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50字日记 > 正文

国际投资促进平台的创新之路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国家商务部投资促进局项目部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孙万松在进行投资促进工作的这些年,对国外内区域经济发展、高新园区、开发区发展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投资促进实践。今年4月底,孙万松博士随同投资促进局于华副局长带领赴美生物科技投资贸易促进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圣何塞)、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和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进行了访问。赴美返回后他与我们沟通了近期的收获以及对未来工作方向的思考。
  投资促进需要运用怎样的科学招商手段?城市园区、高新开发区的自主创新体系尚处在“混沌状态”,如何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国际品牌力的集群发展模式?引进来的资金、技术及人才,如何被我国的相关产业和地方政府所借鉴?
  做好两个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引资与引智结合”
  《中国外资》:投资促进局此次带领生物科技投资贸易促进团赴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孙万松:此次出行非常成功。根据商务部对美2010年工作整体部署,2010年4月底,我局组织了专业性、小分队形式的赴美生物科技投资促进团,与美国相关生物医药企业和机构进行了深入洽谈,签署了47项合作备忘录,实现了“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此行促成两个重大项目,轩辕国际集团对北卡州的RTP三角科技园区投资5亿美金建设中国园区和企业基地;美国硅谷一个大企业投资50亿人民币,在国内某个高新区建设国际生物产业基地和国际纳米水溶技术的实验中心。出访进一步推动了中美生物科技产业的双向投资与合作,达成三个工作目标:一、有利地推动了中美生物科技产业双向投资与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二、进行了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实施“产业招商地图”计划、促进“引资”和“引智”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三、为进一步开拓了境外投资促进网络,探索“平台跨海、阵地前移”,为搭建中国园区海外平台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
  此次赴美参观美国园区,我有了一个意识上的重大突破,对国内高新园区、开发区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新的认识。4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9号文),指出鼓励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按照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利益共享的原则共建开发区。这是国家在选取部分区域做综合改革试验区后又一重大战略,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对中国开发区和高新区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这次,投资促进局此次带领中国十几个开发区和高新区赴美,是一次由产业推动中美园区之间的跨国界合作,是一种“跨区域、跨国界”的“双跨型园区”的探索,也是未来我们应该关注的趋势。
  关注“双跨园区”:跨区域、跨国界的园区时代即将到来
  《中国外资》:应该如何理解您刚所提到的“双跨园区”?如何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国际品牌的集群发展模式?
  孙万松: 中国的开发区和高新区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截止到去年的一百单八将(108个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高新区),用了全国不到2%的土地,贡献了全国10%的GDP。
  五年前,我考察了一百多个国内外园区后,提出了中国园区的未来发展将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是建设和谐新城区,以现有开发区和高新区为主体,整合周边乡镇或行政区,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这是先富帮后富的好范例,我鼓励国内的园区借鉴这种合作模式;二是发展品牌园区和特色园区将会成为提升园区竞争力的重要方向。去年国家批准了十几个区域发展规划,随着国发9号文件的颁布,走出省外的跨区域园区共建模式很快就会涌现。
  当波特基于十国竞争力分析得出的“集群热”横扫世界时,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的大部分高新区和开发区,纷纷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发展产业集群上。特别是由于地方GDP和考核指标的压力,政府各级别领导亲自挂帅实行“全民招商”、“地毯式招商”,完全没有意识到集群发展和产业招商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树立世界眼光,懂外语熟专业,掌握科学的创新方法,运用科学的招商工具。需要实施“产业招商地图”和“创新人才地图”战略,变“地毯式”招商为“地图式”招商,变“单独招商”为“国际共建”,将“引资”和“引智”相结合,从“创新资本、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市场、创新品牌”等多个维度,在全球坐标系中以高新区、开发区为核心载体,共建国际招商平台,引入领军型人才和领军型跨国公司。我们根据部分高新区和开发区的国际化合作需求,组织了此次中国开发区高新区赴美生物科技投资促进团,探索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尝试实施“产业招商地图”计划、促进“引资”和“引智”相结合的模式。结论证明,此次赴美是跨国园区合作的一次有益且具有成效的探索。苏州工业园的发展,就是一个利用两国资源共同发展园区的一种创新模式,新加坡腾飞公司整合全球资源在全球运营的几十个园区给中国园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今天上午我们接待了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战略顾问、GVA孵化器总裁L.Leland Whitney,旧金山湾区也在中国建立了联合孵化器、联合设立海外园区中国平台。特别是美国经济不景气,园区开发和房地产开发一般情况下都是紧密关联。这种情况下,很多美国的园区和房地产开发商希望来中国寻求合作开发园区和各种合作机会。这又给中国新一轮的园区和开发区带来了提供了战略性的问题,如何把美国和欧洲的园区和房地产机构吸引到中国,与中国的开发区、高新区合作发展,建设一个国际性的园区。在此,我们可以关注国际产权招商平台这个问题。首先,把中国的一些开发区、高新区、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空置的载体利用起来,设立一个国际产权招商平台,通过厂房设备、办公设施、工厂等这些物权进行产权招商。其次,非上市企业和机构可以考虑通过股权出让融资发展;第三,以海外华人创业团队为代表的国外很多中小型创新技术和专利有资金和产业化需求,我们可以协助进行知识产权的招商,在引资引智的同时增加高技术含量。我们可以在双跨园区设立国际产权招商平台,这就是我理解的真正的国际互动的跨国界、跨区域的“双跨园区”。
  为应对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地方经济的创新极、增长极和发动机。去年底国务院又审时度势开始了新一轮的开发区和高新区升级扩区,希望发挥开发区和高新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引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方面的载体和平台作用,最终实现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关村时提出的“四位一体”战略定位(创新的重要载体、增长的强大引擎、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技术的前沿阵地)。例如,上海的开发区和甘肃、山西共建开发区,委托管理或投资合作,这是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双跨园区的国内共赢模式。
  促进两类项目:低碳农业与低碳建筑项目。
  《中国外资》:据我们了解,在投资促进工作中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您的第三个工作方向。您怎么看低碳经济?工作中有哪些安排?
  孙万松:其实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之前,中国政府早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循序渐进的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各种举措先后纳入我国国策,2009年开始将低碳经济定位为我国最重要的国策。近三年来,我国的单位GDP能耗已经下降了10%。从投资促进角度看更多的低碳概念和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机会。从微观看低碳,政府不同部门对于低碳经济的解读也是参照各自视角摸索,虽然起点和终极目标一致,过程一定大相径庭。陈德铭部长在2009年12月24日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曾表示:“鼓励外商投资绿色经济、引入低碳技术”、“优化外资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我们在项目促进中碰到很多低碳类项目,从去年开始我们与欧盟有关机构选取了江苏南京和甘肃平凉两个地区,做了低碳技术和投资的调研报告,这两个区域具有典型代表意义,一个是能源消耗型城市,一个是能源生产型城市。今年我们协助欧美和新加坡有关跨国公司在有关地区探索“低碳农业”和“低碳建筑”的项目合作。同时与美国汽车工业行动集团和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合作,促进有关地区发展低碳新能源汽车产业。
  园区规划和建设是区域环境的关键载体。在我们的高新区和开发区的支持工作中,帮助部分园区单位与清华大学国际设计院、国际低碳投资和生产机构,联合建立国际低碳建筑示范园。这些项目得到了住建部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环境机构的支持,许多国家和企业也向我们表示非常有兴趣参与低碳建筑示范园的建设中。
  我们在低碳农业的养殖业方面,正在协助山东和甘肃养牛产业,在养殖建筑物的低碳模式设计、牛粪的低碳处理等基础上,促进国内外有关投资公司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联合建立低碳产业基金,扶持低碳农业企业上市,协助国内产业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低碳城市”、“低碳产业园区”不仅需要热情,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道路。我们试图将产业招商地图、国际产权招商平台等创新的投资促进工具与地方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
  我们要善用招商地图的科学工具。首先,定向精准的找到欧美低碳领域的跨国公司、低碳人才、低碳技术;其次,我们正在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探索国际低碳产权招商平台的模式,准备在未来从双跨产业园区过渡到双跨低碳产业园区的过程中,选择一些试点园区建立国际低碳产权招商平台。
  《中国外资》:感谢孙万松博士接受《中国外资》的采访,通过您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我国高新区、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运用好专业、科学的国际国内的投资促进工具,以及如何正确的引入低碳技术创造更广阔的区域发展空间。FIC
  
