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标语 > 正文

从对富士康连跳事件的报道看媒体的引导作用 2017富士康跳了多少个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对于对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的研究来说,富士康跳楼事件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当时媒体对于这件事的追踪报道除了对履行媒体对事件的传达外还起到了更为重要的引导作用,不仅间接造促成了富士康十二连跳,也使得大众形成了看客心理。
  关键词:富士康 X连跳;媒体引导
  2010年初,富士康频频传来员工跳楼的消息,对于这样的新闻,媒体当然不会放过。从开始的“六连跳”到最终的“十二连跳”,媒体的新闻报道在这一悲剧事件中所起的舆论引导作用也引发了某些公众舆论对媒体报道的置疑。“有意见认为,正是媒体报道产生了‘诱导’的不良效果。这促成了学界、业界全国范围内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否应坚守的大讨论”(《南方周末》2010十大传媒事件)。不错,作为一个新闻人,追踪热点应该是一种本能,但是当关注程度不断升高,报道不断增加,媒体的报道对于受众来说便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新闻,而是进一步产生了引导作用。这时,脱离了简简单单新闻的概念之后的报道,媒体就应该对它的引导作用进行好好的把握。
  现在先来回顾一下富士康连连跳事件。
  2010年1月23日,19岁的员工马向前在富士康华南培训处的宿舍死亡,警方检结论为“高坠致死”。 2010年3月11日晚9时30分,富士康龙华基地一名20多岁的李姓男工在生活区C2宿舍楼5楼坠楼死亡。2010年3月17日上午8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田姓女子从宿舍楼跳下摔伤,其本人表示跳楼原因为“活着太累”。 2010年3月29日凌晨3时,富士康龙华园区一名湖南籍男工被发现死在宿舍楼,被警方认定为“生前高坠死亡”。 2010年4月6日下午3时许,富士康观澜工厂一名未满19岁的江西籍饶姓女工从宿舍楼7楼坠楼,目前仍在医院治疗。2010年4月7日下午5时30分许,富士康观澜工厂一名18岁云南籍宁姓女工从厂外宿舍楼坠亡。2010年5月6日凌晨4时30分,一名男性员工从富士康龙华总部招待所6楼房间阳台纵身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2010年5月14日,富士康一名梁姓员工坠楼身亡。2010年5月21日4时50分 富士康发生今年“第10跳”,死者为21岁男性员工。2010年5月25日凌晨,富士康科技集团观澜园区华南培训中心一名员工坠楼死亡。2010年5月26日晚11点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第12起员工跳楼事件,死者是C2宿舍一位男性。至此,富士康以12跳、10死2伤的结果暂时结束了悲剧的发生。
  媒体从六连跳时开始跟踪报道并使用“x连跳”这一说法。“六连跳”时,《南方周末》的实习记者刘志毅以打工者身份潜入富士康28天。“七连跳”时,中央电视台《新闻1+1》播出专题节目《富士康:七连跳谜团》。随后,人民日报、中青报、工人日报、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及电视台也对时间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铺天盖地的报道砸向包括富士康员工在内的广大受众,其中产生的某些影响,可能是新闻媒体在最初报道说不曾想到的。
  一、间接促使了“连连跳”事件的接连发生
  如同感冒、大笑和打哈欠一样,自杀也会传染。这种传染或者说是模仿,不同于感冒可以被治愈,自杀一旦被模仿,往往就是生命的代价。“自杀模仿现象也被称为‘维特效应’,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欧洲发生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中国新闻出版报》)。
  在富士康工作的工人大都是80、90后的新一代青年,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即便家庭条件相对困难,他们从小也没有收到太大的苦,一直被捧在手里。当他们脱离家庭走向社会之后,虽然嘴上说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实际上心里对富士康这种每天被机器“罚站”十二个小时的辛苦是没有心理准备的,因而,当他们面对每个月只有900元的基本工资,其余的收入全是加班费,不加班就连生活费都不够的现状时;面对十二个小时中不能说话不能交流,只能一直面对着同样的零件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的工作时;面对在加紧工作时听到的不是鼓励而是组长的打骂的委屈时;面对柜台里的i phone、i touch出自自己的双手却昂贵得想都不敢想的事实时。他们其实是无法面对也面对不了的。一种或委屈或不满或愤怒或哀怨或绝望的情绪在他们的心理慢慢生成,不断堆积。按理说,这个时候如果他们可以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悲剧完全可以避免,但是富士康并没有开展心理疏导的工作,并且在包括这群年轻人的普通人意识里,看心理医生或进行心理咨询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所以这份不良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得不到开导,只能被他们压在心里,日复一日,终于有人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压抑,从楼上纵身而下。我认为,大多数压抑自己内心情感的年轻人在看到前几个跳楼的同时之后感受到的是对生命逝去的惋惜和对死亡本能的恐惧。