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标语 > 正文

黄檀硐_浅论乡土建筑遗存――黄檀硐村考察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地处温州乐清的黄檀硐村是现今为数较少保存比较完整的乡土聚落。这个始建于宋代的古老村落里分布着清一色的蛮石建筑,虽然目前大部分村民已迁居到乐清市区的城北乡,但是大部分老人还比较愿意留在村落内,从事着代代相传的手工艺:打靛、制作夹缬的染料、米塑、木工等。这个村落的价值所在不仅在于它的建筑遗存历史悠久,还因着丰富的民俗意蕴,如何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资源是目前最为迫切的事情。
  关键词:黄檀硐;民俗;建筑;乡土
  引言
  在温州的乐清地区和楠溪江流域分布着众多的乡土建筑村落,研究这些乡土建筑的目的就是研究该地区的文化构成,促进地方文化建设,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绝佳机会。乡土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剖析和研究乡土文化的作用,并使之在现代社会继续绽放光彩,有助于繁荣地方文化和促进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温州乐清和楠溪江地区的乡土建筑大多以血缘型村落分布在各个乡镇,现存村落历史悠久,建筑大多是明清两代的,甚至有宋代的遗迹,多年来由于不发达的经济和不便利的交通,古村落建筑得以很好地保留。但随着经济开发的冲击、交通的日益发达和商品市场的渗透,古村落的破坏也日益严重。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在近几十年迅速增加,增加的家庭成员一到成年就要分家,分家就必须造新房,在古村落中建造新房势必造成建筑生态的破坏;另一方面是旅游,各种以刺激地方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旅游名目都喜欢把旧的拆掉,再按旧的样子重新盖一个仿古的。无节制的旅游开发不仅没有起到保护的目的,更加速了乡土建筑的破坏,甚至歪曲了乡土社会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分析和了解乡土文化的构成元素,所以选择黄檀硐村作为案例进行了考察。黄檀硐有着其他古村落不具备的三个特点:1.自然环境独特,山水相连,格局紧凑,空间封闭幽静;2.新建筑极少,建筑群体性甚好;3.乡土气息极浓,驳岸、房屋及跨溪小桥就地取材,原汁原味,具有浙南农耕文化的氤氲氛围。
  以下是考察实录和思考。
  一、村落概况
  处于青山环绕的狭长山谷地带的黄檀硐村,始建于宋代宝庆年间,有确切记事的年代远在明朝永乐年间。全村面积20.7公顷,海拔400余米。全村350户人家,1400多人除一户人家姓黄,其余都为卢姓,是一个典型的血缘型组织村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交通运输的不便,逐渐迁居到乐清市区。如今村内仅剩一些老人家,守着老房子,享受宁静的乡村生活,从而也使得大部分的乡土建筑没有受到钢筋混凝土式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侵蚀,保留了其乡土本色,为研究该地区的乡土建筑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黄檀硐村由寨门、村口、村巷网络、溪流沟渠、宗祠、庙宇、院落等构成,除了1958年时发生火灾烧毁部分建筑,其余建筑都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村内的100多幢房子内部梁柱为木结构,其余部分都是石材垒积的,乍一眼看去俨然一个石城,风格整齐划一。深浅参差的灰色蛮石建筑与绿意盎然的农田、郁郁葱葱的翠竹山林相映成趣,呈现一种鲜活朴实的乡村景色。
  黄檀硐村建村的历史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始祖是当时任温州通判的卢尧盛,在南宋年间举家由福建迁入村里避难,由此建村;另一种说法认为明朝永乐年间,清江蔡岙的一位叫卢柯穆同样因为逃难而迁入此村,在村东口,如今尚有一座卢柯穆的坟墓。据对族内历史颇有掌握的卢尧林称,村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基本上认定就从卢柯穆开始。关于村名,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村庄对面的山上,有一片黄檀树,于是叫黄檀硐。这些黄檀树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期间被大量砍伐用于烧炭,如今不复再见了。
