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50字日记 > 正文

《月亮的味道》全文【重文本语言,品语文味道】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偶然间看了一段吉林省王廷波老师执教的《一只贝》的教学视频,我竟然被这只可敬的贝感动了,被王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语言的行为所折服,更被整堂课上浓浓的语文味道所感染。
  师:(请学生找到描写贝的句子读一读)读了这只贝后,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令人同情的贝。
  生:我认为这只贝很坚强,因为他受了那么大的折磨,但他还是默默地忍受。
  师:无论是同情也好,怜悯也好,是这段文字中的哪个词一下子就打动了你?再读读,体会一下。
  生:“默默”,我觉得这只贝很坚强,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还是默默地忍受着。
  生:“折磨”这个词打动了我。
  师:板书“折磨”,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我们一起来书空。
  (大屏幕出示“折”字的文字演练过程,)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创造了“折”,折的本意是什么?
  生:折断。
  师:看“磨”右边这个石字与什么有关?
  生:石头。
  师:折是把东西折断,磨是拿利器摩擦,“折磨”通过这两个字你能不能猜猜“折磨”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受皮肉之苦。
  师:仅仅是身体上遭受痛苦吗?
  生:不,还有精神上的?
  师:身体上遭受痛苦,精神上遭受折磨。弄懂了折磨的意思,回头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透过“折磨”这个词你还能读出什么感受,想想石子在贝的身体里,贝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
  生:非常难受,因为有沙砾在他身体。
  生:非常难受,就像平时眼睛进了沙子一样。
  师:谁来读这句话!(生读略)
  师:他在认真地读,读出了自己的感受,透过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仿佛看到石子在贝的肉体里磨来磨去,忍受着无比的疼痛。
  师:这就是一个词语给我们的启示,就像刚才那位同学提到的,我们生活中也有这种感受。那位同学,你的眼睛进了沙子是什么感觉?
  生:我眼睛里很难受。
  师:你的身体里仅仅是进了沙粒,还称不上折磨,让我们走进文中的这只贝痛苦的经历。
  老师引读(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说不出来)
  师:我们体验到了语言文字的味道,再读课文,在可除的背后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我又读出了可敬,这只贝受了痛苦的折磨,但默默地不说出来。
  生:我还读出了这只贝的坚强,每时每刻都在磨制珍珠,没放弃生存的意念。
  师:同学们,但他放弃过吗?停止过吗?带着这种感情再说说。
  大屏幕出示(即使__,他也在不停地磨制;即使__,他也在不停地磨制;即使__,他也在不停地磨制。)
  [分析与思考]
  整堂课中,王老师并没有故作高深的条分缕析,一切都循着学生阅读的最初感受、情感体验,逐步向文本的纵深行进,一切都好似风行水上那般自然。王老师紧紧抓住文本语言,使学生领略了深藏在文字里的意味,让简单的文字进放出了色彩,从而使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古人说得好:“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从上面片断可以看出,王教师从整体人手,加强对学生读的指导,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从“折磨”、“磨制”这二个重点词出发,品读贝忍受折磨、失去光彩、磨制珍珠等句子,引导学生读出了贝的形象,读出了贝的品质,读出了对贝的情感,更读出了读书的方法,琅琅的读书声充满了整个课堂。
  教学中,王老师还巧妙地借助文本语言,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王老师的教学中既有学生个人的静思默想,又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还有学生个性化乃至创造性的解读,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议,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蕴藏在文本语言内的人文内涵,围绕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如:“透过折磨这个词你还能读出什么感受,想想石子在贝的身体里,贝是种什么样的感受?”、“磨制东西都用硬的东西来磨,用硬的东西来磨软的东西,而我们的贝是拿软软的、嫩嫩的身体去磨石头,在磨制的过程中可能会怎样呢?”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和绽放创新思维之花的沃土。
  作者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镇川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

标签:语文 文本 味道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