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真正想死的,可以做出自杀的决定只不过是在自杀前用自己的理由说服了自己然后积攒好勇气去结束生命。如果在前几起跳楼事件发生后媒体可以稍微冷静一点,多替这群年轻人想一想,或许结果会不是这个样子。然而媒体偏偏没有这样做,从开始关注富士康跳楼事件,媒体的报道就大张旗鼓,不断地分析跳楼原因,不断地说富士康的工作有多么的不人性,工人有多么的苦。作为一个局外人,我们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可能会指责富士康,然后同情那些“水深火热”中的年轻人。但是,他们呢,与自杀者同为富士康工人的他们呢?这样的报道会让他们更加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不如意,自己的工作是如此的辛苦,简直不是人干的活,积蓄在心中依旧的情绪再也无法被压抑,终于爆发了出来。于是他们选择走向阳台,选择走向和那些人一样的道路,以为这样是解脱,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闻人追逐新闻热点,新闻报道中分析事件的原因,这都是极为正常的事,但是媒体不应把富士康“妖魔化”将死亡“浪漫化”,不少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时将富士康说成血汗工厂,把在富士康工作的工人描绘得生不如死,与此同时,还有很多媒体站出来为富士康鸣不平站出来曝光富士康厂区一天的生活。
  在我看来,媒体开始对于这件事的报道还是有些欠考虑的,低估了舆论的引导作用,错误的引导造成了富士康继“六连跳”后出现“七连跳”“八连跳”直至“十二连跳”。
  二、促成了大众的看客心理
  站在一个完完全全观众的立场上,不带一点我与新闻沾边的想法,在五月份我看到富士康“六连跳”“七连跳”“八连跳”之后,我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想法不是“这样的悲剧怎么还不停止”。而是“什么时候会出现第九个?”我明明知道这样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这样看轻那一个个从楼上坠下的年轻身躯是多么不应该。但是看过了几篇连续的报道之后,我甚至有些期待下一个是什么时候,甚至有些想看到“九连跳”“十连跳”……我相信很多观众和读者在看过有关富士康连连跳事件后都会有些期待,期待下一跳,明明知道不应该,却忍不住期待。
  在一篇篇的报道中,民众把关注变成了期待,把悲剧娱乐化,仿佛这是一个娱乐表演一样,大家的关注已经偏离了正常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有人在网上公开预测下一跳的时间,甚至有网友宣称,谁预测正确就有重大物质奖励。这时的大众早已把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关注有最开始的惊诧变成愤怒再变为了习惯,随之表现出来的是对一个个鲜血淋漓的生命的麻木和调侃。
  是的,新闻本来就应该以报道为主,但新闻媒介作为大众舆论,它所起到的舆论引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放眼望去,铺天盖地的新闻中报道、深度报道、调查占了绝大多数。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我可以理解这种情况,也觉得这很正常也很合理,可是这些报道全是冷冰冰的文字,冷冰冰的事实,冷冰冰的负面报道。而这些不带丝毫积极言论的报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把更多的生命推向了死亡,也把大众推到了一个麻木的看客的位置。
  媒体的报道把大众引导成为看客,成为看客后的大众在看富士康跳楼事件时便只剩下了对这个娱乐化的悲剧的冷眼旁观,而为了满足大众的看客心理,媒体便更紧地追逐事态的变化,甚至有的媒体在富士康园区的门口架起了长枪短炮,时刻准备记录下一个从天而“坠”的生命。就这样,对富士康跳楼事件的报道陷入了恶性循环。
  也许有人会说冷眼旁观是中国人的作风,但是,就像我相信没有哪个人是真正愿意死的一样,我也相信,没有哪个人在听到若干条年轻的生命从高空坠下时会抱着期待和娱乐的心理去期待下一跳的时间。
  但是媒体的报道竟促成了大众的看客心理。
  作为大众舆论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这一次他们可能低估了自己的舆论引导作用,只是报道竟然引起了这样的影响。
  对于任何一个媒体来说,富士康跳楼事件都是一个无法忽视的新闻热点,而对这件事的追踪报道对于任何一个新闻人来说也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当事实发展到,促使了连连跳时间的接连发生并促成了大众的看客心理时,媒体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过错呢,反思一下对舆论引导作用的控制的忽视。
  报道中可以多一点积极的东西,是不是可以通过舆论引导挽救一些可能步跳楼后尘的年轻人,是不是可以把大众留在道德良心一方而非看客一方……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在大众普遍对某件事不了解的情况下,媒介有责任作为启蒙者,在想大众传达最基本的信息时,也应该把事情引向积极的一面。我认为,对于一个事件媒体的传达义务和引导义务是同等重要的,不仅让大众知道了事实,也让大家的思维沿着积极的方向前行。
  对于舆论引导作用的把握,对于媒体来说是一份责任,这个方向的把我如若有了差错,也许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参考文献
  [1]《南方周末》2010十大传媒事件
  [2]《新闻1+1》播出专题节目《富士康:七连跳谜团》
  [3]《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5月

标签:富士康 引导 作用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