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创业 > 正文

大学怎样创业

时间:2017-03-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大学生应该如何创业

>摘要:从学校商业街大学生创业看出,大学生创业不是随便想做就做的。要经过精密的思考,市场调查,来确定要怎么去做,做什么。创业不仅仅只是有启动资金和店面就可以的,还有创业者用心去经营,去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学校大学生创业街,不是每家店面的生意都好的。生意都是有好有坏的。这要看店家怎么去经营,去经营什么生意了。大学生创业需要的不仅仅只干劲,还需要头脑。

关键词:大学 创业 思考 经营

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

1.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我国的经济当前处于转轨时期。就全国来讲,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以及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就高校毕业生来讲,数量大幅度上升,就业压力持续增长。1999年以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扩招后毕业生面临的新的就业形势。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毕业生上升为145.1万人,2003年毕业生数量猛增为212.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67.1万人。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比2003年净增68万,预计2005年可能会突破340万。

今后几年,随着大学的继续扩招,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上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彻底改变国家的统包统分、毕业即就业的政策。

高等院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富国强民;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国已沉淀75 万高校毕业生尚未就业(不包括灵活、临时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提上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究竟怎样来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呢?对此,我作为即将毕业一名在校大学生,与其他同学一样都在进行反思。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大

学生就业问题,已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从实践进行分析,从理念上进行反思的重大社会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A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

B我们大学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的限制

C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带来的人才拥挤等

在分析这些复杂的原因时,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回顾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明确发现,确实存在了不少的问题。

2、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及成效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国家制定高校毕业生分配计划,基本上采取国家统一计划、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高等院校毕业生“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就把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社会劳动就业制度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开始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高等教育要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后,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高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广大学生求学的需要,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埋下了隐忧,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2001年6月,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专门就扩招以后的就业政策问题提出报告,指出扩招势必会造成就业困难。为此,国务院有关领导在报告上批示并责成国务院科教办牵头深入研究扩招后的就业问题。

结束语:关于大学生创业,我认为,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要学会怎样去创业,不能胡乱去做。创业要经过自己精密的思考,要做好市场调查,要确定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要怎样去做,不能凭空想象。做任何事,都不能盲目去做,要事先做好准备。要做有把握的事,要珍惜学校给的机会和条件,不能浪费。做好自己的店铺,说白了就是做好自己的生意,让其盈利。而不是有了店铺后就开个店在那当摆设,要细心经营。这样不仅仅浪费了学校给予你的资源与机会,也浪费了你自己的时间。所以,在创业街开了店铺,就要好好经营。

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

浅析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2-03-07 09:18:00 ] 编辑:studa090420

作者:范聪 孙小锋 白黎 刘冉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力 就业政策

论文摘要: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我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多项就业政策,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就业政策的取向主要是增加就业岗位,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需要转变就业政策的取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力,这样才能促进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使得大学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些促进就业的政策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危机、高等教育大众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实际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使高等教育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这才能真正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一、就业力的定义及其构成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将就业力定义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英国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合作组(ESECT)中,就业力被定义为“一组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能使他们成功地胜任所选择的职业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定义中的成就不仅包括学术成就,还包括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如工作经验或职场经验以及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一些项目

【1】。

国内专家张体勤认为,就业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使高质量大学教育向高价值人力资本转化的结果,要具备充足的就业力,个人不仅需要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利于就业的态度和特质,还需要搜集有用的职业信息以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并且需要积极尝试实际工作,从工作经验中学习与成长。【2】

英国学者Knight和Yorke在2001年提出的就业力模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就业力构成模型,该模型认为就业力由学科理解力、个人特质和从业技能三个相互影响的部分共同组成。学科理解力指的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理解各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个人特质是指有利于就业的人格和态度,如压力承受能力、责任心、从业技能是就业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技能。

二、就业力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取向

大学生就业政策指的是政府实施的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标的人才供需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发展高等教育、提供职业培训和劳动中介服务、保障就业公平、引导就业意向、优化人才供需结构等。

如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仅2008年年底至2009年3月底,由国务院和各部委颁布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已超过11项。如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可以享受国家代替偿还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的奖励政策。并且,就业政策与岗位配套出台,2009年新增加的科研机构科研助理岗位预计可吸纳毕业生10万人。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从过去的3年5万多人增加到一年20万人。服务外包企业未来5年内,将新增毕业生就业100万人。这些就业政策为促进2009年大学生就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

但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除了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岗位之外,同时也要增强大学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尤其是要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变化,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授之以渔。只有供需匹配时,大学生就业问题才有可能缓解。此外,大学毕业生自身如何看待就业形势、如何获得就业的有关信息、如何认识自身的就业能力等也直接与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密切相关。

当前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最显著的发展趋势是政策目标逐步从提高“就业率”转

变为提升“就业力”。就业率是一个数量概念,政府制定的政策注重通过引导就业意向和拓宽求职渠道等措施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数量。但是对表面数量指标的过度关注容易掩盖人才供求的内在矛盾。而就业力则是一个质量概念,关注的是大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长期职业生涯发展,以及可在不同专业领域内转换的通用工作能力的养成。因此,就业力是长期保持高就业率的前提和保证。