  在清末民初时,黄檀硐曾经聚集了不少的财主。现在乐清的柳市、虹桥、白石、乐成等地,当年均有相当一部分田地系黄檀硐村的财主们所有。黄檀硐村的财主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在那个变革的年代里,他们大量置办田产。出于防患需求,他们还在村里修建城门,逐渐形成现在看到得村落的规模。
  二、遗存现状
  1. 村落布局
  黄檀硐村群山环抱,东有五龙?瀑布和关公洞,西有西龙瀑和古城门,南北两边均为高耸百米的陡峭石壁,形成“雨溪穿村,石桥横卧,巷道纵横交错,院落毗邻相接,村口寨门险要狭隘”的肌理形态。
  村子原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现如今南北城门已不可考迹,只留东西两道城门旧迹。从东西城门的位置依稀可以勾勒出当初村落的范围。城门所在四面山体犹如四个出海神龟,四龟神态各异,或翘首以待,或匍匐前行,常年守护着村落的宁静生活。从北面的陡峭山腰俯视整个村子,可以看到整个村落的布局呈L形,向东北面和西面两个方向舒展开来,一条龙溪自东向西缓缓流向村子的西面,在狭长的谷口形成瀑布,飞泻而下,形成西龙瀑。水流在谷口蛮石上的圆形落水口盘旋而下的时候,龙的形态豁然明朗,景象甚为壮观,想必这就是西龙瀑的由来。在瀑布口边矗立着古城门的西门,西城门所在位置易守难攻,城门旁边皆是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即使是在战乱频繁的抗战时期,村落也鲜有祸事,可见始祖始迁之时对选址考虑甚全。城门在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后,只剩下石砌的门洞和门框横石。东城门是整个村子的主入口,1990年在东南方向修了盘山公路之后,城门也形同虚设了。村口的古关隘、古石刻、古山道和5棵有着500年历史的古罗汉松、抱石树是中国古村入口的经典象征。
  村落的选址和总体布局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崇尚自然和谐、因地制宜。整个古村落的建筑布局不是以传统的方格网为基础,而是顺应自然,依山就势,看似信手拈来,却别有一番独特景色。这种自然观还体现在,前人就地取材不加任何雕琢地运用周边石材砌墙、铺路。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的位于村落西部山坡高台上一座名为“卢福涛家宅”的院落,也极其真切地再现了“天人合一”的观点。此宅依山而建,西边有条小涧,屋前为陡坡,屋后为较缓的山坡,比较符合风水中所谓的“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把“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演绎得非常到位。
  2. 建筑型制
  黄檀硐村的建筑年龄大多在300至700年间,最早的可追溯至元代。村内主要建筑为民宅、宗祠、书院、作坊等。其中又以卢氏宗祠、下?大宅、卢(财主)家宅、卢孔华家宅等13座古建筑较为出名。建筑的风格平淡天然,就像它们的建造材料原木、蛮石一样彰显自然色彩,表现出居民对山川自然的亲切感和朴素的审美能力。
  (1)民宅
  村落内民宅依山而建,因势而造,就地取材,多为上百年的三合院,墙用山石叠砌,上面采用抬梁与穿斗结合的木构架,颇具气势。屋前有古色古香的石料院门,上有石刻斗拱作装饰,屋檐上的瓦当花纹各异,雕刻精美。屋内保留明清时期的木刻、窗花及雕饰,蕴涵着木石的天然本色,极具明清建筑特色。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宅子有卢文周宅、东不大宅和下?大宅,其中下?大宅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二百多年。大宅坐北朝南,院落宏大,为典型的三合院建筑,木结构石墙立面。正房为五开间,东西两侧厢房有楼阁,屋内门窗上的明清时期的木刻、窗花及雕饰做工精美。此宅曾经居住过12户人家,63个人,改革开放后,住户逐渐弃农进城,现为空宅。
  (2)宗祠
  村内大小古宗祠庙宇共有六处,其中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卢氏宗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宗祠坐南朝北,坐落于龟穴风水宝地处,前有龙游溪,溪岸古树相望,后为山体,山顶形似灵龟,山腰有“流米洞”,山脚为竹林。宗祠为一四合院院落,其布局紧凑,构建合理。中堂前立卢公牌位,供奉始祖画像,院内门拱、柱础、木雕、彩画、戏台等颇具特色。每逢农历三月十六日,这里都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摆设香案,演出做戏等。在卢氏大宗里保存完好的一座古戏台上,还有两箱戏服行头。据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个仅有1000余人口的小村,曾有过两个小型的越剧戏班。文化大革命时期,宗祠的一些古物、建筑构件虽然被损,但是整体上还保留了原貌。
