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400字生作文 > 正文

武术散打校选课教学在普通高校开展与普及的必要性:浙江省普通高校选课系统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前言   现代散打运动,是指两人采用踢、打、摔、拿等技法,按照规则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徒手对搏格斗的一项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项目。它是格斗者双方智力、体力、技术、技巧和心理意志的综合抗衡,充分体现了传统医学、美学、兵学、养生等多种学科的思想内容的融合,长期从事这一运动会对个人生理、心理、品质、性格等产生终身的积极影响。因此,它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将具有重大的意义。1978年,国家体委运动司武术处成立了武术散打调研组,同年写出了《关于开展武术散手运动的报告》,为武术散打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3月,国家体委决定首先在浙江体委、北京体育大学和武汉体院3个单位进行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以期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逐步推广。1989年武术散打被定为正式体育竞赛项目,1993年武术散打被列为全运会项目,1998年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散打运动经过近30年的推广在社会上已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它正以喜人的速度速度遍及全国各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走向国际体坛,日渐迸发出独特而又夺目的民族文化光芒。高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高学府,武术散打在高校的良好普及,对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武术散打运动的国际化、科学化,推动武术事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在此,笔者立足于自己所进行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了目前普通高校武术散打选修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并对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
  山东、江苏、河北、天津、河南、浙江、江西等地20所普通高校的武术散打教学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武术散打的相关文献,了解武术散打和普通高校大学生诸多联系因素,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素材。
  2.访谈法
  在全国范围内通过走访和网上拜访部分省市部分普通高校武术教师,了解武术散打在高校被认知的程度,制定普通高校开设与普及武术散打校选课程教学有关事宜调查表。
  3.问卷调查法
  通过邮寄等多种方式对全国部分省市20所普通高校各5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8份,回收率96.8%。
  4.数据统计法
  将有关统计资料进行处理,得出本文所需数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从理论角度分析高校开展武术散打运动的必要性
  (1)高校中开展与普及武术散打运动是高校及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武术散打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生长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的土壤之上。“学拳德行为先”是散打武德教育的核心。散打是建立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之上的,具有鲜明的东方文明特点,“争斗而有礼让,有劲而不粗野,艺纯熟而不玄浮,情饱满而含蓄内”,富于观赏且追求高尚的精神气质。同时,散打也推崇惊险和富于强烈刺激的审美品格,可见散打在传承东方文明的同时也及时的融入西方文明,因此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具体的规则,如散打比赛中无围绳擂台的采用;下台则停,判台上站立者得分;双脚以外任何部位支撑台面则为倒地,倒地则判对方得分;技术悬殊终止比赛,判技术强者获胜等,都表现了中国武术推崇“点到为止”、“穷寇勿追”的兵家思想,以及以武会友的比试宗旨。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散打竞赛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2)武术散打的运动特点与大学生的生理特点联系的密切性
  武术散打是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在一定的规则内运用踢打、快摔技法、相互攻防、斗志斗勇以求战胜对方的对抗性搏击运动。散打作为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它符合体育的宗旨,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大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结合现代“以人为本”先进教育理念,实施科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关系着百年大计的问题。武术散打运动的特点所要求的速度、力量、灵活等特点恰恰适合正处于身体发育高峰期的大学生。武术散打教学给高校和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为了实现先进的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在普通高校开展武术散打教学势在必行。
  (3)散打运动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丰衣足食的幸福时代,身体发育较快,身高大多数都超出了上一代人,但由于生活得一帆风顺,也使他们的体质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同时由于长期的“自我中心”的生活意识,使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因此,加强他们的身心的锻炼势在必行。
  散打是一项较力、斗智、斗勇的激烈对抗性项目,它可提高人们的速度、力量、柔韧、灵巧等身体素质。因此,散打运动具有较强的健身功能,长期练习散打能使力量和柔韧性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心、肺机能调节能力,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也会有明显改善,进而提高整个身体内脏器官的机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经过武术散打练习能增加力量及抗击打能力,更能发挥攻防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正义感,达到防身自卫的目的。
  (4)散打运动的对抗性特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高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左右,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一年比一年高,这些大学生在家里被视为“小皇帝”,从小就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性格一般表现为:情绪稳定性差,个性强,做事霸道,又缺乏自信,社会责任感、独立性差等。而且大学生普遍对社会具有较高的期望,理想色彩浓厚,但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而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对多数的学生来说,一踏进大学的校门,就离开了父母包办一切的环境,在大学校园这种新的环境中,发展不够完善的个性品质可能会导致他们不能适应大学生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必须尽快地改善和完善大学生的诸方面的品质,逐渐改变大学生个性品质的不足方面。