  爱护地球、低碳生活
  ――系列信息 (一)
  一、 碳 (Carbon)
  碳化合物一般从化石燃料中获得,然后再分离并进一步合成出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如乙烯、塑料等。
  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可以冶炼金属。
  二、 低碳 (low carbon)
  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三、 经济 (economics)
  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经济”一词与低碳共同使用的意思。倾向于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就是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即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选取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种选择。
  四、 低碳经济
  (Low-CarbonEconomy,LCE)
  是一个经济系统只有很少或没有温室气体排出到大气层,或指一个经济系统的碳足印接近或等于零。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神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五、“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
  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FIC
  
  低碳历程
  1997年的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2006年底,我国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4月,我国的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年8月,我国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7年9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我国主席胡锦涛提出:“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
  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2007年12月26日,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7年12月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1月17日,我国国家发改委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商务部等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顾问组也正式亮相。
  2008年“两会”,我国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2009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2009年10月,英国政府发布了《英国低碳转型计划》的国家战略文件,3个配套计划分别为《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
  在2010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中“低碳”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
  2010年初,《2009年胡润低碳财富榜》低碳榜上榜人数达20人,低碳经济的财富效应已经显现。
  2010年4月,当各大国际会议开始关注地球“健康”、探索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当“地球一小时”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城市参与,4月22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的到来,又一次唤起了人们爱护地球母亲的拳拳之心。
  2010上海世博会目前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园区。另外,世博会的细节中展现了美妙绝伦的低碳技术。
  2010年5月,日本公布的产业数据显示,政府诱因刺激家户购买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视环保科技的市场截至3月的1整年来扩大为3倍多。
  美国首座海上风力发电场“海角风力发电”(Cape Wind)项目经过九年的努力,日前终于获得批准,将于2012年底开始运营。
  德国则希望在2020年,国内的低碳产业要超过其汽车产业。FIC
  
  智慧低碳
  智慧城市智能产业的核心点是利用好现代技术、物联网等低能减排降耗的先进技术。低碳生活和智能城市智能产业从外在看是不同的概念,从内在而言,这两者之间的终极目标是相互关联的。要追求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就得要让我们的城市更智能化,让城市有更多的智慧,让我们有更多的智慧去建设城市。
  ――中国APEC发展历史会
  理事长张力军

标签:之路 国际投资 创新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