  3. 民俗事象
  黄檀硐村民风淳朴,闭塞的交通并没有让他们变得冷漠孤立,黄檀硐人热情好客,在和一些当地的居民的交谈中我们发现,村内蕴涵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民间杂祀、戏曲传统、饮食文化等。
  (1)民间工艺
  古村落里有众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夹缬、织布、酿酒等传统制作工艺,更为难得的是拥有从靛青提炼到印染工艺的“活化石”――夹缬生产最为完整的一套工艺流程。
  黄檀硐历史上盛产靛青,村外小道田间遗留的大大小小地缸(地缸,在田头挖的专用于制靛的土坑,深1米许,直径2米多,内用石灰或水泥抹平),让人感受靛青传统制作的工艺。在黄檀硐村可以看到从生产靛青到制作夹缬的中国最古老的印染文化的遗迹,村民们生产靛青止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而印染夹缬则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据传,温州地区的靛青以黄檀洞村的为上乘,原因一是这里山高、水清、风凉,生产靛青的自然环境好;二是在打浆时,黄檀硐人能够用舌头非常准确地把握靛青水的酸碱度。夹缬原是浙南民间的婚嫁必备用品,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曾经为该村带来了滚滚财源,加上这里交通偏远,远离战乱,吸引了更多的商人来此投资,历史上这个闭塞的村庄曾经富甲一方,显赫一时。
  在村子的东不大宅里,还收集着数十件先人的生产生活用品,和一些历史久远、有收藏价值的婚丧嫁娶用品,全部为木制品,制作极其精致,雕刻细腻。时间跨越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应俱全。这些工艺品很好地展示了黄檀硐村的农耕文化。
  (2)节日风俗
  每年的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在乐清地区流行一种古老的习俗――划龙舟,黄檀硐地区也不例外。龙舟的形式很多,黄檀硐的是档龙,档的两头分别装有镂雕、浮雕和漆绘兼施的龙头龙尾。档身下装木柄,供人握持。
  龙舟是人们在新年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口太平、六畜兴旺、生意兴隆,以及道贺各种喜事的传统仪式。黄檀硐大致的仪式是,先从村子西城门处的佛光先师庙请来龙舟,然后沿着龙溪往村内人家移动,有的人家会在门前摆设供桌,奉上米塑(用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通过揉、捏、掐、刻等多种手法,制成各种人物、走兽、花鸟,不仅色彩艳丽,而且具有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米塑大都用于喜庆节日和庆祝寿辰等)、糕点、香烛等,龙舟会在摆设香案迎接的住户门前停留。有专门的领龙船先生在锣鼓配合下吟唱祝辞,祝辞的内容大致是唱贺村内的喜事,祈祷农事顺利、人畜平安、门第兴旺等内容。
  (3)丧葬仪式
  在黄檀硐一个老人的丧葬仪式中,我们看到基本上目前居住在村内的男女老少都会参与丧事的举办。哪些人负责哪部分工作都有明确的分工,还有专门的帐房负责丧事相关事宜的经费支出。女人基本上被安排准备食物、茶水等,男人则准备酒席上的桌椅用品,以及送葬物品的筹备。在还山――即灵柩下葬,仪仗队奏乐、鸣炮回来之后,要举办宴会,俗称“送葬酒”。邀请亲戚、友人、仪仗队人员以及协助办理丧事的人入席,宴会气氛静默。由于乐清地区靠近沿海,酒席上的菜式也都以海产、水果类为主。仪式的过程在一个肃穆氛围中渡过。
  三、小结
