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创业 > 正文

奢侈品消费,为面子疯狂?|疯狂疯狂有面子电影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月1日,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高达72亿美元,特别是在欧洲的花费,占到其市场总销售额的62%。目前,中国已成为瑞士手表最大的销售国。2011年,意大利奢侈品牌更是有60%都卖给了中国人。中国这个大买家汇集不少奢侈品品牌的目光,有些为了应和中国的龙年,还推出了各种以龙为主题的产品。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到2011年12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26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28%,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普华永道、贝恩等多家调查机构预测,2012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
  相比之下,尽管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达到6万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不足4500美元,排在世界100位左右,还有1.5亿人未达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脱贫标准。仍然面临发展压力的中国,能否hold住奢侈品消费全球第一的桂冠呢?
  叶闪:对好多人来讲,买房子就是买奢侈品?
  朱建军:买房子不能叫买奢侈品,因为它是有用的东西。我觉得奢侈品也可以算是一种营养品,不过它营养的不是我们的身体,或者我们的物质的需要,它营养的是我们的自恋。就像说吃肉养胃,穿衣服养皮肤,奢侈品养面子,它是一种面子的营养品。
  朱煦:我觉得奢侈品就是让人有一种快感,精神上会有一种幻觉。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不少人在买奢侈品而不是用奢侈品的过程当中找到了快感。注意是买,而不是用。
  叶闪:我身后有一个房子,再一个是我这儿挎了一个LV包。哪个会让你觉得我更有钱?
  朱煦:那肯定是你夹的那个所谓的名牌包,或者说奢侈品的包更有钱。我可能还会继续看你手上戴的是什么表,脚上穿的是什么皮鞋,甚至是你故意让我看到的你的西装的牌子是什么。因为我要依次来判断你到底有多少钱。
  叶闪:按照朱先生的逻辑,他把我身上有没有奢侈品,跟我身价值多少,就是我这人有用没用、值多少钱给等同起来了。
  朱建军:是这样的,因为人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我们都是以偏概全的。比如说我在一个窗户里边,我看到了你,没看到你整个人,就光看到你的脚,发现你的脚挺大,我就认为你个子一定高。实际也许你长得很怪,你脚很大,但是你个子很矮。
  叶闪:它有可能是假象?
  朱建军:对,比如说有些人他不用非得穿名牌。比如说李嘉诚出来了没穿名牌,穿了一个老头衫。
  叶闪:但是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哪怕是脱光了他也是奢侈品啊。
  朱建军:有的人之所以不需要奢侈品,是因为他觉得没有这个大家也知道他有钱。也有的人不需要奢侈品,这是跟他自己定位有关。比如我不用奢侈品,因为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文人。文人的奢侈品是什么呢?你问我一个典故我知道,你引一首古诗,这古诗很偏,但是我知道,这就是我的奢侈品。
  叶闪:照朱教授的这种想法,贴什么标签,只要于社会公众无害这是我的自由。朱煦是媒体人,你觉得为什么媒体会这么关注奢侈品问题?
  朱煦:因为相对来讲,更少量的人是能够去实现这样一种贴标签增强自信的过程。但是更多的人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觉得烧得慌,钱多了烧得慌,他会有一种心理不适,而这种心理不适是需要表达的。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就是这些排大队的,一人拎三个包,买五块手表,然后背十瓶香水。一方面是他自己有这样的一个消费,另一方面,他还有亲戚朋友要去送。就他这种传播、这种传递也是通过贴自己和送别人来强化我有钱的。这反映了一种心理,他们是既想低调地不让人知道他具体有多少钱,又想高调地告诉人们我很有钱。
  朱建军:我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当地有很多人就是这样。小姑娘其实没什么钱,但是她一定要攒钱,省吃俭用地去买一些奢侈品,这样的话她会有一个感觉,觉得通过这样的一个东西,我就进入了,或者至少被别人认为进入了某一个群体。
  叶闪:她进入了这么一个群体,对她来说意味着有什么样的实际利益?
  朱建军:没有实际利益,就是感觉。
  朱煦:对,虚荣,就是快感。
  朱建军:通过这种方式,她能够心里边舒服。所以,这和我们抽烟喝酒有快感是一个道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应该算是一种成瘾。
  叶闪:但很多年轻人甚至没工作,18到20岁用的都是父母的钱。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朱煦:这可能跟我们现在这种发展阶段,他们有能力了解更多的高消费,但又没有能力够到有关。包括像手机消费等等,是不是一定要去买那个疯子手机还是怎么样。其实这都是这个年龄段一种相对正常的反应。我们现在的整体宣传,比如说我们的媒体,一方面在指责孩子的未富先奢,或者说这种攀比、学习等等;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所有的平面媒体都有奢侈品消费版的成篇累牍的介绍。他还打着旗号,教你品牌、帮你了解、让你学习,所以我们能怪孩子们吗?
  【电话采访】: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就算中国人在国外买了很多的奢侈品,但他依然买不到尊敬。很多人去买LV背包,你问他LV到底是什么文化?GUCCI(古驰)是什么样的文化?他都不知道。只是买一个品牌,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挺可悲的一件事情。
  为什么要跑到欧洲去买奢饰品?
  解说:LV的皮包和钱夹,杰尼亚的领带,兰蔻、雅诗兰黛的化妆品,25岁的上海姑娘小顾,向记者秀出了她去年一年的部分战利品,而所有这些商品都是从境外买回来的。
  上海市民顾轶:最贵的是那个棋盘格的包。就是说买下来加上退税的话,人民币也要超过一万元。但是如果按照国内专卖店的价钱来说还是便宜的,将近便宜两三千块钱。
  解说:价格上的巨大优势,让境外成为国人购买奢侈品的主战场。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提供的数据,龙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达到72亿美元。而在内地则只消费了17.5亿美元,还不足境外的1/4。有媒体调查显示,八成出境游主要都是为了购物。很多人用“血拼”、“扫货”这样的新词,来形容国人购买奢侈品时的疯狂。
  【电话采访】:
  王永: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去境外去买奢侈品呢?就是境外的比境内要便宜。因为他出境,比如去香港的来回机票刨掉以后,在香港买的东西的差价可能还比机票还要大。我觉得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把大量的这种消费留到国内才好。否则的话,流到境外去实在是太可惜。
  叶闪:这些东西国内不是买不到,为什么乌泱乌泱地跑到欧洲去买?
  朱煦:一个是那边商品种类多。另一个,人的感觉。同样的东西,你说是法国带来的,和你说是在王府井买的,那差得太多了。他还会特意告诉你,这个包是在巴黎老佛爷买的。这里头还有一个保真度,而且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就是LV也有被仿制的。有些人心理很强大,背着那个仿制的LV像背着真的一样。因此,实际上在奢侈品消费当中,他首先要解决拥有。我们早年买大白菜,凭本、排队、限量。这么一比较以后,你会发现今天我们同样的是排队,而且要排到海外。凭本、限量,最后只能买一个。你说这种事情看上去不是好事吗?我国人有钱了,你说是好事吗?看着很奇怪。
  朱建军:之所以到国外买奢侈品的原因恐怕要追溯到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之后,我们就产生了一种自卑感,因为这段时候老是被人家打,所以当我们有了钱之后,我们就说我们也到国外去,我们也买外国人的名牌。然后,我们就感觉跟那个人群的差距减少了,这是一个自卑补偿的心理。
  (摘编自辽宁卫视《评辨天下》)

标签:奢侈品 面子 疯狂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