三、凝聚各方合力,构建致力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政策体系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并不是一方面的力量所能完成的,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需要高校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需要企业提供工作岗位以及反馈建议,需要社会给予关注和扶持,凝聚多方的合力才能够成功构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政策体系。

(一)政府:制定面向高等教育过程的就业政策

目前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大多是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岗位,少有针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时提高就业能力的支持政策,而要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提升正式教育中的就业力培养。

1.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真正赋予高校自主核定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订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权利,这样才能使高校的课程学程、培养方案等能够弹性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大学就业力教育基金,鼓励和引导高校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一是资助高校,对高校提出的提升就业力的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支持,对推行就业力教育成绩显著的高校进行奖励,并推广其成功经验;二是对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支持;三是给企业予以补贴,以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 2009年,国家推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并予以财政补贴,此举对于提升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力,支持其继续择业具有积极意义引导校企双方建立大学生实习的双赢机制。

3.制定就业力测评标准,建立信息库,为制定就业力的政策提供量化的依据。建立如“大学生就业力技能标准与测评方法” 、“大学生职业性向标准量表与参照常模”等就业力基础测评工具,以明确大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基本能力素质要求;建立国家级“大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数据库”,并强化对产业发展所需就业力的预测与调查,跟踪评估大学毕业生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需求变化。以这些信息为依据,高校便能够及时有效地调整学科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大学生也能够合理规划自身职业发展方向。

(二)高等学校:构建以就业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1、将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大学生就业力的提高绝不是在毕业年级通过几次就业指导课可以解决的问题,应该从同学们一入学便开始进行就业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给低年级的同学上课时,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中融入表达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核心就业力的培养,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如何运用于产业实务。在给高年级同学上课时,可尝试在课程设置中引入用人单位意见,适度引入产业界师资协助教学。

2、高校创造促进就业力提高的良好条件。学校要鼓励有序的教师校外兼职,这样可以

篇二:在校大学生如何创业

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前就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尝试创业。他们认为,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要比替别人打工风险小得多,梦芽儿校园创业风险的天平已经在慢慢倾斜,就算是被一个大型公司雇用,也并不代表你就获得了一个一辈子不丢的铁饭碗。

现在,大学生创业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项目。相反,很多大学生都在利用高科技在宿舍里就开始创业。

你也想在大学阶段创业吗?以下是几条建议。

写下来

商业计划是整个创业过程所要遵循的路线图。首先,你必须明确一系列问题。比如,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或产品?生产的成本是多少?为了获取利润,产品的定价是多少?加工时间有多长?

就算要开创的事业并不大,或者仅限于校园范围内,你也必须要算清楚如何支付启动成本,其中包括广告、市场推广和基本的生产原料采购成本等等。你还需要问问自己,到底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创业。还有创业的目的,是为了挣零用钱,还是想积累资本开创更大的事业。 幸运的是,目前已经有一些机构可以帮助你理清这些问题。比如梦芽儿校园创业加盟。 寻求他人意见

许多大学目前都会举办一些有关创业的竞赛。学校教员或者当地的企业会在竞赛中对学生的创业计划进行评价。埃里克为学校餐厅设计的软件产品就为他在学校的竞赛中赢得了1000美元的启动资金。这样的竞赛通常会要求参加者向评委和观众展示其创业计划,为学生在筹集启动资金前修整自己的计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竞赛的奖金有时甚至会等于一个学期的学费。比如,最近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就对一组研发有机婴儿食品的学生进行了1.2万美元的奖励。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沃顿商学院也对一组mba学生研发的一项用红外线鉴定伤口的技术奖励了2万美元。

充分开发校园资源

即使你没有赢得竞赛的支持,你仍然还有机会:想办法利用学校里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帮助你获得成功,比如利用学校的工作室,或与校友联系寻求指导和资金帮助等等。德雷塞尔大学的创业项目就为学生提供会议场所和共用的工作室;哥伦比亚大学的mba学生则可以受助于一项由校友资助的100万美元的基金。一些大学还为学生提供表达各自意见和看法的交流会。

社交网络也是学校创业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很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愿意帮忙的校友名单,创业的学生可以寻求他们的建议,得到资金上的帮助,甚至有些校友还会愿意和他们一起创业。

运用科技降低成本

大多数宿舍里的创业者们遇到的一个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利用那些已经发展成熟的企业甚至还没有使用过的高科技手段来减少成本,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比如,梦芽儿校园创业,这样就可以节省建设实验室的投资。要是在几年前,这种节约成本的方法还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

篇三:在校大学生如何创业成功?

xt">在过去,很多社会人士和风险投资家都并不看好大学生创业项目,原因很简单,就是存活率太低,死亡率太高。

但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创业热潮的兴起和国家政策对创业的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越来越受重视和青睐。但即便如此,大学生创业项目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到底是为什么?

