的修养和道德,对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进行价值转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继承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能有效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在思政课中应融合传统道德内容,把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寓于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加强教育的实效性。
  三、传统文化的具体应用建议
  空洞的说教或者纯字面意义的讲解很显然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着力考虑如何在把优秀传统文化灵活地应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1.结合精品课程建设,制作精彩课件与视频。
  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理论教学普遍缺少带有启发意义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的精彩视频。现在各校都在制作精品课程,应以此为契机,更多地将传统文化融合进去。课件与视频是教师表达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精彩视频的插入会使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更为形象和具体,并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充满现代因素,从而对学生的道德教化产生感染力。
  教师在资料的选择上要与教学内容的主旨一致,注意典型性与说服性,做到重难点突出;同时,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在建资源库时要组织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对课件和视频的颜色、字体、字号、图片、表格、动画、视频、解说等进行处理,追求美感,使学生能够在愉悦中学习。
  2.加强课堂教学互动,注重感知与启发。
  思政课还应丰富师生互动的形式,这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教学缺少互动性的课堂教学气氛,完全是老师一个人满堂灌。不论是大班教学,还是小班教学,都应针对某一主题设置适应的场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具体方式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引出主题,或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进行提问,或者组织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涵养相关主题的演讲、辩论等活动。在学生发言或辩论时,教师应引导所有的同学参与进来,与其共同探讨,也可以对其内容进行深入提问,从而把学生把思想、道德、修养层面的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现实,以及个人内心的感触紧密结合,这样能增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要起到引导话题、控制局面、调节气氛、总结发言的作用,在掌握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与成长困惑下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3.拓展课外空间,提倡阅读与思考。
  阅读是一种优秀的学习习惯,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经典,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人们的价值观产生的深远影响。比如《大学》、《论语》、《道德经》、《孟子》、《庄子》、《弟子规》等,也可以布置或者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的白话选读本、或者推荐一些国学网站,使他们通过阅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明白将其转化为内在素质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提高个人品质、修养的自觉性。
  学生不仅要读,而且要思考,把感受写下来,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布置学生做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道德提升相关内容的读书笔记,让学生先摘录一段原文或概括一部分内容,再写出个人的理解、认识与感悟。这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学生对心灵问题、热点问题的反思与总结。教师要及时进行批阅,将意见及时反馈给每个学生,并要求学生参照意见进行修改。这既能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打造大思政平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活动。
  校园文化是通过各类活动来展现的,目前各高校都开展了文化节、艺术节、学术节、科技节等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学术、科研、形势与政策教育方面的,又有文体、娱乐方面的,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必须明确其主旨,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团活动时,应着力指导它们开展各种弘扬主旋律的活动,精心组织和设计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在孔子诞辰或者教师节进行尊师主题活动,在端午节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在清明节开展感恩主题活动,在重阳节开展敬老主题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感受到作为炎黄子孙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学雷锋日可以带领学生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地方做义工,在活动中让他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生价值的指引、精神境界的陶冶,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激励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把道德意志转变为道德行为。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扩充了教学思想,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路明.加强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12,VOL5,(4).
  [2]刘红英.传统与现实:大学思政课改革的支点[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VOL24,(2).
  [3]李华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10.8,VOL12,(4).
  
  本文为“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标签:政治理论 传统文化 依托 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