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二作文 > 正文

高职教学中实训环节的问题探讨与对策_会计实训报告1000字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就是要根据生产现场的生产要求及设备现状施教,最终在毕业时做到零距离就业,但是生产现场的设备更新得很快,而且有些设备价值又很高,这就造成了学校的教学实训设备不能满足现场生产需要的局面,本文就我院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具体做法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训环节;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41-02
  
   高等职业教育就其性质来说就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学生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根据生产现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及生产设备现状进行施教,最终在毕业时学生做到零距离就业,这是我们高职教育追求的最佳效果。为此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按工作任务和过程编写教材,并且进行情景教学,这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生产现场的设备更新得很快,而且有些设备价值又很高,这就造成了学校的教学设备老是在跟着现场追,但是老又追不上,就形成了教学实训设备不能满足现场生产需要的局面。从客观上讲,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很难的,首先是资金问题,我们的矿山机电专业是自1951年建校以来就有的老专业,建校60年来矿山机电实训设备已经投入几千万元,近几年来煤矿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越来越多,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设备价格也就上去了,例如一套综采机组就要上千万,这在资金上就是一个很大的压力,而且一代产品不到几年就要被换代,因此投入过大也是不经济的,因此造成了我们原有的上千万的实训设备还是满足不了实训要求。第二是校内实训场地问题,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大,需要场地也越来越大,新的在不断的进,旧的又不能淘汰很多。特别是我院在这次示范建设中,我们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进了不少设备。而原来的一些设备又不能都丢掉,这是因为我国各个地区或者是煤炭企业的大小不同他们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比如北方煤矿一般较南方煤矿先进,大的煤炭企业比较小的煤炭企业先进,因此教学上首先把教学重点放在先进的设备上,同时兼顾一些还在用的较老的设备。有些新老设备的原理或者结构还是相似的,留下来可以供学生动手用,由于这些原因,学校的设备就越来越多,造成场地紧张。那么怎样做更为现实和合理呢?下面就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经过现场调研,现场的一种看法是学校设备不够不要紧,学校首先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只要是现场需要的基础知识打牢了,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就会很快地掌握现场设备,例如机械基础、液压传动、拖动及控制理论,等等。我们认为这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们的学生有后劲,更有利于他们今后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把这些课程排成核心课程,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我们的第二种做法是搞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这是我们教学硬件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在这里不仅要学到大部分设备的原理、结构及维修知识,而且要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我院还和重庆市劳动局共同完成了我们国家的第一个重庆市大学生矿山机电综合技能证书标准的制订和技能鉴定工作,因此我们的实训基地还担负着技能鉴定的任务。以上两种做法解决了学生实训的大部分内容,但是还是没有解决设备落后于生产现场的问题,因此我们便把一些校内不能解决的实训内容放到最后一个学期到生产现场去解决,也就是顶岗实习。要做到真正的顶岗实习是不容易的,它涉及到费用、安全等具体问题,这些都使校企合作较难进行。我在澳大利亚学习时觉得他们的方法是很可行和有效的,他们的专业培养方案是由政府、行业协会和学院一起制订的,这种模式可以解决我们国家的院校遇到的一些难题,例如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的积极性高,而企业的积极性低,难以实现长久、稳固地合作。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个别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也得不到补偿,如果由政府出面,并加以补偿,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在目前的具体情况下,我院充分挖掘我们的行业关系和老毕业生的优势,并且在毕业生供给方面优先,在煤炭行业较好地推行了校企合作办学,我们为企业培养他们满意的紧缺人才,实际上学生在他们那里顶岗实习时,他们已经就选择了他们满意的毕业生,在这方面对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他们还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各个方面的支持,包括学生顶岗实习和实训设备的支持。
  从2001年开始,我们启动了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项目。2003年作为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正式立项,以校企合作共建的方式,推动专业建设。我们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2001年又成立了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2006年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了青年教师下矿山锻炼制度、毕业生半年顶岗实习制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合作之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校企联动,开发矿山机电职业综合资格证书,将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创新“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证书能力标准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开发“矿山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四个能力模块,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选派教师到煤矿企业挂职锻炼,煤矿机电老总到学校担任系实训教学主任,建立一支“双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我们以“校企共建”为途径,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根据矿山机电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院与煤矿企业合作,建设“企业车间在校内,学校课堂在企业”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共享,更新、补充、完善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扩建矿山机械、矿山电工实训基地,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新建设备精良,功能完善,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矿山设备生产车间、矿山机电设备检测中心,具备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技术推广与职业素质训导“六位一体”功能。要求学生以员工身份参与生产过程,并实施岗位轮换。实行实习车间企业化、学生员工化管理。2006年4月,经重庆市教委验收,本专业被确定为“重庆市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专业”。2007年7月,本专业入选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核心课程《矿山生产机械操作与维护》入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综合型实训基地。学校企业共同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一座全国同类院校中唯一的校内模拟矿井,在最近两年半的时间里,共开出实训项目37个,为三个系6个专业近100个教学班的实训教学任务,接受实训学生4800多人次。为松藻煤电有限公司、中梁山煤电气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培训在岗人员650余人。另外,投入200多万元,扩建了校内矿山机械、矿山电工实训基地、自动控制实训基地、电子实训基地。建成重庆南桐矿业有限公司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重庆市立项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共建的创新与实践》(作者为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教学改革始终把顶岗实习的落实放在重要位置,以便有效地解决学校部分实训设备跟不上生产现场的问题,这个项目在几年的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8年取得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作者简介:李凡(1953-),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现任学院职称评委委员,矿山机电专业学科带头人,矿山机械教研室主任,学院煤矿安全评价中心机电运输委员会主任,国家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标签:高职 实训 对策 环节