  散打运动是直接对抗的项目,要求练习者独立思考,克服生理和心理上所要面对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它的指导思想是“锻炼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通过散打练习能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品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独立性。而在散打比赛中激烈对抗后所产生的伤痛、缺氧、体力消耗产生的疲劳等生理反应,更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品质,这就为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5)散打运动是能充分体现人体健与美的运动
  散打运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定的有一定竞赛规则进行的攻防性的实战演练,它的击打是在规则允许的击打范围内进行的。散打作为竞技体育项目,体现了体育的本质属性,即把人体安全和健康作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口]散打是一种激烈的对抗性的运动项目,虽然其技术总是在不断追求最大的攻击效果中发展,但散打技术的攻防招法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击打,散打竞赛规则严格规定了后脑、颈 部、裆部等为禁击部位,技法上也不允许使用反关节的擒拿动作,以及用肘、膝进攻对方。比赛中所用的一些技法都是中华武术中精华的攻防动作,它有拳防、腿防、摔防。因此,从体育运动角度来讲它的目的是健美,不是把对方真正置于死地。散打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可以说进击中还含有禁击,这些禁击部位能在训练、比赛中更好保护参与者的身体,避免运动损伤。所以现在的散打运动不是真正要把对手打伤或者把对方打得不能动了、打残了,而是通过散打运动充分展现中国年轻一代的活力,充分体现中国武术的攻防格斗技能和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
  2.从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分析高校开展武术散打的必要性
  (1)开放的武术散打市场加深了大学生对武术散打的认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武术散打的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盈利性的特点也逐渐显现。为加快武术市场化进程,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散打为突破口,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放开手脚,摘掉护具,简化规则,提高散打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2000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功夫与美国职业拳击争霸赛”,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同年又推出了世人瞩目的“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2001又成功举办了中国散打对泰拳的比赛,使号称“32百年不败”的神秘泰拳败北。2005年中国功夫散打对俄罗斯空手道的比赛更是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中国散打运动员大获全胜。总之,无论是国际间的技术交流,还是从2002年的第一届至2008年的第四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诸多精彩赛事,振奋了国民的精神,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也使得全世界了解了中国散打。也正因如此,使得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关注武术散打的人日益增多,武术散打以其独特的对抗性、健身性、民族性的特点逐渐被大学生群体所钟爱和接受。因此,高校的武术散打教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大学生对武术散打浓厚的兴趣是开展散打教学的基础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兴趣和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目标。众多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纷纷进入了大学课堂,散打运动又以其独特的强身健身价值和广泛的社会价值,引起了大学生的浓厚兴趣,每学期、每学年选修武术散打课程的同学都很多。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指的是人们认识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体育兴趣则是积极探究体育活动的倾向和对其产生浓厚的感情。体育学习兴趣能促进并加强大学生的体育行为,激活机体生理和心理潜力,是直接推动大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心理动因,通过访谈得知:在众多武术分类项目中,选修散打的同学占70%以上,说明大学生对武术散打的兴趣是比较浓厚的。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对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就打下了良好的铺垫,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3)武术散打的防身性和健身性的特点是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的主要动力
  现代武术散打技术的简单实用性已人所共知。现代武术散打不像传统武术那样推崇复杂多变的演招,而是讲究其技术的简洁明快、战术的简明实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许多不求上进、游手好闲之徒也就难免存在,成为了当今和谐社会中不安定的因素,也为我们带来了人身安全的隐患。俗话说,“技不压人”,因此,武术散打的防身实用便成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追求的时尚运动。调查显示:在参与练习散打的动机一栏中,防身自卫就占到了59.71%,当然武术散打的健身性也同样是吸引大学生积极参此项运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占被调查同学的29.86%,通过一段时间对武术散打的学习和训练,许多大学生也切实感受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绝大多数同学的肌体形态和力量都有明显的变化,同时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内脏器官功能也都有极大的改善。这些学生生理的变化,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他们的思想的变化,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多方位的锻炼,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和成人成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武术散打是最具有实战价值的功夫,练习散打三五个月就足以防身。因此,武术散打的实战防身也强有力地吸引着朝气蓬勃、敢于伸张正义的大学生。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们的结论,兹总结如下。
  开展武术散打教学,传承民族瑰宝是高校及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武术散打运动非常适应大学生的生理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意志品质的发展,是一项充满活力的健与美的运动。
  武术散打以其独特的对抗性、健身性、民族性的特点逐渐被绝大多数大学生群体所钟爱和接受,他们对武术散打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也是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散打训练的根本动力。
  总之,开设武术散打校选课,应成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且大有可为。

标签:散打 选课 必要性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