1.创始人团队的局限性

关键词:分工、行业认知、价值观

我认为创业者有了创业项目后,首要解决的是创始人团队的专业化分工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在运营的校园O2O项目,项目涉及商家谈判、产品开发、文章编辑、产品设计等,那相对应的你得要有熟悉市场、运营、技术、设计方面的人才,当然,还有最重要的CEO。 我认为创业者有了创业项目后,首要解决的是创始人团队的专业化分工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在运营的校园O2O项目,项目涉及商家谈判、产品开发、文章编辑、产品设计等,那相对应的你得要有熟悉市场、运营、技术、设计方面的人才,当然,还有最重要的CEO。 其次,是创

大学怎样创业

始人的行业认知和价值观问题,行业认知就是你对你从事行业的熟知程度,如果自己对所从事行业认识不深,且没有不断的学习充电,很显然,你的路会越走越窄,最后一步步走向死亡。

然而,价值观则是指创业者创业的目的和初衷,你选择创业是为了挣更多的钱、丰富自己的阅历还是像Uber创始人一样解决市场上某个自己无法忍受的痛点。这个很重要,如果有的人想挣钱、有的人想丰富阅历、有的人想为社会做贡献,那大家的意见容易产生分歧,结果就是在拖团队的整体进度,可能导致团队分散。

最后就是团队的创始人CEO,这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东西,在没有提前说好的情况下,要在多个联合创始人团队中选出一个CEO是很困难的,原因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牛逼,觉得你并没有比我厉害多少,所以会互相不服气,不想被谁说了算,都觉得股份要平分、所有大小事情都应该共同决策,所以团队基本在内斗和猜忌中发展,结果当然不言而喻。

2.项目局限性

关键词:项目方向、个人喜好、乐观

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会遇到三个问题,项目方向局限校园、从个人喜好出发、对未来过于乐观。

一般大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都会选择自己所熟知的校园,因为熟悉、容易落地、方便推广,且资源相对集中。但弊端就是项目的可扩展性和复制性很差,因为校园市场的特殊性和人群单一性决定的,而且每个本地市场的竞争对手众多,竞争激烈恶化。

其次,在选择项目时,很多人都习惯性地从个人喜好出发,主观地认为自己喜欢的项目、产品,消费者也一定会喜欢,前期太缺乏对市场的调查和理性的分析。

最后,对项目发展前景过于乐观,对销量及利润率预计偏高.而对自身的营运能力、后续资金的投入、风险控制等因素估计不足。项目的选择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要多花些时间去

做调查和交流,千万不能怕别人会偷了你的想法,抱着完善项目的初衷去交流

3.有效时间局限性

关键词:创业外的时间、一起开会的时间

然而,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平时的上课,我们还有社团、课外作业、玩耍、谈恋爱等等,如果在加上创业,你一天的时间基本就没了,所以选择创业,基本就拒绝了好好听课,或只能投入更少的时间,如果你敢说你都能兼顾得来,那我可以告诉你基本创不好业,或你的二者兼得将导致其他创业伙伴忙得要死或你们的创业项目一直平庸无常,因为如果你真的要把创业做好,一定要花很多很多很多的时间进去,包括吃饭、睡觉、走路的时间,这是公认的事实。

又因为时间的原因,你们每天可以呆在一起讨论项目的时间几乎很少,基本是在微信群上简单的讨论,只有周末的时候才有空开个会,但也是在匆匆忙忙中结束,你说连个见面的时间都没有,能创好业、能把事业做大吗?真的值得每个创业者去深思

如何解决?

首先,我觉得创始人必须树立每天学习思考反思的习惯,利用零碎化时间阅读最新的行业动态,利用整块时间阅读书籍和工作,利用周末的时间去跨行业或与同行业的人交流,从而快速的提高自身的创业素养和行业认知,比如管统筹理能力、社交能力、视野眼光和见识。

不仅CEO要成长,团队也要成长,如果团队的整体学习能力跟不上,后果是挺严重的,最明显的就是在常识性问题上出现没必要的分歧和争论,这些常识性争论问题很耗费时间。

正如傅盛所说,“一个公司最大的瓶颈是CEO,如果CEO自己不能成长,他就不可能带领这家公司走向更远的未来,不过光有CEO的成长是不够的,一旦团队没有跟上步伐,必然出现业务崩溃”。

最后导致团队可能就慢慢分散了,傅盛给我们的启发就是CEO要成长,整个团队也要成长,否则公司将会出现脱节。

其次,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先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避免从个人的喜好出发来判断消费者的喜好程度,同时也要研读一些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避免对未来太过乐观的预计,有意识的将项目分发展阶段进行,比如做学生兼职行业,在校的前一两年针对本校学生市场先发展本校业务,花一年的时间深度了解这个行业、积累管理、运营等经验,一两年后如果觉得该行业具有发展前景,则通过融资将其扩大规模,引入更专业的人才

标签:创业 大学 中北大学就业创业网 创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