  为了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方比较寻找保护黄檀硐地区乡土建筑保护的可靠方法,之后我们又走访了楠溪江流域的芙蓉村、岩头村和坦下村。之所以选择该地区作为比较对象,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楠溪江地区与乐清地区的乡土建筑聚落在社会背景、组织关系、建造工艺、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对于深入研究黄檀硐地区的乡土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早在80年代清华大学的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等一批从事乡土建筑研究的资深教授就在楠溪江流域作过比较系统的调研,为后来从事乡土建筑调研工作的人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其次,楠溪江乡土建筑保护走的是以旅游促保护的路,虽然把楠溪江的乡土建筑推到众人的视野之中,但是这种模式所带来的效应还是有待商榷的。一方面,旅游经济提高了居民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是另一方面旅游所带来的人流超过乡土环境的负荷,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并且为了迎合旅游效益而盲目扩建所谓新的古建筑,使各种“假古董”泛滥。走访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景象是触目惊心的,有很多建筑因年久失修倒塌而变成了垃圾场;有些居民自发“老改新”的建筑安上了铝合金窗户,完全破坏了乡土的本色;还有很多现代的新建筑穿插在中间,新旧面貌反差强烈。众多的前车之鉴是我们在进行黄檀硐乡土建筑研究的过程中不得不深思熟虑的。
  值得庆幸的是黄檀硐村的乡土建筑保存得还是非常完整的。一则黄檀硐村距离乐清市区路途遥远,交通极其不便,自给自足的生产状况限定了村子规模的发展,即使后来修建公路,改善了交通条件,若无人带领也很难发现这个世外桃源。二则由于80年代的大迁移,村内除了少部分老人外其余居民皆已搬迁到乐清市区,很多建筑因此而闲置下来;最后一个原因是黄檀硐的建筑外立面、围墙、道路等都是蛮石所建,有效保护了内部木结构的梁柱,免受风吹日晒。眼下最让人忧心的不是自然因素的对建筑的风化侵蚀,而是人为因素。近年来有一大批古镇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景点,黄檀硐也正在蠢蠢欲动。在它还没有变成一个众沓纷至的 “公园”的时候,迫切需要对其建筑环境进行研究记录,为以后的研究工作留下详实的资料,同时能够为乡土建筑保护工作提出有效的保护和整改措施。针对黄檀硐的乡土建筑保护应该秉持以聚落为单位,把物质和非物质的保护结合起来的原则,不仅要保护村落内乡土建筑本身,更要注重建筑群内的乡土文化艺术的传承,建立科学有效的民俗民艺的传承机制,聘请专业的研究人员对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指导意见。此外,还要把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艺术和发展地方经济结合起来,利用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树立地方艺术品牌,可以开展一些民间艺术的表演、交流等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逐步建立起新农村的本土文化体系。保护乡土文化并不是保留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居民落后的生活水平置之不理,而是促使乡土文化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下合理地转型,保留其健康、多元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社,1985年。
  [2]陈志华,《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3]南伟然:《乐清传统民俗》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
  [4]丁俊清:《温州乡土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年。
  [5]陈志华:《乡土建筑研究提纲――以聚落研究为例〔J〕》,建筑师(81)。
  [6]王其钧:《宗法、禁忌、习俗对民居型制的影响(J)》,建筑学报,1996 (10)。
  [7]楼庆西:《中国古村落:困境与生机――乡土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中华文化遗产,2007(2)。
  
  作者简介:
  周海娜(1983.2-),浙江宁波人,2006年毕业于苏州科技大学建筑系。

标签:黄檀 遗存 乡土 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