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700字生作文 > 正文

小区无障碍通道规定 论小区无障碍设计与实践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无障碍的居住环境建设,是为残疾人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居住、休闲聚会和平等参与社会的基本保障,同时也为全社会创造了一个方便的良好环境,是尊重人权的行为,是一个国家、城市社会道德的体现。本文主要讨论现代小区无障碍设计的主要措施和设计内容。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住宅小区
  Pick to: obstacle-free liv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s for the disabled and the elderly, the action inconvenience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living, leisure party and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basic security, but also for the whole society to create a convenient good environment, is the behavior of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is a national, urban social moral embodime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odern village barrier-free design the main measures and design content.
  Keywords: barrier-free design; Residential area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小区室外环境无障碍系统的规划分析
   1.1 系统完整性原则
   小区室外环境无障碍设计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不能仅局限于某些建筑的入口、坡道、道路等局部,关键是系统化、体系化、达到环境的全面无障碍。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
   1.2 优先原则
   (1)弱势群体优先:在进行室外环境无障碍系统规划是保证弱势群体优先能最大程度体现居住环境的人性化。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以保证弱势群体优先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其他有障碍者。
   (2)必要性活动优先:有障碍人群的(包括正常人)的必要性活动如工作、学习、上班、等是人们日常生活基本生活需要的主要内容,是维系整个社会正常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3)人比物(车)优先:小区是人们日常工作后体力和精力放松的温馨港湾,应具有浓重的“人情味”,机动车作为出行工具在居住区内礼让行人减缓速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1.3 衔接性原则
   室外环境无障碍系统要与其他的系统和现行的小区规划以及住宅建筑设计相衔接。区域空间及道路网划分尊重居民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与社区管理、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文体休闲、商业等衔接配合。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2 小区无障障碍设施的设计措施
   2.1 道路系统设计
   (1)车行道
   机动车道按需要设置减速带和手控红绿灯。局部出现步行人流高峰时,机动车可按预按改线行驶;全境适合消防车、救护车和社区交通行驶;选择过境公交车、商场专线车行驶路线和车站,限制无关机动车过境穿行;与外来公交车线路衔接,设置社区交通车全境行驶,方便短程出行。
   (2)步行道
   道路网中的步行道包括与车道平行设置的人行道、人车并用的宅间小路以及通向绿地、活动场地的游园路等等,它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各年龄层的居民,其中包括使用轮椅和助行器的下肢残疾者、视力残疾者等。而大部分老年居民经常出行主要是在自家附近,所以步行条件优劣影响到它们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3)绿地中的游园路
   游园路的宽度、高度和纵坡:可以对面行走的主园路最低宽度以乘轮椅者对面通过为准,不少于1800mm。支路按照一股人流计算,但以各种行走方式中占用宽度最大者为准,即拄双腋拐者所需尺寸,不少于1000mm。
