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备考辅导 > 正文

【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理论探究】应届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近年来,大学扩招直接导致大学生人数的不断上升,2005年前后正是处于扩招阶段大学生集体毕业的时期,但市场岗位需求的有限,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微观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方法,对当前中国大学生市场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要从政府、企业、学生和学校四方面共同解决当前大学生失业严重的问题,保证双方信息通畅的前提下,推动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企业
   教育是立国之本,我国大力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倡导建设适应大众化的教育体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高校对大学生的扩招直接导致大学生的人数以成倍的数量在增长。国务院办公厅于200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国务院2011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都明确指出要各级政府单位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重要工作进行布置,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级单位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就业服务,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随着毕业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并且这个温度在持续提高。
   一、文献回顾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世界上各国所共同面临的,各国学者在这方面做过许多阐述。Tim(1995)从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来概述了教育和就业,认为教育是长期目标,就业只是教育的短期目标。Ball(1990)认为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推动作用。Andrew等(1970)认为高等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人的认知水平,而是对具有不同能力的人进行筛选。Harvey(1992)研究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的压力反映出雇主对其的期望,强调了除其他事项外,工作经验的重要性。Antonelli(1980)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在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接受上的不同差异导致了其以后社会报酬的差异。Juan(2009)在发现教育选择不仅关系到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还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起到重要作用。国内的学者曾湘泉(2004)认为我国的经济已经市场化,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不完全匹配,使得中国相对规模不大的较高层次劳动力群体的就业发生了困难。许正良(2009)认为由于存在政府与高校,毕业生与高校以及高校与就业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上的困难。汤敏(2008)从宏观上分析,当前就业难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暂时的困难,并不意味着人才过剩,其中一部分还是因为就业观念调整不够。张小建(2008)认为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趋紧有四个原因:“一是毕业生多,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三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四是大学教育与市场脱节。”巴曙松(2008)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高校教育没有适应时代的需求,大学教育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没有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目前正处于高等教育和就业需求的高峰,如何培养和怎样就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学的研究焦点,对此方面进行探讨有较为现实的意义。
   二、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理论上是指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低质量的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商品,从而使市场上商品质量保持下降。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双方都具有信息优势,同时也具有信息劣势。这种优势与劣势可以从双方角度考虑。
   (一)从高校毕业生人才供给角度
   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的供给方,对于自己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完全了解,所以他们在产品质量上占有信息优势。由于各个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努力程度不同,必然导致每个学生在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在就业市场中,有较多毕业生为了能找到较好的工作机会,通过伪造简历证书来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使就业市场上出现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所需的专业人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笔试或者面试来找到,人力资源的短缺和急用性会使企业不会用很长时间去甄别所需人才的各种能力,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不会在时间上花费太多成本等待企业的录用,在此基础上,用人单位区分劳动的硬性指标只能是看毕业生提供的简历,而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选择用人单位的硬性指标也只是该单位的工资福利和职业的稳定性,公司的发展前途和专业是否对口往往不是第一次选择用人单位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教育扩张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分层,对劳动力市场中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行筛选和排序。而高等教育机构的设施、教育资源、办学规模没能适应人数的激增,必然进一步导致了大学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在资格认证上的盲目性。
   (二)从企业用人单位劳动力需求角度
   企业整体的运营状况也会存在差异,企业自身经营的好坏、盈利或者亏损的信息只有在企业内部共享。在市场上同样存在一些不良企业通过自我包装、公司海报宣传,假意许诺高额工资,树立一个好的公司形象来吸引毕业大学生。而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的整体水平和企业的文化是很难评估的,高校毕业生也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知道自己应聘岗位的全部情况。在就业选择的情况下,企业往往处于信息优势的状态。毕业大学生与就业单位之间信息沟通不通畅,而各个用人单位公布就业信息的渠道很多,很多学生不清楚职位空缺情况。与此同时,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上也大量报道了毕业生就业被骗的事情,所以在选择就业公司的时候,求职者对企业不是完全信任的。由于毕业生处于信息劣势,当他们进入一家企业后发现,所取得的岗位不匹配、不合适,便会立刻选择跳槽。
   三、对策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第三方组织的作用
   政府要加强对就业中介机构的管理,推动就业机构的日益完善和功能齐全。一方面,就业中介机构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就业机构能通过学校,完整地记录大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对大学生的能力做出科学的评测。在完全了解供需双方情况下,就业中介机构就能合理地匹配用人单位跟劳动者,就能打造合理的就业市场。在北京,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排列前五位的依次是职业中介介绍机构、亲友、报纸杂志招聘广告、社会招聘会和网站。其中,选择职业中介机构的为84.7%。在石家庄,选择职业中介机构的也达到了79.9%。无疑,我国的职业中介组织,在提供就业信息、减少摩擦性失业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立完善的就业中介机构,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异质能力和综合能力
   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专业对学生以后的社会报酬有重大影响,但是每年高校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质量不断下降,在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毕业生以后的工作选择问题。高等教育机构是社会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环节,而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只是达到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平均水平,还要有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能力的人才,即高等教育机构不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异质能力,在应对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高校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应该培育出尽可能多的“T”字形和“十”字形人才。“T”字形人才是指研究广泛并有一技专长,“十”字形人才是指不仅研究广泛、有专业特长,而且还能够在擅长的专业上做出具有一定高度的社会贡献。综合素质是毕业生就业的前提,有一技专长是能够在职场上长久生存下去的保障,而能不能做出较高的成绩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所以,异质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应该予以充分重视的。
   (三)建立与完善真实可靠的信息披露机制
   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掌握着就业内容的重大信息。各用人单位不应该为招揽人才,而散布虚假信息、恶意招揽人才,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自己公司招聘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也相应地毁坏了公司的形象。用人单位应该通过媒体、报刊、杂志和学校的招聘会等正面途径,发布正确的信息,将公司的真实情况,告知广大求职者,做到信息公开,找到真正合适岗位的人才,实现供给和需求的良好匹配。同时,作为人力资源的供给方,高校毕业生也应该做到诚实信用,在学校扎实学习,求职时认真诚实填写简历,不能以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对应聘单位提供虚假信息,要防止短期行为的发生,实践证明各种短期行为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参考文献:
   1.Bruce C,Greenwald.Adverse Selection in the Labour Market[J].Oxford Journals,1986(3).
   2.J. Endersa.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Labor Marke[M].McGraw-Hill,1974.
   3.J. Brennana.Employability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Graduate Outcomes[M].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Third Edition)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2010.
   4.Kenneth J. Arrow.Highereducation as afilter[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3(2).
   5.Russell W. Rumberger & Scott L. Thomas.The economic returns to college major,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recent graduates [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93(12).
   6.阿罗.信息经济学[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本文系安徽大学2009年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XJ200947);安徽大学学生工作专项课题(XS201011)结项成果之一;安徽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00169)结项成果。
   (作者单位:焦玮,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陈弯弯,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张翔,安徽大学商学院)

标签:探究 就业市场 理论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