   游园路的路面构造:路面应保持平整,路面材料包括遇水时摩擦系数干燥时应在0.5~0.9的范围内,两种花色材料混合使用时摩擦系数差别不宜大于0.2。铺装路面缝隙宽度不超过15mm,不得采用限制步距和防碍使用轮椅及助行器具通过的做法。游园路和绿地之间设置护栏在于保护绿地,切勿使之带有风力棱角。
   (4)梯道
   梯段的坡度:梯段坡度上限为38°,相当于公用踏步楼梯的最大坡度,坡度下限为15度。梯道全程可以采用不同坡度的梯段并以平台衔接;
   梯段的宽度:一般梯段净宽宣在1200~1500mm范围,相当于每股人流600~700mm;净宽超过4股人流时宜设中间扶手;
   每个梯段的踏步数:每个梯段的踏步数最多不超过18级,最少不应少于3级,一是全部踏步保持相同尺寸;
   踏步的形状和尺寸:踏步的踏面应为矩形,不宜使用楔形踏面。需要增加踏面宽度是可以采用设突缘的方式,但不应使用带直角下口的突缘。采用石材制作踏步时应保持踏面平整、形状规则。踏步的高度r和宽度g可按下式计算:2×踏步高r+踏步宽g=600~610mm;
   梯段的衔接:梯段上下端通向步行道时或上下两个梯段之间应设长度为1200~1500mm的平台,与梯段相连的步行道路面纵坡超过l0%时应作防滑路面和扶手;
   梯道的扶手及栏杆:梯段及扶手两侧均应设置扶手,应设置护栏,扶手及护栏的高度从梯段前缘线及平台面计为850mm。
   2.2 休闲场地设计
   (1)组团空间的防护
   主要入口管理好人员出入,识别居民身份,对外来者登记。没有警卫把守的次要出入口凭密码开门;价钱组团外围防护,用高围栏有效分割内外,反之越界穿行;重点位置如(组团休闲场地、次要出入口、停车场等)实行监控并设置通话;组团内部容易入侵的部位加强防护(如住宅的一、二层);避免树木或其它设施靠近围栏及住宅窗口阳台。
   (2)组团休闲场地
   组团休闲场地心道路平整,让包括拄杖者和省轮椅者都可以独自出行,每次往返在300m以内为宜,既不超出自身承受能力,也利于家人联络照顾,遇到的人主要是近邻,关注也会多些。按这样的要求随居住密度的差异,不仅属于高层和中高层居民的休闲场地也会有不同,就是属于不同层数的多层住宅的休闲场地也该有所区分,只是每个场地服务居民数的差别而已。在多层住宅周围这样场地的服务面不宜过小和过于分散,到达此处后如果难以见到人同样是不适宜的。
   (3)室外休息座
   室外休息座对老年居民的出行至关重要,有了这些不仅会在体力上得以恢复,在精神上也可以从中受益,关键是要发挥它们的作用。休息座要布置在居民集中停留的地方或在来往频繁的步行道沿线,要选择明显易见、不受遮挡、靠近路灯或其它照明的位置,尽量避免不良小气候影响。沿道路布置的休息座之间距离不宜太大,但每组规模可有差别,这样安排对移动困难者帮助最大,在同一路线中即可及时休息又能灵活选择。
   (4)公共绿地
   无论公共绿地属于社区还是组团,都是居民们经常要去的地方,是居民们理应得到的权益,所以从它的整体布局到细节处理都应当体现平等参与、和谐共处的共同愿望。既要满足整体的需要,又要照顾到弱势者。
   (5)中心绿地
   人们活动范围的竖向设计体现“平易近人”的原则,避免起伏多变让部分人受阻,已下沉式花园很难使它功能圆满,处理时要十分慎重。利用不适合移动困难者进入的地段时,宜将外围留出位置供这些居民使用,配套设施及景观上也不应忽略。
   2.3 亲水、倚水设施设计
   (1)亭子及与水榭:至少一面能以坡道与游园路相接,满足轮椅进出。
   (2)游廊:两端能以坡道与游园路相接,满足轮椅相对而行,设置一侧扶手,景窗适合坐姿。
   (3)小桥:经过水面不应以不规则、不连贯物体代替整体桥面,桥体形状平桥优于拱桥、直形优于曲折,桥面全程防滑且不应该设梯级,桥下水面深度超过300mm时应设护栏,夜间照明充分无眩光。
   (4)无水池喷泉:游人活动范围与喷泉保持适当距离,地面已用标识划定其周边,地面材料要求遇水不滑,喷水前宜有音响或灯光提示,水柱由低而高缓慢加大。
   (5)地面铺装:使用形状不规则材料时注意表面及拼缝处保持平整,用此种材料铺设梯级时转角处应保持规则形状不得做突缘。
  3结语
   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是最直接体现对人关怀和服务的载体,政府已提出“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应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的便利条件,清除人为环境中不利于有障碍人群的各种障碍,使全体成员都有建树的机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所以开展无障碍设计相关技术的研究是建筑及城市规划领域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林少福.浅析建筑住宅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中国科技财富.2011(3)
   2.刘盛刚.论建筑中的无障碍设计.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2)
   3.李新.对建筑中无障碍设计的小议.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标签:无障碍 实践 小区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